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177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宁归竹慢半拍的回應响起,顺手舀了些面粉出来,拿着先前自制的酵母粉来到桌邊,琢磨着现在揉了放着,晚点弄点锅盔出来吃。

传统的锅盔做法并不需要烤炉,就是用铁锅烙锅盔的话,稍稍有点考验控火的能力。

宁归竹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有几分信心的,便将东西放下,又去翻家里的榨菜,他记得暖锅宴那天,亲戚们来时有人带了一罐子榨菜来着。

蹲下来翻翻找找的时候,本来不起眼的肚子就格外碍事起来,宁归竹顿了下,琢磨半晌,换了个侧蹲的姿势,继续找。

熊锦州担着水进来,看见这一幕眼皮一跳,“要找什么?我来吧。”

“榨菜,我记得有一罐子榨菜来着。”

熊锦州将水放到灶台旁边,走过来扶起宁归竹,蹲下来在其中一个柜子深处取出榨菜来,问道:“还要什么吗?”

“没了。”宁归竹摇头,“你一巡结束,记得再去買块肉,回头烙锅盔吃。”

“哦,好。”

熊锦州起身,将榨菜罐子放到桌上,见旁边放着面,“我给揉了再走吧。”

“这个就不用你管了。”

宁归竹推着他往外面去,说道:“锅盔的面弄起来简单,成团后放在旁边发酵就成。”

假的,只说次数都要揉三回。

熊锦州却不疑有他,听宁归竹这么说,便伸手拉住他的手,不让人继续推,“那我先走了,有什么力气活,你等我回来再让我做。”

“放心吧,我又不傻,心里有数的。”

“嗯。”

熊锦州亲亲他,总算是出了门。

宁归竹靠在厨房门边,听见院门被人关上,这才回到厨房里。

揉面之前,需要先烧水。

温水激发酵母粉的活性后,才是搅面絮揉面团的步骤。

家里这酵母粉是宁归竹自己做的,比不上现代的工艺品,因而每次都要放得多些,家里已经不剩多少,最多再用个两回,之后想吃发酵面就得提前一晚上揉好发酵了。

宁归竹心里琢磨着,感觉提前发酵也不是很麻烦,或者用竹筒养个老面引子,也不会比酵母粉难保存多少。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

锅盔的面初揉不能放太多水,因而面絮想要揉成团就比较费力,宁归竹倒也不着急,仔细揉好之后,盖上一块布放到了靠近炉子的灶台上。

趁着面团醒发的时间,宁归竹去卧室拿了针线布料出来,就着外界明亮起来的天光穿针走线。

面团共揉三回,中间还要经历发酵醒发,直到熊锦州巡逻完,带着东西大框小框地回来时,这面团才算处理好。

宁归竹探头,“買肉了吗?”

“买了。”

熊锦州放下手里的竹篓和箩筐,拎着两大块肉过来,“一块五花,一块瘦肉。”

宁归竹下意识道:“怎么又不买肥肉。”

熊锦州偏好肥肉,每次宁归竹去买肉,都会特意挑些肥的出来,倒是熊锦州自己买得比较少。

熊锦州道:“肉都好吃,差不多的。”

“……”

见他表情不对,熊锦州凑近,笑着啄了下宁归竹的唇瓣,“我说真的。”

“好吧好吧,你自己说的。”宁归竹嘀咕着,又想起来道:“咱们熏的腊肉里好像有肥多瘦少的,回头拎一块过来给你做好吃的。”

大家都喜欢肥多瘦少的肉,那几块还是熊锦州跟屠户提前说了好几回,才给买回来的。

宁归竹拿着做了回把子肉,剩下的怕坏了,全熏成了腊肉。

“那我下午回去一趟。”

“嗯?”

熊锦州解释:“马车做好了,我牵着馒头过去,还可以多带点粮食和地窖里的菜回来。”

“那你多拿几块。”

两人说着话进入厨房,肉放在一边,熊锦州又出去忙活了。

箩筐里塞的是稻草,熊锦州拎着筐到柴房,给馒头在门后铺了个窝,又去收拾这回买回来的菜。

因为知道马车做好了,熊锦州就没买太多菜。

将菜放到橱柜里,熊锦州跟在剁肉的宁归竹道:“竹哥儿,我先去拿火盆了啊。”

“去吧。”

熊锦州就又匆匆出了门。

火盆这东西在冬天的用处很大,新朝建立之后,几乎每年都有人攒着钱过来买,因而石匠会提前做好几个放着。

熊锦州过去,只需给钱,便可以带着石盆回家。

家里。

宁归竹将肉末和切好的榨菜碎放在一起,在熊锦州买来的菜中翻出姜来,切了些末放进去,然后加入调味搅拌放置在一边。

面团切成剂子,放入馅料后擀成牛舌状,锅中烧热入锅,按压烙制。

他专心致志地忙活着,就听熊锦州回来,大声问道:“竹哥儿,你一会儿是待书房里还是去卧室?”

宁归竹过了会儿才回应:“书房。”

书房里也有床,回头要是困了,直接睡在书房就是。

熊锦州将东西放到书房里,拿了炭过来放到灶台里烧着起身瞧宁归竹在弄的吃食,问道:“这是什么?”

“锅盔,很好吃的。”

熊锦州挑眉,说道:“你弄的东西就没有不好吃的。”

宁归竹:“……”

沉默两秒,笑开来:“说得对。”

等到锅中的饼子两面金黄,按压有回弹感后,宁归竹用锅铲将其从中间断开,确定了下状态没问题后,才将其盛出放到碗里,说道:“这个可以吃了。”

熊锦州去洗干净手,甩掉手上的水分过来,伸手試了下温度,直接拿起尝了口,刚出锅的锅盔还烫着,麦香浓郁而酥脆,榨菜肉末为其增色许多。

他尝过了,小心翼翼吹了吹肉多的一块地方,送到宁归竹面前,“很好吃,你吃这块地方,馅多的味道好些。”

宁归竹顺着他的指引凑上去咬了口。

吃到想要的味道,他心情欢愉地晃了晃头,“这个弄的不少,你可以带点去县衙吃。”

分给朋友们也行,自己留着填肚子也可,都很不错。

熊锦州看了下宁归竹准备的量,说道:“我拿五个吧。”

锅盔比较大,回头切一切,巡逻的衙役都能分到一两块——熊锦州再独,也是会处理同僚关系的,今儿这锅盔就很不错。

“好啊。”

宁归竹烙着锅盔,偶尔品尝下熊锦州的投喂,整个人无比的轻松愉快。

看着食物在手中一点点成型,对他而言是一种享受。

吃完手上的锅盔,熊锦州看了下炭火的情况,先一步将炭轉移到了书房的火盆中。

四喜见状,咪呜着过来缠住他的腿,不让人离开。

熊锦州:“……”

眼见着三宝也要凑过来,他把窝里的猫狗赶出来,将窝转移到了书房内,然后才再度回到厨房中。

锅盔烙制需要时间,不过除了第一个尝試用的,剩下的宁归竹都是三个一起烙,两锅出来就凑够了熊锦州要带走的量。

“那竹哥儿,我先去县里了啊。”

“好。”宁归竹点头,“你把剩下那个也带着,路上吃。”

熊锦州没拒绝。

将五个锅盔用油纸包了塞进衣服里,熊锦州拿起剩下那个,匆匆出了门。

宁归竹慢条斯理地煎完准备的锅盔,端着碗进了书房,坐在桌边吃着锅盔翻看书籍。

身边是熊熊燃烧的炭火,面前是半开的窗户,透过窗能看到对面的简易池景,墙面上的镂空石窗分割着竹林景,院墙上方是伸进来的竹枝,翠绿的竹叶随着寒风轻轻摇摆着。

幸福莫过于此刻了。

·

住在县里和住在村里唯一的差别就是,熊锦州时不时就能回来瞧一眼,也不用做什么,陪宁归竹说说话,坐在一起吃两口零嘴,就能让他的心情好上无数倍。

深秋时阴沉沉的天,在入冬后反倒是连出了数天的太阳。

夫夫俩寻了个不错的日子,午间最暖和的时分去药铺瞧了瞧,罗大夫把过脉,还称赞了两句,说宁归竹的情况很不错,就是得多走走,不能老坐着。

宁归竹不好意思地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于是,遇着天气好的时候,他会趁暖和到市集走走,天气不好就在院子里转一转,又没邻居,路上熟悉的都是点头之交,也不会被拉着说些什么。

锅盖掀开,露出下面漂亮的莲藕糯米丸子,晶莹的糯米粘在藕丸上,光看着就很有食欲。

宁归竹夹了一个丸子,整个送入口中。

首先是糯米软糯粘连的胶质层,表面泛着油润的光泽,酱油香和米甜味交织。接着是内陷,藕粒的脆甜中和了猪肉的油汁,很是美味。

宁归竹用抹布垫着,端着碗慢吞吞挪到书房。

蒸莲藕糯米丸子就是要趁热吃,宁归竹品尝着,听见推门声在预期之内响起,忙探头出去,朝着进门的熊锦州欢快招招手,“快过来,刚弄的莲藕丸子,可好吃了。”

熊锦州笑着应了声,拎着箩筐进入前厅,才刚迈步到书房内,迎面就接收到了宁归竹的投喂。

“好吃。”熊锦州点着头称赞。

宁归竹笑弯了眼睛,这才往外面看了眼,问他:“你带什么回来了?”

“之前挑的兔皮。”

兔皮鞣制和缝制都需要时间,等了这许多天终于拿到了。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