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琼玉花间
丽妃已经有两三天没有往奉先殿去了。顾修孝顺, 便拿了个伤心过度不能操劳的理由让丽妃好生在宫中将养。
这几日丽妃都过得无比自在,若不是还在先帝丧期, 她都快哼出小曲儿来了。
与丽妃金氏素日交好的那两个贵嫔又来了, 一见了丽妃的面儿便先齐刷刷的行了一套大礼,将丽妃弄得一愣。
“你们,这是做什么?快些起身啊。”丽妃不明所以的搁下手中的针线,朝那二人摆手。
“谢丽妃娘娘。”两个人同时起身,眼尖的小宫女给二人搬了凳子,招呼二人落座。
“素日里都是常来常往的,今日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了?”丽妃掸了掸膝头上的白狐裘毛,莫名道。
“丽妃娘娘, 您还不知道么?”周氏贵嫔满眼殷切的望了人一眼,低声道:“新君登基大典后,要尊您为太后呢。”
“什么?!”丽妃双眼瞬间放大,满脸的不可思议:“这,不可能啊?”
“娘娘,您这些日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宫里可都是传遍了。”吴贵嫔捧着茶盏继续说道:“新君念及您幼时照拂, 也为了宁王殿下和小世子的前程,故而要将您尊为太后。咱们姐妹来的时候, 都瞧见内府司给您裁制翟衣的云锦了。”
吴氏话音刚落, 丽妃这边忙不迭的下榻穿鞋, 招呼也不打一声便急匆匆的传了轿辇,一路往顾修所在的宣政殿东暖阁去了。
将吴氏和周氏,晾在了那里。
丽妃站在暖阁跟前,身边的两个宫人给人整了整匆匆而来的宫装,门前的小太监高声通传:“丽妃娘娘到。”
坐于内室正在行阅奏疏,处理政务的顾修从桌案前抬起头来,搁下手中朱笔,起身迎了出去。
这些日子以来,顾修一直在做着登基前最后的准备。
拟定先帝尊谥,安置先帝后宫是第一位的。
“丽母妃,您怎么过来了?”顾修朝丽妃略施一礼,口中尊了一句丽母妃,昔年先帝顾鸿未允丽妃所请,他只得称丽妃一句丽娘娘。而今先帝已去,他便改了口:“可是有何吩咐?”
丽妃双臂一拖,急忙让顾修免了拜礼:“修儿,别拜别拜,眼见便是要称帝的人了。”
“儿臣虽将继位,孝礼不可荒废。”顾修坚持着将拜礼行完,将丽妃迎入暖阁外的小厅上落座:“母妃此来可是有何话说?”
“修儿啊。”丽妃端了手边的热茶,饮了一口语重心长道:“这几日宫中的传言,母妃都听到了。母妃也知道你和你六哥的情分在,可是这尊封太后的事可不是玩笑。”
“丽母妃此来,是为此事?”顾修落坐在人身侧,恭敬道:“儿臣此举并非儿戏,而是觉得您当得起。”
“傻孩子,母妃何尝不知你的心思?母妃是商官家族出身,没那么多见识。你这几年的路走得有多艰难,母妃其实都看在眼里却帮不上你,就只能拿你当你六哥一体看待。”
“母妃,儿臣自觉受恩良多,您的一视同仁,让儿臣倍感安然。”顾修眼神真挚的看着丽妃金氏,郑重道:“太后之名,您实至名归。”
丽妃对于顾修而言,更像一个寻常的母亲。在她的眼里,顾修就是和顾攸一样的孩子,有出息也好,没出息也罢,想哭就哭,想闹就闹,想撒娇就撒娇。
什么雄途伟业,什么家国天下,她皆可视若无物。她只在乎她的孩子吃得饱不饱?穿的暖不暖?有没有什么小磕小碰,夜里有没有着凉。
那种不讲原则的偏爱,在顾修少年时那段坎坷的道路上,太难得了。
“修儿既然唤了我母妃,那母子之间也就不必有什么隐瞒。母妃十六岁便嫁给你父皇了,糊里糊涂的就过了这半辈子。当初还以为能嫁与太子是多天大的喜事,其实....唉..."丽妃叹了口气,满眼慈爱的看着顾修:“好在上天垂怜,给了母妃你和攸儿这样的好儿子。眼下母妃年岁也大了,当真不想再在这宫里守着这些宫规了。母妃眼下只想出宫去,住在你六哥身边,含饴弄孙,安享天伦,改年也回苏州一趟能去看看家中亲族。二十多年了,都不知道他们变成什么样子了。”
“既然如此,儿臣明白了。”顾修的神色渐缓:“儿臣会让母妃晚年安逸的。”
***
丽妃走后,顾修重新回到了理政的暖阁之内。韩墨初坐在桌案一侧一本一本的整理着桌案上的公文奏疏。
见顾修回来,韩墨初也将手里的事情停了,抬头问道:“丽妃娘娘可是有何吩咐么?”
“师父找个妥当人,把今日发往礼部的折子追回来吧。”顾修答非所问。
“怎么呢?”
“丽母妃她不想做这个太后。”顾修重新落座在了书案之后,揉了揉酸涩的眼睑,轻声叹道:“想想我父皇这个皇帝,做的还真是失败。身死之后,连想与他同葬陵寝的人都没有。”
******
在顾鸿三七最后一日,顾修以新君的身份明发谕旨。因顾念养母丽妃金氏慈恩,特准宫中无所生育的前朝嫔妃,于先帝葬入王灵后,皆升尊一品,回母族颐养天年,一切宫中侍奉如旧。如无有母族可归的则迁入京郊离山行宫居住,亦由宫中奉养。这其中也包括冷宫中的贺氏,还有锦芳阁中的常氏。
明旨一发,合宫皆喜。
顾鸿后宫中嫔妃不算太多,刨除已经过世的,眼下只有九人。这九人中只有身处冷宫中的贺氏母族无人,要迁往离山行宫。
眼见着君王丧期未过,满宫上下都开始收拾着细软金银,打点着要带回母族的东西。
好似得了特赦的囚徒一般。昔年里为了争宠夺爱闹得死去活来的几个,见了面也都亲亲热热的。
得了机会,都打着十二分的谢意往丽妃宫中去叩头谢恩。
*******
是日午后,宣政殿东暖阁中。
顾修正在处理公务,韩墨初则侧立其后,为其整理桌案,忽而见了桌边一盘来自丽妃宫中的糕点,微微笑道:“殿下恩宽,将这天大的恩情都记在了丽妃娘娘身上。”
“应该的。她少时如何待我,我今日自然如何报她了。”顾修展开一封奏疏,低眉详阅。
韩墨初立在顾修身后,低眉看着顾修眼前礼部与先帝定谥的折子,顾修提着朱笔在几个谥号上轻轻打着圆圈,随着顾修打圈的动作缓缓念道:“德,明,神,武?”
“谏争不威曰德,任贤致远曰明,安仁立政曰神,克有天下曰武。”韩墨初轻叹一声:“殿下这谥,选得好讽刺啊。”
顾修选的谥号,看似歌功颂德,实则字字讥讽。永熙帝顾鸿自登基起便残杀忠良,信宠奸佞,不顾民生,还险些将祖上基业毁于一旦。
与顾修选得四个字截然相反。
这些谥号,韩墨初品出了顾修对顾鸿的一丝怨念,也感受到了天家父子之间那种不可名状的悲哀。
韩墨初的生父不知道他的存在,而顾修的生父明明与他相认了那么多年,却没有一日真正懂得顾修。在把顾修伤到极限之后,还能心安理得的享受他的仁义孝顺。
细想起来,顾修能做到今日这样,已经很是难得了。
“母亲曾经与我说过,君王在世一朝,如不可福泽万民,何以配得上着天家尊贵?先帝在世时,事到眼前,也能将所有罪责推于旁人,推到了身为君王的身不由己上。执掌天下之人却说自己身不由己?这还不算冠冕堂皇么?”顾修端起手中的奏疏细细吹干上方的朱砂印记:“若他早知如何为君为父,有多少人,原本是不必丧命的。”
顾修合上眼,又想起了顾偃自尽的场景,那洒在地上的血光,灼热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原本,顾偃不必死。许多人,都不必死。
“小主子!!!”
一声亲切热络的小主子,将顾修唤了起来。
顾修一抬头,便看见那一身褐色绫缎袄裙,挎着小包袱的老嬷嬷吴氏。
数月不见,吴氏眼圈都红了。
今日一大早,宫里来了马车将她从战王府里接了出来。说是她家小主子要做皇帝了,今后要她去宫里服侍。
她这一路上心怀忐忑,进了那皇城,四处森然的殿宇吓得她眼晕。
直到见了惦记了几个月的小主子,这才安下心来。
“吴姑姑,您过些日子要改称陛下了,快先行礼吧。”身后扶她进来的小太监小声提醒道。
吴氏随手擦了把眼泪刚要跪下,顾修便将人叫住,低声道:“吴婶,饿了。”
“啊?”一旁的小太监连忙将吴氏搀扶住了,站在顾修面前:“小主子饿了,想吃什么?老身这就做去!”
“嗯,鸡汤馄饨。”顾修毫不犹豫。
“吴姑姑,您快去做吧,多做些。于我也做一碗来。”韩墨初笑呵呵走到吴婶跟前:“殿下都念叨了很多日子了,说是宫里的膳食吃不惯,只想吃您做的家常饭食。”
吴氏连连点头,方才忐忑不安的心踏实了一大半儿
她家的小主子饿了,馋了,想吃她做的馄饨了。这几个月没见,总觉得她家小主子看着更招人心疼了。
“吴姑姑,奴才领您去这宫里的小厨房吧。”说话的小太监名叫元宝,是宝德的双生弟弟。模样跟宝德一模一样。但性子却截然不同,宝德憨憨傻傻,元宝聪明伶俐。因为两个人相貌太像,为了避免吓坏主子。所以这两兄弟一入了宫便分开了。
一个到了归云宫服侍顾修,一个一直在内府司里管分发东西。
顾修眼见登基,身边也需要有个机灵些的小太监传话办事。故而便将宝德和那十二个小家仆一齐留在了潜邸之中照看,将元宝带在了身边。
顾修与韩墨初的午膳便是简简单单的两碗鸡汤馄饨,两人都吃的很干净。
小太监元宝见了,忙不迭的朝刚解了围裙的吴氏竖起大拇指:“吴姑姑,真看不出来您手艺这么好啊?奴才跟着新君殿下这些日子了,也没见什么好东西能让他和韩大人都吃光的。”
吴氏卷卷袖子,十分得意的瞧了人一眼:“那是,老身手里攥着晴昭公主给的食单呢。小主子爱吃什么我最清楚了。旧日在王府的时候,小主子素来就只要老身一人服侍饮食,如今入了宫自然也是一样。”
吴氏是个生来爱操心的命,就便进了宫也依旧唠叨。
她总觉得在她不在的这几个月,她的小主子顾修还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总之定是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
故而才入宫一天就把顾修眼下的住处上上下下收拾了一遍,什么衾褥,帐子,只要她看着觉得是敷衍了事的都给换了。连那些在宫中服侍多年的大宫女也不敢多问一句。
谁让新君凡事都依着她呢。
***
永熙二十三年,九月廿四日。
为顾鸿守制三十六日后,战王顾修以嫡子之身正式登基称帝。
改元永定,于次年元月正式改制。
追封生母云瑶为云麾勇毅大将军,将其安葬于云氏宗族葬地之内。赐还云氏一族昔年一切封赏爵职,辅国将军之职由现任家主云珏继任,自即日起入京城王师之内招训新兵。
依嫡母孟氏所言改其皇后尊号,只尊其为慧宁元慈师太,以敬佛禅之礼,奉养其终身
尊养母丽妃金氏为敬丽贵太妃,金氏母族合族正嫡所出之女眷,皆按品封诰,以彰皇恩及孝道。
追封珹王顾偃为珹泽亲王,复其母韩氏朝妇之身。加封宁王顾攸为宁逸亲王,端王顾伸为端靖亲王。
晴昭公主加尊为晴昭淑柔长公主,此后俸无上限,受国朝万民供养。
按国朝尊师之礼,封儿时少师韩墨初为一品太傅,授一等公爵饷,赏金彰紫绶,是立为百官之首。
前朝后宫封赏完毕,明旨传谕天下。
先帝顾鸿于停灵四十九日后,顾修亲扶灵柩,将其葬于皇陵之内,谥曰:“德明神武高皇帝”
自此,辞旧迎新。
一朝落幕一朝兴。
§ 第四卷 .长安永宁 §
第八十六章 旧物
四十九日国丧之期过后, 时入初冬。
宫内撤去了那些惨白的绸挂,宫中上下也不必再着素服。
顾修新君登位,先帝丧期一过, 那些暂缓发办的朝务便如同潮水一般涌了过来。他与韩墨初二人不得不日日忙碌到深夜。
顾修虽已登基亲政, 可依旧将寝殿设在了宣政殿侧殿的东暖阁里。原本君王所居的崇宁宫被顾修供了起来, 宫内原先所有的陈设都作为随葬堆进了顾鸿生前下旨兴修的那两间墓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