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208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三人:“……”

奋力摇头。

才不要才不要,今天写了一整天啦!手都写酸了!而且下午的功课是算数,做完师父先前留的题已经很辛苦了!

宁归竹偏头瞧见他们的动作,从二人世界中回神的同时,也忍不住地笑容满面,他抬手拍了下熊锦州,朝着小孩子的方向一扬下巴,道:“咱们该回家了。”

熊锦州轻叹了声,惆怅道:“他们怎么长得这么慢啊。”

这要是再大点能自力更生的话,他们就不用时时操心了。

宁归竹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熊锦州摸摸鼻子,老实下来,跟着宁归竹进入休息间。

方才还凑一起嘀咕的三小只瞬间安静,眨巴着眼睛等宁归竹给他们检查作业,熊锦州则是跟奶娘打了声招呼,去看小五福。

孩子躺在摇床里,正伸着手抓翘起的脚丫子,咿咿呀呀的,看见熊锦州来,脚丫子用力往摇床上一砸,两只手用力地伸了出来要抱抱。

熊锦州弯腰抱起,亲了下,“想不想阿爹?”

“啊啊!”

五福高兴地叫了两声,看见宁归竹,又朝正在检查功课的宁归竹伸手。

熊锦州没敢带他过去。

随着功课难度增加,宁归竹每次检查作业,都能被三个孩子气到七窍生烟,也就他性子好才没破口大骂。但性子再好,这会儿凑过去也是要挨臭脸的。

等宁归竹看完功课,三小只也被骂蔫了,众人这才从休息室出来。

没走几步,看见安和在侧门这边等着。

瞧见他们来,安和立刻跑上前,将手里的东西塞给宁归竹,“宁先生,这是给您的,时间不早我先回家啦!”

他说完便跑了,宁归竹捏了下手中的纸包,好笑地叹了声:“这孩子,怎么还去买了紅枣。”

紅枣补身,价也偏高,寻常人家不会去买,显然是安和特意给他的。

“小孩一番心意,收着吧。”熊锦州道。

“嗯。”

·

学堂上课的日子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里春耕结束,熊锦州连续几天往家跑了几回,安排房屋扩建的事情。

因为宁归竹和熊锦州现在主要住縣里,没办法给木工瓦匠准备午餐,便给了家里一笔钱,好让王春华和柳秋红帮把手,也多留意些。

至于三个孩子,夫夫俩没让他们接回去。

有扩建房子这事在,家里人又不得空闲,而且三人住在这也不麻烦,他们顺带手带着就是了。

王春华听他们这话,便将心思落在了屋子扩建上。

日子一天天地过,小孩也一天天地见长。

“咚咚咚咚——”

难得放假,几个小孩趴在摇床边,拿着拨浪鼓晃来晃去,逗家里的小不点玩儿。

宁归竹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的不是书籍,而是彩色的布料与针线。他准备做几个简易的布球,回头缝了布带子,挂在摇床上方逗五福玩儿。

正忙着,院门忽然被推开。

熊锦州大步进来,还没见着人便高声道:“竹哥儿,好消息!”

“什么?”

宁归竹下意识探头。

熊锦州便快步来到窗户这边,高兴道:“京都来了消息,说才廉哥中榜了,还是二甲的进士!”

“真的?!”宁归竹声音都拔高了些。

去年熊才廉在他们俩去敏州后,才出发去考试,又是两人回来之前就得了中榜的消息,他们便没能赶上那场喜事,原以为年节期间会回来,谁知他被师长留下了,再得到消息便是这回。

宁归竹拉着熊锦州连声问道:“有没有说二甲第几?来了喜榜吗?你这会儿回来,是大人安排了别人去送喜?”

“好像是二十三。”熊锦州安抚他,“我回来给你套車的,一会儿你先带孩子们回村,大人将喜榜给我留着呢,自家的事自然是我去送。”

“那你快点,别聊了。”

宁归竹动作迅速地放了东西,然后关上窗户,招呼懵懂看来的三个孩子,说道:“去,把大旺二彩它们找回来,咱们大概会在村里住几天。沙盘就别带了,你们连着放假,过两日再回来。”

“哦哦好。”

三人连忙撒丫子跑出去。

宁归竹抱起五福,想起什么,又去隔壁同奶娘说了一声,等他再回来的时候,熊锦州已经将車套好,孩子们带着猫狗坐在里面,挤挤挨挨堆了好些东西。

熊锦州不放心地问道:“驾車没问题吧?”

“放心吧。”从敏州来回的路上,宁归竹便和熊锦州学过驾车,他将孩子放到车内的摇床中,捧着熊锦州的脸亲了一口,说道:“我先回家,你快点儿来,不然我怕是忍不住这个好消息。”

“忍不住便直接说。”熊锦州笑道。

“那可不行,这事要喜榜到手才最欢喜呢,快去。”

被催促着,熊锦州只好先行离开,去縣衙找陈縣令。二甲的进士喜榜对县衙而言也是个大好消息,这会儿锣鼓都已经准备好了,陈县令还单独给了一匣银子,说道:“这是给熊才廉爹娘的银子,不必多说其他,只说是熊才廉出息,得了好名次,我这儿给的赏银。”

有个进士在官员考核上便是一大加分项。

不过陈县令都准备这辈子扎根安和县了,对是否加分,是否能升职并不在乎,这银两纯粹是因着欢喜,与人说是赏银,也是怕熊才廉得了消息会多思多虑。

熊锦州不知道那些,只将陈县令的话记下,带着喜榜往小河村而去。

而另一边,宁归竹早已驾车出城。

熊金帛盘腿坐在侧后方,脑袋上是垂落的车帘,他好奇地问道:“师父,二十三名很厲害吗?”

他读了书,知道二十三是多少了。

宁归竹心情愉悦地哼着小调儿,说道:“当然厲害了。别看故事曲子里总说状元榜眼探花的,其实读书人这一辈子能通过会试便已经是顶厉害的了,日后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当上大官呢。”

当县官的标准只是举人,进士的前途更不必提。

孩子懵懂地偏头,“会试很难吗?”

宁归竹想了想,举了个清朝末年的例子,“据师父所知的,就有一场会试是五千多人参加,但只有不到二百八十人通过了,你说难不难。”

熊金帛闻言,忍不住惊叹:“那二堂叔好厉害啊。”

“是的呢。”宁归竹笑道。

在里面的熊川水听着,忍不住也探出个脑袋来,问宁归竹:“那有没有简单点的考试呀,我觉得我进不了前三百。”

宁归竹:“……”

熊茵茵跟着探头,“茵茵也进不了呢。”

宁归竹:“……”

好在还有个贴心的,熊金帛按着两个的脑袋,说道:“我们还小呢,当然进不了啦,等我们读到二堂叔这个年纪,可能就有机会了。”

“哦……”

两个小的似懂非懂地点头,又躲过熊金帛的手,眼睛亮晶晶地问道:“那二堂叔多大啦?”

宁归竹回忆了一下,“三十多了,你们还得长好久呢。”

三小只凑头,伸出手指瞧了瞧,惊叹:“好久哦。”

有他们三个人两只手那么久。

说笑着,一行人进了村,远远地就有村民瞧见他们,笑着打招呼道:“宁先生回来啦,怎么没见孩子?”

“在摇床里躺着呢,抱手里怕摔着。”

“也是。”那人点点头,招呼道:“我先前弄了点泡笋,晚点给您送家里去啊。”

“啊?哎——”

宁归竹下意识要拒绝,但人已经进了院子里。

他不由身体前倾往那边瞧。

“坐在车架上怎么也不老实点?”柳秋红的声音传来,宁归竹下意识缩回脖子,乖巧地喊了声“娘”。

见他这样,柳秋红又忍不住笑,但还是问道:“怎么忽然回来了?有事?”

“是喜事呢。”宁归竹笑眯眯地吊了个胃口,也不等柳秋红问,便转移话题问道:“那位婶子怎么忽然说要给我送泡笋?”

家里亲近的人家他虽说不熟,但都是打过照面的,印象中没有那位来着。

柳秋红闻言就乐,“她啊,她家女孩儿进了你学堂,早就想送了,我想着你们不爱人去家里,就给拦了下来。”

宁归竹没想到是这么个原因,先是一愣,旋即又笑道:“娘费心了。”

村里人想送东西,从来都是实打实地塞,这拒绝也不是个轻松活呢。

“行了,先回家。”柳秋红把野菜篮子放宁归竹身边,牵起了骡子缰绳往前走,同时笑道:“我也等等看,你是藏了什么好消息下来。”

说起这个,宁归竹便眼睛一弯,“那是顶顶好的好消息了。”

第144章

这邊, 寧归竹放了猫狗,抱着孩子下车,便听见锣鼓敲响的声音。

柳秋红帮着给馒头解缰绳, 闻声奇怪往那邊望去, “也没听谁家辦红白喜啊,这哪儿来的锣鼓声?”

三个小孩先前被交代过不准提前说, 但这会儿听见动静, 便有些等不住了,拉着柳秋红的手催促道:“阿奶阿奶, 我们想去伯爷爷那儿,你陪我们去好不好?”

“哎哎哎,慢点儿, 着什么急……”

柳秋红还想说些什么,三个孩子却已经着急地跑到了前面,听见柳秋红的话也只是拉着她,不断地催促着快一点儿。

柳秋红只好跟上,扭着头提高声音对寧归竹道:“竹哥儿你歇歇,我一会儿就来。”

寧归竹笑着应了一声,抬步跟上。

随着越来越靠近熊家大伯屋子, 锣鼓声也逐渐近了, 柳秋红抬步追在孩子们身后,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想要问问孩子们, 却怎么都喊不停他们三个。

正恼火着,屋子出现在近前。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