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扶我起来我还能写
几人闲聊了一会儿,一个满脸倦容的男人脚步匆匆走了进来。一身西装皱巴巴的,看着风尘仆仆。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像是好几天都没睡过觉的样子。
他站在门口揉了揉脸,试图想让自己清醒一点,随后扬起笑容走了进来。
“你好,你好。”一听见有人想买货车,李厂长马不停蹄就赶了过来。厂里总共还剩两辆大货车,虽说是二手的,但各方面性能都还挺好,也能卖个不少钱,正好解他的燃眉之急。
“是你们想买货车是吗?”李厂长视线在张泽和王厂长脸上打转。
张泽点点头,“是我。”
李厂长笑得更热情了,“你好你好,我这个货车可是当初军区退下来的,质量特别好。我厂子用的这两年间基本上没咋修过,不像别的货车动不动又是抛锚又是漏油的,我这一点毛病都没有。”
张泽看了王厂长一眼,提议先去看一看。军区退下来的货车质量自然是好,但就怕用了这么些年,有些零件怕是早就老旧不堪了,他想省点钱买个二手的但也不愿买堆废旧零件回去。
见他想去看一看李厂长一点意见也没有,直道:“应该的。”
他带着二人到了后边的停车场,两辆军绿色的大货车整整齐齐停在那里。看得出来平时里被保养得很好,一点儿也不像用了几年的旧车,轮胎都很新,一个补丁都没有。
张泽接过李厂长递给他的钥匙上车感受了一下发动机,见没啥问题这才跟他谈起了价格。
李厂长见他满意,笑得乐开了花。也没问张泽多要价,只说他现在急需用钱,希望张泽直接现金给他一结。这个张泽倒是没啥意见,见价钱实惠,他把两个大货车都要了。
本来他只打算买一个小货车给厂子送货用的,但这个价钱实在是便宜,索性都买了,反正他也不差这点钱。
“李厂长,你厂子那个座机,买吗?”车子定下来后,张泽又打起了电话的主意。
要是能一起买回去,到时候直接拉根线就能用了,又省了一笔钱。
李厂长似乎没想到他还想要座机,愣了两秒。反应过来后连连道:“你要是想要可以呀。”
反正厂子也倒闭了,他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工人的工资也没发,能卖的他都打算卖了,先把债还了再说。
谈好价钱后张泽取了钱递给李厂长,这笔交易就算成功了。
两辆大货车,张泽跟王厂长一人开着一辆驶进了莲花村。虽说货车已经用了很久了,但外观上看起来还是挺新的。加上货车上还留有军车的标记,看起来特别威风,刚驶进村口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地里做活的人纷纷拾起腰爬上田垄想看的仔细些,玩耍的小孩子也丢下玩具跟在货车的后面跑了起来,边跑嘴里边喊着,“大车来了,大车来了。”一下又吸引来了好些人的目光。
大家的视线紧跟着大货车,看着它直直朝着后山的方向开,最后停在了食品厂门口。
第110章 神秘来信
老太太得到信赶忙擦了手就往厂子奔。
这孩子, 冷不丁的就给家里添了个货车,还一买就是俩辆,真是不心疼钱呀。
等老太太赶到的时候, 工厂已经被大家伙围得水泄不通了。村里有事的没事的都跑来凑热闹了,围着俩辆货车左摸摸, 右看看,就是咋看都看不够, 眼里都是艳羡。
还有的小孩子在两辆货车间窜来窜去玩起了捉迷藏, 有的爬到货车的后车厢上, 在上面假装开起了车, 整个工厂充满了欢声笑语, 叽叽喳喳的,热闹的不行。
老太太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挤进去,就看见自家小儿子和王厂长被众人围在中间正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 她赶忙走过去。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大家的恭喜声淹没了。
“秀兰嫂子,你可有了大福气了。”那人说着指了指身后的两辆车。“你看这大车多气派, 咱村谁家有呀。”
“别说谁家有了, 俺家连个自行车都没有呢。”后面幽怨的传来一声,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是呀, 还一整就是俩,多气派呀。”
众人一言我一语,直把老太太夸的晕乎乎的, 把自己为啥来的目的都忘了。什么张泽乱花钱一下就买俩这事也被她丢在了脑后,笑容满面的跟大家谦虚道。
“什么呀,都是给厂子买的,谁出门开这么大一辆车呀。”老太太这话说的不假, 要出去串个门开这么大的货车那得让人笑话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买得起车在现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村里谁家买个自行车,大伙都得上门道个喜,瞧个新鲜呢,何况是货车。再说了,人张家不买轿车那肯定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呀。人家的厂子现在办的多红火,在全省都是出了名的。
现在他们莲花村的人一出去,说自己是莲花村的人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但只要一提是张老头食品厂,大家伙都明白了,这都快成他们村的标志了。
“婶子你这话说的,我们想开还没有呢。”那人抓着老太太的手笑道。
她倒也不是酸,就是开开玩笑。毕竟张泽在村里建了厂子,现在村里好些人都在厂里上班,干的活可比种地轻松多了,每个月还固定拿几十块钱的工资,跟城里的工人比都不差。现在村里各家各户的生活水平基本都上去了,这十里八乡没有一个村不羡慕他们的。
现在他们莲花村到了适婚年龄的男男女女,都成了这一片说亲的香饽饽了,外村的那些姑娘一个个都想嫁进来。毕竟只要进了莲花村,就有可能被召进厂子里当工人,以后也是每个月拿工资的人了。
他们莲花村的姑娘现在都不想往外嫁了,怕嫁出去工厂招工不先挑他们,都想找个本村的。还有的家里,都起了给姑娘招赘婿的心思。
“爱军呀,这么大的车咋开呀。”张爱党好奇的摸着车头,心里又喜又怕。趁着大家围起了老太太,忙问张泽。
他当初学拖拉机的时候都学了好几天才慢慢上手,现在自家小弟又开回来这么大一辆车,气派是气派,但害怕也是真怕害怕。就怕自己学不会,给小弟丢脸。
“跟开车一样。”张泽道,“就是比那操心,大哥你要不试一下。”张泽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作势就要带他上去试一试。
张爱党忙摆手说不要,他可不敢上去。这么贵的车让他开进沟里咋办,若是撞着人了,事儿就大了。
见大哥不敢,张泽笑着拍了拍他肩膀宽慰道:“没那么严重,到时候去学一学考个驾照就不怕了。”
本来打算买一辆给杨江开的,现在成了俩,还从小货车变成了大货车。这下估计杨江也开不了了,不说驾照的问题,大货车开着也操心。
大哥就算去学了估计也不行,毕竟他还要帮自己照顾厂子,他不想让大哥总是做这些杂活。张泽想了想还是决定找个司机比较好,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但这个司机就不能在村子里招了,村里可没人会整这大家伙,于是张泽便拜托王厂长帮他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
这半个月张泽都在忙着复习,期间叶老师遵守承诺也来看过他两次。但每次也没待多久就匆匆离开,生怕让他家里人看出什么。
搞得张泽心里很是郁闷,明明两人是正儿八经的情侣,怎么搞得跟偷情似的。
忙忙碌碌总算把考试盼来了,张泽一大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背着自己的小挎包往县城高中走。
成绩考多好他没有把握,但是及格最起码是可以的,他信心满满。
张泽刚走到村口就碰到了王建国,他像是在等自己站在村口一动不动,张泽赶忙快步上前跑到他身边。
“你等我呢。”
王建国淡淡点点头,他现在对张泽已经没了过去那些不好的印象,也愿意和他交朋友,甚至连带着对杨江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他以前跟张泽接触不多,虽然是一个班的但只是觉得他是个爱逃课的坏学生。没想到他退学后却能做出这么一番大事业,还帮助了村里很多人,这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他为自己以前都没怎么了解过别人,却暗自对他人的品行定好坏的行为感到羞耻。
王建国话不多,一路上都是张泽在讲。张泽看他对自己去南方的事情很感兴趣,便主动讲了讲自己在南方的所见所闻。王建国听后露出羡慕和向往的神色,毕竟他读书的目的就是想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到了学校张泽也不认路,乖乖跟在王建国身后去了班级,教室里的桌子已经摆好了,张泽的位置就在最后一排。班里的同学对于张泽这时候突然的到来并没有感到很惊讶,想来都知道了他的情况。
张泽坐在他的位置扫了眼教室里的同学,恍然有一种梦回高中的感觉。看了一会儿他突然皱起了眉毛,怎么没见女主林舒雅呢。
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自己自作主张改变了剧情,不知道会对她产生什么影响。
张泽没想多大会儿老师就拿着卷子走了进来,他拍了拍桌子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他站在讲台先是目光严厉的扫了眼班里的众人,似乎是在警告大家不要在他眼皮底下搞事情。然后才将试卷分成六份分别发给第一排的同学,大家依次往后传。
第一场自然是考语文了,这对张泽来讲自然没什么难度,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将卷子写完了,可惜不能提前交卷,他只好趴在桌上百无聊赖的又等了半个小时,一听老师说可以了。张泽跟屁股上装了钉子一样立马坐不住了,一下站起身交完卷子拎着包就离开了。
考试整整考了两天,张泽这两天也啥事没干就忙着这个。
考完后张泽本以为解放了,刚想好好休息几天,却收到了一封来自省城的邮件。
是一个邀请函,邀请他去寨安省人民大楼参加会议。至于会议内容,则是草草两句概括,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不知何意。
张泽拿着邀请函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该不该去。到人民楼参加会议,这莫非是政府办的?他办这个做什么?都邀请了谁?张泽满头问号,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赶忙去县城找了王厂长。
王厂长同样也收到了,正准备找他商谈商谈,张泽就上了门。
张泽把自己的邀请函拿出来放在桌上,“这是怎么回事?”
王厂长同样疑惑的摇了摇头,他哪知道呀。这个邀请函寄的没头没尾的,就说了参加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什么的都是一些€€里八嗦的官话,把人绕来绕去,鬼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要不要去?”王厂长问。
这种也不说去干啥的会议,王厂长总有种不好的预感。从拿到信开始心里就坠坠不安,总害怕出啥事儿。
“还能不去吗?”张泽反问道。若这真是上面发起的会议,他们还能有不去的理由。
王厂长挠挠头,满脸写着纠结。不想去可又不敢不去,关键不知道去了干啥呀。可惜他也没在省城认识几个人,不然还能去打听打听到底是个啥情况。
见王厂长也不知晓情况,张泽便提议去省城问问刘厂长,他说不定会知道些情况。王厂长也觉得可以,去肯定得去,但提前知道点儿情况心里也能踏实些。
两人便起身直接开车去了省食品厂,到了刘厂长办公室,张泽开门见山说了情况。刘厂长只说自己只知道一点,就是为了火柴厂倒闭的这个事情。
他说完王厂长更纳闷儿了,这火柴厂倒闭跟他有啥关系,又不是让他整没的。
刘厂长慢悠悠拿起茶杯抿了一口,“你先别急,听我说完。”
不同于张泽和王厂长的焦急,刘厂长从容不迫,一看就像是见过大世面,把他俩衬得活像个乡下来的土包子。
“这工厂倒了不是好多人都下岗了嘛,听说工资还没发完。现在那些工人闹起来了,天天坐在政府门口要钱。”
“啥,还有这事?”王厂长嘴巴大张惊讶道。
这些人都这么厉害的嘛。
这李厂长还没把钱还完?这得欠了多少呀。
不过想想,将近俩千人的工资,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不是一时半会凑的齐的。
“那他们怎么不去找火柴厂,跑到政府门口做什么呢?”
“自然是找不到李厂长了才会这样吧。”张泽沉声道。
这李厂长,怕是已经跑了吧。
王厂长显然也听出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心头一震,目光缓缓转向刘厂长。只见刘厂长沉重的点了点头,办公室一下安静了下来。
第111章 招工
“那把我们叫去干嘛, 难不成要我们凑钱支付工资吗?”王厂长呐呐道,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对李厂长竟然携款潜逃这个事他是觉得可耻又憎恶的,对没有讨到工钱的工人是同情、心疼的, 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张泽摇摇头,缓缓道:“应该不是。”
王厂长看向他, “那是什么?”
想要安抚那帮工人,除了把欠他们的工资还给他, 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实际的。
看他俩一个面色沉重, 一个眼皮半垂着不知道在想些啥, 刘厂长好笑的拿起杯子又喝了一大口悠悠道:“你俩现在想那么多有啥用, 等到开会的那天不就知道了。”
反正他是啥也不担心, 要是政府让他掏钱,他就说自己没钱。反正他这个厂子今年效益不好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能把这一个厂子一千个员工都养活着已经很不错了, 那是一点多余的钱都没有,现在他可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张泽觉得刘厂长说的也有道理,在这胡思乱想也想不出个啥, 不如等到那天再看。兵来将挡, 水来土淹。
打听完情况, 张泽又跟刘厂长聊了聊加大生产的事情。第一批货早在半个月前就送往军区, 刚过去两个礼拜,张部长就给自己发电报说下次给他多发点辣椒酱,实在是不够吃。
刚开始张部长就在食堂放调料那块区域摆了俩瓶, 不知道是大家都没注意到还是怎么,也没几个人吃。也可能是他们那里爱吃辣的人不多,也就他们这些北方人每次吃饭都要舀上一大勺。后来由于马团长的大力宣传,军区的人都开始迷上了辣椒酱拌面, 一度在他们那儿风靡起来,吃的食堂的面条都不够用了。
现在那块地方光辣酱就摆了五瓶,就这一到饭点还排队。那么些瓶,没几天就干完了。张部长这才火急火燎的给张泽通信,让他赶紧多做点送过来,还问他能不能做些不太辣的。主要军区那帮小子,吃不了辣椒还要硬吃。吃的嘴都上火了,一个赛一个肿。
辣酱就在餐厅摆着,他也不能不让大家吃,于是就只好麻烦张泽做些微辣的了。
张泽也没想到自己的辣椒会这么受欢迎,于是紧急在工厂开了个会议,对辣椒香菇酱的辣度进行了调整,分为微辣和重辣。还又多增加了两个酱料,一个是豆豉盐菜酱,一个是香辣牛肉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