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卓其华/请让我静静——地混吃等死 第105章

作者:neleta 标签: 穿越重生

  如果可以,永安帝希望卓季能每日给他做菜,但他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手臂收紧,永安帝问:“你去冷宫做甚?”

  “我要研究一种东西,在翔福宫怕会熏得慌,有结果了再跟陛下您说。尧哥说西三院和冷宫都适合,我想想还是去冷宫吧。不过这样一来,冷宫里的人就要迁走。陛下,在冷宫里的人,不能放他们出宫吗?您不可能再宠幸他们,他们一辈子关在那里,于他们个人来说,是人力上的浪费。于宫中来说,也是银钱的浪费。”

  如果是别人这么跟永安帝说,永安帝肯定会不高兴。冷宫的人再不得宠,那也是他的妃侍。哪怕一辈子在冷宫到死,也不能放他们出去再行婚配。但说这话的是卓季,永安帝带着几分困倦的音调说:“朕登基以来贬去冷宫的多是程氏祸乱,也有确实惹朕生厌的。还有一些是明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旧人。放他们自行出宫不可,进了宫,除非是死了,断没有出宫的规矩。不然这规矩一破,往后这宫里少不得闹腾。不过这些人留在宫中也确实浪费。明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旧人,让他们去守宗庙吧。其余的……”永安帝沉吟了一会儿后说,“其中许多人年纪还不大,还能生育,朕把他们指给伤残的军户,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啊?”卓季惊了,“您刚才不是说不能破规矩吗?”其实他想问的是,陛下您愿意?在卓季的印象中,这当皇帝的不是都有一种很“特别”的独占欲?

  永安帝:“规矩自是不能破,但朕不可能再宠幸他们,与其留他们在冷宫浪费朕的私库银子,不如把他们都嫁出去。他们是庶民,还是待罪之身,能离开冷宫已是朕给他们的最大恩赐。只不过话不能这么说。此次北谷大捷,若真能拿下整个塔尔金部,朕如何赏赐那些有功的将士都不为过,不过是把几个冷宫带罪的妃侍赏赐出去,算不得什么。他们只会念朕宽厚。朕也不能把他们‘赏赐’给功勋大的,就赐给那些伤残的吧。此举,朕也能得一些爱民如子的名声。”

  卓季还是问了:“陛下您不介意?大臣们不会反对?”

  永安帝:“朕不要的人,给出去又何妨。朕的私库紧张,少一个人吃饭都是好的。至于前朝,即便有人反对,也不会太多,不必理会。”

  “……”

  “那些不得朕心的,还要花朕的银子,即便花的不多,也是花了,朕太亏了!至于他们曾是朕的妃侍……”永安帝的手伸进卓季的睡衣,“不过是被朕休了的妃侍,朕一向开明。”

  卓季忍不住问:“陛下这么开明为什么不允许我对状元好奇?”

  永安帝瞬间暴走:“你是朕的爱侍!惦记旁的男人成何体统!朕真是太宠你了!无法无天!”

  屋内传出某种声音,在门外昏昏欲睡的常敬和冯喜惊醒。两人面面相觑了几息,常敬一个激灵:“小的去拿药玉!”然后转身就跑了。被丢下的冯喜脸红地急忙退避三舍,师父不是说今晚陛下今晚累了吗!这是什么情况?

  把被宠坏的爱侍狠狠做了一通,身心满足的永安帝很快就沉沉入睡了。被做了一通的卓季也很快进入了梦乡。隔天早上,苦命的得上班的永安帝离开翔福宫的时候,卓季还在睡着。刚从北谷回来,永安帝近期每天都会上朝。皇贵€€从张弦那里知道了皇帝对冷宫诸人的安排,皇贵€€一听就知道肯定是卓季的主意。永安帝为君,若没有卓季跟他说,他是不会去注意冷宫罪妃(侍)的死活的。

  永安帝还没正式下旨,这件事皇贵€€先安排好,等到永安帝正式下旨的时候,皇贵€€会再下懿旨,这些人该去宗庙的去宗庙,该改嫁的改嫁。不过虽说是改嫁,冷宫的妃侍也是待罪之身,是罪民,不是良民。但对这些人来说,这样的安排总好过他们一辈子关死在冷宫。自然,其中也不乏那些仍抱着有一天陛下会再次注意到自己,从而离开冷宫宠艳后宫此类幻想的,对此,皇贵€€也只能“呵呵”。

  顺€€€€€€把冷宫里的人都赶走了,这件事在郸阳宫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只不过顺€€如今在后宫“权势滔天”,无人敢惹,众人也只能私下里偷偷议论议论,不敢明目张胆地讨论。很多人都不明白,顺€€为何会容不下冷宫里的人。

  冷宫年久失修,还需布置,卓季把那些议论都关在翔福宫的宫门外,他现在第一要做的是教导明€€。卓季起床不久,明€€就掐着点过来了。对于这份脂粉生意,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爱好。永安帝在前朝忙完了上午的朝会,又赶回奉天殿继续批阅奏疏,之后还要宣内阁和六部大臣们商讨要事。北谷战事还没有结束,潘蔹之计划在九月中开始渡江,务必在雪季前攻下秘多罗城。所以北谷的大军们正在紧张的造船。北谷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对于北谷将士的封赏也就暂时搁置了下来,只等战事全部结束后再行封赏。

  虽然战事顺利,北谷边军自己也解决了一部分粮草的问题,但对于户部来说压力还是很大。何况永安帝还要设立“军工研究院”和“军医药研究院”,这都是银子。一条鞭法目前还在试点,效果还未显现。户部尚书年庆为了银子的事又想在奉天殿门口上吊了。

  中午半个时辰的午休结束,各部和内阁官员奉命前往奉天殿的止行殿面见皇帝。年庆是眉头紧锁,其他人都知道他在愁什么。史玉走到年庆身边轻轻碰了他一下,年庆扭头。

  史玉:“年尚书是在发愁银子吧?”

  年庆给了他一个白眼,这不废话!

  史玉轻咳了一下:“宫里的玻璃都更换完了。”

  年庆的眼睛蹭的亮了。

  史玉:“工部计划建一个不锈钢场,需与户部协作。”

  年庆的呼吸一窒,压低声音:“那不锈钢,能保证产量了?”

  史玉点点头:“‘一定’的产量。”

  年庆蹙眉:“这不锈钢多做武器吧?”

  史玉:“自然还有旁的用途。另外,工部还研制出了一样东西,你们户部肯定会喜欢。”

  “何物?”

  止行殿到了,史玉闭了嘴。

  止行殿内,诸位大臣讨论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北谷战事。讨论暂告一个段落时,史玉道:“陛下,工部匠人顺利研制出水泥,已通过测试实验,还请陛下过目。”自打当了院长后,史玉也学会了一些新鲜词儿,都是从陛下那里听来的。

  说着,史玉送上一份奏疏。永安帝大喜,张弦把奏疏呈给皇帝,永安帝迫不及待地打开。史玉:“水泥与砂、水混合为水泥砂浆之后,不仅可以用以石砖的粘合剂,还可墙体抹灰。同时,这水泥还可调配成混凝土,可广泛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抗压、耐久性好,若这混凝土中加入木骨,建筑会更为坚固,且修建成本远低于木制房屋。”

  史玉这番话一落,就在殿内引起了一番小惊呼。一些人马上想到了这水泥真正是出自谁手,而史玉说的这番话其实是照本宣科,完全是把陛下给他的那份水泥说明上的一些内容背了出来。

  工部终于研究出了水泥,永安帝很是高兴。他立刻道:“军工研究院和军医药研究院的楼宇就先试试这水泥。户部与兵部要协作工部。”

  “是,陛下。”年庆和关明辉同时出声。

  永安帝接着说:“云县和韶易县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推行困难。沥青可铺路,工部抓紧研究。一旦可行,云县和韶易县修沥青马路。凡愿意执行‘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之人,便可使用此路。云县和韶易县的马路要一路修到京城。”

  年庆顿时更加愁眉苦脸了:“陛下,这修路,得多少银子呐。”

  永安帝:“修路的银子让两县县令自行去筹措,不需要户部出银。”

  年庆轻松了。永安帝懒得理自己的这位眼皮子浅的户部尚书,等路修好了,有些事自然就不需要他费口舌的去解释了。

  永安帝接着说:“‘军医药研究院’推出一万股原始股,每股100两银子,私库认购5000股,国库自行斟酌。凡入股者,其家人可优先享用‘军医药研究院’的新药及医治。此事户部尽快上一个章程,在京中开设‘交易所’,尽快上市。”

  年庆懵了:“陛下,这交易所是为何用?上市……”

  永安帝:“稍后朕再与你细说。”

第132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一天的朝会全部结束后,所有大臣们除了被留下的户部尚书年庆外,都急匆匆地往家赶。吴绍王一回到家就喊:“夫人!夫人!”

  吴绍王妃出现,忙问:“王爷,出了何事?瞧您急的。”

  吴绍王:“马上看看账中有多少银子。我要入股!”

  吴绍王妃吓了一条:“入股?入何股?”

  吴绍王着急地说:“你先让管家去查账!”

  王妃见王爷急,立刻让管家先去查账。吴绍王这才与王妃说:“陛下今日下令,‘军医药研究院’推出一万原始股,陛下的私库认了五千股,国库自行斟酌,其余人等凡是入股者,家人可优先使用研究所推出的新药,而且还可优先享受研究所的医疗救治!胡医首、韦医令和柏医令可都在军医药研究院呢!”说到这里,吴绍王压低声音,“这军医药研究院,€€€€能不管?”

  吴绍王妃身子一动,马上喊:“王爷!咱们得入股!必须入啊!”

  年庆是最后一个走的,他留在宫中被陛下好好上了一堂有关经济、股市的课。脑袋晕乎乎的回来,还没喘口气,管家就来通报吴绍王、献逸王、隋国公、长安侯等人来了。年庆一脸卧槽,这不是来入股的吧!这交易所还没开呢!他还没整明白呢!

  忙碌了一天,永安帝在奉天殿用了晚膳后,移驾华阳宫。国库没钱,私库也穷。永安帝愁啊。不过卓季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这钱眼瞅着就要来了。私库认购的五万股,其中一部分银子永安帝是向太后藉的。太后把自己的私房都拿出来了。永安帝心情好,晚饭都多吃了半碗,如果是他的爱侍给他做的,他能多吃两碗。永安帝越来越觉得御厨的手艺不行了。他在考虑要不要换厨子。

  到了华阳宫,皇贵€€早已在门口等着了。永安帝今天心情好,脸上带着笑。华阳宫的侍€€们都殷勤地看着陛下,在皇贵€€的默许下,他们安静地跟在皇贵€€的身后,随着陛下进了屋。永安帝与这些侍€€们逐一都说了几句,刘昔竹特别说:“陛下大胜归来,侍身深受鼓舞。陛下亲征的这些日子,侍身为陛下绣了一幅陛下亲征图,献给陛下。”

  永安帝一脸好奇的说:“拿来朕看看。”

  刘昔竹稍稍侧身,他的贴身寺人立刻把卷轴打开,一幅五尺见方的绣图上,果然是永安帝出征那天的情况,途中,永安帝的那辆大辂格外的显眼。绣图中并没有永安帝的影子,但谁都知道,陛下就在那辆大辂中。这幅绣图可以说聪明就在于,这样隐含的意境中,很容易令人去猜测大辂中皇帝的尊贵与即将征服天下的霸气。

  永安帝站起来走到绣图前,仔细看过一遍后赞道:“不错,绣得好。”

  刘昔竹的贴身寺人立刻说:“主子为了把这幅绣图献给陛下,一日只睡三个时辰,手指都绣肿了。”

  刘昔竹把双手背到身后,呵斥:“莫瞎说!”

  永安帝伸手拉过刘昔竹的手,果然看到他的右手捏针的几根手指红红肿肿的,左手的食指上也有不少针眼。永安帝握了握刘昔竹的手,说:“你有心了。张弦,这份绣图给朕挂在文思阁。”

  “是,陛下。”

  张弦低着头上前收下绣图。刘昔竹眼眶红红地谢恩,然后说:“陛下能平安回来,战事能顺利,侍身不过是被针扎几下,算不得什么。也是侍身绣工不精,所以才花的时日多了些。”

  皇贵€€拿起茶碗低头喝茶,垂下的眸子遮住了他此刻的心思。屋内的侍€€们只有刘昔竹准备了礼。刘昔竹的这份礼可以说送得很意外,没有趁此送礼的侍€€们又嫉妒刘昔竹会来事,又责怪自己没有想到。左思霖的眼底闪过一抹阴鸷,他以为他与刘昔竹算关系不错的了,没想到这人竟瞒着他!刘昔竹的寺人说他每日只睡三个时辰,左思霖却是经常约刘昔竹喝茶聊天什么的,若刘昔竹真是为了这幅画如此费心劳力,又哪来的时间和他一起喝茶聊天!

  可这个当口,左思霖不能拆刘昔竹的台。他不是念着和刘昔竹的情谊,而是他若是拆了刘昔竹的台,刘昔竹不好过,他也讨不到好。

  永安帝:“你有这份心,朕很欣慰。赐刘昔竹玉蝶腰佩一枚,玉珍珠一斛,玉扇一把。”

  刘昔竹激动地跪下来谢恩:“侍身谢陛下恩赏€€€€!”

  “起来吧。”

  在刘昔竹起来后,一直在喝茶的皇贵€€放下了茶碗,说:“陛下刚刚回宫,甚是疲惫,你等若无他事,便行安吧。”

  皇贵€€开口了,即便是再想多在陛下面前露露脸,大家也只能行礼告退。人都走了,皇贵€€看了昌安一眼,昌安安静地退下。屋内闲杂人等退了个干净,皇贵€€起身走到永安帝身前跪下:“臣侍谢陛下隆恩!”

  永安帝:“起来吧,这是辰€€该得的,你把辰€€教养的很好。”

  皇贵€€眼圈红红地站起来,说:“臣侍不敢居功,辰€€能有如今的出息,都是顺€€教的好。”

  永安帝对着皇贵€€的位置压压手指,皇贵€€擦着眼角过去坐好,永安帝道:“辰€€和辰€€原本还想留在北谷,朕也同意了,但顺€€不放心,朕便收回了旨意。他二人不怕苦,不怕血,还是出乎了朕的意料。辰€€如今去了皇子所,你作为他的母父,莫做拖他后腿之事,莫叫朕失望。”

  皇贵€€立刻站起来:“臣侍一切听从陛下安排!只是……”

  永安帝:“只是什么?”

  皇贵€€:“陛下,顺€€在北谷救治伤员,以他的身份,这对那些伤兵是多大的恩赐。臣侍却是听到些风声,说陛下您不许人议论此事,这太委屈顺€€了。”皇贵€€急切地说:“陛下,您一直都宠爱顺€€,这样做会让有心人猜测陛下您对顺€€是不是有何不满了。”

  永安帝再次让皇贵€€坐下,说:“朕不过是让隋国公等人入内阁,都能传出朕要立他为后的谣言。树大招风,朕宠爱他,已经够给他招风的了。他是朕的侍€€,他在北谷的所为是为朕分忧。朕不许人谈论此事,有些人还能认他的好。若朕放开来,保不齐会有人说他沽名钓誉,说他抢太医署的功劳。原本是件好事,反而会变成别人攻讦他的借口。与其如此,朕不若根本不给那些人机会。”

  皇贵€€听陛下这么说,心安了,点点头道:“陛下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永安帝接着说:“他是侍€€,不是太医,他医术再高,朕也不可能让他去悬壶济世,旁人知不知道他会医术也无关紧要。相比名声,他的安危才是最要紧的。”

  皇贵€€多日以来的忧心算是彻底放下了,说:“后宫的妃侍,臣侍会严加管教。”

  永安帝点点头,问:“朕亲征这段日子,宫里可还好?”

  皇贵€€回道:“宫里都好,只是贵妃的反应一直都很大。后来顺€€寄回来两瓶精油,她才好过了一些。那精油太后、臣侍和明€€也有,臣侍都舍不得用。”

  永安帝笑道:“他在北谷找到些好东西就想着你们。”

  皇贵€€也跟着笑了,不过随后他就收了笑说:“上月,卓文泰的外甥醉酒打人,口出狂言,牵扯到了顺€€,臣侍以此褫夺了卓逸致夫人的‘淑人’诰命。”

  永安帝的眼神冷了几分,皇贵€€不需明说,他也能想到对方会如何牵扯卓季。皇贵€€接着却有些担忧地说:“卓家毕竟是顺€€的娘家,臣侍是怕外人以此攻讦他,说他不顾家族亲情什么的。外人又不会知道顺€€与卓家的那些事,他们只会看到顺€€得陛下恩宠,卓家的日子却不好过,免不了会有人说三道四。”

  永安帝:“你只管做。若说顺€€有什么拖累,就是卓家人。太后见了卓家人也是心烦得很。”如果朝中有人对此不满,这两日就该有人提出。御史和翰林对卓家的态度,永安帝就知道大部分的官员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有了皇帝的这句话,皇贵€€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永安帝这一晚宿在了华阳宫,不过和皇贵€€什么都没做。他累,皇贵€€也没什么念头,儿子被封亲王这件事他得过上一阵子才能彻底平静下来。而且皇贵€€也隐隐察觉到陛下对惜贵妃似乎有所不满,只是陛下没有言明,他也不便多问。

  第二天一大早,永安帝在华阳宫用了早膳后去上朝。后宫诸人来给皇贵€€请安。在皇帝离开,后宫妃侍们来之前的这段空挡里,昌安一边伺候主子妆扮,一边低声说:“主子,这刘雅人也是个有心思的呀。”

  说的自然是刘昔竹昨夜献礼的事。皇贵€€却是淡淡地说:“和他一起进宫的戚一果和童颐风都成了€€,他自然心急。”

  昌安担忧地说:“陛下不会真的被他感动了吧?”

  皇贵€€嘴角勾了勾:“这郸阳宫只会有一个顺€€。”

  “主子,各宫贵主来给您请安了。”皇贵€€的大宫女紫苑进来禀报,皇贵€€起身到主位上坐下。

  永安帝上朝,左都御史陈长庚有本启奏,弹劾侍读学士卓文泰纵容家人以势压人。陈长庚这边刚弹劾完,另一名侍读学士史可毓也跟着弹劾自己的同僚卓文泰。左都副御史跟着出列。卓逸致和卓文泰立刻跪下喊冤,可吴绍王、献逸王也出来弹劾他二人。一时间,满朝文武大臣竟然有一半的人弹劾卓逸致与卓文泰管家不严,纵容家人以权压人,还列举出了卓家的许多罪状,例如卓文泰的儿子当街调戏民女,卓文泰的夫人对家仆如何苛刻,反正鸡毛蒜皮的只要能表现出卓逸致和卓文泰有问题的事情全部被人抖落了出来。

  卓家身后有卓季,一些官员也在观望,不明白吴绍王等人此举的深意。吏部郎中王显铭出列说:“陛下,卓逸致与卓文泰仗着顺€€€€€€深受陛下恩宠,在外胡作非为、仗势欺人,引起民怨,陛下必须严惩!”

  吴绍王、献逸王等人如看白痴般地看向那王显铭,他们弹劾卓逸致和卓文泰,却绝对没有人提到顺€€€€€€。这人好大胆!上首的永安帝不动声色地看了眼不做声的吏部尚书米万钟。

  卓逸致哭求:“陛下,臣冤枉!€€€€虽受陛下恩宠,可从未因此给我卓家半点的于泽!€€€€深明大义,我卓家上下岂敢藉€€€€之名为非作歹,请陛下明察啊!”

  卓文泰也跟着哭求:“陛下!臣虽是€€€€生父,却死也不敢借€€€€之名行不义之举。琮瑾酒醉犯事,是他不对,但也是对方口出恶言在先,还请陛下明鉴!”

  王显铭却驳斥道:“若不是€€€€深受陛下恩宠,卓侍读的外甥又何以说出‘我表弟是陛下宠侍顺€€€€€€’这样的话!卓侍读说你的外甥打人是因为对方口出恶言在先,那对方口出了何恶言?卓侍读的外甥可是全须全尾地躲在宅中,那位卓侍读口口声声说恶言在先的可是伤重到险些丧命!”

  陈长庚这时候突然来了句:“王郎中的意思是,顺€€€€€€给了卓侍读的外甥当街行凶的底气?”

  王显铭楞了一下,话中有话地说:“那赖琮瑾打人时可是口口声声说‘我表弟是陛下宠侍顺€€€€€€’,这话当场的很多人都听到了,下官不是无的放矢。陛下恩宠€€€€,下官无可非议,但卓家人之所以敢当街殴人,不正是因为陛下对顺€€€€€€的恩宠吗?”

  陈长庚:“但据本官所知,顺€€€€€€入宫以来,可从未为卓家谋过任何的福祉,王郎中这话可有偏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