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173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熊锦州的眉眼柔和下来。

瓦罐中燉着的汤早到了时间,先前一直用小火温着,现在熊锦州回来,宁归竹便将兔里脊肉片倒入了锅中,用筷子稍稍一搅拌,就熟了个四五分。

火烧大,看着汤汁重新沸腾起来,这汤就可以喝了。

宁归竹拿着蜡烛,端着腌制好的鸭腿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检查手中的烛火有没有照亮熊锦州面前的道路。

“你自己看路,我摔不着的。”熊锦州忍不住道。

宁归竹应了一声,但想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根本不按熊锦州说的来。

进了卧室,挑亮烛火。

宁归竹将兔腿放到炉中烤上,等回到桌邊时,熊锦州已经将兔汤盛了出来,清燉的兔汤主打一个原汁原味的鲜美,后入锅的兔肉片滑嫩非常,而长时间炖煮下来的那部分要稍微柴一点,但也是一抿脱骨。

喝着汤,宁归竹和熊锦州说起貓狗骡子的保暖问题。

熊锦州听着,问道:“要怎么弄?”

宁归竹道:“在村里跟人买点芦花和稻草吧,我編些席子出来再给它们做窩。”

他都已经想好了,届时给貓狗編个框,下面铺上厚厚的稻草,再用芦花做个垫子放上去,睡起来必然是暖和的。馒头那邊就要麻煩一些,需要先編厚厚的草席,将四周都给挡住,避免寒意侵袭,还有给它做垫子做盖被,估摸着要花不少时间。

倒不是没想过用棉花,只是安和县不产这些,单价本就高昂,何况是这么大面积的使用。左右稻草和芦花的保暖效果也很好,就算弄个三四层,隔两个月就换一遭,也花不了多少钱。

反正冬天没事做,折腾这些就当是打发时间了。

熊锦州安静听着宁归竹的打算,间或应和两句,等到碗中的汤喝了个七七八八,他端起碗将剩下的一口包圆,把骨头分给眼巴巴凑来的猫狗,才说道:“那我一会儿就去跟人买。”

“这个点?”宁归竹下意识看了眼天色。

阴天的夜晚没有月亮,外面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

熊锦州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起得比较晚,等明早再去我不一定能买到,趁着都还没睡,我去问问,让他们明儿送过来。”

“我跟你一起……”

“不用。”熊锦州笑着拉住他的手,“我脚程快,马上就回来了,你在家等我,順带看着烤兔腿。”

“好吧。”

宁归竹勉强应下,目送熊锦州出门。

阖上的院门遮去了灯笼的光,宁归竹喝完碗中的汤,盖好瓦罐,将碗摞在了一起。

東西味道好,但一个人吃却缺了些乐趣。

·

熊锦州出门后,先去前屋找了爹娘,问了问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人家中,谁家积攒的稻草芦花比较多。

熊石山披着棉衣出来开的门,闻言想了下,给熊锦州报了几家人的名字,问道:“问这个做什么?你们若是要得不多,从家里拿就是,今年的稻草都留着呢。”

过往每年都是留最好的部分,剩下的堆在地里,等来年烧成灰肥田。今年也是因着做豆腐时有些地方用得上,这才尽可能地收了回来。

熊锦州道:“我们想着给猫狗骡子做点保暖的東西,骡棚那边四面都要遮挡,估计要不少,还是去找其他家买吧。”

听见谈话声出来的熊锦平闻言,有些懵地重复:“给它们准备保暖的东西?”

不怪他这般惊讶,实在是从前根本没想过这种问题。

熊锦州道:“今年天太冷了,大旺它们四个毛厚的出去玩一趟,回到家里都要哆嗦半天,更别说馒头了。对了大哥,你那牛要不要也收拾下?可别冻坏了。”

“今年天确实冷。”熊石山嘀咕着,和大儿子说:“我觉得可以,你跟春华商量商量。”

“行,我等下问问。”

花了那么多钱买回来的健壮牛犊,就算熊锦平没有养宠物的心态,也舍不得它第一年就给冻坏了。

这可是能干活的。

熊锦州没在这边多留,聊完,便朝着熊石山说的人家而去。

稻草和芦花都是用来保暖的好东西,床铺底下垫上厚厚一层,再用芦花被子压在身上,便能在冬天得到还算温暖的夜晚。

因而,这些人家能拿出来卖的分量就有些有限。

熊锦州将几家走了个遍,才估摸着数量差不多了,转身回家。

院门嘎吱一声被从外面打开,灯笼摇摇晃晃,在漆黑的夜里平白添了几分诡谲,狗子被惊醒,优秀的视力在漆黑的夜中发挥不了效用,于是朝着门口一顿汪汪汪。

眼见着那灯笼还在靠近,大旺二彩尾巴低垂,前身下压,吠叫变成了低吼,俨然一副要动手攻击的模样。

三宝和四喜无声无息地跳到了桌上,同样分外警惕。

宁归竹笑着摸摸它们俩的脑袋,口头安抚四小只:“你们仔细瞧瞧呢?那是谁?”

猫尾煩躁地拍打在他手腕上,在夜间泛着绿光的眸子依旧一眨不眨地盯着门口的方向。

宁归竹无奈,只好喊了声:“锦州,别玩了。”

熊锦州嘴角上翘,没应宁归竹的声,故意快步逼近,骤然凑到门口的两只狗面前,大声“吼”了一声。

“汪汪汪汪汪——”

两只被吓得一个激灵,整只狗都飞了起来,但也认出了来人是谁。

不能咬,于是朝着熊锦州一顿狂吠。

熊锦州哈哈笑起来。

早上。

宁归竹在家里清点着铜板,扶着门框走出卧室,跟送了稻草芦花来的人家交接,钱都是前一晚熊锦州跟人商量好了的,他只要检查过东西,将对应的钱给出去就行。

陆陆续续来了几家人,付了钱,请人将芦花和稻草放在堂屋里,等到铜钱全部给完,没人再来后,宁归竹从墙根处捡起一捆竹片,进入卧室,坐在桌边开始编框。

家里的竹片就一直没断过,之前是宁归竹忙活这些,后来变成了熊锦州。做得最多的是篮子竹篓竹盘之类,偶尔放假,空闲的时间长了,也会做箩筐笸箩等大件。

墙根处堆着的那些竹片,便是熊锦州准备着,预备等冬日里落雪后用来打发时间用的。

给猫狗做窩的框不需要太大,巴掌高即可,方方正正的形状很是规整。

宁归竹很快做好,去拎了捆稻草进来,先将竹筐铺满大半,再缝个布套出来,剪下芦花把布套塞个满满当当,最后飞速收边。

垫子放在窩里,宁归竹用手扑扑拍平,满意地欣赏了下,放在墙边。

猫儿正好迈着悠闲的步伐进来,见着新东西,忍不住凑上前瞧了又瞧,抬起头朝着宁归竹喵呜两声,也不知道在询问些什么。

宁归竹垂手,摸摸它的小脑袋瓜,温声道:“三宝好乖,我抱你上去躺躺。”

身体腾空。

三宝前爪搭在人类的手上,抻着脖子看逐渐靠近的窝。

蓬松新窝带给猫的感觉有些新奇,它迈着爪子在上面踱步走了一圈,喉咙里不自觉地响起了咕噜声,找到个舒适的位置躺下,朝宁归竹咪咪叫着。

哎呀,真让人心软软。

宁归竹一下子眉眼柔和下来许多。

三宝的动静吸引了在院子里扑腾的四喜,小猫一个猛冲,咚的一声跳到卧室里,爪垫在木板地面上拍得吧嗒吧嗒响,一眨眼就到了窝前。

新地盘,瞅瞅。

宁归竹笑看着两只,见它们在窝里面打闹伸展,这才重新拿起布料,给狗缝制垫子。

家里的狗每天白天都会在外面玩好久,这个窝便也成了小猫的玩具,宁归竹只瞧了两眼,开始给骡棚编挡风的挂席。

剪掉芦花剩下的芦苇秆和稻草秆汇在一起,编得紧实而细密,一个上午过去也才编好一条半米宽的。

有些饿了。

宁归竹起身在厨房里晃了圈,正琢磨着弄点什么吃呢,就听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王春华笑吟吟地进来,往卧室那边去,“竹哥儿,你还在忙吗?”

宁归竹忙探头,“大嫂,我在这儿。”

“哦哦。”王春华步伐不停,说道:“那你过来,刚弄的煎玉米餅,给你弄了点蔬菜瘦肉汤,挺好吃的。”

“来了~”

不用自己做饭,宁归竹欢快地跟了上来。

王春华放下碗,将筷勺放下,说道:“你吃了别忙活,晚点我过来拿回去洗。”

“好,麻烦大嫂了。”

“不麻烦。”

王春华侧身让宁归竹入座,垂眸时见那漂亮的脸蛋比初见时多了些肉,红润漂亮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起来。

她抬手,将宁归竹脸侧垂落的额发往耳后拨了下,看着宁归竹尝过玉米餅和汤后,才问道:“怎么样?喜欢吗?”

“好吃!”宁归竹给予肯定,又好奇地问道:“这饼是怎么弄的?”

他只做过新鲜的玉米饼,但家里的玉米都是老了后晒得邦邦硬的那种,啃一口都硌牙。

“你之前不是说过玉米能做那什么淀粉嘛,今儿闲着,娘就拉着爹磨豆浆似的给磨了些,往里掺了面粉做的。”

宁归竹竖起大拇指,“还是娘能琢磨。”

“那确实,你来之前,娘是咱们家最会折腾吃食的人了。”

王春华笑着说了两句,说着不打扰他吃饭,先行离开,回了前屋。

宁归竹低下头,又吃了口玉米饼。

这玉米磨得很细,已经吃不到颗粒感了,放进去的面粉不多,以玉米香为主导。

因为是煎熟的,表面有着些许焦脆,猪油香很淡但勾人。

至于汤。

用酱油腌制过的瘦肉炒熟后加入水烧开,再放入蔬菜碎,弄出来的汤从来都是咸鲜美味的,宁归竹很爱这一口。

他吃得有些慢,解决完饼子跟汤没有多久,王春华时间掐得正好地过来了。

见碗里东西都吃完了,便欢喜道:“看来你喜欢,明儿再弄一份这汤,是配什么面食,还是泡米饭吃?”

宁归竹眨眨眼,“面条可以吗?”

“只要你吃,都行。”

宁归竹高兴起来,拉着人说了会儿话,才目送人离开。他转身,顺手摸了摸窝里的猫,在桌边坐了没一会儿,便困意上涌地上了床。

先睡一小会儿,晚点再起来编挂席。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