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豆瓣酱?”掌柜的愣了下,“你说的是黄豆酱吗?”
看来是没有了。
宁归竹心里有些遗憾,随口解释了一句:“不一样,豆瓣酱是用蚕豆做的,更适合炒菜吃。”
掌柜的心中微动,看看旁边默不作声的熊锦州,又看看宁归竹,觍着脸问道:“听上去小哥挺了解这豆瓣酱的制作流程?”
宁归竹从遗憾中回神,察觉到掌柜话语中的目的,思绪一转问道:“掌柜的想要买方子?”
“这……”掌柜搓了搓手,“要是方子能成,我当然是想买的。”
宁归竹思索了下,看向熊锦州,说道:“您应该是制过酱的,也知道这其中的时间不可能短……”
听出他有交易的想法,掌柜的连忙道:“这个好解决的。要是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弄了成品再来交易方子,要是不行,我们这边可以出钱先买部分方子,视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剩下的方子。”
这个世界又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宁归竹觉得后面那个方法不是很靠谱,但是前者的话,他短时间内并没有那个时间和条件制酱。
而且豆瓣酱的制作方法,对他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东西。
宁归竹有些心动。
看出他的想法,熊锦州开口道:“想卖的话我去找中人,不用担心其他问题。”
有句话叫作‘强龙不压地头蛇’,好巧不巧,熊锦州就是‘地头蛇’中最大的那一条。
宁归竹还不满二十,对古代的了解渠道除了课本,就是各种小说和影视剧,暂时还无法自行做出判断,这会儿听熊锦州开口,他也就点了头。
熊锦州出去找人了,宁归竹看着酱坊里的东西,除了酱油和陈醋之外,还要了点黄豆酱。
要了这三样,宁归竹的视线落到另一边,看着那上方的牌子片刻,问道:“肉酱和鱼酱是什么样的?”
“这个啊。”掌柜的抬头看了眼,让工人继续装酱,带着宁归竹过去看,“你之前没买过的话,可以弄点猪肉的尝尝,或者是这种杂鱼酱,味道也不差。”
他挑了一罐子鱼酱和一罐子肉酱打开,给宁归竹看了一眼。
陶罐中的酱都在制作的过程中被捣碎了,和其余调味混合在一起,能够闻到浓郁的咸香肉味。
宁归竹看了眼价格,“两百文一罐?”
“对。”掌柜的点头,“你要是要,一百八十文就成。”
“那拿一罐吧。”
宁归竹心里琢磨着掌柜的之前的态度,感觉就算只有半个方子,卖两百文也不成问题,买一罐回去,炒菜的时候放上一点,有了荤腥也省得之后买肉吃。
“好,还要别的吗?”
掌柜的挑了一罐好的,再度看向宁归竹。
宁归竹看了一圈,摇头表示不用了。熊锦州的钱看着多,但真买起东西来,其实不怎么够用。总不能这回一次性把存款花了,之后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而且……
古代看病肯定比现代更费钱,人一辈子不可能不生病,还是多留点存款为好。
四个陶罐摆在一起,出去找中人的熊锦州还没回来,掌柜的让人上了茶水,招呼宁归竹坐下来等,同时不着痕迹地打探宁归竹的情况。
别看熊锦州只是个捕头,他们这些做生意的,平日里就留意着这些小卒呢。
但今天之前,他居然没听说过熊锦州成亲的事情,而且宁归竹长得这么标致,又会做酱,此前竟也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号。
好奇都是其次,掌柜的主要是想多打听一点,也省得以后交易来往时,闹出什么不必要的幺蛾子。
宁归竹听着他的话,大概说了一些,也没多详细。
这个时代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见识过的新奇东西也不一定有现代的普通人多。他会的东西太多,这会儿说的情况越详细,以后找补的难度就越高。
他可不想被当成妖怪烧死。
聊了没一会儿,熊锦州带着一个中年文士回来了。
“竹哥儿。”
熊锦州大步走到宁归竹身边,介绍了下身边的人道:“这是李秀才,常帮人写些文书。”介绍完又看向掌柜的,“请李秀才做中人没问题吧?”
掌柜的乐呵呵地,连连点头,“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都说‘穷秀才富举人’,那是在这读书人之间的比较,在普通人家眼里,秀才随手帮忙写一张文书换来的银两,都能让人眼红不已。
这给人做中人,收的钱自然更多一些。
掌柜的和熊锦州各拿了半两银子出来,宁归竹在旁边看着李秀才提笔写字。
文书上的内容是宁归竹和掌柜的商量好的,看着李秀才一字不差地写下,宁归竹微微偏头,熊锦州察觉到视线,垂眸看过来。
对上视线,宁归竹抿唇微微笑了下,收回视线继续看李秀才的动作。
写好文书后,李秀才又读了一遍,确定双方都没有要添加的内容后,他才开始誊抄第二份,这一次文书中间隔了三指宽的缝隙,全部誊抄好后,李秀才在空出的位置上书写上自己的名字。
趁着墨渍干涸的时间,李秀才重新拿笔,看向宁归竹:“宁小哥,说一下要交换的方子吧。”
“好。”
制酱的方子大差不离,宁归竹说了前面需要时间发酵处理的部分,保留了后期调味的内容。
有些东西做起来简单,难的是如何将其想出来。
掌柜的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凭借着多年制酱的经验,心里就有了判断——这个法子是真的可行。
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起来。
第6章
方子誊抄好后,一张递给掌柜的,另一张与写的第一份合书放在一起,李秀才小心地折好收起来。
“你们落款吧。”
他退后一步,伸出手指在自己名字下方点了点,“写在这里就好了。”
掌柜的看向宁归竹,“小哥先请。”
宁归竹看着那毛笔,抿了抿唇抬步上前,将袖子往上挽了两圈,抬腕拿笔。
读书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比赛,如果能获得名次,就有少则一二十,多则成百上千的奖金,宁归竹为了钱时常参赛,毛笔字自然也是练过的。
两块钱一根的毛笔,五块钱一瓶的墨,练字的纸张一摞也就十块钱,够他参加四五回比赛。
细细的笔杆在白皙的手指间,随着他的动作缓慢挪动,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跃然纸上。
熊锦州偏头看着,也不知道是在看字还是在看人。
一个名字花不了太多时间,宁归竹放下笔,侧身回到熊锦州身边,掌柜的拿起毛笔,在他名字下面写上自己的姓名。
李秀才拿起合书看了眼,吹干上面的墨迹,取出一枚印章,在他们两人的名字上印了下,对折后撕开。
崎岖不平的撕痕留在两半合书上,李秀才交给两人,“明日我会去县衙记录,这两张你们留好,别破损了。”
流程还挺多。
宁归竹听到还要去县衙记录,心中总算是对‘合书’有了点信任度,小心折好递给他的那一半合书,看向掌柜的。
掌柜的收好合书,起身进入柜台后面,取出二两银子笑着道:“还望我们合作顺利。”
方才商量好的,半副方子二两银,如果豆瓣酱真的能做出来,宁归竹的后半副方子,掌柜的用八两银买。
十两银子对酱坊掌柜而言不算多,但是对宁归竹而言,十两可以做很多事情,完全能成为他在这生活的底气。
而且……
如果熊家真的不是好去处,这个豆瓣酱的方子就是敲门砖,搭上酱坊的线,只要他能提供足够的利益,就会有人帮助他。
宁归竹想着,面上的笑意越发真实,伸手接过银子,语气笃定:“肯定会顺利的。”
弄完交易的事情,就是正经买卖了。
酱油陈醋都要了五斤,黄豆酱要了三斤,肉酱是论罐卖的,总共九百八十文。肉酱折价一百八十文卖的,掌柜的又给他们免了十文,总共给九百五十文。
听到报价,熊锦州上前一步,给了钱回头时,才发现宁归竹将刚刚到手的银两拿了出来,他道:“你的钱先收着。”
宁归竹抬眸,和熊锦州对视上。
男人眼中的情绪很平和,像是这话是理所应当般,反倒将他心中的算计映衬的落人一等。
不过,弱势方不为自己筹谋,难道要全凭陌生人的良心过活?
宁归竹笑了下,光风霁月道:“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哪有什么你的我的,都一样。”
他这一笑,弄得熊锦州视线漂移,除了“嗯”之外,大脑空空想不出其他回应的话语。
十多斤的东西,还都是用陶罐装着的,带起来也挺麻烦的,在掌柜的询问下,熊锦州又出了十文钱的力士费,让人在午时前送到他们家里。
从酱坊出来,宁归竹对熊锦州道:“还得往家里添置一些农具和陶罐,然后再去买几只鸡鸭幼崽,买完就回去,行吗?”
熊锦州对他要买的东西没意见,不过提出了另一点,“家里的肉没了,再去买块肉吧。”
“……”
钱是人家赚的,想吃肉就买吧。
因为铁匠铺距离要近一些,两人先去了铁匠铺。
在这个时代,铁制品也是有购买限制的,普通人家能买五样。熊锦州是捕头,要多三个购买名额,家里已经有了铁锅和菜刀,宁归竹思索着,拿了锄头、砍柴刀和镰刀,视线扫了一圈问道:“这里没有剪刀卖吗?”
铁匠闻言乐道:“剪刀这种小东西你得去布坊买。”
“哦好,谢谢。”宁归竹道,“那就这几样吧。”
“总共三百九十文。”铁匠扫了眼给出价格。
铁是官方的,在这里买东西没有讲价的余地,熊锦州直接数了钱给过去,将宁归竹挑好的铁具放到竹篓里。
走出铁匠铺,熊锦州道:“咱们从这里过去吧,顺路能全买了。布坊那边只买剪刀吗?要不要买点针线布料?”
“可以啊,咱们带出来的钱还有多少?”
熊锦州闻言,下意识掏兜要数。
宁归竹:“……”
人来人往的,也不怕贼偷。
他抬手按住熊锦州的手,心里默算了一遍,“还有八两二钱六文,够咱们用了。”
听到他给出答案,熊锦州侧眸惊叹:“你算数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