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卓其华/请让我静静——地混吃等死 第18章

作者:neleta 标签: 穿越重生

第21章

  一个人从阴影处走了出来。小慧、常敬、王保等人第一时间看到了他,吓得立刻跪下大喊:“陛下!”

  晕乎乎的卓季放下手,对着走过来的人眨了眨眼睛:“陛下?您什么时候来的?”

  张弦急忙朝在场的人示意,小慧、常敬等人担忧地看了一眼主子,站起来跟着张弦快速退下了。脸色晦暗不明的永安帝走到卓季面前,伸手一个用力把人扯到怀里,沉声问:“你想和谁千里共婵娟?”永安帝没听过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不妨碍他明白其中的意思。

  卓季胆大包天地脑袋抵住永安帝的胸膛,轻晃着说:“和,我爸,我妈,我哥们儿,我战友……我死了……也不知道他们……活下来没有……”

  永安帝身周的杀气瞬间消散无踪。他抱住卓季,低头在他耳边问:“你是怎么死的?”

  卓季的身体颤抖。永安帝抱紧他:“卓季,告诉朕,你是怎么死的。”

  卓季只觉得自己全身都开始痛,他呼吸破碎的抓紧永安帝的衣服。永安帝在他耳边诱导地说:“告诉朕,朕今晚,便不碰你。”

  卓季的身体痛苦地紧绷,他大口大口喘气,眼前一片的血腥。在酒精的催化下,他不知道自己张开了嘴,告诉了等候答案的人。

  “吃了……被吃了……被撕扯成无数块……吃掉……吃掉……”

  永安帝的眼瞳急缩,他腰一弯,横抱起卓季转身往寝房大步走去。卓季在永安帝的怀里呓语:“疼……疼死了……陛下……您要杀我,不能,分尸,疼,疼死了……”

  “朕不会杀你。”

  把卓季放在床上,永安帝也跟着上了床,把浑身还在发抖的人搂在怀里,扯过被子盖住两人。他没有再问卓季“那一世”是被什么吃掉的,也有些后悔当初自己说会把他五马分尸,也难怪卓季那晚会梦魇。

  卓季很快睡着了,他的酒量很一般,今晚又喝了足足一坛子的菊花酒,即便酒精度数低,也足够他醉了。这一晚卓季一直在呓语,喊疼,睡得很不安稳。脑中不停地在回放他临死前的那一幕。在骨肉分离的剧痛中,他引爆了自己脑袋里的异能核。七级脑域异能者的自爆,入目所及的一切全部化为了灰烬,就连那三只丧尸皇也被炸得连渣都不剩。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非战斗异能者最后会死得如此霸气。脑域异能者和精神力异能者不同,精神力异能者是战场上的大杀器,脑域异能者是最尖端的科研人员。说白了,他就是一个大脑堪比最精密计算机的研究员。

  卓季死了,以极其惨烈且霸气的方式死了。临死前,他把自己研制的有关抗丧尸病毒疫苗的所有成果交给了胖子和护送他前去哈市基地的军队。哈市基地是华国仅存的唯一的人类基地。只要胖子他们能把资料安全送到哈市基地,他相信父亲一定能很快研制出疫苗病毒成品。有了成品,人类就有可能从那场浩劫中走出来。他完成了他的使命,虽死,无憾。不,也有遗憾,他没能给他爸留下心心念念的孙子(女)。

  这一夜,永安帝照顾了卓季一夜,安抚了他一夜。天将明的时候,永安帝才小憩了一会儿,然后在张弦禀报说林奕回来后就匆匆离开了锦瑟宫。不过在离开之前,永安帝对锦瑟宫上下下了严令,不许卓季再沾酒,还让张弦把锦瑟宫剩下的酒全部收走了。

  因为昨夜的事,永安帝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他没有问过卓季“那一世”活了多久,又是怎么寿终的。卓季也从来没有提过。但从两人相处这段时间以来的交谈中,永安帝分析出卓季“那一世”寿终时的年龄不会太大,最多不超过三十五,没有成亲,应该也没有婚约。他想过卓季“那一世”可能是病故,可能是被害,却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是那样的惨死。永安帝不想知道卓季是被什么吃掉的,只是猜测,他的心情就好不起来。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卓季对自己“那一世”寿终的过程始终避而不提。

  心情不好的永安帝甚至没有坐步辇,从锦瑟宫一路走回了奉天殿。张弦和冯喜等人小心翼翼地跟在陛下的身后,不停猜测陛下昨晚和卓雅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为何陛下的脸色看上去如此的难看。

  林奕在止行殿候着,永安帝脚步不停地穿过奉天殿的正殿直奔止行殿。在看到风尘仆仆,眼带青色的林奕时,永安帝收起了脸上的严肃。

  “陛下!”见到皇帝,林奕显得极为激动。

  “快起来。”

  让林奕起来,永安帝对张弦打了个手势,张弦快速让宫女端来茶水后就把所有人都带了出去,并关了止行殿的门。

  “陛下,臣幸不辱命!”

  林奕从怀里掏出一封厚厚的奏章,双手递上。永安帝接过奏折,迅速看了起来。越看,永安帝脸上的惊色越重。到最后,永安帝甚至站了起来。

  奏折一放,永安帝就问:“这奏折上所写无半句虚言?!”

  林奕跪下:“陛下!奏折上所写,绝无半句虚言!臣也没有想到,此物分明就是烟火,可按照其上的配方,威力会变得如此巨大!最后的两个配方臣未有敢尝试,连夜回来禀报陛下,请陛下圣断!”

  永安帝完全无法压制内心的激动。他离开龙椅走下来,来回数次踱步后,他指示:“林奕,参与此事的所有人等全部严加看守!你速回,等朕的旨意!”

  “是!”

  林奕起身匆匆离开,连回家修整一番都顾不上。永安帝在止行殿走来走去,良久后,他拿着那封奏折出了止行殿。

  “去锦瑟宫!”

  “是!”

  还在床上补眠的卓季被人惨无人道地挖了起来。把他挖起来的是皇帝陛下,他还不能表达不满。在小慧的服侍下刷牙洗脸换衣服梳头,卓季顶着一对熊猫眼出了寝房,去了东阁。卓季一到东阁,张弦就把小慧等人拽走了。永安帝递给卓季一份奏折,卓季不明所以地接过来,打开。

  只看了开头,卓季就笑了。他快速浏览完奏折,抬头笑道:“陛下,您找的这些匠人可真厉害。臣给您的明明是炫丽烟花配方,他们却硬是鼓捣出了炸药,厉害厉害。”

  永安帝眼底精光滑过,似笑非笑地说:“那朕是该重重地赏赐他们。”

  “是啊是啊。炸药可比烟花厉害多了。烟花就是增加增加节庆的热闹,这炸药可是能攻城掠地的。”

  永安帝的手瞬间紧握成拳,又放开。

  “林奕说最后的两个配方他不敢尝试,你以为如何?”

  卓季打着哈欠说:“林内卫这么谨慎也是应该的。最后两个配方本来是装在烟花弹里,用炮筒打到天上,然后‘砰’,五彩缤纷,多么好看。结果现在被弄成了炸药,只能装进炮弹里,用炮筒打出去‘砰砰’炸人、炸城墙了。”说到这里,卓季还耸耸肩,显得颇为无奈。

  永安帝却是眼底深邃如井,一把抓住卓季的手:“你想要什么赏赐!”

  卓季笑了,露出了上下八颗牙齿:“陛下,雅人的宫分太少了,臣上有老(王保),下有小的(小慧),还要打点宫人,一年三百两银子实在不够花。”

  “朕一年给你一万两银子的宫分!”

  卓季还是笑:“陛下,臣没那么贪心。如果您弄出了玻璃和不锈钢,您一年只要从这两项的收益里,给臣漏那么一点点汤喝,臣就很知足了。”

  这还不叫贪心?

  永安帝:“朕答应你。只要能弄出来,这二者一年的收益,朕都分你半成!”

  “臣谢陛下隆恩~”卓季站起来,很是规矩地给永安帝行了一个后宫礼。

  一个半时辰后,永安帝再次离开了锦瑟宫。哈欠连连的卓季回到寝房爬上床继续睡觉。两人谁都没有提昨夜的酒后“胡言”,很有默契地把昨晚的事揭了过去。

  林奕的祖父林睦是明宗皇帝时的老臣,猛将,深得明宗皇帝的信任。永安帝能顺利登基,并且顺利平叛三王之乱,林家功不可没。四年前林睦病逝,病逝前,他虽已卸掉将军一职,却仍有着正一品的右柱国功勋在身。林奕的父亲林燮山为骠骑大将军,正二品武将,为俣国将领之首。因为林家的特殊地位,到明宗皇帝时,林家的女儿、€€哥儿不入宫成了默认的规矩。所以明宗皇帝、追封的神宗皇帝和永安帝的身边都没有林家的女儿和€€哥儿。而以此作为交换的就是,林家的儿郎会成为深得皇帝信任的御内侍卫。

  永安帝身边有八位御内侍卫,这八位御内侍卫身份超然,可自由出入整个天授宫的三宫。就是皇帝的后宫郸阳宫,御内侍卫携腰牌也可随意出入。御内侍卫贴身保护皇帝,各个武功高强,随身携带兵器。宫里的侍卫归禁军统领所管,但御内侍卫却只听皇帝的差遣,就是禁军统领见到御内侍卫也要行礼。御内侍卫听起来只是一个侍卫,却有着极高的权力和地位。

  林家的这一代,林奕就是永安帝的御内侍卫之一,在八名御内侍卫中更是深得永安帝的信任。永安帝再次回到奉天殿后,立刻下令召林燮山进宫。在府里的林燮山知道儿子回京了,结果匆匆进宫后又匆匆出了京。现在陛下又急召,林燮山意识到一定出了大事,不敢耽搁丝毫。

  林燮山进宫后与皇帝陛下秘密商谈了两个时辰,就是午膳都是在奉天殿内和陛下一同吃的。之后,林燮山手持陛下手谕、一半虎符,前往驻扎在京城东洛城二百里外的虎营,带走了两千名士兵。林燮山作为俣国的全军大将,轻易不会出京。他一出京,就一定意味着俣国遇到了生死存亡的重大战事。可在重阳节前,朝廷没有收到边关任何有关战事的加急急奏的情况下,林燮山却离开了京城,还从虎营带走了两千人马,朝廷上下顿时哗然。

  当天,内阁的几位阁老大臣就要求面见圣上,询问此事。永安帝只一句“朕有要事交代骠骑将军去做”,任由重臣各种猜测,不做任何解释。稍晚,太后派人到奉天殿,希望皇帝陛下能去一趟寿康宫。

  晚膳的时候,永安帝去了寿康宫。他一到,太后就遣退了身边的所有宫人,张弦和冯喜也退了出去。太后忧心忡忡地问:“皇儿,娘听闻你命林将军出京,还带走了两千虎营的兵马,可是边关出了大事?”

  永安帝心情极好地安抚说:“娘,边关并无大事,只是我有要事需林燮山去办。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交给旁人,必须是可信之人。”

  太后心里一动,立刻压低声音:“可是锦瑟宫的那位又给皇儿你出了什么好主意?”

  永安帝点点头,慎重地说:“此事关系到我俣国开疆扩土的霸业,不容半点马虎。也只有交给林燮山,我才能放心。”

  太后倒抽了一口气:“既是如此大事,为娘就不多问了。只是皇儿,卓季既然拿出如此重要之事,难道他就无甚所求?皇儿你对卓家人似乎并无偏爱。”

  永安帝淡淡地说:“卓季心中的家人另有他人。我对卓家无任何偏爱之举,才称了他的心。”

  太后秒懂:“他如此大能,又有秀才功名在身,卓家逼他入宫为嫡女铺路,又怎可能令他心怀感激。卓季与卓家,皇儿自然是选卓季。”

  永安帝点点头:“正是如此。”

  太后转而问:“皇儿,重阳节那日,他可来?”

  永安帝道:“昨晚我本想问他,哪知他喝醉了。今日一大早我又忙于与林奕、林燮山商谈大事,倒是还未来得及询问他。”

  太后立刻说:“那皇儿你现在就去锦瑟宫吧。”

  太后一刻钟都不多留皇帝,把他赶去锦瑟宫。对太后来说,什么都比不上皇帝的宏图霸业,比不上俣国的千秋基业。

  出了寿康宫,永安帝才发现一件事,他看向张弦:“朕还未吃晚膳。”

  张弦:“……”

  永安帝:“传膳去锦瑟宫。”

  “是。”

  张弦在心里摇头,谁能想到太后竟然会不留陛下用膳。

第22章

  永安帝到的时候,卓季正在吃饭。这陛下来了,卓季自然也就不能继续吃了。一桌的菜撤下,换上皇帝的御膳,卓季没有半点心理负担地品尝了一顿御膳。再次连连点头,这皇帝的饭菜就是好吃!好看精致又好吃!

  能跟永安帝一起用膳的妃嫔、侍€€,那不仅是得宠的,更要有一定地位的。之前燕宣、慧嫔再受宠,也没跟皇帝陛下一起用过膳。卓季觉得跟永安帝一起吃饭还是一件比较愉快的事情。俣国的帝王用膳不像他以前看过的某宫剧,陪膳的妃子只能站着。他可以坐着和永安帝一起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他可以让宫人多给他夹一点。不过有两件事是相似的,第一件事,皇帝的饭菜要先验毒。第二件事就是永安帝每盘子的菜都会吃,但都不会超过五筷子,他也不会说哪道菜好吃。卓季认识永安帝这么久,也不知道他爱吃什么菜,爱喝什么茶,爱吃什么水果,喜欢什么口味的点心。

  各宫,包括皇帝每顿剩下的饭菜,吃不完的统一由立俭堂收走,卖相不好的就分发到京城的善堂给里面的鳏寡孤独者食用,卖相还很好的就送到酒楼里去再卖给客人们食用。负责的寺人从中抽取油水司空见怪,但挣得的大头还是送回给宫内。通常,这笔银子是交由皇后处理的。程氏被赐死后,永安帝才知道她为后十年来贪墨了多少宫内的银两,其中一笔就是来自这部分。

  帝王都不傻,有人愿意花钱买,他也就默许挣这笔钱。卓季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连连感叹,没想到这条产业链不是暗地里的,而是明面上就存在的。

  饭后,永安帝喝着茶,问卓季:“重阳那天要祭祖,你可想露面?朕不勉强。”

  卓季问:“听说那天陛下您要登山?”

  永安帝:“从初一到初九,朕虽不需日日斋戒,但要禁欲。初九那日,朕寅时起身,沐浴之后在文庆宫的祭坛祭地,然后前往宗堂祭祖,之后去娲女山登山祭天。那一日朕直到返回天授宫才能进食,期间只可饮少量的水。”

  卓季唏嘘:“这皇帝还真是不好当啊。”

  “哈哈……”永安帝失笑。

  卓季:“那臣不去了,太累了。一天不吃东西,臣扛不住,臣最怕饿了。”

  永安帝道:“妃侍只能祭祖,而且只有嫔、€€以上的妃侍才能前往祭祖。”

  卓季乐了:“那臣更不用露面了,资格不够啊。”

  永安帝:“张弦。”

  “奴婢在。”

  张弦很快躬着身子走了进来。

  “命内阁首辅海士璋拟旨,卓氏季雅人,才丰德茂,性谦品贤,晋封为顺€€。着礼部尚书叶秉坤为正使,正治上卿尉迟渺为副使,于九月初八持节册命。锦瑟宫更为‘翔福宫’,鹏路翱翔,如天之福。”

  张弦先是一愣,然后朝还没回神的卓季恭喜的一笑,领命:“是!”

  张弦走了,永安帝回头:“你现在是顺€€,可前往祭祖。”

  “……”

  几息后,没想到会突然“升职”的卓季出声:“陛下,您能解释下,这个‘顺’是什么意思吗?难道臣对陛下还不够恭顺?”不就是没同意侍寝么,不至于这么小气吧。

  “顺乃顺利、和顺之意。朕自遇到你,便事事顺通。你是朕的福气,是朕的福运。朕总不能册你为‘福’,便选了‘顺’。不过这福还是要的,所以朕改锦瑟宫为翔福宫。”

  呵呵!

  “陛下,您还不如直接叫臣福娃算了,臣这宫就叫福娃宫。”

  “哈哈哈……”

  ※

  这才两个月,卓季就从雅人升为了€€,陛下还命内阁首辅海大人亲自拟旨,礼部尚书和正治上卿为正副使!妃侍册封,拟旨的人、持节册命的正副使身份都代表着皇帝对被册封之人的看重。就是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嘉贵€€被册封时也只是命内阁学士拟旨,礼部司马和嘉议大夫为正副使!内阁学士和内阁首辅可不是只差了两个字!那是老大和下属的鸿沟差距!礼部尚书,那是握有实权的正二品大员,礼部司马只是正三品。正治上卿和嘉议大夫都只是一个勋位,并无实权,但也同样一个是正二品的勋位,一个是正三品的勋位。

  勋位都是表彰有功之臣的,册封妃侍时,皇帝通常会选一位握有实权的官员为正使,一位只有勋位,但无实权的官员为副使。皇帝陛下册封卓季所选的拟旨、正副使三人全部都比嘉贵€€高了一个品阶。而且卓季是第一个皇帝册封为€€时还把所居宫名给改了的。而且皇帝陛下还很着急,今天已经是初四,马上就初五了,皇帝陛下要初八就要举行册封仪式,礼部尚书也体会了一把工部尚书近期来的心情,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哪怕嘉贵€€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听到这一消息时还是没能绷住脸上的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