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珑韵
还是云舒在一旁提醒道:“既然考中了秀才,是个读书人,那吕长史你就考校考校他的功课。”
吕长史连忙点头σw.zλ.。
原主虽然在京都的时候,也上过学,但云舒自觉自己不是个读书的料,根本不懂科考的那一套。让他面试问问题,岂不是让别人知道夏王殿下是半个文盲?
吕长史与丁嘉禾一问一答,直说了半个时辰。两人从儒学经书,说到杂文诗赋,又从杂文诗赋,说到律法仪则。
吕长史说到最后,甚至起了收丁嘉禾为学生的念头,但他略一偏头,看到自家殿下支着头漫不经心快要打瞌睡的脸时,瞬间清醒了过来。
他咳嗽一声,对着丁嘉禾说道:“今日所谈均已记录下来,文吉你暂且回去,三日后王府会出聘任公告,届时你多加留意即可。”
丁嘉禾一开始还有些担忧,但听到吕长史喊他文吉,心中倒是安定不少,然而他悄悄抬头,看到对他所讲内容并没有多大兴趣的夏王,心里又有点不安起来。
吕大人对自己还算满意,但夏王殿下好像并不这么认为。但他此刻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低头告退。
云舒虽然对他们的对话内容不感兴趣,但其实一直都在留意丁嘉禾。
吕长史等到丁嘉禾退出去后,立即问道:“殿下觉得此人如何?”
见云舒沉吟,吕长史赶紧说道:“此人在得了案首之后,坠马伤了腿脚,大好的前程功亏一篑。但下官看得出来,即便科举一途无望,他也没有一蹶不振,这几年更是没有荒了学业,心性实属上佳。”
云舒暗道:心性的确上佳,不然也不能以一介草民之身,就敢找当今皇子报仇了。
不过今日观察下来,此人倒是没有如书中所记载的那般阴狠。莫非他的性格,是因为家人相继过世才改变的?
现在手里极缺各类人才,于是云舒点了点头道:“沉稳内敛,所学甚广,倒是可以一用。那就跟在你身边,当个书记员,先学习一阵。”
吕长史赶紧应下。
他虽然有文人的清高,但也更怜惜有学识却郁郁不得志的学子。
除了丁嘉禾外,这次面试的人当中,还有十多名读书人,只是他们最多只考到了童生,无法跟丁嘉禾想比,于是云舒也没有直接定下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胆子大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想要来王府当亲兵,被云舒给拒绝了。
直到看到这些半大的小子,云舒才想起来问负责人员统计的曹诚,“现在西州城十八以下的少年,都在干什么?”
曹诚显然之前已经有了准备,闻言连忙说道:
“殿下,属下早就想说了,咱们雇佣人干活的年龄,可不可以往下降一点,至少放宽到十五岁吧。
就算是军中,也没有说必须十八以上才参军的。我是十七入的营,萧将军更是十五就到了军中。
咱们把年龄卡在十八以上,还让挺多百姓不满的。”
这倒是云舒没有考虑到的。
受现代不可以雇佣未成年思想的影响,云舒总觉得不足十八的,都算是孩子,不适合干这样的重体力活。所以不管是挖渠、挖煤还是运土,他规定的工人年纪都在十八以上。
而这个时代的人,哪有这个讲究。农家的孩子,更是早早就下地干活了,也就是他们刚来西州,还没有地,不然也不能这么闲着。
曹诚接着说道:“之前的西州百姓冬日里还有些活干,但后来的那些人只能等着我们分派活。十八以下的那些小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没法跟着其他人一起做工,就整日无所事事、四处溜达,属下担心时间久了,会闹出什么事来。”
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曹诚刚说完,门外有人前来禀报,说东大街有人聚众闹事。
平日里这种事都是萧谨行负责处理,但是萧谨行这会儿带人出了城,已经几日未归。这下,就只能报给了负责治安的曹诚。
曹诚正要出去,被云舒叫住,“我与你一同去看看”。
-
东大街此刻聚了不少人,而且年纪都还不大,俱是十三四至十七八的少年,毕竟大人们此刻都有活要干。
本来两伙人还在打着架,直到听到有人高呼一声“殿下来了”,他们赶紧住了手,四散开想要跑,然而刚跑两步,就被亲兵给围了,只好蔫头耷脑地站回原地。
不少人脸上都挂了彩。
曹诚上前斥责道:“怎么回事?”
其中一人高声说道:“大人,是他们先动的手。”
另一番不甘示弱,“这又不是你们的地,凭什么不让我们呆在这?”
眼见两方又要吵起来,曹诚赶紧呵斥,“都闭嘴!”
等到曹诚问清楚,才发现这些人真的是闲出屁来了,屁大点事都能打起来。
这些人闲得四处乱转,正好撞见了萧将军率众出城,当时所有将士俱都身穿铠甲,骑着高头大马。骏马的马蹄声,一下一下,像是踩在他们心头上。
这般大的少年,正是热血上涌的时候,当即决定要练好武艺投身军中。
而东大街这里正好有一处高台空地,原先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但被这些人发现后,就聚集了几十名少年,到这里来“练武艺”。
原先也没什么,但是今日他们这波人来得有些晚,高台就被另外一波人将给占了。于是两伙人为了争地盘,就打了起来。
云舒听完,满脸黑线,这广场舞大妈抢地盘的既视感也太强了。
有云舒在,架自然也打不成了,武也不能练了。
云舒看着这一个个少年,也终于明白,得找点事消耗消耗这群少年人旺盛的精力。
“你们只想投身西州军?那有没有兴趣跟着我?”
这些少年陡然听到夏王殿下的声音俱是一愣,随后又赶紧红着脸低头,因为夏王殿下正满脸和气地冲着他们笑。
其实云舒并不比他们大几岁,但是这些少年就是从云舒的身上看到了属于长者的慈爱,两边领头的少年结结巴巴回道:“愿、愿意。”
“那你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井渠附近种树。”
第18章
西州干燥炎热,风沙很大,特别是靠近北边克拉鲁山那一片,常年有十级以上的大风。
虽然井渠的挖掘才刚刚开始,但有了水,这一片的土地很快就可以用来耕作,因此就该早早考虑防风治沙的事宜。
况且种植树木灌木等耐旱植物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改变植被覆盖,还能改善土地质量,减少土壤水分流失,让土地更适合耕种。
至于防风固沙的植物西州本来就有,只是比较分散。大家在荒漠中行走,能看到沙枣、沙柳、沙棘等植物。
云舒让这些少年种的,正是沙枣树。
沙枣全身是宝,皮花果均可入药,沙枣不仅可以人食,还能用来酿酒,而且叶和果还能作为牛羊的饲料。
除此之外,更因为沙枣种植不仅可以苗种,更可以扦插。
就在少年们去井渠那一片地种树的时候,几日未归的萧谨行终于带人回来了。
马蹄声处,溅起了漫天的尘土,这一行骑兵很快就到了城内。
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让骑兵顺利通行,同时他们也注意到每一位骑兵的马背上,都有一只鼓鼓囊囊的袋子。
两千人,那就是两千只!
“咦,萧将军带什么东西回来了?”
“将军会不会是去打劫了呀?袋子里装的都是粮食?”
任凭百姓们百般猜测,这一行人也没有停下脚步。很快马背上的袋子被卸到了都护府里,在大院里堆成小山。
云舒原先在画图,听到前院的动静,就与吕长史一起,去瞧个究竟。
只见回来的萧谨行、庞农等人,虽然满面尘土,但全都喜笑颜开,灰扑扑的脸上露出两只亮闪闪的眼睛,和一排白花花的牙齿。
要是大晚上看见,还真有点吓人。
见到云舒好奇地看过来,萧谨行扬了扬下巴,露出有些得意的神情,但是云舒压根没看出来他们打开的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挖石头很开心吗?
还是庞农深得萧谨行的心。
庞农在见到云舒的第一眼,就蹭到云舒身边,满是喜气地大声说道:“殿下,我们在南边巡防的时候,发现了石盐,还是我们将军发现的!”
西州军除了日常屯兵西州城外,平日里每隔半月还得巡视一下边界。萧谨行几日前带兵出城,就是去巡防了。
萧谨行在庞农介绍完,云舒朝他看过来的时候,压住上扬的嘴角,矜持地点了点头。
“碰巧而已。”
云舒眼前一亮,满是惊喜,“食盐?”
昨日吕长史刚跟自己说,他们此行带的盐快要用完了,需要去采买。只是大雍的盐主要产自东南沿海,那里距他们这边足足有九千里远,即便那些盐运往大雍各地,但也只到凉州那片。
他们想要买盐,得到凉州去,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个月。
现在萧谨行居然发现了食盐!
“在哪?我看看。”
庞农一指地上石块堆成的小山,“就在这啊。”
云舒定睛一看,完全不能将眼前的石头,跟“食盐”联系在一起,他不确定道:“这是食盐?”
庞农点头,“当然是石盐啊!”
见云舒还是茫然,庞农拍了一下脑袋,恍然大悟,“哦对,殿下您金尊玉贵,平日里见不着这样的东西,就算是盐,您看到的也是细盐,自然不认识这样的石盐。”
说着庞农拿起一块已经被敲得只有半个脑袋大的石块,举到云舒面前,解释道:“殿下,您别看这是块石头,其实里面是含盐的。咱们把这石盐敲碎,然后放水里煮一煮,就能得到盐了。”
云舒这才知道,他们说的石盐是石头的石,并不是自己熟悉的那个食盐。
他从地上拿起一块小一点的石头,放在手里颠了颠,又轻轻用舌头舔了一下,点头道:“确实有一点咸味。”
庞农挺胸,“当然了。”
说着他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掏出了一只叠得四四方方的纸包,纸包打开,里面是黄褐色的大颗粒晶状体。
“这就是从石盐里做出来的粗盐。”
西州军常年在外作战,将士们身上都会带一小包盐。就这一小包,大家平日里也不太舍得用,每次都只在饭菜里撒上一点点,尝一点咸味罢了。
云舒看着这个粗盐,比现代腌咸菜的粗盐还要粗糙得多,他捻了一点点放进嘴里,入口又苦又涩,尝一下就让人皱起了眉。
“你们平时都是吃这个吗?”
“是啊。西州这边都吃这个,就这还是偷偷摸摸跟往来客商置换的。不然买一次盐就得跑老远。”
云舒转头问吕长史,“我们吃的是什么盐?”
吕长史也觉得自家殿下是长在深宫里,对这样的盐不了解,于是说道:“禀殿下,您吃的是细盐。”
云舒立即觉得不对,“其他人呢?”
吕长史低头,“也是跟这个差不多的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