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二嫁 第64章

作者:端瑜 标签: 天之骄子 种田文 打脸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看明南知每次都是自己来买菜做饭,还在公宜街摆摊,估计家中也不是什么富贵的人家,就是一张脸长得好看,嫁了一个好丈夫才成为了秀才夫郎,现在摇身一变又变成了举人夫郎。

这让卖菜的哥儿心里很不平衡。

这明南知可真是好运气!

“成举人夫郎,真让人羡慕。要是我家老头子有这样的本事,我还在这里卖菜嘛,早就过上好日子哩。”

“可不是,我见过那举人丈夫,长得年轻俊美,跟从世家大族里出来的贵族子弟一样,真真是好风采!”一个菜贩子一拍大腿说道。

“两个人站在一起赏心悦目,是天作之合。”

卖菜的哥儿听见这些话,心中越发不岔。

……

桂榜放完了,书生们看了排名,考得好的就邀了同窗去庆祝,考得差的书生只能默默的回家,什么也不说自己一个人疗伤。许青阳这次考了乡试的第三名,他默默的坐上了马车。

兰哥儿说道:“表哥,你考了第三名也很不错,在我心里你就是永远的第一名。”

他扯了扯许青阳的袖子:“你别不开心了。要是父亲骂你,我就帮着你。要是叔父骂你,我怕叔父,但我可以陪你一起挨骂。”

许青阳眼神一柔:“我没事,就是需要自己想一想。”

他在想他为什么比不上秦青灼,反之一想,林朝也输给了秦青灼,这样他的心里舒服多了。

果然自己的快乐是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他的痛苦果然减轻了。

接下来他要和秦青灼加强联系,许青阳是官家子弟,他自然知道解元的分量。

实则在乡试之后,举人们会举行各种的聚会,为的就是扩张人脉,与有影响力的家族以及优秀的举人联络感情。特别是又优秀又没有娶亲的人最受到众人的欢迎。

殿试后有榜下捉婿的传统,还有丞相的子女要抓状元,探花为夫,淮郡的这些家族也不例外,十分热衷于用婚姻来捆绑利益,实现互利互惠。等举人有了本事,便可以借乘东风,依靠裙带关系使家族更上一层楼。

秦青灼能在乡试考上解元,他在众人面前已经展示了他的实力,许青阳相信很多学子都会愿意和秦青灼交朋友。能考上解元的人,只要发挥不失常,那么一定会在朝廷中当官。

事实上也如许青阳所想,整个淮郡城现在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秦青灼是淮郡的解元,更有人把他是平县的小三元挖了出来,这下淮郡城就更加沸腾了。

小三元加上解元,要是会试和殿试又考了第一名,这就是六元及第!百年未出一人。不过懂科举的人都知道,到了会试和殿试就是全国性考试,整个大楚的人才都会汇集在京城。

要想要这些人面前脱颖而出这太难了。

谁能拼荆斩棘,夺下科举上最高的位置成为状元,而他的名字必将记录在史书中,同时开始他在官场上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将是最受瞩目的读书人。

现在考上解元的秦青灼同样受到关注,而作为秦青灼夫子的陆夫子同样受到关注。陆夫子到淮郡没有很长的时间,但现在的他已经让淮郡的上层大佬把他注意到了。

给他加上了高深莫测的光环。

陆夫子从茶馆里走出来脚下生风,往郡学里赶。

他刚走进郡学就有人来向他道喜。

“陆夫子,恭喜恭喜,你收了一个好徒弟。”

“陆夫子,你这一个徒弟比我那三个徒弟都要好!”一个夫子恨铁不成钢的说,语气中隐隐冒出一股酸气。

“哪里哪里,我徒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这次运气好。你们这么说,我这张老脸都害臊了。”陆夫子笑吟吟的说。

“老陆,你这就是谦虚了,你是为了你的徒弟来郡学的吧?”有夫子试探的问道。

“哎,我这个性子太窝囊了,容易被人拿捏。”陆夫子假模假样的叹气:“我心里放心不下我这个孽徒便只好跟着他来郡学了,我为了我这个徒弟呕心沥血,他这次乡试我是茶饭不思,晚上睡觉都没睡好。”

实则他睡得老香了。要是徒弟没考好,那只好换个徒弟了,他看许青阳就是一个不错的苗子。

陆夫子心中默默的腹诽。

“果然啊,老陆你对你徒弟太上心了。”有夫子说道。

陆夫子又是战术性谦虚:“都是为人师表应当做的,我只是起了一个很小的作用。”

陈夫子从郡学里面走出来,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一看见陆夫子,心里咯噔一下,想要转身回郡学。

“老陈,你也在郡学里真是太巧了,正好也要恭喜你了。”陆夫子装作诧异的喊住陈夫子:“听说你徒弟林朝考了乡试第二名恭喜你啦。”

陆夫子的语气带着点荡漾。

陈夫子:“……”

第51章 奸商

秦青灼到了书铺便找到了书铺的老板, 他开门见山的说:“我这里有新晋解元秦青灼所做的试卷,你们这里收不收?”

书铺老板怀疑的看了秦青灼一眼:“你先拿给我看一看。”

秦青灼大方的送上试卷。

书铺老板拿了其中的一张试卷开始看,他的眼神亮了起来, 在看见试卷中策论里新颖的观点更是拍案叫绝。

他本还有些怀疑这是不是解元的试卷, 现下却有几分信了。

“我如何确定这是不是解元的试卷, 总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书铺老板是做生意的, 心中还有一份谨慎。他知道这是商机,但还是要确定真伪才能进行操作。

秦青灼:“……”这不是证明我是我吗?

“这是我的郡学令牌。”秦青灼把揣在怀里的令牌递给书铺老板, “这样吧,你可以向其他人问一问我是不是秦青灼。”

书铺老板拿到令牌心里更加确信几分, 他见书铺里有相熟的书生,便让店小二把他请过来, 他过去指着秦青灼小声低语。

书铺老板露出惊讶的表情,立马堆着笑容朝秦青灼走过去, 他拿着令牌递给秦青灼:“原来是秦公子,失敬失敬, 您的这些试卷书铺要了。”

秦青灼心中一喜, 表面冷静自持:“敢问老板价格几何?”

书铺老板有些为难:“我这书铺也是小本生意, 解元郎这几箱试卷,我便出二十两银子买下吧。”

秦青灼心下已经满意了,但他灵机一动还想再加价,他做出要走的姿势, 义正言辞的说:“这是淮郡解元做过的试卷, 现在乡试成绩才出来, 有多少读书人想要看一看这试卷, 老板你这么压我的价,我也不是没有骨气的。告辞!”

书铺老板一看秦青灼已经把搬箱子, 心里又急又气,还有些心虚,他自然知道这是一个商机,但还没有人试过,他总要压压价吧。

眼瞅着秦青灼的一只脚已经迈出了门槛,书铺老板急忙道:“解元郎先别走,一切好说,我出四十两银子如何?”

一下子就翻了两倍,秦青灼的脚步顿了顿,他突然觉得自己还可以更过分一点,他继续往前走。

“祖宗!四十五两银子不能再多了!”书铺老板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挽回。

秦青灼觉得差不多得了,他立马返回来:“好吧,老板。我就勉强把这些墨宝卖给你。”

书铺老板看见秦青灼这么利索就从门口回来了无语凝噎。

“多谢解元郎。”书铺老板让账房去取银票,他是书铺老板,但随身也不会带着四十五两的银票。

“解元郎,这是四十两银票和五两银子,您拿好了。”书铺老板把银票和银子递给秦青灼。

秦青灼的眼睛蓦然就亮了,他口中说道:“那多不好意思。”眼疾手快把银票和银子塞进了怀里。

书铺老板:“……”读书人都是这般口是心非的吗?!

我看你好意思的很。

“老板,事情办完了,那我先告辞了。”秦青灼拱手离开。

书铺老板:“解元郎慢走。”

等秦青灼一走,书铺老板就把店小二叫了过来:“马上写一个大大的牌子立在书铺前,算了立在书铺门口前,这样更加醒目。”

“内容就写想要知道成为解元的秘密吗?想要逆袭成为天才?淮郡解元试卷送你青云直上,一两银子一份。”书铺老板打好腹稿,让店小二把广告词写上去。

店小二:“老板这个价格会不会太……高了?”

“你懂什么?这些书生的人哪个没有钱,再说可以几个书生合起来买一份试卷,还可以交换看。你放心吧,淮郡的这些读书人钱多着呢。”书铺老板露出一个奸商的笑。

店小二很佩服:“小的知道了。”

果然老板就是老板,要是他有老板的精明劲,那他就当上老板了。不想当老板的店小二不是好的店小二,他也要学习老板的奸诈……不精明劲儿。

店小二立马让人用红笔把书铺老板说的话写下来,然后让人支起书铺,在外面卖解元试卷。

“解元试卷!货真价实的解元试卷!想要逆袭成天才?想要你的孩子成为解元吗?这一切都在解元试卷中!只要一两银子,一两银子就可以把这份希望带回家!大家还在等什么,一两银子一份给您一份解元试卷!”

书生们才看完桂榜还没有离去,店小二的嗓门极大,还有关键的字眼“解元”,回头率百分百,有一群书生立马就凑上去。

“我们可以先看一看吗?”

店小二装作为难的样子还是点点头:“几位公子是头一个过来的人,那便看看吧。”

书生们对视一眼,拿上秦青灼的试卷,他们首先就赞叹了秦青灼的字迹,然后这些题都差不多,但秦青灼基本上就没有出错,到了策论才是真正的精髓。

每个书生拿到的试卷不一样,有的试卷是秦青灼刚开始准备乡试,所以在前面的题错得也很多,但秦青灼订正得很认真,红笔把错误的答案勾画下来,再把原文中能印证正确答案的地方抄写下来,整张试卷密密麻麻的。

几个书生精神一震。

可见这位解元绝不是浪得虚名,反而在学问上做足了功夫。

“我买十张!”看过的书生深吸一口气说道。

“给我来五张!”

“我也要三张!”

……

店小二笑容满面,书铺老板叫摆上的牌子也很有吸引力,很多读书人蜂拥而至。

“给我来五十张!”一个富商喊道。

他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但他也想让儿子考科举,总之先准备着。

“五张!”

书生们越喊越凶,许青阳和林朝得到这件消息,也派遣人买了三张暂时看看。

店小二被书生们围在了里面,短短的一个时辰,解元试卷就要卖完了。书铺进账有五百两银子。

哎,可是试卷就要完了,这个解元郎怎么不多做一些试卷呢,店小二无不遗憾的想。

青秦灼拿着四十五两银子开开心心的回家了,他觉得自己赚大了,做过的试卷还得了银子哩,他可真是个聪明人。

回到家里,秦青灼帮着明南知一起做饭,两个人饱饱的吃了一顿,秦青灼把怀里的四十两银子掏出来递给明南知:“南知,这是我卖试卷赚的钱。”

明南知喝了点果酒,上脸了,他说道:“相公你自己留着吧,以后的应酬总要花钱,这些钱不必一直放在我这里,你身上总要有钱。”

“卖试卷卖了四十五两银子,我留了五两银子,剩下的就做家用。”秦青灼讪讪的摸了摸鼻子:“我喜欢宅在家里,应该不会经常出门。”

他是一个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