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139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熊锦州领悟了片刻:“当探子啊?”

“啧。”陈县令故作不悦,“你小子胡说八道些什么呢,就是让你去玩玩,顺带给咱买点那邊的东西回来。”

“……”果然是去当探子。

进入院子里,周围连衙役仆从都遣散掉后,陈县令才道:“还记得你先前去公示布告时,遇到的那几个劫匪吗?”

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熊锦州坐直身体,疑惑:“他们有什么问题?”

陈县令:“上头探查到那边近几年贪污严重,好些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上山为寇,这不是咱们这离得近嘛,正好你借着卖布的名声过去看看,顺带给咱们县赚个吆喝。”

一举两得。

这确实不是什么危险活計,熊锦州点了下头:“行,我去,一个月回行吗?”

太久他就舍不得出门了。

“多久都行,什么时候探查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回。不过你也得记清楚了,胡编乱造可过不了上面的审查。”

“这……”熊锦州垮臉,“大人,我又不会字,哪里记得那么多。”

四五天的东西能事无巨细地记下来,这一去最少都十天半月,着实有些为难他了。

陈县令睨他:“谁说就你一个人去了。”

“嗯?”

熊锦州疑惑抬头,将县衙里的人盘了一遍,注意到陈县令面上隐约的笑容,眼睛一亮,瞬间站了起来,问道:“竹哥儿也和我一起去?”

“你们夫夫俩怎么想的我怎么知道。”

陈县令悠哉地喝了口茶,又提点熊锦州:“事情你别着急跟竹哥儿说,过几天敲定下来后,我会亲自告诉宁先生的。”

“?”

熊锦州又不明白了。

这些当官的说话是真的弯弯绕绕一大堆,熊锦州摸不着头脑地被赶了出去,干脆放弃思考找卢主簿点了卯,带队出去巡逻了。

師爷从另一边而来,注意到熊锦州的神态,抬步进入院中,笑着询问陈县令:“大人这是跟人说了什么,我看熊捕头好似不甚明白的样子。”

陈县令呵道:“他那武夫,能明白些什么?”

师爷侧目。

说起武夫的话,这人家里那位不也是吗?

瞧出他眼里的揶揄,陈县令咳了声放下茶盏,正儿八经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

师爷在一侧坐下,听完后思索片刻,笑道:“大人这是在为熊家和宁先生铺路?”

陈县令垂眸道:“这个世道,自己没点本事,靠山再强也是没用的。”

宁归竹的本事全落在民生上,不是那等能在官场如鱼得水的人。现如今工坊那边的布料一日日见多,被送往其余城池贩卖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世家富户的利益受到冲击,他们自然会将视线落到这边,也会落到会众多手艺的宁归竹身上。

有他、有天骄还不够,得有上面的关注,得有人为他扬名。

只要他们这次表现得不拉胯,他们就能通过玄武卫进入皇帝的眼睛,未来只用他在奏折上稍稍提一提,皇帝也不会吝惜赏赐夸赞。当然,如果宁归竹真的能让百姓们吃上肉,怕是用不着他提,皇帝的赏就送过来了。

只可惜,宁归竹说还要几年。

……

并不知道自己画下的大饼效果有多强,宁归竹教着孩子们讀了一个时辰的书,然后留了作业让他们自己写,宁归竹坐在另一边,提笔书写计劃书的内容。

在他的所知中,不管是什么养殖场,一旦牲畜达到一定规模,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恶性传染病,在这个没有疫苗的年代,只能从根源上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宁归竹越写发现初始投入越多,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县令需不需要玻璃方子。

古代是有玻璃的,只是这些技术掌控在达官显贵手里,再加上产量较低,导致价格极其高昂,宁归竹穿过来这么久还没见过玻璃呢,也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玻璃技术处在什么阶段。

想到了,他干脆顺手写了张玻璃方子,有了玻璃,又想到窑炉的事情,又顺笔写了两句窑炉的建议,准备等回头给养兔场计划书的时候,夹在里面顺道交给陈县令。

中午在忙碌中到来。

宁归竹起身,检查了下三人的功课,又听他们背了遍今天学的课文,夸赞道:“不错,出去玩吧。”

三小只欢呼一声,立即跑出了书房。

宁归竹关好书房的门窗出来,看了眼紧闭的院门,去厨房里准备午餐。

时间还来得及,宁归竹思索片刻,决定午餐就吃凉面了。

熊锦州回到家里的时候,三个小的都已经开始吃了,看见他回来欢快地抬起手喊小叔,熊锦州摸摸他们脑袋,随口问道:“你们师父呢?”

怎么不在厨房。

不等小孩们回答,宁归竹从厨房后门进来,“我在这。”

熊锦州就抛下小孩子们,走过去凑近亲了亲宁归竹的脸颊,说道:“不吃饭,跑后面去干什么?”

“洗手。”宁归竹无奈地往后挪了挪,不让人继续亲,免得给小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然后才继续道:“今天回来得好像比往日晚一些。”

“嗯。”熊锦州点头,“早上被大人拉着我说了会儿话,巡逻就晚了。”

两人说着话已经回到餐桌边,闻言宁归竹问道:“是有什么事吗?”

熊锦州顿了下,道:“他不让我跟你说。”

宁归竹挑眉,“和我有关啊,估计还是件挺重要的事情。”

熊锦州自认为他是什么都没说的,听见宁归竹的判断,不由疑惑地眨了眨眼睛。

宁归竹笑了下,指尖轻轻敲了下桌子,提醒:“吃饭吧。”

熊锦州:“……”

算了,读书人的事别打听,听了也听不懂。

就着馒头,美滋滋地吃完宁归竹新做的凉面,熊锦州舒服地伸了个懒腰,将小孩子们赶进卧室里,和夫郎一起回去睡觉。

午睡舒适惬意,醒来时也多了几分倦懒。

左右是在自家院子里,除了三个小豆丁也没其他人,宁归竹懒得收拾,送走熊锦州之后,就懒洋洋地往宽大的椅子上一坐,看着早上书写的课程调动思绪。

睡醒的小孩子们手牵着手,自己到了厨房后门舀了冷水洗过脸,擦干净脸上的水珠后,又脚步欢快地往书房那边跑。

他们脆生生地喊着“师父”过来,和宁归竹对上视线时懵了下。

在小孩的印象中,师父永远是规矩的,温温柔柔的,偶尔才会在小叔面前流露出几分懒怠。但今天的师父却不一样,上衣只穿了件吊带,墨色长发披散,窝在椅子里明显没睡醒的模样。

“怎么了?”宁归竹挑眉。

人一开口,被美貌冲击到的小豆丁们瞬间清醒,哇哇着跑到宁归竹身边,用自己所学不多的知识疯狂夸夸,就连稳重的熊金帛也不例外。

小孩果然是视觉动物。

宁归竹笑着戳戳他们,“好了,自己入座,我们先复习一下上午学习的内容。”

“哦……”

一旦和读书扯上关联,那就是“红粉佳人皆骷髅”了。

看他们一副看破红尘的表情,宁归竹努力忍了好一会儿,才没在孩子们面前笑出声来。

生无可恋归生无可恋,小孩们读书的声音还是很清脆的,遇到不会的也会主动询问。宁归竹耐心地讲解着,等孩子们都听懂了后,再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即兴编纂几个小故事,方便年幼的他们加深理解。

读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生活,就在这样的枯燥中过去。

宁归竹的养兔场计划书终于写到了最后一版。

他提前一天和家里人说了给孩子们放天假的事情,早上一到院子里,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誊抄最后一版计划书,力求看到的人能一目了然。

熊锦州在旁边陪着他,直到时间差不多了后,才依依不舍地起身。沉浸在计划书中的宁归竹没注意到他,熊锦州自己凑上前在他脸颊上亲了亲,说道:“注意休息,别太累,知道吗?”

宁归竹应了好,只是视线还是落在纸张上,大抵是没听进去的。

熊锦州摇头,出了院子。

“好了!”

宁归竹搁笔,高兴抬头,才发现熊锦州已经不在身边。

他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上午都快过去一半了。宁归竹拿镇纸仔细压好纸张,喝着水等待上面的墨迹干涸。

夏日阳光热烈,院内又多风,墨迹很快风干。

宁归竹仔细将其收起来,也不敢随意折叠,怕晕了墨迹,就这么放在篮子中,在上面搭上一块布,出了院子往陈府而去。

门房见了宁归竹,笑呵呵地道:“宁先生来了,大人吩咐过,您直接进去就行。”

说话间迎了上来,带着宁归竹往里面去。

宁归竹道过谢,跟在他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往院子里走了没多远,遇到先前见过的管家先生,管家先生接过事情,引着宁归竹往另一个方向走,说道:“大人这两天日盼夜盼,总算是将您盼了来,再让他絮叨下去,将军就要受不了了。”

宁归竹被这话逗笑,有点想象不到那样的陈县令。

他们一路来到后院的小花园,陈县令和吕天骄正在下棋,看见管家引着宁归竹过来,立即摆摆手示意小厮将棋盘收下去,起身相迎:“竹哥儿来了,这两日可是很忙?”

“不忙,只是想尽可能完善些,就多写了些时间。”

回答着,在邀请下入座,立即有人上茶摆点心。宁归竹看都没看那些精致小巧的玩意儿,揭开篮子上的布,将里面的纸全部取了出来,放下篮子,抽出其中几张先放到吕天骄面前,“伯母,这是我这几日写的吃食方子,除了您喜欢的那两样,还有些风味相似的。”

“多谢竹哥儿。”

吕天骄拿着那几张纸,高兴地翻来覆去看着,抬手示意了下,立即有女侍上前,她侧头与人耳语,女侍拿过吃食方子退下,去给先前准备的谢礼再增添几分。

宁归竹没留意这边,笑着说过不用谢后,就将手里那一叠计划书交给了陈县令,等待陈县令的反馈。

陈县令仔细阅读着计划书上的内容,眉头时而紧蹙时而松散,间或流露出几分笑意来。计划书看完,才发现后面还有张纸,他还以为是什么附加的内容,习惯性抽掉上面那张纸继续阅读。

等到看清上面的内容,陈县令的面色严肃起来,“竹哥儿,你这方子上的内容是真的?”

宁归竹正被吕天骄拉着说话,闻言“嗯?”了声回头,见陈县令正拿着最后一张纸,说道:“是玻璃方子吗?据我所知是可行的,落实的话,可能会经历一点波折,产量也会有所出入。”

毕竟条件比不上现代,宁归竹也不敢打包票。

陈县令仔细地看了又看,抬头表情审视地打量着宁归竹。

宁归竹许久没在他面上看到过这种表情,现下被人这么审视地看着,不由精神紧绷起来,又回到了第一次见时的状态。

古代的官比现代的官可吓人多了。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