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倒霉穿越 第39章

作者:怪诞江阳 标签: 强强 甜文 穿越重生

不知,让泉州谢问渊下属送去的酒,他喝到没有。

不知,他今天又是如何过的小年......

“钟哥,你还未睡呢?”

余周海在船中站地无聊,便转到船头转了转,却没曾想见到了神情怔楞的钟岐云:“折腾一天也该累了。”

钟岐云闻声正了身子,勾唇笑了笑:“没什么睡意。”

“我刚瞧见您在发愣呢,”说着余周海也笑了起来:“我以前做工的那处账房先生是个酸书生,我就记得他当初总说什么人夜中无眠、要么为钱,要么为情。”余周海自动将钟岐云自动排除缺钱那一类,“钟哥这是

想谁了?”

钟岐云笑出了声,“你怎知我不是想着钱财的事情?”

“您哪儿还缺钱啊。”余周海寻了个空处,盘腿坐下,理所当然的说到:“这七艘船、满满当当的货品少说也值几千两银子,你还愁钱?定是心头在想着哪个人吧,我出海这些时日,说来也常常夜里想念家中人,就不知他们年货是否备好,有没有置办新衣裳......明日便是小年......”

说到这里,余周海倒也跟着愁了起来。

钟岐云侧过头垂眸睨了眼余周海,摇头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心都是不足的,有了十两银子便想要百两,有了百两便想要千两、万两......有再多都是不满意的。更何况,这些货品还未卖出,我没有回本,那就算不得我的,若是这次亏了,我不仅身无分文,还会负债累累。”

跟着钟岐云跑了这个几月,余周海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索性就说道:“不会不会,钟哥每次出海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现下也离茂江很近了,待天明应当就能到,到时候货物都卖出去,之后那便是家财万贯,娇妻美眷滚滚而来。”

娇妻美眷?

知道这人是认定自己想着哪个相好的了,钟岐云也懒得解释,转了个话说道:“若是你困了便到屋中歇息,今日我来守夜吧。”

“没事没事,本来还有些困的,现下想到家里,便也不困了。”

钟岐云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想到今日是小年夜,他便下到船舱中取了一坛酒两只碗来。

给余周海倒了一碗,钟岐云说道:“陪我喝点儿。”

“这......值夜,只怕不好吧......”

“无碍,应该要不了一个时辰便能到处了。这一碗醉不了。”

“嘿嘿,既然钟哥都这么说了,”余周海喉头上下滚动,伸手接过了碗。他也是馋酒的人,只是介于钟岐云在,他不好意思多喝罢了,“那就喝一碗。”

两人碰了碰碗,随后将酒大口喝尽。

东南海夜色平静,气候温和,一切如常,只是钟岐云却不知此时的杭州已经乱做一团。哪里还有什么过小年的味道。

前日,杭州府衙大牢传来罪犯逃狱的消息,久居别院‘养病’刑部尚书谢问渊闻声,立即前往杭州府衙大牢查探,而后便

与杭州府刺史却江才即刻命人将杭州八处城门牢牢把守,就连来往官道、水路等等地界都有官兵守着。

第二日夜中,谢问渊又率了百来官兵骑马疾驰在雪地中,半个时辰后出现在杭州钱塘江口拦了一艘夜间入港的大船。

若是普通商贩倒还好,但盘问几巡,正要进船查探,哪知那些船工却忽而暴起,船舱中更是冒出四十余人掏出了刀枪向官兵砍去。

百年安逸的钱塘江口见了血,好在那一行人不算多,谢问渊带去官兵也能制服。

期间发生了何事,百姓不知,只是隐隐听到当日在港口守船的一些船工心有余悸地传道:那五嫂船里的船工竟然不尽是国人,听那口音,很是像扶柠国人。

若真是扶柠国,那这事便不是小事了。

扶柠远在千里之外的海上,这些人又是如何过来?为何偷偷摸摸来到此处,更甚至还备了刀枪?那些人熟门熟路的模样,只怕不是第一次了。

而且那些与扶柠人勾结到一起的人究竟是谁,又为何这般作为?

这么一想,杭州城人人皆惶恐。

杭州城人都能想到的,官府自是想得到了,那夜之后杭州全城禁严,挨家挨户查人,就是要寻出躲藏其间的扶柠人。

深夜,却府,大厅中的却江才捏着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满面怒意:“老夫、老夫真是未曾想到啊!他再是急切,也不该与扶柠人勾结!这是祸国之罪!通敌叛国之罪!”

谢问渊见却江才怒极,甚至险些站不稳,便上前扶着老刺史坐下。

他本以为谭元策想要夺权,准备秘密将建州等地军士送来,打破江南杭州防御,便能与北面姑苏他势力范围连成一片。

但是,昨夜只拦住一艘船,按照钟岐云提到那般,应当不知一艘,虽说装运的确实如他猜想那般除了打掩护的丝绸外,其余皆是兵器......

可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这船上居然都是扶柠人。

谢问渊不用多想便知道有人提前动了手,至于是谁想要借刀杀人,谢问渊却是猜到了些的。

三皇子谭元策虽说这次急了些,但是做事却不会这般没有分寸。他这次探查的事虽不是秘密,但若不是那次刺杀未遂,有了钟岐云这么一个不要命

的变故,他也不能这么容易逃出生天,然后得出保全顺藤摸瓜查到三皇子。

三皇子的事只有顾守义和章洪这些亲信才会知晓,就连却江才也是在这次事后,在拦截的船中发现了谭元策的一封书信,才确定的这次是谭元策所为。

谭元策固然不冤、但这次,谢问渊却肯定不是他。

若不是故意借机嫁祸,机缘巧合转嫁到了准备造反的人身上,那么便是有人透露了消息?

谢问渊从不信甚么巧合。

只是不论如何,如今的杭州不会太平了......

早些时候轻视了海路,便没发现不对,谭元策早就开始往这杭州输送人马,这次有心人想要给他加上一个通敌叛国之罪,只会是□□,促使谭元策造反罢了。

想到此处,谢问渊便对却江才说道:“却大人当早日做好准备,我今夜便会命人快马回京向朝廷禀报。”

谢问渊望了望窗外的弦月,“应疏这便回去了,大人还是早些休息,木已成舟,接下来的事,你我便是都无法左右的。”

却江才闻言看向谢问渊,只见着这人神情淡然,无甚悲喜,他张了张嘴,有些话想说,但最终也没再说出口。

他本想问谢问渊是否早就发现三皇子的异动,是否早就发现他往杭州输送人马,为何发现却不提,为何对杭州城的生死存亡置之不理?

可是,这话却不该对谢问渊说。

谢问渊只是一个刑部尚书,不是皇子,更不是皇帝,他没有滔天权势,没有兵权,就算发现了又何如,他又怎能去扭转局势?然后在几个争斗的皇子中为民除害?掌管天下皇帝他都还未质问,又如何去质问一个年轻人?将杭州的生死拴在刑部尚书身上......

却江才挥了挥手,有些疲累地说道:“说来谢大人这几日都在外奔波从未歇息,铁打的身子也是受不住的。”

谢问渊点了点头,“明日我再来与却大人商议。”

离开却府,章洪守在门前将马车赶了过来。

不过半个时辰,便赶回了别院。夜里别院寂静得很,杭州这些天下了雪,冷得刺骨,走在别院中廊桥上,谢问渊忽然停下了脚步。

跟在他身后的章洪也停了下来。

“章洪?”谢问渊忽然出声。

“大人,何事?”

章洪等了许久,也未听见谢问渊说话,便又小心问道:“大人?”

谢问渊轻呼了一口气,道:“将我书房中那壶酒取来。”

“是。”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明天继续不见不散哦

第47章

船队抵达茂江时正值年市热闹之际,城中置办年货的人实在多。

钟岐云来到这之前就没愁过糕点销路,抵达茂江口岸当日,货品还未运下,他便让孙管事领着刘望才和几个能言善道的船工先带着几箱子糕点前去售卖。

糖点这类吃食年中本就是好销品,当地粗糙的糖品甚至都比往日贵上一番,更何况是江南这种稀缺的精美糖点,就算是有钱这至南之地都难以买到。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和其余地方不同,江南的点心比较精巧细致,沾染了江南水乡人的细腻与柔情,不仅口感让人吃过就不会忘记,而且让人看起来也是欲罢不能。种类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全国闻名,特别是这次钟岐云可是花了大价钱购置了杭州城最为有名的思味坊的点心。

“这思味坊相比都听过,”刘望才人虽好赌,但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倒是继承了他爹那一身忽悠人的商贾好本领。行过几日乞,那富家公子的可笑‘尊严’也放了下来,站在集市中也丝毫不见怯懦。

“荷花酥可是产于我们杭州的一种名吃糕点,它的外观是仿照“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制成,不单外表小巧美丽,这口感更是外酥里嫩、甜而不腻,在这冬天寒风凌冽之际,吃上一口,那酥香爽口着实是一种无法言说之美妙享受,而且如今杭州城人啊过年过节最是喜欢买来送予亲朋好友,一来口味极佳,二来讨个如意的彩头,可是十分美妙。”

刘望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一大汉站在摊前边,望着精巧的糕点,有油纸包的简单品类,也有华美木盒装饰的糕点,他伸手想要摸摸,却又犹犹豫豫,竟然不敢下手去碰。只望着人刘望道:“这真的是思味坊的糕点?”

思味坊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是杭州路途遥远,糕饼之类的东西又容易损坏,车马颠簸,更是少有人会运送这物什,就算是有,那也只是少量,两广之地尚且还少有见到,更何况是他们这个偏远的茂江了。

“您可别不信,这确实是地地道道的思味坊点心,如若不信,你可以尝上一尝,味道若是差了,我分文不取,更赔

您十两银子!”

“还可以尝?”大汉眼睛一亮。在一旁围观的人也是诧异地望了过来,要知道这思味坊的糕点可是极其精贵的啊,这摊子这么舍得?

“自然是可以的,”刘望才眼睛一眯,笑得像只狐狸,“您身前盘中切好的便是试吃品,要是尝着好了,便可买上一些给家中品品。”

这话一出,四下围观都攒动起来,你一块我一块,不管是真心想买或是乘机占便宜的,摊子都来者不拒。

他们运来的自是最正宗的思味坊点心,人都不是傻子,就算未曾吃过,这尝了一些,也知道这是好物。

刘望才摆摊不过两个时辰,那两大箱子糕点便尽数售卖一空,更甚至有许多人抢都抢不着。

望着兜里的钱,孙管事、刘望才一行感叹钟岐云眼光之毒辣,原本杭州城一两银子一袋的糕点,到了此处竟然足足翻了五倍乃至十倍!这样的价格竟然还要哄抢着!直叫几个江南人叹为观止。

钟岐云听着孙管事几人的话,指挥着船工小心将货品运下船,“过年嘛,就算是农家人,也是最舍得花钱的,买这些不过是吃个高兴,要是真有多么人喜欢江南糕点的味道,那倒不一定。”

吃个稀奇罢了。

“那咱还等什么,这不赶紧搬着去集市卖吗?”刘望才眼睛亮亮地望着钟岐云,“东家,这一趟,怕是光靠卖糕饼都能回本了吧?”

“不急,”钟岐云想了想,又说到,“明日你带着一个船工再带两箱去卖,到最热闹那处。”

“就带两箱?”刘望才一怔,他们可是有将近两船的糕点啊!

钟岐云一笑,“就两箱。”说着他又一一吩咐了另外的人:“孙管事下午领着一个船工到肉铺市场售卖火€€、腊鸭,同样是两筐,赵飞和阿宝去西街售卖茶叶.......”

等钟岐云说完,大伙儿都是不明,明明有那么多,怎么就只带这一些过去?要知道这年就要到了,现下可是分秒必争,丝绸还能等,这种年货那是不能等的,过了时间卖不出不说,还会烂在船舱,尽快把它卖出才是最好的。

“东家,这样真的可以?”孙管事是船上年级最大的老人,想了想他还是提醒道:“这样会不会太慢了些。”如

今都二十四了,没几日就是三十,那时要是卖不完......

孙管事说完,余下的人都点着头附和道:“是啊是啊。”

“无碍,你们只管照做便是,等过两日你们便明白了。”

东家老爷都这么说了,大伙儿就算再疑惑,那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照办。

江南来的稀缺物品确实是极受欢迎,几个摊子接下来的两日都热闹非常,城中居民更是一传十、十传百渐渐传开了。

海岸边来了江南的船队,带来了皇帝天子都爱的思味坊的糕点,带来了久久闻名的西湖龙井,带来了京宴上必备的菜色‘碳烤火€€’!

这些东西就连两广都见不着呢!

短短两日几个摊子挤满了四方前来的人,生意火爆。

当然,也引来了一行带着家丁的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