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 第33章

作者:凔溟 标签: 穿越重生

  沈嘉笑了笑,觉得这王县令也挺聪明的,“想必是知道我们会去问,所以准备好了接头的人来应对,他肯定没想到你们会对路人的回答产生怀疑,这么看来,这两千石粮食确实有问题。”

  沈嘉既然发现了异常,就让他们明天在县城里随意走走问问,也不用太顾忌,摆出自己的身份来,希望能收集到一点有用的消息。

  这天晚上,王县令一夜没睡,和师爷幕僚在书房里干坐了一整夜,师爷心焦焦地问:“大人,确实有人去乡下打听消息了,按您说的办了,可万一他们多问几次,就怕问到当地人身上。”

  “管不了这些了,真是这样,只能解释说有些人家没分有些分了,他还能一家家去问不成?”

  “今天我看秦大人是拿着几张纸来问话的,那纸张上的数据分布的很奇特,听说账册都是沈大人在看,难道他才是我们该防范的人?”

  “沈嘉今年才高中状元,入户部才几个月?能看懂账本就不错了,他能成什么事?估计是他身边带了懂账的人。”

  等待的滋味最难熬,王县令让人守着那两位大人的院子,也知道沈嘉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却听不到他们说什么,府衙外还守着三百禁卫军,如果他起了坏心,这三百禁卫军就能要了他的命。

第四十八章 查证

  一夜过后,天气晴朗起来,雪开始融化,气温骤降,沈嘉冷的都不想出门,恨不得抱着被子赖在炕上不起来。

  敲门声起,何彦带着两名丫鬟进来,“少爷,王夫人派了两名丫鬟伺候您,顺便还把早膳送来了。”

  沈嘉正坐在炕上看账,抬头瞥了一眼那两名丫鬟,竟然都是美娇娘,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个穿红一个穿粉,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见沈嘉抬头,娉娉婷婷地墩身行礼,动作娇柔,声音婉转,绝对不是普通的小丫鬟。

  沈嘉觉得好笑,这王县令的心思也太好猜了,只是送错了人,要是送几个俊俏小生来他也许还会多看几眼,“好了,把东西放下,平日里没我召唤不得进来,何彦安排点打扫的粗活给她们干。”

  两名貌美丫鬟诧异地盯着沈嘉,不明白这位俊美的大人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但她们本就是借着服侍的名义来的,不可能出声质问,只好委屈地应下来。

  等她们退出去后,沈嘉才问:“秦掌院那边送美人了吗?”

  “送了,也是两个,我看了一眼,比您这边的还漂亮三分,妖妖娆娆的,也不知道王县令哪儿找来的。”

  “这咱们就不管了,反正到了我院子里就是来干活的,别让她们随意走动,也待不了几天,不过你仔细些,她们送来的水和吃食都让人先尝过再送来。”沈嘉到不觉得王县令会在当地弄死他,就怕他动歪念头,随便下个药,让他做点错事,也是一个很好的把柄。

  秦掌院那边很干脆地把美人退了,见沈嘉收下了人也没说什么,吃过早饭两人继续在县城里熘达,沈嘉顺便把昨天打探到的消息告诉他。

  “如此看来,还真是有猫腻。”秦掌院摸了摸胡子,看到路边有卖成衣的铺子,转身走了进去。

  他们出门来的行李不少,厚衣服都准备了,但长安那边远不如北方冷,他们打包的都是日常穿的。

  掌柜一看进来的客人,眼睛一亮,急忙从柜台后走出来亲自接待,略弯着腰说:“几位老爷想买衣裳吗?咱们成衣阁是全县最大的成衣铺子,想要什么样式的衣裳都有。”

  “拿几件皮毛大衣出来瞧瞧,越厚越好。”

  掌柜赶紧打发小二去拿衣裳,热情地介绍说:“请问是老爷穿还是少爷穿,我们东家每年都会到塞外进货,店里的皮毛衣裳都是最上等的,冬日穿最保暖了。”

  秦掌院用眼神询问了一下沈嘉,沈嘉笑着点头:“都拿出来看看吧,随从们也要添置一两件。”

  皮毛大衣可不便宜,尤其是做成成衣的,两个伙计抬着一个箱子出来,掌柜亲自把衣服拿出来,抖了抖,一股原生态的动物油脂的味道散发出来。

  沈嘉皱了皱眉,他平时的衣服只有棉衣和毛斗篷,没有直接上皮子的,对这种味道敬谢不敏。

  沈嘉在店里转了转挑了店里最厚的一件棉衣来试穿,长度到小腿肚,厚厚地裹在身上,瞬间就暖和了。

  掌柜见他长的俊,身上的穿戴无一不精,犹犹豫豫地说:“少爷,这棉衣……这是三斤重的棉花做成的,很暖和,呵呵,您可以买给家里的下人穿。”

  因为是外套,沈嘉就直接试了,他把斗篷脱下来递给何彦,将长得和棉被似的棉衣披在身上,这件棉衣大概也只有保暖一个优点了,面料就是最普通的棉布,还是黑色的,版型也直筒筒的,只在袖子和下摆绣了一圈纹饰,乍一眼真是没法看。

  “哟,福掌柜,这大棉被终于有人看上了?这件在你店里都放了三年了吧?谁这么没眼光?”一个穿着富贵的公子哥打着扇子走进来,还特意绕到沈嘉面前扫了他一眼,先是看到沈嘉的脸愣了一下,继而用扇子捂住嘴大笑出声:“哈哈哈哈……我还当是哪里来的土猫,没想到居然还是个美男子,这是有多想不开,才把这暗沉沉的棉被穿身上?”

  沈嘉的视线在他扇子上转了一圈,大概明白这个男人为什么大冬天也要打扇子了,他老师怀恩先生的题字,不过是仿的,能被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骗的人,大概脑子里都是草。

  他伸手推开那公子哥,走到一旁的货架上抽了一条同色的腰带绑上,他的腰极细,那腰带有巴掌宽,上头绣着精致的花鸟,最中间的位置是两只孔雀衔着一颗大珍珠,这色彩斑斓的腰带一扎,整件衣服就不那么单调了。

  他又到一旁拿了一条白毛领子,领子下方缀着一块鱼型玉佩,还有一颗红色宝珠,弄好这些,沈嘉又嫌手冷,挑了一副白毛皮子做的袖笼,往袖子上一套,黑色大棉衣瞬间就雅致起来了。

  “真暖和啊。”沈嘉笑着对秦掌院说,后者目露欣赏,点点头:“不错,挺好看,给我也来一件这个。”

  那掌柜的还以为自己看走眼了,碰上两个穷鬼,可沈嘉挑的腰带和配饰都不便宜,就算只卖这两套也是有赚头的,“诶,这就给您拿去,我记得还有一件大一些的。”

  那公子哥见沈嘉对他视若无睹,沉着眉眼讥讽道:“哪来的傻帽?这通州城还没见过你这样的,穿成这样出去不怕被人笑话?”

  沈嘉终于给了他一个正眼,严肃地说:“衣裳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暖,在你眼中上不了台面的厚棉衣,多少百姓却穿不起,我自个花钱买衣裳,爱穿什么关公子何事?”

  福掌柜忙走过来隔开两人,小声解释说:“这位陈少爷是对面雍春阁的少东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少爷,不知民间疾苦而已,这位爷别与他计较。”

  沈嘉算是看出来了,估计这公子哥平时做人还可以,居然连竞争对手都帮他说话,对面的雍春阁他们刚才也看到了,也是卖成衣的,长安城里也有一家,秦掌院大概也是因为知道那家价格贵才进了这家的门。

  那陈少爷气愤地用力扇扇子,一股凉风以他为中心朝四面扑散开来,沈嘉穿着大棉衣不觉得冷,可把其他人冻坏了。

  沈嘉忍不住笑了,指着他的扇子说:“怀安先生写字时有个习惯,就是每个字最后一笔都会带出一点转折,很好辨认的,他的印章也格外有意思,刻的并不是“怀安”二字,谁怂恿你买的这东西,不觉得辣眼睛吗?”

  那位陈少爷扇扇子的动作停了下来,瞪着一双大眼看沈嘉,嘴唇颤抖,恼怒道:“你胡说!你有什么证据?这可是本少爷花了三百两银子买来的……”

  “蠢货!”秦掌院比他还愤怒,三百两银子啊,他一年的俸禄也不到三百两,这个蠢东西居然就这么白送给骗子了,这要是他儿子,非得打断他的手不可。

  “你……”

  秦掌院的随从抢先一步说:“我家老爷乃是翰林学士,最通文墨,怀安先生与我家老爷是好友。”

  随从虽然没说出秦掌院的官职,但在通州这种县城,一个翰林学士就已经比县衙所有官的品级高了,那陈少爷顿时没了声音,盯着手里的扇子看了两秒,然后愤怒地撕开丢在地上,还不解气地踩上两脚。

  秦掌院懒得理他,问沈嘉:“都挑好了吗?”

  “是。”沈嘉让何彦去结账,原本是准备把秦掌院和他随从的单一起买了的,对方不让,他也就作罢了。

  中午饭是在外头吃的,两人随便找了一家酒楼,这季节不管是野味还是蔬菜都少得可怜,两人随便点了几个菜,然后拉着店小二问话。

  “你们这家酒楼开多少年了?”沈嘉递了一角碎银过去,约莫有半两。

  那小二忙乱地收着,笑容满面地回答:“十几年了,我们东家是这城里有名的富商。”

  “哦,和那陈家比谁更富些?”

  “您说的是开布庄的陈家吧,那当然还是陈家富庶,那是我们通州的首富,家里有个做高官的二老爷,还有个做王妃的小姑子呢,不仅富还贵着呢。”

  姓陈的高官,沈嘉一下子没想出是谁,还是秦掌院的随从说出了答案,“是工部右侍郎陈勉,他的亲妹妹嫁给了北陈王,原先是侧妃,后来才提成正妃的。”

  那小二没想到这几位对陈家的事情那么了解,腰又弯了几分。

  沈嘉恍然大悟,又问他:“原来是陈侍郎的家人,难怪,我们也是第一次来通州,不知这附近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或者是什么稀奇古怪的风俗?”

  “您要是不怕冷可以去郊外爬爬君落山,听说山顶的道观在冬日风景极美,云海翻滚,雪松林立,不少名人雅士都爱去。”

  沈嘉又问了他几句,突然问到了王县令,“通州富庶又安稳,可见知县老爷是个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吧?”

  “您是说王大人吧?王大人来了后大家日子确实挺好过的,是不是青天大老爷不好说,但总不像以前那位煳涂。”

  “我也是听说他去年给百姓分了一批粮食,去年没灾没难的他都能想着老百姓,有这样的好官是百姓的福气啊。”沈嘉感叹道。

  小二脸上的笑容顿了顿,似乎有些困惑,但也没说什么,然后就听沈嘉问他:“你家乡是哪里的?”

  “小人是附近李村的。”

  “哦,李村啊,那肯定也分到粮食了吧?我记得告诉我这个消息的老伯就是李村的。”

  “不可能。”小二斩钉截铁地反驳:“要么是您说的那个人不是李村的,要么就是他骗您的,我们村去年没分到什么粮食。”

  “不应该啊,我们从那路过,去他家借了水喝,他家门口还有一棵百年的杉树呢。”

  “那应该是我大伯家,可……”小二也混乱,但还是说:“我家并没有收到粮食。”

  “那就怪了,也许是他家有你家没有吧。”

  小二的脸色变了变,但也没再说什么。

  沈嘉又好奇地问:“去年城里发生了大事了吧,刚才成衣阁的掌柜还说今年的日子也许比去年更难过呢。”

  “去年……也是虚惊一场,听说北方来的一群流民得了疫病,不过具体如何我也不知,后来就没听说了,想必是治好了吧。”

  “哦?流民……”沈嘉若有所思,也没再问下去,这小二知道的肯定有限,有个突破口就行了。

  吃过饭,两人回到县衙,潘默兄弟俩也回来了,一起聚在秦掌院的房间里说话。

  “大人,我们今天在城里打听消息,遇到了一个人,原本是要将人带回来的,但他一听是到县衙死活不肯,还说王县令害死了他的同乡三十几人,属下问他具体发生了什么,他又不肯说,一定要见到能惩治王县令的人才能将证据交上。”

  “是什么人?”

  “属下只知道他是北方来的,三十几岁,旁人喊他老刘头,目前在城里倒夜香,住在城南一个破屋子里。”

  沈嘉与秦掌院说:“不如我带他们去看看,如果人有用,我们也必须保护起来,秦大人就与王县令说说话,别让他分心。”

  秦掌院知道,他这是要让自己去拖住王县令,于是点头:“好,人要是真有用,就交给禁卫军,料那王志铭也不敢从禁卫军手里夺人。”

  城南是县城里的贫民区,这里的房屋与沈嘉他们白天看过的都很不一样,大多数都是木头房子,有的简陋的用篷布搭着,不过这些棚里都没有人,听说因为下雪,县令大人怕他们出事,都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从这一点上,沈嘉还是挺赞同王县令的,如果不是那两千石粮食有问题,他一定也会以为王志铭是个好官。

  “快到了,就在前面。”路过一片棚户区,沈嘉他们来到了一座破败的小屋前,从外头看像是谁家遗弃的房屋,破败不堪,很难想象这里能住人。

  “在这儿?”沈嘉疑惑地问。

  “对,我们跟踪他来到这里,亲眼看到他进去的,也问过周边的人,说他平时就住在这里,这里以前是一户员外郎,后来搬家后宅子就没人管了。”

  “咳咳……”站在没有门的门口,沈嘉已经听到了里面的动静,潘辰和潘默先一步走进去,确认没威胁才敢让沈嘉进去。

  里头比外头看起来更破,他们说的那个人并不是住在屋子里,而是在回廊的一个角落,用几件破棉衣搭了一个小小的帐篷,咳嗽声就是从里头传来的。

  “老刘头,我们带人来了,你出来吧。”潘默走上前说。

  里头的人顿时没了声音,过了一会儿,一只干枯的手撩开帘子,露出半张丑陋不堪的脸。

  潘辰将沈嘉拦在背后,小声解释说:“这人脸上有烧伤,大人别看。”

  “不碍事。”沈嘉不怕这个,走近几步说:“大叔,听说你有事要告诉我们,可以出来说一说吗?”

  “你是谁?”那人警惕地问,他的声音非常沙哑,像是从喉咙里吼出来的。

  潘默没与他客气,伸手将人从破棚子里拉出来,沈嘉这才看到他的全貌,脸上和手上都是烧伤,从样貌看就知道是非常严重的烧伤,能活下来真是个奇迹。

  他身上只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棉衣,像是哪里捡来的,背是弯的,一只眼睛还是瞎的,如果是晚上看到,绝对会吓到一群人。

  沈嘉尽量保持平静,怕惊吓到对方,轻声回答:“大叔,我是朝廷的钦差大臣,来北地巡视的,你有话可以尽管与我说。”

  “就你?”老刘头显然不信,他就没见过这么年轻的钦差,长得跟富家公子哥似的,能帮他什么?

  “放肆,我家大人是户部郎中,五品官员,上达天听,你有话就说,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潘默呵斥道。

  老刘头“噗通”跪了下来,直勾勾地盯着沈嘉问:“那你有权利杀了王县令吗?”

  沈嘉皱了皱眉头,“如果他犯了死罪,我会送他回长安受审。”

  “哼,谁知道你们会不会官官相护……”

  沈嘉摆摆手,阻止他说:“如果你不信任我,那就算了,我完全可以把你送给王县令,或者当做没见过你,要不要说在你,能不能完成心愿得看你说的事情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如果你敢说假话,那本官也绝对会让你过的比现在还惨。”

  “呵呵,比现在还惨?那是什么?我苟且偷生一年,要不是巨大的仇恨支撑着,我根本不想活,活成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还不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