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拖油瓶 第52章

作者:谢千钧 标签: 种田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顶替高考成绩这种话他都敢说?

不对,看魏项前的那个眼神,他估计不仅仅是敢说,他是打心里也敢做的。

这样一想,魏庭杨就想要下来打人。

但是周围都是学生和家长,他怕他打人的时候太激动,不小心把魏项前的话抖了出去。

所以魏庭杨特意忍了忍,一直忍到了没有人的地方,这才停下来要抽皮带揍人。

魏项前见状顿时转身就跑,他才不会傻乎乎站着让他打呢,他爸用皮带抽人的时候可疼了。

之后的几天,魏家一直鸡飞狗跳的。

魏项前想要上大学,想要顶替别人的成绩,最好是顶替了薛持的。

他在这几天里又跟魏庭杨说了一次,魏庭杨一听到他不仅想要顶替别人上大学,还想要顶替一中第一名的薛持的时候,毫不留情的一脚就踹在了他的肚子上。

不是魏庭杨对薛持有多么在意,而是他觉得魏项前这个儿子是个蠢货。

先不说他能不能帮他顶替别人的高考成绩,就算真的同意了帮他顶替别人的高考成绩,也不可能找一个那么打眼的一中第一名啊。

薛持的成绩有多好,这件事情不仅整个一中知道,就是整个县的学校都知道的。

就算这一次薛持高考失利了,他也顶多从重点大学滑到普通大学,不可能失利到上不了大学的。

而魏项前呢,他是个什么水平?他连普通大学都上不去,这种情况他要怎么顶替薛持的高考成绩?

到时候薛持没有考上,他一个学习不好的,考了一个很好的大学,其他人难道都是傻子吗?

更何况,现在都是提前填报志愿,薛持的志愿好多人都知道。

到时候薛持没有考上大学,嘿嘿,他魏项前去了薛持报考的大学。

魏项前是真的当大家是傻子,当薛锦临这个当哥哥的是傻子?

估计这个时候,有人胆大想要顶替别人的高考成绩,薛持那样的成绩也不会有人敢顶替。

想要安安稳稳的上大学,最好顶替那些家里没有人,没有权势,家庭条件比较差一点的。

比如乡下的一些孩子,家里都是一群农民,然后学习成绩也不突出的。

这样的人家就算真的发现了问题,他们也是没有本事把事情闹大的。

魏庭杨还真的起了,给魏项前找个人顶替的心思。不是为了让魏项前有面子,而是为了魏项前的未来。

如今整个国家都缺人才,这个时候的大学生含金量很高的,很多学校一毕业都会分配好了工作。

他担心魏项前以后过得不好,就想着要不然……就为了孩子冒险一次。

就在魏庭杨这边纠结的时候,另一边的薛持薛久参加完高考,两个人的身上就猛然一松。

之前高中毕业之后,薛持知道后面还会参加高考,所以也没有真的完全放松下来。如今把最重要的高考考过了,他这才终于真正的放松了一回。

然而他真的放松了,整个人却不怎么习惯,总觉得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为了不让他被这样的感觉填满整个胸腔,薛持就给自己找了一些事情做。比如做一下好玩的小玩意儿,亦或者带着其他兄弟做点小生意。如此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查高考成绩的时间了。

这年头查高考成绩没有网络,大多数都是通过电台查询。薛持薛久的成绩一中的老师会帮忙查,所以在高考成绩一下来的时候,学校那边就把他们的成绩查出来了。

还好魏庭杨这个人还不算蠢,他要是真的找关系顶替了薛持的成绩。就算薛锦临这个当哥哥的不帮忙查,一中的那些老师也能发现端倪的。

毕竟薛持的成绩太突出,太稳定了。自从他上了高二之后,他的成绩就没有下过第一名。尤其是他的数学成绩稳得一批,几乎回回都是满分的答卷。

若是魏项前顶替了薛持的成绩,一些熟悉薛持的一中老师,光是从高考成绩就能够断定,魏项前顶替了薛持的成绩。

最后魏庭杨也没有帮助魏项前顶替别人的成绩,他这个人毕竟是这本年代文的小说男主角,就算人LOW也不能LOW到做出反派才做的事情。

不过他不会做,不代表别人不会做。毕竟这个年代,顶替高考成绩的还挺多的。

以后的大学生遍地都是,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高。几乎可以说是,可以通过大学改变人生。所以有很多人愿意为了改变人生,冒着大风险去顶替别人的成绩。

薛持就知道,这本小说里就有个城里男生,顶替了一个乡下男生的成绩。

对方顶替了乡下男生的名字,截胡了对方的高考成绩,然后去了男生想去的学校。

这个年代信息滞后,在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不好之后,很多人就真的以为自己考砸了。哪怕高考成绩与之前的差距很大,一些性格老实的人也不会多怀疑。

于是,那个顶替了他的男生,去了他喜欢的大学,过着原本属于他的人生。

对方靠着他的大学名额,后来毕业分配了好工作,还靠着好工作娶了个好媳妇。

人生美好幸福,儿女双全。

一直等到后来很多年,差不多是年近中年了,那个被顶替的才知道,他的人生被人顶替了。

薛持没有立刻去举报,因为这个时候举报多没意思。那个城里男生家里明显有钱,他现在举报了,对方家顶多把名额归还而已。

薛持想着倒不如……等到对方顶替人家去了大学,他再把事情捅到乡下男孩那里。那个时候闹起来才有意思,最好是闹得越来越大才好。这样上面领导就会注意到这种情况,说不定还能帮助其他被顶替的人。

不得不说,魏庭杨还是有点气运在身上的。如果他没有经受住魏项前的蛊惑,真的帮助魏项前顶替了别人。等到后面薛持把那个乡下男生的事情捅出去,到时候调查出来魏庭杨和魏项前也要遭殃。

第73章

薛持和薛久的高考成绩出来后, 两个人一起回了一趟老家。不出意外的话,三月份他们就要去上大学了。

这一次回来的主要目的, 除了要在家里过个大年, 还要为了之后上大学的事情,与家里的爷爷奶奶说清楚。

毕竟上大学不是去县里上高中,上高中他们还能时不时回来, 等到上大学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任谁都没有想到会恢复高考,也没有想到薛持和薛久两个人的学习成绩这样好, 这是准备着两个人都去上大学的意思了。

说实话,在听说薛持是全县第一名的时候,整个公社的人的反应都十分意外。

他们一直都知道薛持的学习成绩好, 但是吧, 他们大多数的人也没有真的读过书,根本不知道这个好具体有多么好。

那个时候, 他们还以为是薛家人吹牛, 还想着一个孩子学习再好, 又能够好到什么程度呢?

如今得知薛持考了全县第一, 全县第一啊,这个他们还是知道的,就是整个县城学生里的第一名。

这种啊,放在古代那叫什么?

哦, 就叫秀才里的第一名,是顶顶好的成绩了。

公社有不少人就嫉妒的不行, 要是早知道会恢复高考, 他们也要让自家孩子好好学。

就算不能也拿个全县第一名, 至少也要像薛久一样,考个全是第二十二名。

是了, 薛久这一次也考得很好,她考了他们县的第二十二名。跟她平日里的成绩相比,稍微的往上提了一点。

薛持和薛久这样的成绩,他们学校的老师说了,他们的高考志愿没有问题,让他们坐等着去上大学吧。

如果薛持上交大,薛久上华东,他们还能在同一个城市。

如果薛持去了哈尔滨,或者是薛久去了首都,他们两个人就距离远了。

就在薛持薛久两个人回到老家,研究着他们以后能不能在同一个城市时。

薛持大伯娘带着薛友才来了他们家,她原本是想要劝一劝薛持,不要让薛久继续上学的。

在她看来,薛久现在都多大了啊,二十岁,过了年就二十一。

二十一岁在乡下,就算是老姑娘了。

若是现在不赶紧嫁了,以后她再想嫁人就难了。

因为他们大学最少要四年,四年后,薛久就已经二十四五了。

啧啧,谁家好姑娘二十四五还不结婚,这不是明摆着想要学坏吗?

但是等到她真的进了薛持家的大门,与薛持的那张脸对上的一瞬间,到嘴边的话就突然说不出来了。

她可是还记得呢,薛持这个人是完全不管她是不是女人是不是他的长辈。若是不小心把他惹到了,薛持是真的会揍她一顿的。

所以最后大伯娘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嘴巴有点酸的说了说薛持家的房子。

“还是你家好啊,这房子建的真阔绰真大气,不像我们家里那个老房子,到时候娶媳妇都没有地方住。”

薛持闻言冷笑一声,“这房子是我花钱花力气建的,难不成大娘还想趁着我和薛久上学抢占了?”

“哪有,我就是说说,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样难听呢?”

“要想我说话不难听,大娘就多做点人事。我可不是我妈妈那个好脾气的,你若是趁着我不在家抢占房子,我回来就把你和薛友才扔进河里去。”

薛持这样说着,就要去抓在他们家随便乱摸乱碰的薛友才,吓得大伯娘连忙抱起薛友才就离开了。

薛持是啥人啊,那是真的说到做到。她算是见识到了他的狠毒了,小小年纪的一个人就这样毒辣,以后长大了还不知道要如何了得。

真是的……

大伯娘气呼呼带着薛友才走了。

这边薛持并没有在意大伯娘的到来,薛久却忍不住有一点忧心忡忡的。

“你说,咱们走了,他们会不会真的来抢房子?”

薛持闻言笑了,他伸手拍了拍薛久的头,有点好笑的对薛久说道:“担心什么?房子又不是咱们两个的,其中还有咱们哥哥的。当初咱们建房子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以后回老家给爸上坟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件事情就算爷奶不在了,大伯,大堂哥,村支书,大队长也不可能让她这样做。以后……不是咱们求着回来,而是他们求着我们回来。而我们与这里最后的牵绊,也就只有这个家和爷奶了。所以就算我们想要断了,他们也不会让我们断的。”

被薛持这样一说,薛久立刻就轻松了。

也对,以后他们的情况就不同了,他们再也不是以前那两个任人欺凌的小可怜了。

这一个年过得不算舒坦,因为整个大年一直有人过来找薛持薛久。不是想要劝着他们不要上学的,就是想要他们先把婚事定下来。

加上大队里有不少知青在闹,嗯,就是那些结了婚的知青,吵着闹着想要离婚离开这里,这个大年注定有种风雨飘摇的感觉。

不过不管那些人说什么,薛持这边就只有两句话。

“我们就要上大学。”

“我们的婚事以后说。”

其实他是真的不理解,这些人到底有多闲?

他们努力考大学的时候他们不说什么,等到他们辛辛苦苦终于考上大学了,一个个又要冒出来再三阻拦他们。

他们上大学,又没有花别人的钱?

也不知道他们图什么?

图想要过来被薛持指着鼻子骂吗?

当然了,不想他们上大学的还是少数,大多数的人知道他们考上大学还是觉得很荣幸的。

只有一些少部分的人,也不知道按了什么心,一直劝着他们不要上大学,说什么出去上大学就没有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