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向晚
端正了思想之后,纪墨也不再琢磨那些于当世可能哗众取宠的小道了,先学好正道,以后是不是做微雕流传后世,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雕刻工具……”
纪母还真是被这样的要求给难住了,这可怎么找呢?她敷衍了纪墨两句,打发他回去,自己也去忙碌了。
在后来跟夫人说话的时候,她似无意之中说出纪墨的痴傻念头来,“如今竟是一门心思琢磨着雕刻,还跟我说雕刻的工具不够,仅仅一把刻刀是不行的呐。”
夫人听得一笑:“那就多给他些工具,多找找,可别最后雕不好,说是朗阁给的工具不够多。”
她对纪墨是没什么恶感的,小孩子么,阿桑那么小,以后肯定是要嫁给草原上的大英雄的,一个纪墨,算得什么?也许能够当做陪嫁的族人?
“是。”纪母脸上带笑地应下,目光看到一旁专注在听的阿桑,笑意愈发柔和起来,比起时常见不到,没办法照料的纪墨,阿桑反而是她一手养大的,对阿桑,她也有一片慈母心肠。
只是,她绝对不会在阿桑面前说什么有的没的,这点儿分寸也是她在一众女奴之中格外得夫人器重的原因。
第59章
漫长的冬日里,纪墨都跟着洪畴在学一些有关雕刻方面的专业知识,洪畴是专门的雕刻匠,对雕刻之外的事情,比如说解玉什么的,也懂一些却谈不上非常专业,而雕刻也有主要和次要,最开始他学的时候是以一技之长为主,后来发现师父精通的是石雕,他也就跟着偏向石雕了,但其他的如木雕什么的也都能做出来。
这就有些一理明,百理通的意思了,能够在石头上雕刻,在木头上雕刻反而还显得容易了,毕竟木头要软多了,好下刀,不似石头,偶尔还需要用凿子之类的使上大力。
针对纪墨手上的那块儿玉石,纪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个图案,之前洪畴也看过了,对此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他在玉石上画的线条,看起来更粗糙了,像是才学画的小朋友画的那样,横平竖直的。
纪墨当时不解地看向洪畴,洪畴就给他讲了,这线条不是要在玉石上直接画出花来,若是真的画出来,真的照着画出来的线条来,可能刻出来的东西就是个四不像,而是要先从落刀的笔画开始。
就好像是最为粗劣的画作一般,先有个粗粗的模子,然后再慢慢地精研,一点点地,让这块儿玉石最终如同心中所想的图案一样,焕发出光彩来。
流程上就比较简单了,大致归纳一下,就是先画线条,再动刀子或者凿子之类的,先顺着线条有一个深浅变化,再顺着这种变化继续刻画图案,从浅到深,预留好需要调整的边缘,保存好浅层的画底,逐渐从深处开始精研,视觉上,就会有一种从远到近逐渐清晰的感觉,把远处的东西先看清楚了,再慢慢看到近处的景致。
洪畴不懂什么视觉不视觉的,他讲述得就很朴实简单了,原因就是先把最难的部分完成了,再完成简单的部分,这样,如果难的部分出现了些许差错,还可以根据预留的余地,通过改变简单的部分予以匹配,促成整件作品的完美完成。
雕刻出什么样的花,除非买家做出特别要求,否则,都是根据雕刻匠的手艺来的,到底是不是最初的那一版,谁知道呢?
总不能因为一刀刻坏了就直接废了吧,完整地雕刻出来,就算跟买家要求的有小小差别,对方也不能因此不付钱或者找茬,反之,若是直接跟对方说“唉,我一不小心一刀刻坏了”,对方不找他们赔钱闹事儿才是假的,说不定就能让一个雕刻匠因此倾家荡产外带牢狱之灾甚至丧命。
能够定制玉雕的,都是有钱人,这些有钱人的关系网,没有人想要尝试最后到底是怎样的厄运。
听到这种近乎投机取巧的方法,纪墨是目瞪口呆,竟然还有这种骚操作?仔细想想,也是啊,就算是把画画出来了,但图案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总会有些许不同,平面跟立体它怎么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啊,些许差别,如果不大,对方还能深究什么呢?
撑死了算是雕刻匠的手艺不如想象中好,但好歹是完成了。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玉料贵重,不会因为一刀废掉就直接扔了,还是会想办法补救,若是补救不成功,就会改做别的物件,实在不行,还能分解为小块儿,稍加雕刻修饰,做成一些玉片挂坠儿什么的。
可能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现在的玉雕都是大块儿厚重的更为值钱,那些看起来好像更精美却更单薄的小件,其实价值都是贬低的,很多人都觉得就是废料加工而成的,纵然玉石成色不错,也有的是人不想要那种可能是别人玉料上剩下来的边角料。
这个年代的玉佩,跟纪墨想象中也不一样,是那种厚重有雕纹的,拿起来不说当石头用,也绝对是能够把人脑袋砸个坑的那种厚,更像是把玩的玩器,而非坠角的玉石了。
比起纪母讲述之中,那个国家的种种,从洪畴口中听来的这些边边角角,反而让那个国家的形象在纪墨眼中愈发鲜活,不是那种纸样文章,片面而空洞。
洪畴在那个国家的生活水平也还不错,就是倒霉在得罪了某位贵人,然后就跟着一大批人被赶到边关了,从生活条件很好的中心城市到边缘城市挣扎求生,这种变故本来就很大,更不要说路上他的儿媳难产死了,他的儿子愤怒之余闹事儿又被扣了罪名,连边缘城市都没到就死在半路上了。
一口棺材都没有,草席裹着葬了,剩下他和孙子,还要继续生活,本来还有个孙子,也算是有些安慰了,起码有个养大孙子继承手艺的心力,哪里想到又出了事儿,遇到南下劫掠的草原部族,两个人,一老一小,就是当奴隶,很多地方也都懒得要,觉得不能当事儿,他们就这样被带着辗转,若是再没有人要,可能就会直接被杀了,免得带着累赘。
那个时候被部族收留下来,他还来不及庆幸没有被杀的命运,就又是冬日天气骤变,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他的孙子本来年龄也不大,五六岁的样子,一路波折,哪里受得住,一天夜里发了热,之后就是他找人救治。
若是在那个国家,便是边缘城市,也不是找不到医馆和大夫的,可在这里,那是真的没有,不要说是他的孙子,就是族长的儿子得了病,说不得都得求到其他的大部族去,还要时间好才行,这样的大雪漫天,就是求医都未必能够找到方向。
最开始心怀怨恨的洪畴在了解到实际情况之后,也只能叹一声“时也命也”,这里就是这么落后,他又能怎么办呢?
“总算这个冬天快过去了。”
冬日的阳光总有些惨兮兮的味道,似乎连热度都没了,好容易看到些太阳,看到冰雪有融化的迹象,纪墨脸上带了笑,他现在可不是上个世界吃饱穿暖,能够没事儿欣赏雪景的条件了,冰雪消融,带来的就是万物生发,大家也不会都聚在一起,终日无聊了。
草原上的汉子,倒是不觉得无聊,对他们而言,这样一年一度的寒冷除了会造成食物匮乏之外,旁的也没什么不好,大家聚在一起,反而更加热闹。
大人们的游戏也是蛮多的,不能跑马,那就摔跤,外头太冷,就在帐篷里头,唱歌跳舞,造人大业,总之什么也不耽误就是了。
“等到咱们走了,我就告诉阿娘和阿列,还有我哥哥,我跟你学雕刻的事情。”纪墨说出自己的打算,他早就盘算着把这件事过个明路了。
这一想,又想到自己的收藏,如今除了那块儿玉料之外,又多了两把刻刀,纪母实在是找不到别的雕刻工具了,这也不是商队会准备的商品,便只能拿同样的刻刀凑数。
被蒙哄的小孩子纪墨也不在意,多了总比少了好,至于没有的,自己想办法克服嘛!
他是不会被这样小小的困难难住的,总是能够找到东西替代的,就好像解玉砂一样,难道在这种解玉砂出现之前,其他人都不会玉雕吗?还是说全天下就只有一种解玉砂?
关键的是有一个引进门的师父,就能少走很多弯路,比自己瞎子摸象好多了。
【主线任务:雕刻匠。】
【当前任务:专业知识学习€€€€(31/100)】
一个冬天就能增长31点专业知识,这样算下来,岂不是三个冬天就要满百了?好吧,不能这样算,这个知识点的增长越到最后越坑,可能同样一个在前期能够直接增长一点的知识,到了后期,十个百个都不能增长一点,这一条,纪墨深有体会,实在不能放松。
“随便你吧。”
洪畴很是无所谓的样子,之前他怨恨这些部族的人,没想过为他们出力,想通之后,却又发现自己似乎没什么出力的余地,这里对宝石玉石之类都是最粗的那种加工方式,就是不加工,他们也戴得坦然,完全不影响心情。
木头什么的,撑死了就是当拐杖的程度,还不好找一块儿完整的,基本也没其他用途,要不要雕刻都无所谓,他们本来就不讲究这些精细的,他一个雕刻匠,在这边儿,似乎都没什么用武之地。
意识到这一点,洪畴都要对有人愿意学而感恩了,不然,他恐怕要把这门技艺带到地下去,那样一想,似乎又是心有不甘的。
纪墨对洪畴这种状态还是比较了解的,学成屠龙术,世间没有龙,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不过这有什么值得丧气的,从无到有,谁不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成长的?
他没有多安慰什么,笑嘻嘻地对洪畴说:“过了一年,我又大了一岁,应该可以雕刻石头了吧。”
之前没有用玉石下刀,他是准备在石头上先来一遍练练手的,还是洪畴说他太小了手上无力,让他先在冰上试试。
那不就是冰雕?
先弄一盆子雪放到火边儿化开,再把水端到外头去冻上,纪墨无师自通地还在水里加了些颜色,这年代的布料染色大部分都是植物染料,很容易褪色,为此泡白了一件麻黄衣裳,弄出了一块儿浅黄色的冰块儿来,被雕刻成了南瓜灯,放在帐篷门口,也就放了一夜,第二天就不见了。
可能有人太喜欢了,直接拿走了,纪墨暗自得意,看向洪畴,见到对方无奈点头应下,愈发欢喜,就要从小就开始努力才好啊,不然等到七老八十,不是手上更没劲儿了吗?慢慢来,就是刀子磨,都要磨出一块儿玉雕来。
第60章
雪渐渐化开的时候,聚集在一起的部落准备分散了,他们像是最后的狂欢一样,每日里从早到晚地喝酒吃肉,纵情饮宴,有的时候一晚上都见不到阿列回自家帐篷来,多半是在别人那里喝醉了,直接睡了。
草原上的汉子,感情来得快,来得深,不过一个冬天,很多从来都不怎么熟悉的人都成为了朋友兄弟,约好了以后遇见如何如何地,分开的时候还有些舍不得。
矛盾当然也是有矛盾的,比如说某个趁夜溜走的部族,偷偷带走了其他部族的一些羊,羊可是钱啊,这可真是要了命了,自那之后就是兵荒马乱,追的,快速跟着走的,生怕自己填了窟窿的,还有那种谨防着自家的羊马被顺手牵了的。
有脾气暴躁的族人还冲着男奴挥起了鞭子,但那鞭子也就是听着响,真的落到人身上的也没想象中重,连衣服都不破皮的,这也是他们爱护部族财产的一种表现吧,男奴,也是财产。
乱哄哄的场面,都是大人在乱,小孩子们都在看热闹,这几天因为要收拾东西,纪墨都没什么时间跟洪畴学习,干脆就跟小孩子们一起看热闹,人多了聚在一起就要叽叽喳喳,有人就问起了纪墨做的南瓜灯。
他就做了那一个带颜色的,能说是因为后来找不到能够褪出黄色的衣裳吗?还是说阿家心疼得要命,又不忍心说他,那表情让纪墨明白自己是何等奢侈浪费了。
这里的人都是不织布的,更不要说染色了,那些带颜色的布料,都是商队来的时候带来的,换句话说,别看纪墨泡白的是一件旧衣裳,其实也很有价值,哪怕是他自己的。
到底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儿了,不能为了好看好玩就胡乱糟蹋东西,纪墨后来就老老实实雕刻没颜色的冰雕了。
“还是那个南瓜灯好玩,虽然有点儿丑,但越看越好看,可惜被人拿了。”
一个小孩子还是念念不忘,不过那不忘的原因有点儿类似于下手晚了好遗憾的感觉。
“小兔子也好看,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捉兔子……”
小孩子的愿望很快就从冰雕跑偏,开始想长大了要如何如何,没有人想要雕刻什么的,哪怕有纪墨这样的成功例子在,但绝对不是部族需要的技艺,他们更需要的是能跑马的汉子,能够猎杀草原狼的勇士。
或者干脆是能够领导若干族人如同小将领一样听命于族长的英雄。
纪墨在一旁听着,发现话题偏转的时候也没有刻意转回来,笑眯眯地看着一众孩子,像是个小长辈一样畅想着他们以后会是怎样的,是否还记得今日这一番幼稚的梦想发言。
若是还记得,回忆起来,大概也很有趣吧。
这都第三个世界了,若是把所有世界停留的时间加在一起,纪墨也应该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头了,但他完全没有那种苍老而疲乏的心态,精力依旧旺盛,保持在二十左右的状态,说成熟,还要欠缺一点儿什么,偶尔能够做出非常幼稚的事情来,倒是符合小孩子的样子了,说不成熟,看待外物的眼光又带着某种摸透世事的了然。
“怎么不去一起玩儿?”
纪辛从后面走过来,在他头上压了一下,纪墨现在的帽子都是阿家新做的,有点儿大,说是明年还能戴,这一压,直接罩下来,眼前都黑了。
两只手往上撑起帽子,纪墨回头,笑吟吟叫着:“哥!”
在他身后,那些小孩子已经玩起了游戏来,跑跑跳跳的,似乎是个捉人的游戏,孩子们的欢笑声,让那些忙于干活的大人听了,心情也是极好,偶尔也会笑望过来。
一切的努力,似乎都因为这些笑声,而格外有价值。
“去玩儿吧,这个冬天你都没怎么动,长胖了都。”
纪辛掐了一下纪墨的脸蛋,脸颊上有些肉了,捏起来手感还不错,冬日里,阿家用某种动物油脂给他们都抹了脸,均匀涂开的油脂就是最好的润肤霜,保证了脸上不会被冻伤冻裂。
往年里,他们都是用皮子遮住脸的,最好只露出眼睛看着外面就好了,今年,到底还是不一样了。
其他的部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如今就剩下一两家,纪墨惦记着洪畴的事儿,发现跟他有点儿关系的那两家,无论是他原来所属的,还是他后来求的那两个部落都走完了,纪墨就准备把跟洪畴学雕刻的事情说一说了。
他先跟洪畴打了个预防针:“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我都是要跟你学的,你就是我的师父,可一定不能打退堂鼓啊!”说着又想到那些拆散别人最常用的手段,说不定针对洪畴的会比较过分,谁让他是奴隶呐,又忧心忡忡地补充一句,“实在不行,你就嘴上答应,偷偷教我好了。”
满怀的愁绪展露在脸上,也就是那蹙起的小眉头了,人胖了,平添了几分可爱,起码看在洪畴眼中是可爱的,他一笑,说:“行,都听你的。”
他们这对师徒,一开始就跟其他的师徒不一样,不是徒弟听师父的,而是师父听徒弟的,难得洪畴也不计较这些,他知道这个孩子是想他好的。
晚上,阿列难得也在,纪墨在饭后,在阿娘收拾饭碗之前按住她,清咳了两声,站在中心,表示自己有事情要宣布。
阿列饶有兴趣地摸着下巴问:“阿墨要说什么啊?”
他像是在哄小孩子,眼神也不专注,看向对面的纪辛,纪辛隐约听纪墨说过是一件大事,却又不肯提前告诉他,多少有些担忧,但也有些期待,纪墨,能够弄出什么大事来呢?
“有一件事,你们都不知道,”纪墨拉过了站在门边儿的洪畴,“他,洪畴,是一个雕刻匠,而我,你们最亲的儿子/弟弟,”他的目光看向阿列和阿娘的时候强调了“儿子”,看向纪辛的时候,强调了“弟弟”,一圈扫过,回到眼前,“要跟着他,我的师父,学雕刻了!正式的,很正式的那种,我以后也要当个雕刻匠,不仅要雕刻最好看的花,还要雕刻很多很多,你们都没见过的东西,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
“你的那个南瓜灯,已经让我惊掉下巴了。”
淡黄色的南瓜冰雕,龇牙咧嘴的,看起来很不好看,怪怪的,但在它的嘴里点燃那微弱的火光的时候,夜晚似乎都因此不同了。
阿列是知道那个看起来有几分精致的南瓜灯去了哪里的,被他偷偷拿去给了纪母,而后又被纪母送给了阿桑,作为女奴,是很难有点儿什么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的,一些小小的饰品还罢了,穿的戴的,并不显眼,但这样的摆设,很难存放。
他只当做纪母不得已的献上,想着反正就在一个帐篷里,她天天也能看到,就罢了。
想到纪母,他就有点儿神思不属,完全没在意纪墨说的是什么,阿家就更不会多说什么了,笑看着纪墨,连连点头,可能纪墨说自己以后一辈子不结婚就啃老,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纪辛皱了一下眉,雕刻,那能有什么出息?若是当做兴趣爱好,绝对不反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情没什么不好,但若是当做职业,以后专门做这个,部族之中,可没有雕刻匠,不需要,也不会尊敬一个雕刻匠。
再要说反对的话,看到两个巨头,阿列和阿家都是眉目含笑,似乎已经答应的模样,又发现纪墨见到他们的反应笑容满面,转头看向自己,这是要让自己唱反调吗?
不行,当然不行,那不是把弟弟的心推远了吗?
纪辛还是有点儿城府的,当下也只眼带笑意,没说反对的话,小孩子么,也许明天就忘记了?
从他们这里取得同意之后,纪墨放下了一半的心,第二天再去找纪母的时候,就有些忐忑了。
那是面对阿列他们都没有的忐忑,面对洪畴的疑问,纪墨说:“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母亲比较厉害,需要小心一点儿。”
结果,成功见到纪母之后,很顺利地得到了允许,纪母所想有一部分是跟纪辛重合的,她不会把儿子的心推远,强硬反对他要做的事,另一部分就是雕刻匠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在这里没有发展,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不行,若是能回去……就算是回不去,也许还能到大部族去,到更高的地方去。
那些商队的大客户,那些大部族之中,不都是喜欢精美的玉雕和金银器的吗?若是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谁又能说不能得到他们的器重?
上一篇:万人嫌替身改拿钓系剧本
下一篇:药罐子受爱虐不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