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今早出门的时候,宁归竹带他把衣服和被褥都挂在了外面,说是晒晒太阳用着更舒服。
宁归竹:“没。”
“我看着乌云有些厚重,就提前收了被子,收完又过了会儿,雨才落下来。”
闻言,熊锦州放心地点了点头,收起伞靠着墙面放着,问宁归竹道:“豬板油现在弄吗?弄的话我顺道洗了。”
“弄。”宁归竹起身,又道:“我去收拾,新兔笼子弄好了,你去后面看看要不要换。”
也不知道是野兔子牙齿格外锋利些,还是这些小玩意儿真的就那么厉害,家里的兔笼子是隔两天就要换一回,得亏宁归竹能自己做,不然他们家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在这上面。
熊锦州应了一声,拎起地上的笼子到了后面。
兔笼本来放在院子里,下雨时被宁归竹挪到了屋檐下,和狗窝摆在一起,四只小兔子挤成一堆,吃着人类送来的嫩草,对熊锦州的靠近熟视无睹,两只大兔子警惕地支愣起来,盯着人类,一副随时要逃跑的模样。
六只兔子被分成了三个笼子,两只大的住单间,四只小的住在一起。熊锦州蹲下来,仔细检查了遍三个使用中的笼子。
距离上次换笼子过去了一天半的时间,小兔子的笼子保存得还算不错,那两只大的距离成功逃脱只差一步之遥。
熊锦州动手,给大兔子换了笼,拿竹节在外面接了点雨水,放在三个笼子的角落,又往笼子里塞了点割回来的野草。
剩下的那个笼子暂时放在旁边,熊锦州站在屋檐下,看了看圈栏内的情况,鸡都进了笼子,缩着个脑袋一动不动,半大的鸭子在圈栏中踱步,偶尔张开翅膀迎接雨水又抖掉,然后偏着脑袋梳理羽毛。
“四喜~~~”
一道身影从熊锦州脚边窜过,接着是欢快追过来的小孩儿,熊锦州伸手,拉住熊川水的领子,“小心冲到雨里去。”
熊川水被迫紧急刹车,不甘心地伸着脖子,“小叔,你看到四喜跑哪里去了吗?”
熊锦州抬眸看了一眼骡棚上方,隔出来存放干草的层板上,小猫就在那紧张地探头探脑,他收回视线,平静地道:“没看清楚。可能在狗窝里吧,你找找。”
“哦——”熊川水不疑有他,稍稍用力挣了一下,“小叔你快放开我,我要去找猫。”
熊锦州松了手,穿过堂屋,来到厨房。
宁归竹已经将豬板油切好了,看见熊锦州进来,随口问道:“情况怎么样?”
“坏了两个,那几只小兔子还挺乖的。”熊锦州道。
宁归竹闻言点点头,将切好的豬板油放到鍋中,往水里撒了半勺食盐,“可以烧火了。”
熊锦州点了火,往里面添了些干燥的竹块,然后才是细木棍。
火一点点烧大,宁归竹站在鍋边,守着熬制猪板油。水刚烧沸时,煮出来的猪板油白色居多,随着不断的翻拌,水分蒸腾,油色逐渐清亮。
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稍稍分神,做些别的事情了。
宁归竹将家里的干辣椒粉取出来,问熊锦州:“全熬成辣椒油,还是留一点炒菜的时候用?”
熊锦州道:“不用留吧。家里不是还有整粒的干辣椒?而且菜地里的辣椒也长大了。”
家里的辣椒种是辣的,过了青嫩的阶段之后,辣味就特别得足。
“也是。”
宁归竹想起这一茬,干脆把装着辣椒粉的罐子抱了出来,放在灶台这边靠窗的长桌上,用勺子翻了遍罐子里的辣椒粉。
随着时间推移,油渣的香味飘出了厨房,又被雨幕封在家里。
在外面的小孩,连猫带狗一起凑了过来,在厨房的门槛边排排探头,眼巴巴地瞅着。
熊锦州见了,轻啧一声,“看你们没出息的样儿。”
闻言,熊川水认真问道:“有出息能多吃两块猪油渣吗?”
要是可以的话,他就有出息一点。
熊锦州:“……”
宁归竹扑哧笑出声来。
有没有出息的,家里人都是一个待遇。
猪油渣熬好,宁归竹铲出放在旁边沥油,拿了五个碗出来,加满猪油渣后问道:“要不要撒盐?”
“要!”
异口同声地回答。
宁归竹就拿着盐罐子,在每碗油渣上撒了些食盐,给小孩分好猪油渣后,宁归竹往嘴里丢了一块。
刚出鍋的猪油渣只晾了一小会儿,内里还是滚烫的,酥脆的猪油渣油香浓郁,表面还有淡淡的咸味,在这个寻常的雨天里,吃起来格外的美味。
宁归竹送了一块到熊锦州嘴边。
熊锦州低头咬住,嚼着脆香的猪油渣,浑身上下透着股自在感。
砧板上铺着切好的猪油渣碎,风吹过,带走滚烫的热气,眼巴巴的猫狗等到了它们那一份美食。
吃着猪油渣,宁归竹舀了一勺热油,缓慢淋入辣椒粉中的同时,熊锦州用筷子搅拌着罐中的辣椒粉。
浓郁的辣椒香味飘出来,被热油烫过的部分看着红亮非常,是能够想象到的美味。
热油少量多次地加入,等到罐子里的辣椒粉全部被油烫过后,宁归竹暂时放下了勺子,“等油温下去些了再往里加。”
容器到底是陶制的,用辣椒粉做缓冲少许加入些还行,一次性加入大量热油的话,很容易将陶罐烫裂。
熊锦州“嗯”了声,拿起装着猪油渣的碗,往宁归竹嘴里塞了块,然后才是自己。
外面起了风,些许雨滴被吹散,带着丝丝凉意飞入厨房,雨声之外,只有猪油渣被咬开的酥脆声响。
熊锦州和宁归竹花时间做了辣椒油,端着碗正坐在桌边享受呢,小孩们端着空空的碗跑了进来。
“还要吗?师父给你们弄。”宁归竹起身道。
“……不用啦。”三个小孩稀稀拉拉地回答,馋还是馋的,不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养成了珍惜肉食的本能,说道:“剩下的这些,师父可以拿来做菜吃呢。”
宁归竹好笑地揉揉他们脑袋,“那好吧,等晚点吃饭的时候,再拿来做菜吃。”
“嗯嗯嗯!”
听宁归竹这么说,三人带着对晚饭的期待,放下碗高兴地跑出了厨房。
锅中的油逐渐冷了下来,宁归竹往辣椒油罐子里添了好些,将辣椒粉全部浸泡在油中,盖上木塞后放在旁边,然后取出提前洗干净的罐子,往里面丢了黄豆和花椒粒。
熊锦州奇怪:“这是做什么?”
宁归竹道:“我听人说往罐子里放点这些,能够延长猪油的保存期。”
先前熬的猪油还剩下些,如果不用来做别的,只是日常炒菜吃的话,还是能吃上一两个月的。
当然,如果算上泡着腐乳的那些油,吃用的时间就能更长一点。
锅里的油全部舀入罐子中,看着油润透亮的锅底,宁归竹提议:“今天烙餅吃?”
熊锦州:“好啊,要准备些什么菜?”
宁归竹唔了一声,“弄碗炒腊肉,你摘点黄瓜和辣椒回来,咱们做凉拌黄瓜和擂辣椒。对了,还有葱蒜叶子,稍微多摘一些。”
熊锦州应声,拎着篮子出去,拿了伞到后院摘菜。
宁归竹取出两个鸡蛋,打入面粉中,添水搅成浓稠的面糊,然后往里面加入食盐调味。
等着熊锦州摘菜洗菜的时间,宁归竹先切了块腊肉,清洗过后将其切成透光的薄片,放入锅中炒熟即可盛出。
熊锦州先把葱蒜叶洗干净送了进来。宁归竹将其切碎后,放入准备好的面糊中,搅拌均匀,试着锅温,往锅里添入一勺面糊,抓着锅柄缓缓转动,让面糊在锅里均匀摊开。
锅温比较高,面餅很快定型,葱蒜和鸡蛋的香味交织着飘出来,强势地占据了全部的嗅觉。
锅铲划开餅皮边缘,宁归竹手腕一翻,轻松地将餅皮翻了个面,等到饼皮两边都有了金黄的色泽时,盛出放在旁边碗里,宁归竹开始弄第二张饼。
面糊在宁归竹的手下无比听话,煎出来饼皮两面都带着漂亮的金黄色泽,摞在碗里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发。
熊锦州无所事事地站在旁边,看宁归竹一会儿一张饼皮,偶尔去灶台前往里面添一把火。
见状,宁归竹道:“你去洗几根树枝,穿了辣椒架到火上面烧熟。”
熊锦州闻言应声,去柴房里找了两根合适的树枝出来,三两下撕掉表面的树皮,削尖前端后,从中间段扎穿辣椒,坐在了灶台前面。
烧辣椒的香味渐渐飘出,宁归竹将所有的面糊都烙成饼皮,然后将黄瓜拍碎,切成段后放入酱油、陈醋,和一点辣椒油,翻拌好放在旁边。
“竹哥儿,你看看辣椒烧成这样可以吗?”熊锦州喊他。
宁归竹瞧了瞧,“再烧会儿,烧软了弄烂,吃起来才香。”
“哦。”
宁归竹把准备好的菜端上桌,再将饼皮放到最中间,又盛了碗猪油渣,舀了碗豆腐乳放在桌上。
他正准备喊孩子们吃饭,刚一走出厨房,就见熊锦平穿着斗笠和蓑衣推门进来,手上还拎着中午王春华穿走的那一身,身后是辛劳了一天,刚吃饱饭的馒头。
“大哥。”宁归竹叫人。
熊锦平把手里拎着的斗笠和蓑衣放在屋檐下,指指骡棚的方向示意了下,先将馒头送到了骡棚里,然后才进入屋檐下,对宁归竹说道:“雨太大了,我先带茵茵过去,然后再来接两个大的。”
熊茵茵年纪小,个头也小,抱回去不容易淋湿。
剩下两个挑战级留在后面。
听到熊锦平的话,三个小豆丁扭头去看自家师父,宁归竹不负所望,笑着开口道:“我饭都是带他们的份做的,大哥你可不能把人带走。等吃了饭要是雨还没停,就让他们留下来睡。”
“这……”熊锦平迟疑。
孩子们还从未离开家睡过,就算是带着回他们娘家里,也因为地方不够,当天吃完饭就会赶回家里。
“放心吧大哥。”宁归竹道,“晚上他们要是想家里,我和锦州等雨小些,就送他们过去。”
熊锦州从厨房里出来,听见这话眼皮微微一跳,但还是赞同道:“哥,小孩身体弱,经不起折腾的。”
听这夫夫俩一来一回的劝,熊锦平无奈摇头,笑道:“你们倒是疼孩子。”
他们主动提了,熊锦平也没坚持,只叮嘱了三人一句要乖些,就重新进入雨幕之中。
宁归竹没喊住人,跟熊锦州吐槽,“走好快,还想着让大哥带点饼子回去吃呢。”
熊锦州朝小孩子们招了招手,牵着宁归竹往厨房走去,边走边道:“他没那个口福,等下次的,咱们先自己吃。”
宁归竹失笑。
家里没有擂钵,宁归竹将烧好的辣椒细细剁碎,拌入食盐和些许酱油,放在桌上。
两个大人对坐下来,三个小孩朝着窗户坐下,刚出锅的饼子还带着热气,柔韧香浓,即使什么菜都不搭配,一口下去也极其美味。
更何况桌上还有美味的菜肴。
雨水滴滴分明,砸落在瓦片、树叶,还有厚重的泥土上,编织出独特的乐曲。
风吹来,美食带来的热意让人越发满足,一顿饭结束,吃饱喝足的五人先后打了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