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籁星璇
而他现在又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自然诚惶诚恐却不骄不躁的形象更适合他。
王昀对宋知时的表现非常满意,笑呵呵地说道:“小宋,你过来,这位是咱们市的贺书记,这位是文化局的刘局长。不要紧张。他俩虽然看着严肃,实则是出了名的亲切。”
李逢春也在旁边笑着附和,崔大副的手则是紧紧攥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宋知时,生怕他又抢了侄子的风头。
可惜崔大副的希望注定要落空了。
宋知时上前跟贺书记和刘局长打招呼:“贺书记好,刘局长好好,我是陕甘文工团舞蹈队的宋知时。”
刘局长是对宋知时最好奇的人,当年建立文工团的事就是他一手促成的,李逢春是他直系下属,但他却是第一次看见宋知时:“老李啊,有这么好的苗子,你硬是藏着掖着,今天才让我知道。”
刘局长这话说得风趣,倒也半点没有怪罪李逢春的意思。
李逢春自然明白,感觉笑着解释:“哎哟,刘局,您这可就误会我了,正所谓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才是真把式。我不得让小宋把这真本事摆台上,让大家都看见真材实料才行嘛,不然光靠我一张嘴,就是说破天也没用。”
刘局长无奈地笑道:“你这张嘴。”
贺书记问宋知时:“这就是王昀提到的那个小宋啊,我听老李说你不但会跳舞吹口琴,还会独奏手风琴唱歌呢?
宋知时谦虚道:“只是略懂而已。”
贺书记十分高兴:“你太谦虚了,听说你才20岁,果然是年少有为,而且还一表人才。你父母是做什么的?”
宋知时松了口气,还好没问他爷爷的事情:“回领导,我爹早年上战场就牺牲了,我娘因病逝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都已经结婚了。”
贺书记略有些懊恼,心里却开始心疼起这个年轻人:“你是烈士后人,国家应该厚待你。老李,这小宋可是个全才,你要好好培养他,否则我拿你是问!这培养好了,说不定咱们市里也能出个舞蹈家。”
李逢春没想到领导对宋知时的评价这么高,激动地都快窒息了,连连点头答应:“一定一定。”
贺书记和刘局长都是大忙人,能百忙之中抽空看表演又接见众人,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然后就得回去上班了,对剩下的人也是礼貌握手就算结束了。
从头到尾崔大副叔侄别说插话了,领导们甚至连他们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叔侄俩气得半死,却只能把这笔账暗暗算在宋知时头上。
宋知时却无所谓了,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要闯,崔大副叔侄迟早是他的手下败将,他还需要在意他们的感受吗?
晚上,市政府这边又加演了一场,一天下来,宋知时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好在李逢春也算体谅他,后面几天都是给普通工人农民表演节目,现场设施也不允许吹奏口琴了,就给他免了。
文工团在市里各单位、工厂、学校轮流表演了三天,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豪不夸张地讲,这是文工团成立以来造成影响最大的一次。
第四天开始,文工团就要进入各公社村里进行演出,所有人都准备好了这场硬仗,片刻不敢休息就收拾好了全部行李。
原定是只去万人以上的公社,但是刘局长听说这件事以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觉得很多村里的老人可能一辈子都去过城里,既然是下乡表演,就应该走进基层,越远越好,越深入越好。
宋知时他们要去的第一个公社离县城不远,那时候还可以乘大巴,辗转几个公社以后,他们发现不行了。
有些村子的路,别说通大巴了,就是牛车都进不去,车上有不少贵重的乐器和道具,要是磕坏了连修的地方都找不到。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能靠人工徒手背着行李和道具进村。
就这样,为期五天的巡回演出,硬生生地延长到了十天,就是这样还有很多村庄是看不见表演的。
李逢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到一个村庄都会找当地的村干部帮忙去附近的村子宣传,着重强调是文工团下乡演出,是免费的,欢迎大家都来看。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现在文工团只要到一个地方,村民们一听说文工团来表演的,就全围了过来。
村子里没有礼堂,自然也没有舞台,没有彩排,直接上场。
村民们自己搬着小板凳坐在空地前,而演员们就在空地上表演,看不出一点劳累,全都是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演出。
一场表演下来,跳舞唱歌的人是酣畅淋漓,看表演的观众是热血沸腾。
一帮孩子们成群结伴,仿佛过年似的在文工团众人身边打转。
宋知时自从接触了几个外甥,对小孩子的宽容度到达了极点,他从随身行李里拿出一些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果送给他们,引得孩子们哇哇大叫。
其中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吮着手指走到了宋知时面前,他还以为小姑娘没拿到糖,正准备再分一波。
她却问了一个让大家都十分惊讶的问题。
“哥哥姐姐们,你们还会再来吗?”
宋知时被问住了,他也不知道,这个村是前所未有的穷,甚至比凌家村还要穷还要偏,他们是不小心走错了路才到这里的。
听说他们是文工团来的,村长立刻拿出了仅有的食物招待众人,被李逢春拒绝了。
随后大家就商量着就地演出,反正无论去哪里都是演出,如果能给这群年幼的孩子留下一点美好的童年回忆,那也是一桩好事。
宋知时说服了李逢春在这里留下,并且对节目进行了整改,重新加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独唱合唱,他自己包揽了口琴演奏手风琴演奏和唱歌,取消了芭蕾舞。
崔鹏多了几个节目自然不乐意,宋知时顺理成章地让褚旭英等新人多了露脸的机会。所有人都很感激宋知时,她们可以上台了,哪怕这里没有舞台,只要有观众,这里就是她们的舞台。
宋知时坦诚道:“我也不知道,你喜欢听哥哥唱歌还是跳舞?”
“都喜欢。”
“好孩子。如果你想学跳舞,你可以去商阳县文工团找哥哥,哥哥可以教你。”宋知时许下一个承诺。
招收舞蹈练习生,这个问题宋知时想过几次,朱芳婕为什么无人可用,为什么杨慧琴可以在舞蹈队一手遮天,都是因为教育资源限制的缘故。
如果团里可以在各乡镇招生5岁至8岁的种子选手进行培养,那文工团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
虽然这还只是他一个人的设想,但是有了想法才有实施的动力。
临近中午,李逢春下令在这个村里吃过饭再走。她们都不是干部,不能去老乡家派饭,只能各自掏出干粮,就着水直接吃。
彭素涛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一瓶辣子酱,传过去让大家就着吃,如此两轮,瓶底都被搜刮地一干二净。
气得彭素涛大骂众人不厚道,也没给他留一点。
李逢春留给文工团众人吃饭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因为时间紧迫,她们要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村庄。
下乡演出的日子是真的清苦,不但是连日赶路和表演的辛苦,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磨砺,日常一直都是连口热菜热饭都吃不上的状态,一瓶辣椒酱成为了生活的全部滋味。
但大家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文工团经此一役,是彻底在河洛打开了名气。
这次巡回演出可算是让李逢春扬眉吐气了,他原本是市宣传队的队长,却被派到县里接手了文工团这个新项目,所有人都觉得他是明升暗贬,以后可能会在县里碌碌无为一辈子,没想到一次国庆直接让他翻身,变成市里炙手可热的人物。
李逢春高兴坏了,直接大手一挥,把宋知时提拔成正式演员,所有演员加三块钱补贴,几个领队补贴翻倍。
第43章 买床
加上上两个月的工资,宋知时一下子拿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有了这笔钱,宋知时告罄的钱包又鼓囊了起来,心思也活泛了一些。
他在河洛的亲人不多,宋多是一个,之前他自己经济能力不行,也没有帮过宋多。这孩子如今在读书,铅笔跟本子肯定少不了,倒是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再一个就是二姐,前不久他已经补贴过了凌家老小,该送的也送了,暂时不需要操心了,剩下的……
那就只剩下顾淮了,如果对方算得上他亲人的话。
宋知时脑海里浮现出顾淮的模样,心脏猛的一跳。顾淮送了自己一双舞鞋,改变了自己在文工团的发展命运,以前也帮过自己不少。
他该给点顾淮什么呢?
钱?顾淮赚的比他还多。
衣服?顾淮好像也不挑剔穿着。
这样想着,宋知时还是坐上了去往河洛的大巴。
河洛毕竟是地级市,比起商阳还是繁荣不少,凭着仅剩不多的印象,宋知时来到了市里最大的商场。
刚进去就看见一排排擦得锃亮的玻璃展柜,这里是日用品区域,所以台面上摆放着红双喜的脸盆,搪瓷缸子,还有暖瓶。
另一边是衣物区,柜台里整齐地码放着叠好的短袖成衣和衬衫,成排的绿色解放鞋,后面摞着布料,几件最好看的衣服被挂在高处,家电区域只有零星的几台收音机和手电筒。
宋知时的到来很快就受到了不少售货员的关注。今天是工作日,商场里客人很少,只有食品区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在选购,大部分区域都是一群售货员看着空荡荡的展柜。
宋知时穿着得体,长得也精神,一看就是大客户,不少售货员开始热情地招呼他:“同志,你要买点什么?”
“买点文具,纸笔本子之类的,这个要票吗?”
“不用,铅笔两分钱一支,本子五分钱一本。”
宋知时选了一下,最后看中了一支黑色漆身的钢笔,一看标价10块5毛钱。
售货员看出他心中犹豫,倒也没催:“这是海市过来的英雄钢笔,全市就五支,这是最后一支。”
说着售货员直接把钢笔拿了出来给宋知时书写。
宋知时摆了摆手表示了解,他有很多钢笔,自然不会不懂英雄钢笔的价值。
这个牌子兴起于四十年前,历经多次战乱和公私合营后重新绽放光彩,算是老国货了,混得比宋氏纺织厂好多了。其中“英雄100型”这个产品更是畅销了几十年,后世仍然是高档钢笔的佼佼者。
“来一支,本子我不要五分钱的,我要两毛钱的这种,给我来一打。铅笔也给我换成最好的。”
有了钱就是有底气,宋知时爽快地下单,然后直奔食品区去。
只是看见这些家伙什,他就傻眼了,什么油盐酱醋的……他又不当家,哪知道家里缺什么啊?
营业员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同志,要买点什么?看看。”
宋知时架不住这热情,只能说:“呃……那就都来点吧,什么油盐酱醋的各来一瓶,给我打包好了。”
“行。”
宋知时又转到边上糖果区。
这年头糖可是紧俏货,到了年节根本买不着,不如趁现在囤点。
“同志,这多少钱一斤?”
他刚刚地大手笔让边上的销售员有些吃惊,同时也更激动地介绍起来:“这个三毛钱一斤,这个五毛一斤,来点不?”
宋知时看了一圈,都是些普通糖果,比不上之前范国威那边买的奶糖,不过聊胜于无。毕竟来市里的机会也不多,宋知时索性就称了几斤,都是七十年代最流行的糖,比如什么牛皮糖,梨膏糖还有果汁糖。
打包的空档,周围几个售货员不知何时凑到了一起,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宋知时隐约听到有自己的名字,只是没当回事。
终于,几个人中派出了胆子最大的一位姑娘出来。
她怯怯地走到宋知时身边:“小同志,你好,请问你是不是姓宋?”
宋知时一愣:“你认识我?”
“真的是你!”那售货员显得特别高兴,说话也开始结巴了:“我、我还怕我认错了呢,不止我、认识你,我们几个都认识你呢,你是那天革命化肥厂吹口琴那小伙子是不是?”
那售货员说完,其他几个售货员也跟过来了。
比起刚刚卖糖块的售货员,眼前这一批明显年轻许多,在她们的七嘴八舌下,宋知时也大概了解了情况。
“是我。”
上一篇:圣上轻点罚,暗卫又哭了/奉君意
下一篇:夫郎养我众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