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二嫁 第127章

作者:端瑜 标签: 天之骄子 种田文 打脸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在一本杂书上看见的,现在杂书不知去哪儿了。”秦青灼胡诌。

那人露出一脸遗憾之色。

他们是把税收算的最快的人,但也瞧出了一些不正常的眉头。

户部的人朝秦青灼打听计算的方法,秦青灼也不吝啬的说给他们听,他向来不太在意这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挺好的。

顾侍郎见状还颇为感叹:“秦大人心胸开阔,非常人所能及。”

秦青灼推辞一番,把徐州的税收拿给顾侍郎看。

“顾大人,徐州的田税上和在册的田亩有所出入,这田税少了三分之一,还有徐州的商税也少了几笔。”

顾侍郎接过秦青灼手中的纸,仔细对了对,发现正有出入,他手指顿了顿,眯着眼笑道:“该是下面的人犯了糊涂,把这账本写错了。”

“一个州的税收怎么会写错,这也太粗心大意了。”秦青灼半真半假的抱怨道:“万一这不是粗心大意写出的,这不就是贪墨了朝廷的税收,我瞧了许多的徐州的税收,我知道有商税、田税、盐铁税这是三个税收中的大头,盐铁税没有问题,田税和商税都有问题,这事要给薛大人过目。”

“这事是个大问题,我拿着去给薛大人说一说。”顾侍郎拿着这几张纸打算上薛尚书那去,他说:“秦大人你先回去,等有了消息我派人通知你。”

“是。”

顾侍郎走到薛游的屋子里,薛游还在看大楚关于税收的律法。他以前在偏远之地,对这些不了解,现在做了户部尚书了也还是要看书的。

“薛大人,秦青灼已经把徐州的税收算出来了,这是他发现的问题,我觉得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就拿给薛大人看看。”

薛游从顾侍郎手里接过来,皱着眉头。

“这事要好好的查一查,陛下现在看重户部,我们万不能给陛下拖了后腿。”

过了些日子,顾煦从征宁郡回来,他押送了几个官员,把郡守都押回来了。

他回来时还是夜里,城门紧紧的关着,顾煦遣人去叫门。

“顾煦殿下回来,瞧瞧这是殿下的玉佩,快把城门开了。”

守门的将领认得顾煦,在月光下瞧见顾煦的半张脸就让人开了城门,生怕怠慢了他。

“殿下……”守门的将领点头哈腰正待说话。

顾煦已经骑马率先进了城门。

“把钦犯抓到刑部去,本殿回东宫了!”

“是,殿下。”

顾煦殿下回宫这时,第二天秦青灼上朝打着哈欠就听见官员们议论纷纷,他偷偷的挥着袖子,偷吃了一口老婆做的紫薯包。

用袖子遮住脸。

大楚的官袍袖子太宽大了,完全能遮住秦青灼的脸。

他一边吃一边束着耳朵偷听。

“顾煦殿下昨晚回宫的架势,我瞅见了就心里胆战,听说把征宁郡的郡守都抓过来了,在征宁郡的官员被抓了一个七七.八八,基本上抓空了。”一位穿着绯色官袍的官员说到此处,打了一个寒颤。

秦青灼闻言也是目瞪狗呆。

“对了,我听说还抓了几个征宁郡的大商人,直接把商人的家给抄了。”

“昨晚动静大,在囚车里的人还在喊冤枉,我家的仆人听见就跟我说了,一长串囚车,还有人抬着几车的箱子,里面怕是金银珠宝。”

秦青灼瞠目结舌,想到自己进午门时看见一车一车入皇城的原来是运钞车啊。

厉害了,我的殿下。

“殿下有几分太祖的风度,这般狠戾的手段恐怕不是仁君之相。”

“对啊,这样把征宁郡的百姓搞得人心惶惶的,在征宁郡抓了这么多的官员,征宁郡还不乱套了。”

“殿下手段过于激进。”

几个官员抨击道,摇着头皆是一副失望的表情。

“殿下这也是迫不得已才如此行事的,不然首辅派了那么多得力干将去,还是没有把征宁群撬动,这恐怕是从上至下都是一群害虫了。”

薛游冷笑:“互相通风报信,官官相护,欺君罔上,残害百姓,任谁都不能抓住他们的小辫子,这样的人死一万次不足为惜。”

此言一出,薛游一森*晚*整*理看就是站着顾煦这边的。他的性子激进,连皇帝都敢喷,对待这些官员照样喷。

“你们莫不是心虚了,怕殿下查到你们的头上,头上的乌纱帽不保,这才说出这么大一句话来。要是征宁郡真乱起来了,百姓早就闹到京城来了。”

被说的官员脸色难看也不敢反驳,薛游的嘴皮子厉害,你要是回了一句,他有十句等着你,每句话都会朝你的胸口捅刀。

太子带着顾煦和顾英来了。

官员就闭上嘴巴不敢再说了。

“陛下驾到!”

建康帝今日容光焕发,看着底下的顾煦眼中就带着笑。

等行礼完毕之后,顾煦就出列了。

“回禀陛下,征宁郡郡守涉及隐匿人口和田地,贪墨赈灾银子,还纵容底下的人吞并百姓的田地,逼得百姓卖田做了佃户,逼十万人饿死。”

朝中只有顾煦一个人的声音,他想到去征宁郡的那条路上,在路边的白骨,甚至还有人易子而食,这还是在大楚发生的事?!他真是不敢相信?!

底下的百姓已经苦成这样了,他去郡守府上,接待他的还是大鱼大肉,喝的酒杯是玉器做的。

顾煦心里的怒气瞬间就爆发了。

在征宁郡查到的事触目惊心,还有太子的一份罪证。顾煦忍着把罪证交给了建康帝,建康帝压下来了。

“孙儿抓了征宁郡贪墨的人,抓了征宁郡三分之二的官员,官员留下来的空缺,孙儿让各地郡学、社学、书院的书生们先顶上,再点了征宁郡的几个举人到县衙、郡衙帮衬。”

这安排堪称精彩。你以为找不到人来顶替做官,大楚书生多的是,先顶替一阵还是可以的,回到京城后吏部就派新的官员去,不是翰林院还有一些人还在庶常馆吗?新鲜稚嫩,充满干劲的官员大楚有的是。

建康帝满意的点点头:“吏部尽快选一些能干的人才到征宁郡赴任。”

“是,陛下。”

“这些贪墨之人通通砍头,朕也难得理会听他们说一些不明不白的话,刑部即刻去办,贪墨多的譬如郡守这类的,九族流放西北之地。”

“是,陛下。”

征宁郡的事爷孙早就有了商量,征宁郡有些事要私下解决,还好顾煦去了大半年把税收改制也推行下去了。

秦青灼做了一回吃瓜群众,他正要离开金銮殿,他走到官道上一个小太监拦住他轻轻的说道:“秦大人,殿下在前方的亭子等你。”

他闻言点点头走到前方果然是顾煦在等他。

顾煦面容冷肃。

“秦大人,听说你已经是户部主事,本殿还未向你贺喜。”

“殿下客气了。”秦青灼客气的拱手。

顾煦揉了揉眉心:“征宁郡税收改制已经推行下去了,本殿有些担心吏部派下去的人能不能坚持住。”

秦青灼想了想:“殿下提拔了一些读书人和举人做事,您可以向陛下请求让在这次表现优异者仍然做官,或者是做征宁郡的小官。”

聪明人点到为止,这些人都会成为顾煦的忠实支持者。

“秦大人这办法好。”

……

又是一年初冬,徐州的事呈上去周首辅递给了建康帝,派遣了人去调查,估计又要掉一串的脑袋。不知怎么回事,建康帝似乎被激起了血气,以前他待在宫殿里修道,讲究清静无为,现在频频杀人,跟他的道法冲突了。

一片雪花落在了秦青灼的眼睛里,快速的融化了。许青阳没在庶常馆学习了,吏部的人点了他的名让他去征宁郡做知府,等有了政绩就升官。

赶巧了孙越做了三年的政绩,已经升了官,秦青灼琢磨着孙越要是再加把劲,应当能做封疆大吏。

许青阳对留在京城没有执念,就是对兰哥儿和儿子有些不舍,儿子还小,征宁郡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他打算自己先行去征宁郡安置好了,再把兰哥儿和儿子接过来。

“秦兄,我去征宁郡后,兰哥儿和年年还要你多劳心。”

秦青灼:“你放心的去吧,我会好好的照顾他们的,再说还有南知在,他最是细心不过了,难道你还不放心。”

他有些惆怅,本以为能和许青阳在京城做官,没想到许青阳去了地方做官。

“许兄,征宁郡现在是百废俱兴,大有可为,你要是想再进一步,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秦青灼叮嘱道。

这是税改的第一个试点,皇帝一定是关注的,要是在这里做出政绩了,在皇帝眼里会很显眼。

“秦兄说的有道理。”

许青阳带上自己的包袱,便和兰哥儿说话去了。

兰哥儿没抱年年,免得孩子见风难受。他的眼眶红红的,伸出手锤许青阳。

“要死啊,说了让叔父去说一说,你就留在朝中做官,你偏偏要去地方去,气死我了。”

许青阳是有背景的,去征宁郡再怎么也轮不到他去。

“哎,我总要去历练历练的。再说了,看见逃到京城里的难民们,我心里也想尽一份力。你瞧,我爹变成知府了,我现在也变成知府了,我和我爹的官职一模一样了。”

许县令因为政绩斐然已经调成了知府,兰哥儿听见许青阳这么说话,展颜一笑。

“表哥你没大没小的,被爹知道了,非要好好教训你。”兰哥儿被这么一打岔,气又散了,两个人打打闹闹的,有了孩子也跟刚成亲一样甜蜜。

他们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个人的性子好,日子磕磕绊绊的也过了小半了。

“秦兄就拜托你了,我走了。”许青阳郑重说道。

“你放心去吧。”

兰哥儿眼泪汪汪的看着许青阳的马车走远,明南知带着他去酒楼里吃饭,秦青灼见他们两个人像是有私房话要说,十分有眼力劲儿的告辞了,说是还有公务要回家处理。

走出酒楼后,秦青灼觉得自己的情商太高了。

当然他打包了酒楼的饭菜提着回去,自家酒楼随便吃喝。

明南知点了几个家常菜。

兰哥儿失落的说:“我和表哥成亲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去考试也带着我去,现在他去征宁郡,我留在这里不知道有多煎熬。”

“还有年年在,等许大人安置好了就来接你回去。”明南知安慰他。

夏掌柜亲自来找明南知,殷切的问道:“夫郎,你看还需要点什么?”

明南知:“上三道点心就好了,你自己去忙吧。”

夏掌柜哎了一声又说了一些话才退下了。

点心也上完了,堂倌也退出了包厢,明南知给兰哥儿盛饭,他细数这些菜色:“你多尝尝,这里的菜还不错,都是昨日从地里头新鲜摘下来的,嫩的很。”

兰哥儿吃了一口叫花鸡,他的眼眸亮了起来。他和许青阳也来酒楼里吃过饭,但他们一般都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