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媚骨
鱼头和鱼骨要腌制一会烤的时候才入味,不然烤出来的表面是有味道的,吃进去里面没有味道,味道就会差一点了。
从他一出生家里就在做烧烤的生意,从小耳染目睹之下,他就知道这些东西要怎么做才会好吃,所以长大之后也没有怎么学,很自然就会了。
“这个好。”司徒太安没有一点皇子的架子,站着吃完了一根烤虾之后又去拿第二个,才想起大人们还在船舱里面没有出来,还有刚才跑掉的那个小哥儿到现在都还不见人影,不知道人跑到哪里去了,就问道:“咱们是不是要拿点进去给大家吃?”
“不用拿,我去喊一声,喊大家出来吃吧,正好也可以吃晚饭了,咱们晚上在甲板上吃晚饭。”二宝说着就往休息的船舱那边走去了,刚好走到门口就遇到他二叔从船舱里面出来,他喊了一声二叔,跟人说道:“我们在甲板上烤鱼,已经可以吃了,二叔你和二叔么他们也一起过去吧。”
“好好,我这就去喊你二叔么出来。”赵虎应了一声又转身回去喊人。
等到两人走了一圈出来,把大家都喊了一遍。
甲板上传来阵阵香味,大人们陆陆续续的从船舱里面出来了。
正好这会儿赵斌从厨房里面端了不少的肉和菜上来,肉都已经是切好腌制好的,菜是洗干净的,让大家帮忙串上拿去烤就行了。
经过这么一会,烤架上的鱼已经差不多要烤熟了。
鱼的两面划了几道,两面烤得焦黄,刷上一层烧烤的酱汁,这个酱汁是他们自家做的,外面是买不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许多人也跟着他们家做烧烤,但是都没有他们家做的烧烤好吃、生意好的原因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他们家烧烤用的烤酱和调味好。
在刷上一层酱汁后,再撒点一点香粉、盐和一把芝麻,其中有一部分还撒了辣椒粉,再稍微的再烤干一点,烤鱼就可以吃了。
“这一边的是不辣的,这一边的是放了辣椒的,你端过去的时候跟大家说一声。”赵磊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装在两个不同的盘子里面,让弟弟赵斌端过去给大家吃。
他们船上的人不少,两大盆的烧烤端过去,一眨眼的功夫大家就分完了。
好在厨房下面也送了菜上来,不然这么一点东西都不够他们吃了。
后来赵虎也去帮忙烤东西,父子俩个齐上阵,烤东西的速度就快了许多,几大盘的烧烤端过去,总算是够大家分的了。
几个鱼头太大,放烤架上面要烤太久了,他们就直接送到下面去让人做成了鱼头腐竹煲,煲熟了送到上面来。
鱼骨他们就用烤的,剔出来的鱼骨薄薄的一片,刷一点油上去烤,很快的就能看见上面的油在波滋波滋的冒泡,再撒上一把椒盐和葱花,让人端过去给大家吃。
他们在甲板上摆了两大张的桌子,把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才够他们这么多人坐得下。
西边的太阳落了山,余晖撒在甲板上,不过太阳不是太晒了,平时也差不多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出来外面吃晚饭。不过今天他们在甲板上一边烧烤一遍吃饭,倒是比平时要热闹上许多。
乔许有点晕船,一上了船上他就感觉整个人不太舒服,他的身上戴着一个香囊,是他阿哥让太医院的太医帮忙调配的,头晕的时候拿出来闻一闻,倒是要好受一点。见到两个双胞胎一吃烧烤就停不下来,他最怕的就是两个孩子吃太多上火的东西,吃了后会喉咙发炎,不得不出声提醒一句道:“你们俩个少吃一点烧烤,把你们碗里的饭吃光了再吃别的。”
赵河也看了两个小的一眼,用眼神示意两个孩子好好的听爹爹的话。
“哦,我们知道了。”对上父亲看他们的眼神,欢欢喜喜知道爹爹的身体不太舒服,他们也不敢太闹爹爹,只能乖乖吃饭了。
坐在另一边的阿秀乖乖的吃着碗里的饭,连菜都不怎么伸筷子去夹,就只扒拉碗里的白饭。阿秋给孩子夹了一筷子菜,跟孩子说道:“吃点菜,桌子上这么多菜,喜欢吃什么自己夹,别只顾着吃碗里的白饭。”
第326章 番外034
司徒太安坐在隔壁的那张桌子跟大人们喝酒,一抬头就能看到坐在侧对面的那个小哥儿了,不过他也并未总是去看人家小哥儿,只是跟大人们喝酒吃肉,还有聊聊天。
他说到陆城去巡查这个话自然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是他奉他父皇的命令南下去办点事,不过等事情办完之后他有一点自由的时间,要是能趁着一路上的同行把人家的小哥儿拐走,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不过现在看来,这艘船上全部都是赵家的人,他想把一个活生生的小哥儿拐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连找个机会跟人家小哥儿说说话都没有,看来只能后面再慢慢找机会了。
左右等他办完事之后还有一点时间,到时候再返回安阳就行了。
这一天他们在甲板上烧烤吃饭,一直吃到很晚,大人们都回去船舱里面休息了,他们年轻的人还在甲板上面喝酒和唱歌,一群人笑笑闹闹的,倒是也很热闹。
粗犷悠长的歌声在甲板外面响起,二皇子殿下正在给大家唱一首他在军营中听到的歌谣,讲的是一个汉子向喜欢的哥儿告白的情歌,他用的是地方的俚语唱的歌谣。
其他的人听不懂这个方言,只觉得二皇子殿下唱的歌好听。
只是刚好二宝跟一位老师学过这个方言,一听就听出这一位二皇子殿下唱的是什么歌了,而且刚好他还曾经听那一位老师唱过这个歌……
躲在船舱里的小哥儿听到外面的歌声,尽管是没有见到人,他却是听出来了歌声是那一位二皇子殿下在唱的歌。小哥儿放在窗户上的手不自觉的跟着打起了拍子,站在窗前听完了一首歌,直到歌声停了,他的心里还有一点惋惜。
相比起船上的热闹,在众人走了之后,整个平远侯府就冷清了许多。
今夜无月,天上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站在院子里的人仰着头望着天空。
“站在这里想什么了?你不冷的吗?”傅思然从后面走了过来,把手上拿着的披风披在小夫君的肩膀上,夜里风寒,他怕小夫君冷着了。
孙念回头,就见到出现在他身后的夫郎,还有肩膀上披着的披风,他把披风拿了下来,转而披到夫郎的肩膀上,说道:“我不冷,你披着吧。”
“你想爹爹他们了是吗?”傅思然看了一眼披在他肩膀上的披风,让身后跟着的小奴去屋里再拿一件出来。
待到两个人的身上都披着披风,他们就让后面的奴仆不用跟着了,夫夫俩个人手牵着手在这院子里漫步。身后还有两只小狗在跟着他们,在他们的脚边蹦蹦跳跳的,倒是为这个冷清的侯府增添了一点热闹和情趣。
家里人走了之后,把两只小狗留下来给他们作伴。
“嗯,是有些想他们了。”孙念看着跟在他们脚边的两只小奶狗,想起了远在安阳老家的阿黄和大白,这些小狗都是阿黄和大白的孙子的孙子孙子辈,已经是数不清多好代的孙子了。
看着两只小狗,他就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跟他的夫郎说道:“我记得小的时候爹爹和父亲他们忙,都是让阿黄跟着我。我小的时候阿黄已经是一条老狗了,阿黄不是太爱动,我干什么它就在边上看着我……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弄了一辆小木车,阿黄还帮我拉车,拉车我走。”
“那个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现在好,父亲和爹爹早出晚归,到镇上去卖东西,还经常带着我一起去。后来家里有了铺子,我们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再后来就是见到你,还有二宝也出生了。”说起小时候的那些事情,孙念的眼里满是怀念,问走在他身边的夫郎,“你还记得小时候咱们的第一次见面吗?”
“嗯,记得的。”傅思然回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些事情,他还记得那个时候他父亲陪着他和爹爹一起外出逛街,在一个摊子上遇见一个好看的小弟弟,小弟弟还送了他一个礼物,后来他们的爹爹也因此认识了,他们两个人则是成了最好的朋友,到后来,他们彼此都对对方心生爱慕,到现在两个人成亲在一起了。
“世上的事都是难料的,谁能想到,我会与我最喜欢的小哥哥在一起呢。”两个人相视一眼,孙念也想起了他们幼时相遇的那些事情,又想到了他们现在成亲了。
说到这个事,傅思然倒是想起了一个事,脚下的步伐停了下来,转头定定的看着他的小夫君,笑着说道:“我倒是还记得,你小时候一直喊我弟弟的。”
“……”孙念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心想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好呢?总不能说他小时候就希望自己有一个小弟弟吧?当然比起有一个小弟弟,他后来更想要一个小夫郎。
谁曾想,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小哥哥会真的成为他的夫郎了。
好在他的夫郎并没有就这件事继续讨伐他,很快的就放过他了。
夜里两个人在花园里散了一会步,又在凉亭里面坐了一会,才一起往住处回去了。
***
在家中陪了夫郎几日,孙念就要回去翰林院当差了,不然他怀疑再继续在家里待下去,他可能连翰林院都不想去了。
外面的天都还未亮,他就从床上起了身,只是他一醒就难免会吵醒与他同床的夫郎。见外面的天色还早,孙念就对坐在床上的夫郎说道:“天还早,你再睡会儿吧,不用这么早起来。”
“没事,我也睡醒了。”傅思然掩嘴打了一个哈欠,也跟着起床了。
“天儿这么冷了,你在床上多睡一会不好吗?做什么要陪着我一起起来了?”孙念并没有让奴仆进来伺候他的夫郎穿衣,而是自己拿着衣服去给他的小哥哥穿上。
在给夫郎穿好衣服之后,他才让在外面等候的奴仆进来。
然后在夫郎的伺候之下洗漱完之后,再到外面去吃了一点东西,在夫郎的相送之下,跟夫郎说了几句话,就带着书童出了家门,往翰林院的方向过去了。
外面的天还未亮,他们出门还要打着灯笼走,走在前面的书童提着灯笼,他跟在后头。
九月的京都已经开始冷了,清晨的风特别的大,吹得人身上的衣服飒飒作响,主仆俩个逆着风而行,越走越远。
傅思然站在侯府的门口,看着那抹晃动的灯影越来越远,还有那两个越行越远的两个背影,其中有一个正是他的小夫郎。直到看不到人了,他还站在侯府的门口望着那个方向没有动。
“主子,外面的风大,要不咱们先回去吧?”小叶子见到他们主子站在外面站了这么久,外面的风又这么大,忍不住的提醒道。
“嗯,进去吧。”听到小奴的话,傅思然才收回了目光,往院子里进去了。
在小夫君去了翰林院之后,他就进了书房去处理事务,自从成亲之后,他就沉溺在跟小夫君的温柔乡中,没有心思去做别的事情。
只是现在小夫君现在不在家中,没有陪在他的身旁之后,他才抽出时间去处理那一堆堆积如山的事务,除了侯府的那一堆账本之外,还有他们自家的铺子送来的账本和许多待处理的事情。
看着堆满了整个书房的东西,突然的他有点后悔答应他爹爹接管白家的产业了,这么大的一个侯府都够他管的了,他做什么还要接手他爹爹那边的事情?让他爹爹自己忙不好吗?
以他对他爹爹的了解,既然已经把担子扔给了他,他爹爹是绝对不会再重新接回去管的了。
所以现在看来,只能是他自己忙了。
自家的东西就在那里,这些年他跟在他爹爹的身边管事,对自家铺子的生意已经十分熟悉了。倒是侯府这边的这堆事情刚落到他的肩膀上来,他要先熟悉侯府这边的这堆事,不然以后连侯府怎么管都不知道了。
所以这一天的时间他就泡在了书房里面看账本,看完之后又带了人到库房去点东西。
侯府有三个放东西的库房,这段时间几个库房的门经常打开,里面的东西有出库的也有入库的,再加上最近大家都太忙了,都是匆匆记的账,账目上就有点混乱。
这一天傅思然带了八个奴仆来帮忙点东西,花了半天的东西都对不完一个库房的单子,见外面的天色有点晚了,他就让人关了库房的门,剩余的留着明天再继续处理了。
从库房里出来,再回到房间沐了一次浴,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来,就听到外面有人喊世子爷,他就知道他们家小夫君这是从翰林院回来了。原本他以为小夫君不在身边的第一天他会想念小夫君,这一忙起来后,他才发现自己一天都没有想过小夫君了……
就是不知道小夫君要知道他这一天都没想过他,是不是会不开心了……
在知道小夫君回来之后,傅思然忙的带着人,匆匆往外面出去接人去了。
第327章 番外035
远远的见到有一队大船往他们的码头靠近,岸上就有人在喊,“回来了回来了……咱们的船队回来了……”
“你们家大小子也跟着出船吧?”
“是啊,我们家大郎和二郎都跟着出船了。你们家三个小子也去了吗?”
“去了去了,三个小子都去了,三小子是今年五月才去的。”
“哦哦,我们家二郎也差不多,是三月去的。”
“……”
见到船队回来,一时间整个码头的人都涌动了起来,有人跑着回去通知家里的人,也有的人跑到了码头去等候,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等待着他们家里的汉子和小子们回去。
自从安阳的商队组建之后,整个安阳镇以及底下许多村子的年轻汉子和小子们都跟着出去跑商了,只有年纪大的老人和小孩们在家里头。年轻的妇人和哥儿们都找到了事情做,整个镇上几乎都没有一个闲人。
现在许多村子都开了村学,镇上还有县学,县学较之村学要好许多,再远就是陆城的府学。从安阳去往陆城每日都有专门的船只,即便是往来于安阳和陆城也十分的方便了。
许多村子的人赚了钱后,都舍得花钱让孩子去读书,村学只是教孩子们读书认字,而想要考取功名,则是要到县学去读书。不过县学并不是什么人都收,只有通过了县试之后,才能入得县学读书,考过了院试之后,才能去往陆城的府学读书,县学和府学都是官府办的学堂,是有明确的要求的。
如今的安阳镇较之十年前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码头比十年前扩宽了十倍不止,河底的淤泥清理了,大船也能靠近码头这里。
岸上的房屋大多是两三层起建,道路宽敞,这条街上大多是货行和商铺,最大的货行就是广安货行和白家货行。
白家货行比广安货行要久,广安货行在后来才开的,两家货行就在相邻的位置,铺面都比别人家的货行大。
白家货行是白家的产业,而广安货行是后来乔许一手建立起来的,这些年他也不是只躲在男人的身后当一个全职的夫郎,他还是有自己的野心和追求。早年在好友白洛溪的帮忙之下,一手建起了这一家货行。现在他们商队的东西很多都是通过两家货行出去和进来,赚的钱扣除成本和各项开支之后,他们每年能赚到的利润也是非常的可观。
一艘艘的大船排着队进来,停靠满了整一个码头,后面还有进不来的,只能停在后面,船与船之间搭了木板可以供人通行。
后面的船只上的货物还要运往南方去卖,他们只是暂时回来安阳这里停留两天,进行补给的,过两天还要继续南下,所以船只靠不靠前都没什么关系,停在后面他们走的时候还要更方便一些。
大船一靠近,就听到下面有人在喊€€€€
“大郎大郎……”
“阿爹……”
“阿姆我在这里!”
“……”
上一篇:重生绝世凶妻
下一篇:我在荒岛上赶海[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