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上花开人如玉
“没什么特别急的事,我就是观察这些秧苗,准备画图。”林虎子抬起头,手上还拿着放大镜。
“那你跟我一起去一趟大伯家和他说鱼苗的事吧。”林夏至刚才在水稻田附近走了走,看着田里已经可以放鱼苗了。
“行!”说起放鱼苗,林虎子毫不犹豫地将放大镜收好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准备跟林夏至走。
“夏哥儿稻田里放什么鱼苗比较好?”林虎子边走边问。
“草鱼、鲢鱼、鲫鱼这些都可以,只要是能吃昆虫的、能吃落下来的稻花、稻田里杂草的就行。”林夏至随口回答。
稻田里不仅可以养鱼,还可以养很多其他的生物,比如说虾、泥鳅,也是能够和水稻共存的。
只是养虾和泥鳅林夏至的了解更少,而且景国人对虾和泥鳅不算喜爱,肉少吃起来还麻烦,不如鱼那么普遍,所以林夏至提出的是稻田养鱼。
到了里正家,这时候只有卫夫郎一个人在,里正出门去田里忙活了。
虽说这个月要种的东西已经基本种了下去,但是春天这一季耕种还没有完成,下个月还要往地里种土豆、红薯和豆子,里正带着牛在犁自家的田。
听了卫夫郎的话,林虎子和林夏至去到他们家的田找人。
他们到田边的时候,里正正背对着田坎干活,林虎子站在田坎上喊:“大哥,你还有多久才能忙完手上的事?”
里正转过身,看到找他的人是林夏至和林虎子,赶忙回应道:“这片田马上就弄完了,你们稍微等我一小会儿。”
“大伯,别着急。你忙完了手上的事我们再说。”林夏至同样扯着嗓子喊。
说是让里正不着急,可里正看到他们俩心里就急,这片地本来也就犁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后那一点,他赶紧赶着自家的耕牛,把最后那一点弄完。
从地里上来,身上多少都有些泥点,脚上的鞋子也沾了不少泥巴,里正在田坎上狠狠地跺了几下脚,又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抖了抖才过去找林夏至他们。
“你们过来有什么事?”里正把自家耕牛拴在一旁的桩子上。
“夏哥儿今天回来说是稻田里可以放鱼苗了,我们过来来找大哥你商量。”林虎子迫不及待地说。
“这么重要的事你们怎么不早说!”里正激动了,“早说的话我直接过来谈稻田的事情,反正这块地现在种不了,我只是闲得无聊才拉着家里的牛过来松松土。”
由于里正比较激动,林虎子也跟着紧张起来,看着林夏至不知道说什么。
“也就是一小会儿工夫没耽搁什么,今天商量好用什么的鱼苗,明天再去买也来得及。”林夏至挥挥手,让里正和林虎子别那么紧张。
“夏哥儿你倒是说的轻松,我恨不得今天把鱼苗定下来,今天就买回来放进去。”里正搓搓手,“上个月我就问好了哪里有鱼苗卖。”
“不着急不着急。”林夏至淡定地说,“先看选哪一种鱼再说。”
“夏哥儿你有什么建议?”里正懒得把林夏至他们带回家,就找了棵树坐下商量这件事。
“我觉得草鱼和鲢鱼都可以,这两种鱼各有优缺点,大伯你有问鱼苗商手上有些什么鱼吗?”林夏至问道。
“我问过了,他手上有草鱼苗、鲫鱼苗、鲢鱼苗这些,说草鱼比较好养活,放水里喂点东西就能长大。鲫鱼也很好养活,就是刺比较多,而且长到一定大小之后就不太长肉了。鲢鱼的刺比较少,所以长大了之后卖的价要更贵一点……”里正把自己从鱼苗商那里了解到的消息说出来。
在这方面林夏至也是头一回,不过他提前问过,所以说起来的时候显得还比较专业,做决定的时候里正和林虎子都看向他。
几个人商量了好一会儿,分析不同鱼种的优缺点,最后决定了下来,这一次试着养草鱼,稳扎稳打尽量不出错。
鱼的种类是定了下来,可是数量还是不清楚,林夏至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只从别人那里知道池塘里养鱼放多少鱼苗合适。
想了一会儿,林夏至所以结合池塘的鱼苗数目大概估计了一个数字出来——一亩稻田两千尾鱼苗。
这个数量稍微高了一点点,主要是考虑到鱼苗小得时候有一定死亡率。
确定了鱼苗种类和鱼苗数量,剩下的事就交给里正了。
鱼苗不像藕种那样不容易买到,里正早就打听好了哪里可以买鱼苗,林夏至就没有继续管。
天色其实还早,里正恨不得马上就和鱼苗商联系好,让他立马把鱼苗运过来。
可惜天色再早这会儿也是下午了,就算能联系的上鱼苗商,别人也没法把鱼苗装好再运过来。
第415章 放鱼苗
思及此,里正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去找几位族老说说话。
族老们很关心这一次新提出来的稻田养鱼,如果说能够成功,那村人就又能多一个进项,是他们几个老得半截身子都进了黄土的人最想看到的事。
在族老那里说了会儿话,里正的心情没那么激动了才挨家挨户的通知那些愿意试验稻田养鱼的人,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家田里要养多少鱼。
关于一亩水田里可以养多少鱼大家心里都没有数,所以大家都指望着里正,希望里正能给大家一个数字。
这件事里正也没把握,他直接把林夏至说的那个数目说了出来,让大家自己同家里人商量,数量控制在两千尾以下就行。
胆子大的直接就说他们要买两千尾,胆子小一些的担心自己养不好那么多鱼的就减少一些,一千五百尾左右。
里正在村里跑了一圈通知了所有人,又跑第二圈把全村人需要的鱼苗数目统计了下来,回到家累得坐在椅子上不想动。
“你不是出去翻地了吗?刚才虎子和夏哥儿找你。”说完,卫夫郎看着里正只拿了几张纸回来,“咱们家的牛呢?”
里正一拍脑袋:“哎呀,被我给忘田边上了,我现在过去带回来。”
“得了得了,我看你这累的不行的样子就别动了,我去牵。”卫夫郎给里正倒了一壶温水,让他继续坐在凳子上休息会儿。
里正确实累得很,据统计那些数字不仅是要挨家挨户走,还得嘴里劝、动脑子算、动脑子想。
卫夫郎去把自家牛给牵了回来,问缓过劲来的里正:“下午的时候,夏哥儿和虎子去找你说了什么?”
“我们说稻田养鱼放鱼苗的事,说完了,我去各家各户统计他们需要多少鱼苗,把我给累得,晚上给我弄一盆土豆烧肉呗。”里正累到了就想吃点好的犒劳自己。
“行,我再给你打一壶酒回来,怎么样?”卫夫郎心疼自家相公。
“那感情好。”里正嘿嘿一笑,“对了,卫家村那边不知道他们要不要和我们村一起买鱼苗?”
说到这个卫夫郎就有了精神:“要不我明天回村去问问,看看么家村子需要多少鱼苗?”
里正想起上次他前两天的时候看到水里的藕种又长高了一截,好像也到了可以放鱼苗的时候。
“我明天和你一起过去吧。”里正担心卫夫郎讲不清楚,他明天一起过去问问明白,两个村子一起买了,还能算便宜些。
“好啊。”卫夫郎高兴地答应。
里正把桌上几张纸小心放好:“就这么定下来了,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咱们早一点出发,回来了我就去找鱼苗商人谈价格,两个村子的加一起需要的鱼苗数量应该不少,说不定能便宜些。”
卫夫郎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割肉买酒,给自家相公做好吃的。
卫家村池塘那边程锦阳送藕的时候专门送了一个会种藕、养鱼的人过来,当时那人就已经把什么时候放鱼苗,放多少鱼苗的数目都告诉了卫家村里正。
所以,第二天里正和卫夫郎一起过去没有耽搁时间,马上就知道了卫家村需要的鱼苗种类和数量。
他驾着驴车去找自己之前联系好的鱼苗商人,把两个村子需要的数量一起告诉他。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订单,鱼苗商人手上剩下的鱼苗堪堪够两个村子的订单。
鱼苗放得越久要喂给它们的东西就越多,尽早卖出去才能赚钱,鱼苗商人在收了定金之后,马上安排车子把鱼苗送去林家村和卫家村。
运送鱼苗的动静不小,附近村子的人都注意到了,热热闹闹地讨论起来。
卫家村之前挖池塘、种藕吸引了一小波人,这会儿又是一车一车的鱼往他们村里拉,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现在正好是农家人手上轻松的时候,前几天才种下了一批庄稼,再往后几天才需要为下个月种的秧苗耕田,大家干脆跟着运送鱼苗的车往林家村和卫家村走去。
里正跟在鱼苗车后面,看着外村人跟着车一起往自家村里走,主动同他们搭话。
通过聊天大家才知道,原来林家村今年又有新种田的方法——在水稻田里养鱼。
听了这个方法之后,围观的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看着他们觉得不靠谱,糟蹋庄稼,另一种胆子大一些的跃跃欲试,非常想和林家村的人一起试着在稻田里养鱼。
由于这些年来林家村做的每一件在大家看来都不同寻常的事都成功了没有失败,第二类人相信这一次他们弄的稻田养鱼也一定能成功。
另一类没那么相信的人回去琢磨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功,他们是希望林家村今年成功的,这样一来他们明年要就可以学着林家村那样稻田里养鱼。
这些外村人的想法就摆在脸上,里正看着他们那样子心里不置可否。
鱼苗很快运到了林家村,各家各户都拿着大桶按照自己一开始报的数量排队领鱼。
根据鱼苗商人教的方法,领来的鱼苗不能马上放进田里,得让鱼苗先适应田里的水。
所以说,每桶装的鱼苗都只有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着把桶放到田边装稻田里的水。
外村人津津有味地看着林家村的人忙活,把他们做的事情记在心里,为自己明年学着稻田养鱼做准备。
等鱼苗适应了稻田的水环境之后,一桶一桶的鱼苗被倒进稻田中,小小的鱼苗在水中游走,在秧苗中穿梭,很快消失在田坎上的人眼中。
鱼苗放了下去,里正带着村民把之前就做好的竹篱笆插在稻田四周,加上草绳编的网,防止鱼苗长大了之后跳出干死。
上午把鱼苗倒进田里,下午给稻田围篱笆加网,从早忙活到晚,除了中午吃饭没有歇气。
外村过来看热闹的人不想错过这件事,也是中午回去快速吃了个饭下午接着来。
倒鱼苗他们不好上手帮忙,插篱笆的时候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林家村的人做点事,就当是给自己攒点经验,明年自家也稻田养鱼的时候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有这样想法的外村人不少,他们愿意伸手帮忙还不要钱,林家村人自然乐得高兴,反正只是插个篱笆谁来做都一样。
再说了,林家人看见里正都主动和那些外村人说话了,他们也不能丢了林家村的脸,被人说小气云云。
林家村和卫家村把鱼苗分别放到田里、池塘里在同一天完成。
过了两天,因为换环境还是死了一些鱼苗,大部分都坚强地活了下来,两位里正招呼自家村里的人把死鱼捞起来,不让死鱼影响正常鱼。
到了这时候,只要后面仔细着照顾就不会再出问题,两个村子的人天天都跑自家田里或者池塘旁边,用一种慈祥的眼神看一条条鱼。
稻田里养鱼步入了正轨,里正和林虎子都放下了一半的心,林虎子刻意跑了一趟程宅,把这件事告诉林夏至。
林夏至自然是高兴的,毕竟是他提出来的办法,大家信任自己愿意用这个方法,现在成功了前面一小部分就很好。
这时候,世外源的飘香十里账册和银票随着商队的人送了回来,还有一封程锦阳的信。
杜果他们过去辽台郡已经有一个月了,世外源里的飘香十里铺子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他们一过去就能开业,所以这一次送来的账册正好就是上个月一整月的。
在世外源里面,吃食卖的都比外边要贵一半,这是因为在里边卖东西的商家要另外给世外源租金。
而飘香十里是世外源东家的铺子,他们不需要额外交租金,送过来的银子直接是赚了多少送多少过来。
一个月,世外源的飘香十里赚的钱远远超过了江宁县的飘香十里,足足有五百六十两。
这一部分钱里包含了林夏至、杨雨生和杜果应该分的钱,在世外源的飘香十里开业之前就说好了那家飘香十里的分成,林夏至有四成、杨雨生有四成、杜果有一成份子、程锦阳有一成。
杜果把这笔钱送回来是想拿给自己爹么,在他写给林夏至月度总结报告里有提到这件事。
林夏至派人把杜果的银子送去了杜果家,去的人带回来了杜果爹么给他准备的衣服,家里自己做的、能放挺久的吃食,以及一封找别人代写的信。
这些东西林夏至放到一边,等下次商队再去辽台的时候带过去就行。
随后,林夏至拆开程锦阳的信,看看程锦阳这一次又写了什么内容?
程锦阳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描写世外源的美食城有多受欢迎,都快超过世外源里的游玩项目了,有些人过去就是为了吃里面的东西。
当初,程锦阳为了把美食城打造的更好,听了林夏至的意见,找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