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型工种 第130章

作者:莫向晚 标签: 快穿 系统 穿越重生

贫富差距什么的,总会存在,而平民的生活改变,从这里经过的那些平民也绝对不具备代表意义。

真正穷苦的,那是连出远门都很难的,根本不会走过他面前。

而五百年……

转瞬间,眼前仿佛换了天地,突然出现的战场情景让纪墨无所适从,这是怎么了?

发生了什么?

“呜呜呜……”

风中呜咽着收尸人的悲声,遍地的残骸已经不多,已经有人在拖走一些尸体,还有人在其中翻找着亲人的痕迹。

残阳如血,那一轮欲坠不坠的红日似笼罩天地,成为这片战场的背景色,让那一个个佝偻着身体翻找的人,如红日上的黑点,无法与日光争辉。

是战乱。

倒掉的旗帜上还染着血,被尸体压住了一半,上面的兽形旗是王朝的旗帜,是纪墨还算熟悉的,那总是飘荡在宫墙上的旗子,像是某一种地标一样,表明这里是属于谁的领土,而现在……

似牛角被吹起,悲戚的乐声之中带着某种浑厚而沉闷的东西,让听到的人觉得心里压得慌,下一刻就要被憋得爆炸了一样。

纪墨捂着心口,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每次这样灵魂体的时候,他就格外容易共情,体会到那空茫的乐声之中对未来无所归依的缥缈之感,那是谁,在看着这一片断壁残垣悲凉?

下意识地,观想法用起来,他已经习惯了在很多时候使用这样的观想法,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修炼方法只在晚间入睡前才修行一会儿,面对任何情景,一时间无法应对,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情景,又或者是需要冷静的时候,他都会使用观想法,哪怕那一轮红日始终不出,似乎那棵树在,他的主心骨就还在,所有都能如枝叶舒展,平静下来。

对纪墨来说,观想法并不只是一种修炼方法,还是一种实用的能让人获得心情平静的方法,哪怕这种方法并不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但那种偶尔的交感,也会让人心神向往。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想要排解那不知何处来的压抑感,他使用了观想法,然后发现,咦,灵魂状态下,观想法竟然还能用?

这可真是个震惊人的发现,这么一晃神儿,他就从观想法的冷静之中退出,不得不再次努力平复,重新观想。

干巴巴的树干上只伸出了三根枝丫,上面没有叶子,如同干枯的焦木一般,却有一种勃然生机在内蕴藏,纪墨能够体会到,随着观想之中的大树拔高,枝丫增多,那种生机是在逐步升级的。

他甚至有一种预感,到了最后,真正化作那树上金乌的,就是那生机孕育而出,或者说生机点燃之后的火团。

显然,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现在……

“竟然在灵魂状态下也能使用,效果也没什么差别,还保持着之前的进度,这种观想法,真的是神奇……因为是观想的,与代表思想的灵魂有关,与身体无关吗?所以能够被使用?若是到了下一个世界,是否……”

脑海之中刹那间划过很多想法,靠谱不靠谱的都让人感觉到烟花炸开的美丽,无数的光点就是无数的思路,随着那条线,似乎能够到自己都无法预知的远方去。

这种,应该可以称之为灵感大爆炸吧。

纪墨沉浸在这种令人欣喜的思绪之中,遗忘了外界的种种,直到听得有人提起“巫祝”一词,方才回神,目光看过去,有人越过战场,正在朝这边儿而来,看着他们带着的那些东西,是……要祭祀?

“若能重得巫祝庇佑,必不至于如此!”

说话的人披着外形熟悉的大氅,只不知道羽毛之下是不是人皮所制,他的声音充斥着某种愤慨,似对这种局面,又是对无能为力的自己。

“巫祝能做什么?你不就是巫祝吗?祭祀天地鬼神,也要看天地鬼神会不会理你……”

人群之中有嘲讽之声,不少因热闹尾随这位巫祝出来的人,这时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大厦将倾,这是巫祝能够力挽狂澜的吗?”

“那不就是个巫祝陵墓,就算把尸骨挖出来,又能如何,死人会说话吗?”

“说不定有什么管用的法器……”

“若是有,他还能早早死了?”

三三两两的杂音如同一盆又一盆的冷水,当头浇下,似要把人的热血冷却,让他们重新找回一些理智来。

然而,真正做出了这种举动,顶着这样的压力来到这里,在五百年之后来到这座所谓的巫祝陵墓之前,愿意用性命祈求庇佑的人,又哪里那么容易停下脚步。

所有的压力都成为不得不破釜沉舟的动力,他必须要做,似有无形的声音在催促他,必须要做。

这是一场血腥祭祀。

比纪墨所看过的那些还要血腥,那些参与祭祀的人,不仅仅是作为祭品的那些,还有那位领头主祭的巫祝,以及所有参与的辅祭,通通流干血液,死在了这座无名山下。

属于主祭的最后一声悲呼,像是要向这苍天诉说所有的不公,又或者……

围观的人开始还有感到好笑的,也有静等着看热闹的,还有些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巫祝,在一旁打听着。

五百年的时光,早在当年就被削弱一层的巫祝,到了这时候,恐怕早就是一种摆设了,能够不被废除就不错了,指望如当年一样风光是绝无可能,甚至巫祝这个本来是官职的职位恐怕都沦为末流,不复入朝堂了。

锋利的骨匕直接刺入胸口,这位巫祝,最后一位巫祝死在了山下。

纪墨看着,心中似有所动,然而,他什么也做不了,无论是改变外界的局势,还是对方心中的期盼,他其实什么都做不了。

战场还没收拾干净,就在战场附近添上了新的血色,那些跟着过来看热闹的人,此刻脸上也成了肃穆,无论他们信还是不信,在这样的人命面前,始终是无法再笑出来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有人收敛那些尸身,破坏了这个仓促围起来的祭坛。

最后一抹余晖已经退去,黑暗笼罩大地,一声轻叹随风而逝。

【请选择时间,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四千年……】

“一千年。”

“我要一个大猎场!”

骑在马上的人挥动手臂,把前方一片都包括在内的感觉,随行的人匆忙记下他的要求,随着他策马奔驰,跑了一圈儿之后他们就离开了。

后续就有人过来收拾这里的场地,孤零零的小山也是要利用起来的,猎场不禁止有山,就是这山上需要种植一些树木,免得太过难看,附近的平原也被圈起来了,有些地方还有良田的感觉,也被当做了杂草,又有若干草种随风,被种植了起来。

忙碌这些的人们无意中发现了那个山洞,从中翻出了那个匣子……

“这什么玩意儿?”

费了力气打开,里面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经过千年的树胶几乎要化作琥珀,却也被砸碎了,露出里面被层层密封的石匣,石匣连雕花都没有,被妄图寻财的人费力撬开,看到里面那简陋的满是鬼画符的羊皮卷,手一抖,直接把东西丢在了河水之中……

“这不是什么魇胜之物吧?”

“快扔了,快扔了,洗洗手,这种东西,可是碰不得……”

乱糟糟的一通之后,众人散去,羊皮卷沉重,水流难以冲走,便落在了底部,被河水静静冲刷着……

完了。

纪墨看到这一幕,心中轻叹,但这种情形于他也不是第一次了,焚琴煮鹤又如何?

作品诞生之后,它的命运就不由他做主,这本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毁于贵人之手,也不会比毁于平民之手更增身价,既然总是要被毁掉的,无论何人,也都是一样的结局。

有的时候,纪墨也会想,若是看到这个结局是这样,自己是否能做点儿什么更改结局,然而,又能做什么呢?

选定的考试作品不会让他倒回去更改,没有那个选项,也没有那个余地,这一次,也不过是贮藏的方式地点看似还有改动的可能,但……如果真的改了,会怎样?

自己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不会发生?还是说在改动的那一刻,他又挑战了系统的应变能力,若是系统卡死,又如何?上次侥幸能够借着重修扎纸重新回到正轨,这一次呢?若是胡乱选择,胡乱作为,最后自己坑死自己,如何呢?

他终究是谨慎的,这样充满诱惑的想法,只是想了想,就放下了。

树干的枝丫悄然多出了一枝,观想法中,金乌所在由初生的太阳替代,煌煌而明,朝日之晴。

属于这一片苍茫天地的死亡和新生,还在继续……而他的考试,已然完成。

第232章

“这是什么?”

厚重的石碑矗立在山脚下,藤蔓青苔包裹着,不经意看过去竟像是一截横断的树干,直到绕过侧面,看到正面才发现这是一个宽面的石碑。

抬手拂去正面的青苔,粗线手套之外很快沾染了一层黑绿,石碑上面的字迹凸显出来,有些像是鸟形文字,怎么说呢?反正看惯了现代文字的人看来,总有某些不合时宜的地方,很古怪。

“这石碑……”

同行的同伴之中有对考古有爱好的,他们这群驴友,平日里最爱的就是探寻幽古,这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也就他们有兴趣背着偌大的登山包千辛万苦跋山涉水而来了。

经过连路都不通,网络信号都不好的深山古寨,再看到这座抬头都看不见日头的大山,再看到这略有几分歪斜,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悠悠岁月的石碑,哪怕不认识上面的文字,不知道具体写了什么,也让人有一种悠然的感慨,似看到那粗壮的树干,想到那一圈圈年轮所代表的时光。

“看起来有很多年了吧,指不定还是文物,咱们别乱动,报上去才好。”

“石碑也算是文物?我看那碑林多少碑,风吹雨打的,也没几个看重。”

“可不是,博物馆的石碑上头都落了灰,连个清扫的都没,算什么文物啊。”

同行的人七嘴八舌地说着话,他们都不是没见识的人,再怎样也都高中毕业,放下背包在外头也是成功人士,只在这件事上,看重的到底还是不一样。

“诶,这可不一样。”说要报上去的那个看着碑面上的文字说,“什么东西都是物以稀为贵,咱们也算是有见识的了,就算不会写也会看,谁能看出来这是哪个朝代的文字?”

“也许是少数民族的……”

还有人在犟,历史上多少战争多少纷乱,到了现代,已经铸造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能够在这个大家庭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文字什么的,甚至都是被国家保护的。

这也是另一种物以稀为贵了。

“是啊,说不定就是前面那个寨子的……”

另一人附和,他们之前经过的那个寨子就是少数民族的,大家语言都不怎么通,找了一个寨子里出来的学生带路,凭着对方那半生不生的方言才能居住在寨子里,享受一下较为原始的风光。

那里的语言是听不懂的,叽里呱啦,活像是哪个小国的语言,光听语言不看人,都不知道对方是怎样的存在,而文字,看着那些被印染在布料上的字迹,能够判断对方是字,还是因为这样东西作为了招牌,否则,谁认识那是什么。

这种原始的,几乎不与外界连通的寨子,若是多年以前使用这种鸟形文字,他们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重点不是这文字咱们认不认识,而是这文字数量稀少,甭管是哪个朝代的,也许咱们还能发现一个历史上的空白点呢?”

说话的人打断了那些可能偏离主线的话头,直接回到了石碑问题上。

“不愧是学历史的,就是对这些有讲究。”

另一人赞着,然后大家都笑,他们学的专业各有不同,最后也都没从事相关专业的事情,经商下海,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实在不行就是自己开个小铺子糊口,那些属于专业的知识都像是白学了一样,充其量是现在的兴趣爱好,言谈之中带出来一点儿,也有些文化人的气息,不是那种一路莽出来的暴发户感觉。

碑文上的文字没什么好研究的,看都看不懂,瞎猜一通就耗尽了最大的热情,拍照留念朋友圈,几人继续向前,到回程的时候,还一起在石碑前合影留念,若是将来石碑真的有什么特别,运进博物馆了,他们再说起这件事,就会感觉到骄傲了。

这一想,也没人阻止那个人报上去,到了信号好的地方,查了文物局的电话,一个电话过去说了情况,又把照片发过去,事情就算完了。

等了一段时间,收到那边儿给出的奖励,这才觉得有了点儿新鲜感,又是一通朋友圈炫耀,再下次,故地重游,看着那石碑被运走之后留下的深坑,明显经过一番挖掘后的样子,又是一通照片留念。

因为事情有了参与度,又有新鲜感,也会打听一下具体如何,这才知道那石碑的存在竟是真的补充了一个空白点。

六千多年的历史,总有那么些时期在历史上很难找出踪迹,越是近现代,越是留存了大量的证据,说明那个时期的事情,但越是遥远,越是难以从中寻觅只言片语。

文字都还没有的时代,只能从那些化石中判断往昔,突然发现某个遗址,就要考证,那些类人的物件存在是否代表着一个失落的文明?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寻史,寻找那一段段变革的佐证,还要做的是寻根。

我从哪里来,哪里是根源?

对历史的追踪,不仅是对生命的溯本求源,还是对自身的深省和感悟,缺少了文化底蕴的国家,是水面上的浮萍,便是繁茂也不过是一时。人类活动的轨迹在不断创造历史,同时循着这些历史而去,又能看到那起点所在,看到一路走来的艰辛困苦,而明了这些,似明了根系从泥土之中输送营养的全部路径,有根方有叶,有前方有后,方才知道自己能够走向何方,又该走向何方。

似一个成长轨迹,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都会对人生造成深远的影响,知道那些,才能让心扎下根来,不仅在这一片大地上俯仰无愧,更是对未来从不迷茫。

“这种文字,应该不是第一次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