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117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闻言,一群小孩纷纷散开,热热闹闹地去开门窗。

宁归竹看着,心里为安和感到高兴。

因着年纪小又发育不良,安和的个头比不少学生都要矮一些,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好些孩子不服气安和,虽说不敢吵架打架,但不服从管教的情况是层出不穷。

宁归竹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教着自己班级的同时还要留意着隔壁班,琢磨了许久都没想到解决的法子,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小孩班内的刺头越来越少,也不知道安和是怎么降服住他们的。

想着刚开始时的事情,宁归竹也没着急回去,大概看了看他们上午处理的布料,又问了下草药汁和助染剂的配比,然后十分满意地回到自己所教的学堂中。

铜锣声响起。

学生们问好,接着是两位老师的回应。

隔着一堵薄薄的木墙,稚嫩和清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平白消减了几分暑意。

先前在村里,因着家里的条件有限,宁归竹教给安和的染布手艺十分基础,而在学堂内,助染剂就有足足五种,染色上除了纯色染布,还有扎染、蜡染、型糊染和夹缬。

为了不丢掉这份工作,安和每天都很忙。

小孩子们性格跳脱,不管多乖巧,凑在一起总归会闹腾些,以至于他们的进度比较慢。安和就抓着慢的这一点进程,时不时跑到隔壁教室,跟宁归竹学习更深的染布工艺。

因为还要顾着教学任务,他学得断断续续的,但小孩认真,脑袋瓜子又活泛,学习的速度比宁归竹手把手教导的成年人还要快上几分,倒是没有对课程的进度造成什么影响。

晋汤对此很是惊讶。

在几次检查之后,确定安和教学过程中并未出现过什么状况,干脆提升了他的月例,和纺织学堂那些先生一样,都是六百文一个月。

不过这事,晋汤只口头上跟宁归竹提了一句,第一个月发给安和的月例,还是先前说好的三百文。

对此,安和一无所知,抱着三串铜钱笑得见牙不见眼,恨不得告诉全天下的人,他可以赚钱养家了!

宁归竹看着安和的笑容,面上的笑意也浓了些,隔着荷包摩挲着里面的银两,琢磨着今儿要买些荤腥带回去。

他从明天开始有三天假期,熊锦州先前得知后,还说是能跟卢主簿提一下,将他的月假调整到和他一起放,如果顺利的话,之后三天他们就不会往县里来了。

正琢磨着呢,安和抬起头看过来,期待道:“阿叔,今天可以晚一点出城嗎?”

宁归竹疑惑地“嗯?”了一声。

安和曲着手指说道:“家里的盐没有很久了,我想买一点回去,还想买个碗,这样我和奶奶就可以一起吃飯了!”

听上去很让人心酸的话,但小孩面上神采奕奕,充斥着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宁归竹笑着顺了下他的头发,“当然可以。”

小孩顿时高兴起来。

这会儿已经下课,纺织学堂的先生们没等到安和,来了个人,照面先和宁归竹打招呼:“宁先生好,我来找安和。”

“是要吃飯了吧?去吧,吃完好好休息。”

年轻的女子闻言,笑着应了一声,带着才到她腰处的小孩往前跑,很快和等着的其余女子哥儿会合,一群人一起往先生食堂而去。

宁归竹搬了条凳子坐在教室门口,又等了会儿才看见熊锦州的身影。

熊锦州拎着筒甜汤匆匆走入阴影中,将東西递给宁归竹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出口热气说道:“早知道就不要你等我了,我事没弄完,等下还得去。”

宁归竹正拿着扇子给他扇风闻言无奈道:“没弄完就忙自己的,匆匆跑来做什么,看你热得一头汗。”

“这不是怕你一直等着嘛。”

宁归竹好笑,“我等不着你,还不知道去找人问问情况?”

熊锦州摸了摸鼻子,就看着人笑。

甜汤是绿豆汤为底,里面放了不少水果豆子,很扎实的一份,两人在僻静的学堂外分吃了,起身走出学堂。

熊锦州还要待在工坊里守着,上午到了一船染布用的东西,是之后染布坊要用的,他得在这守着东西都收好了才能走。

两人在学堂门口分别,宁归竹一个人出了工坊,莫名觉得有些没意思,不太想回县衙,思索片刻,干脆抬步穿过巷子,到了隔壁的坊市。

“熊捕头,这里差不多了,坐着歇会儿吧,兄弟们吃口东西再忙活。”

来人和熊锦州说着话,抬手示意跟来的小厮,将抬着的吃食放在阴影处,赶紧把东西准备好,省得一会儿发饭手忙脚乱的。

熊锦州看了眼忍不住瞧过来的力士,开口道:“把手上的东西放了,就过来领饭。”

“好嘞!”

听见他放话,一群人立即加快动作。

不一会儿,一排木桶前面就排出了长长的队伍,熊锦州站在旁边守着秩序,带人来送饭的管事拿了两个碗过来,递给熊锦州一个,说道:“菜是榨菜,味道还不错。”

“谢了。”熊锦州接过。

管事摆摆手,也不跟他在太阳底下晒着,端着自己那份找了个阴凉处坐下吃饭。

熊锦州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冷馒头吃着还挺舒爽,底下沾了点榨菜,味道是不错的。就是量有点少,两个馒头小半碗榨菜,根本填不饱忙了一上午的肚子。

熊锦州有些想宁归竹了。

思绪刚刚冒出,熟悉的清隽身影出现在视线内,熊锦州愣了下才确定这不是他的错觉,连忙快走几步,接过宁归竹手里拎着的食盒,问道:“怎么往这儿来了?”

“想跟你一起。”宁归竹直白回答,注意到领饭的队伍,又问道:“你吃了吗?”

熊锦州在听见前一句话时,面上的笑容就止不住了,这会儿道:“吃了,不过没吃饱,你带了什么来?”

“清蒸鱼和茄子肉末。”宁归竹说着,视线四下扫过,寻找能坐的地方。

熊锦州看了眼队伍,见领饭的人不多了,拉着宁归竹的手往旁边的小屋子而去,打开饭盒取出里面的饭菜碗筷摆在桌上,说道:“一会儿在这休息?就是没有被褥,不知道你受不受得了。”

听有休息的地方,宁归竹就道:“可以的。”

熊锦州又拖了条凳子摆在桌边,顺手打开桌前的窗户,方便他观察外面的情况。

宁归竹坐在旁边,拿着筷子给他夹过菜,才自己吃了起来。

清蒸鱼处理得不错,没有什么腥味,肉质细腻软肉饱含汁水,味道清香鲜甜。和鱼不同,茄子肉末口感偏重。茄子软烂吸满油脂,肉末口感更偏向于有嚼劲,酱油蒜末放得很足,浓香下饭。

在忙了一上午后,吃上这么一口,原本寡淡的食欲也苏醒了些。

熊锦州更偏好油盐重的茄子肉末,他在这一上午也不是干看着人忙活,力气没少出,这会儿吃重口的茄子肉末就感觉特别满足。

不过他也不挑。

宁归竹吃了半碗饭,就被热得吃不下去了,熊锦州问了两遍确定他不吃后,就将他碗里的饭,连着清蒸鱼和茄子肉末一起包圆。

吃完撑得慌。

毕竟饭前才吃了两个馒头。

宁归竹拿帕子给他擦了擦汗,扇着扇子道:“下次吃不下就别硬塞,回头肠胃坏了,很容易疼的。”

熊锦州靠在椅背上,懒懒地:“不吃完多可惜。”

花钱买的呢。

宁归竹无奈,只能继续给人扇风。

闷热的炎夏最是难熬,好在这个时代的气温总体而言不高,约莫三十来度的天气,不活动的时候,出汗归出汗,人还是耐得住的。

熊锦州歇了会儿,起身对宁归竹道:“床就在屏风后面,是擦过的。你去歇会儿,我就在这附近活动,喊一声就能听见。”

“好。”

宁归竹偏头,看见了熊锦州说的屏风。

有屏风遮挡,他脱了外衣折好放在一端充作枕头。胳膊和前后领口暴露在空气中,些许凉意让宁归竹舒适地呼出一口气。

察觉到凉爽,人轻易就睡了过去。

熊锦州就在小房间门口/活动身体,檐廊下的阴影内,乱七八糟地睡了一圈人,安静的午后间歇有几声蝉鸣响起。

大家都睡着,熊锦州打了个哈欠,回到屋内,坐在凳子上打瞌睡。

力士们干活是论斤算的,五十斤以内三十文,超过后,每十斤加五文。

当然,这是行价,大部分时候为了抢活,给的价格都比较低,有时候甚至超负重了也不会让人加钱。不过在陈县令这儿,做什么都是按照行价来算的。

加上早搬完,就能早点去等等其他活计。

因而在休息片刻,勉强恢复精力之后,阴影处的力士们就陆陆续续起了身,开始搬运东西。

他们开始忙活,熊锦州自然也得起来,在旁边打着哈欠监工,顺带看看带来的小厮记录上册的每人搬运重量。

没能好好休息,大脑都是糊涂的。

站在旁边听了会儿力士干活的嘈杂声响,熊锦州才想起来里面还睡了个宁归竹,于是放轻脚步到了屏风后面。

天热,声响又大,宁归竹却意外地睡得很踏实。

熊锦州见人眉头微皱,拿着扇子给人扇了会儿风,等他舒爽一些后,才起身走出屋子,靠墙站着看人忙活。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

宁归竹迷迷糊糊间,意识刚清醒了些,就被燥热强行唤醒,身体没什么力气,他坐在床边发了会儿呆,听着外面的动静好半天才勉强精神了些。

拿起扇子扇着风,看着充当枕头的外衫,继续发呆。

不想穿。

是,麻布透气清爽,但那也是一块布,大夏天的穿在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添些热意。

一想到等会儿他还得顶着太阳去学堂,就不是很想穿这件衣服了。不过抗拒是一回事,理智是一回事,宁归竹并不准备挑战整个时代,扇着风舒服了些后,理智最终占据上风。

穿好衣服走出屏风,见熊锦州坐在门口看着外面,走近后同样朝外看了眼,“锦州你中午睡了吗?”

“眯了会儿。”熊锦州闻声抬头,勾着宁归竹的手指捏了捏,问道:“睡得怎么样?”

“还好。”

宁归竹说着,又打了个哈欠,然后才道:“我要去学堂了,你记得把食盒送回李家食肆。对了,你假期调成功了吗?”

“嗯。”熊锦州点头。

“那记得去屠户那里看看,咱们买点荤腥回去,之后几天就不来县里了。”

交代完熊锦州后,宁归竹就回了学堂。

和他不同,学堂内的学生们都挺精神的,他们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不睡就不困。

下午的课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等到结束的时候,太阳已经没有中午那么灼热,时不时吹来的清风也变多了。

宁归竹和学生们告别,走出教室就见熊锦州在外面等着,他快步走上前,还没来得及开口说什么,手里就被塞了一筒绿豆甜汤。

宁归竹喝了两口,塞回给熊锦州。

夫夫俩分吃完一碗甜汤,安和也结束了最后一段课程,沉稳的脚步在走出学堂的那一瞬间轻快起来。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