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户千灯
许是冬夜里裹得这么厚,不担心会被别人认出来。又或许是面前的温暖着实太过诱人。
少年低头,直接把自己埋进了对方的胸口。
他还抬起了没被握住的那只手,环住了男生紧实的腰侧,动作并不熟练,甚至一点也不标准。
却的的确确,是一个主动的拥抱。
易钟深只停了半秒,就抬手覆在了少年的后脑。
把人圈在了自己怀里。
“学长……”
小孩微哑的声音闷闷地传出来。
他说。
“好像,你一直都在鼓励我。”
不管他的反应有多慢,回应有多么迟缓。
易钟深低磁的声音里似乎带了些笑意,很淡,却说得真心实意。
“因为你真的做得很好。”
一个独自冷静地走过了那么多年的小孩,合该得到欠缺已久的鼓励与夸赞。
被宠得无法无天。
闻言,少年抬起头来,眼眸里的水汽蹭到了睫毛上,更显得精致的眼廓亮闪闪的。
易钟深也遂了心意,倾身吻在了那卷长纤软的眼睫。
“而且,我偏爱你。”
男生低低说着,沉凉的声线里,浅淡的笑意比之前更明显。
却又如此义正辞严。
“所以,我看你不客观。”
薄溪云微怔。
他从来没想过,向来冷静理性、甚至总被谣传成不近人情的学长会说出这种话。
……会有这种“不客观”的时候。
可是男生低下头来,浅吻似雪般落在眉间眼廓,却是的确在说。
“喜欢你,所以想夸你。”
其实两人真正的年龄差距并不大,但易钟深却一直在把心上人当成小朋友来看待。
因为。
“想把你宠成小孩。”
薄溪云安静了好一会儿,到底还是没能拼凑出什么完整的句子。
明明学长素来寡词少谈,对他时却总会倾尽肺腑之言。
让薄溪云都觉得无以回答,于是就只能踮起脚尖。
也轻轻吻上了男生薄薄的唇瓣。
薄溪云这时才好像终于明白了学长的心思。
有什么东西盛不住,淌出来,太粘稠,说不清。
于是只能用吻倾诉。
薄溪云也想过。
他的聪颖可能全分在了别处,剩在感情上的便如此笨嘴拙舌。
幸好。
有人那么耐心在等。
烧雪燃冰,永远为他回应。
*
圆满度过了这个特殊的元宵节之后,薄溪云的状态比之前更轻松了许多。
不到两天时间,连顾笙都明显发现了他的不同。
顾笙不由疑惑:“怎么感觉,小宝这两天这么高兴?”
彼时顾笙正坐在薄溪云书房的长桌边,给人剥坚果。
而他的宝贝弟弟正在专心阅读题干,还顺手在复杂到让人看一眼就觉头晕的图表上标画着,并没有及时抬头。
反倒是少年身边的易钟深抬眸扫了顾笙一眼,视线落在顾笙掌中小巧的白皮坚果上,冷冷淡淡地说。
“你剥的叫什么。”
“什么?”顾笙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开心果啊。”
他还等着易钟深的下一句话,结果男生说完就收回视线,重新看起了薄溪云的笔记。
顾笙停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易钟深竟然是在回答他刚刚那个提问。
为什么高兴?
因为在吃开心果。
“??!”
顾笙差点没把手里剥好的果仁全给撒了。
这是什么南极冷笑话?!
就在顾笙觉得不仅自家宝贝弟弟,就连大佬都变得不太对劲的时候,标画完信息的少年终于抬起头来,询问起了刚才那个问题。
“哥刚才说什么,高兴?”
顾笙回神,点点头:“对啊,感觉你这两天很开心的样子。”
少年安静了一瞬,眨了眨眼睛,才道:“可能是因为补课的进度顺利吧。”
顾笙摸了摸鼻尖,感觉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他心想,果然只有学习能让小宝快乐吗?
不过紧接着,顾笙又听薄溪云说。
“也可能是因为刚和家里人过完节,心情好。”
少年弯了弯眼睛,笑得特别甜,让顾笙都没忍住,悄悄按了按心口。
“然后天气也很好~这两天都没有晕车。”
薄溪云一口气说了好几个理由。
如果顾笙没被那一句“家里人”直接甜昏了头脑,或许会意识到,小孩好像有点顾左右而言他。
说了那么多,偏偏没有说最关键的一个。
又或者,是少年的确因为某件事而开心。
所以看见什么事,都觉得心情很好。
这种开心愉悦一直延续到了假期之后。
寒假开学,薄溪云并没有回Q市,而是留在B城,等待参加国家队的选拔。
他本身的底子就很好,基础非常扎实。再加上李老师这么多天的拔高,少年在高难度题型方面也是一路突飞猛进,势如破竹。
所以,当薄溪云成功进入国家物理竞赛队伍的大名单时,顾家人也并没有多少惊讶,纯粹是为小孩开心罢了。
只是,接下来的后续发展,却是惊人到连顾家都感到了意外。
两周之内,薄溪云一路通过了大大小小的六轮选拔,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毫无争议地获得了仅有五位的最终参赛名额。
他将正式代表国家,出战今年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这一年的IPhO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华国在这一项目上也算传统强队,只是现在离当初优势最大的巅峰时期,却是当真有些远了。
算上去年,IPhO的团队总冠军已经连续三年旁落。国内舆论从一开始丢冠时的惊讶热议,到去年前三不入的少有水花,大众讨论已经有了些见惯不怪的意味,对赛事的关注度也下滑了许多。
每年的新闻通报出来,引发回复最多的留言往往都在说国内学生只会死读书,遇到国际上真正顶尖的学生就比不过了,思维力和创造力与海外相比都远差一大截。
甚至有些偏激的留言,还总会把话题牵扯到国内盲目自大、人种优劣对比上,引发颇多争议。
不过这些甚嚣尘上的舆论,并没有影响到真正的参赛队员。
年轻的队伍飞抵了苏黎世,在短暂的休整之后,为期九天的国际最高赛事便正式开始了。
虽然九天的行程表看起来不算短,但其实,真正的参赛日程相当紧张。
这群高中生们不仅要适应完全陌生的环境,还要克服翻译、心态等种种问题,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接连完成理论和实验的多轮考核。
直到第五天下午,所有考试才正式结束。
整场赛事进入了紧张的评比环节。
第八天是颁奖时间,尽管颁奖典礼下午三点才开始,但不少队伍都已经早早到了。
华国代表队的五位高中生也提前来到了礼堂,等待着最终成绩的公布。
趁着开始前的这段时间,已经有记者走了过来。
场内的记者并不算多。现在,会跑现场的记者其实已经很少了。多数媒体都在等着直接转发二手信息,KPI到手就完事了,连现场都懒得去。
仿佛他们的采编技术只剩下了复制转发,文案撰写只会用一句“源引自某某”。
这次随行的也是一家国字号的媒体,记者姐姐人很年轻,在征询了几个高中生的同意之后,她才招呼摄像大哥,开始了采访。
记者询问的几个问题都很温和,诸如各位来自哪里、准备了多久之类的。
只不过高中生们到底年纪小,对着镜头表达时也不太熟练,基本都是问一句才答一句,整个采访总共也没持续多长时间。
记者姐姐见高中生们的心思都在比赛结果上,也体贴地没有多问,很快就结束了采访,准备等颁奖结束后再准备稿子。
刚采访完,就有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记者接起电话,朝摄像大哥做了个手势,就先朝门外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