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二嫁 第85章

作者:端瑜 标签: 天之骄子 种田文 打脸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南知,你过来坐一坐。”

明南知点点头,他今日穿着仍旧是素衣,可容貌过盛,怎么看都是好看。明南知在回春堂当大夫,旁人都喜欢找他看病。

秦青灼心里又酸又甜,主角受成长了,他的老婆也可以独当一面了,成为了一个优秀大夫!

京城那么大又那么小,秦青灼心想自己还没有遇见前夫哥。

他一定比纪凌好,这是不容置疑的。

明南知坐在一处把头靠在秦青灼的膝盖上,秦青灼低头摸了摸明南知的头发和耳朵。

老婆真的好可爱。

唰的一下耳朵就红了。

这一夜两个人躺在床上,秦青灼又把自己买的皇叔用上了。

次日一早,秦青灼被许青阳卷怕了,他还是去书房里做策论。他从李祭酒那了解到了一些朝廷的时政,皇帝不可能会考题考得太偏,再说还有朝中的大臣在侧,皇帝不至于考一些偏僻的题,但还是要细细考究。

他要从皇帝的角度来揣摩他的心思。

他在家做了一会儿学问,还是出门去了解民情去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秦青灼走到街上他率先去了木匠店,把关于农具的改造说给木匠听。

“代耕架?老夫从未听说过。不过听公子描绘,我已将此物绘画出来,公子你看看是不是这副样子?”老木匠将图纸交给秦青灼。

秦青灼一看,为老木匠精湛的画艺赞叹,这和他在书上看的有所差别,但差别不大。

“就是这样的,能做出来吗?”

老木匠笑了:“既是公子所托,那老夫就勉力试一试。”

秦青灼在集市里逛,他想到他到了京城还未去外城看看。他正想着,明南知喊住了他。

“相公。”

“南知,你去哪?”明南知带着医箱,一个人领着他往前走。

“我要去给人看病。”

秦青灼见领着明南知的人衣衫褴褛,面容凄苦,他心思一转,“我跟你一起去。”

三个人匆匆出了内城,到了一处村落的地方。

明南知仔细的给老人问诊,领着明南知的男子大约四十岁的年纪,秦青灼上前问他。

才知道他才三十岁而已。

此处的村落破旧,众人都是穿着朴素的衣裳,面容总是有一种麻木在其中。有村子里的小孩探出一个脑袋,秦青灼朝他招了招手。

秦青灼摸了摸他的头,他的容貌好看,说话清越有力,很快就取得了小孩的信任。

明南知把老人的病看完了,男子要给明南知给钱,明南知只收了药钱,没有收其他的钱。

“南知大夫,多谢你!”男子把铜钱收回来,热泪盈眶。

“这位大哥,我想问一问你们的村子的情况,我怎么很少看见青壮年?”

男子知道秦青灼是明南知的丈夫,对他放心就把村子的情况告诉秦青灼了。

赋税重,家中的青壮年都出去找活了,他们收下的粮食只能勉强够温饱。

“处处都要钱,我们哪来这么多的钱……一辈子都这么穷下去了,还落了一身的病。”

秦青灼看向刚刚发芽的稻田,一派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

殿试在即,京城中的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

崔成齐被关在书房,他愤愤的啃完鸡腿就睡了,随手翻到讲述大楚历史的一页,这次讲得是大楚的制度变迁,崔成齐匆匆的看了几页就翻了。

他猜想陛下一定不会考这个的!

到了殿试的那一日,万里无云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秦青灼等人一一低眉顺眼的进了集英殿。集英殿金碧辉煌,到处陈列着珠宝,柱子上雕刻着龙纹,书生们的呼吸都放轻了。有的书生两股战战,吞了吞唾沫才缓和下来,自从他们进入大殿的那一刻,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皇帝和官员的眼中,显然这位书生给皇帝和官员的印象并不好,众位书生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乱动。

建康帝这次没有穿道袍,反而穿着龙袍,威压逼人。太子随行在一侧,同行的官员有礼部尚书连大人,还有翰林院的汪大人,以及周首辅和文次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建康帝微微颔首,“都起来吧,让朕看看大楚的英才们。”

秦青灼第一次见到活着的皇帝,他只敢看皇帝的龙靴。

不可直视龙颜,不然是大不敬。

文无尘瞧见了自己的父亲,他立马低下了头。

满殿寂静无声,贡士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各部的大臣也是正襟危坐。

建康帝的目光扫过全殿,缓缓说道:“民之于官何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在当官的心里是什么地位。

此句话出自张衡的《东京赋》的“论民之于官”,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青灼握着笔的手指顿了顿。

第64章

集英殿的考生们听题听懵了, 他们准备的考题完全没用上。崔成齐挠了挠头,他脑子里一点想法也没有,他准备的考题也很传统, 就是农政。

百姓对于当官的算什么?文无尘也在思考, 他只好从自己看的书里汲取知识, 作为世家子弟他也去游学过, 但他的游学就是跟上层的世家子弟一起游玩,游山玩水, 现在对游学没有感受。

怎么突然就考了这么一个题?

众位考生半晌没有动笔,上方的建康帝没有再管底下的书生, 他扫了一眼坐了一阵儿就从集英殿离开了,太子还待在集英殿。

建康帝回到寝宫, 他立马穿上了道袍。他踱步去念道去了。

科举大事在他进入集英殿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任务了,朝中有太子和首辅在, 他很放心。

建康帝想到什么脚步顿了顿,“对了, 让煦儿来找朕。”

……

集英殿内, 太子自持身份不会下场去看考生的试卷, 他的目光落在秦青灼的身上后就落在殿中的世家子弟身上。

他的目光在崔成齐的身上停留的时间多一些,崔成齐是崔正君的侄子,太子虽不待见崔正君,但还是对崔家的人待其他的人不同。

秦青灼心中打好腹稿, 他开始落笔了。

整个集英殿只有毛笔落在纸上的声音。汪彦从前在淮郡监考乡试, 他对秦青灼的印象深刻, 他知道秦青灼这个小子一路从解元考上会元的时候, 把自己喝的茶一口气吐出来了。

全大楚的英才都摁不住他?!

连大人对秦青灼的会试策论印象深刻,两个大佬从座位上站起来, 他们踱步缓缓走到秦青灼的身边。

秦青灼还在想自己的策论。

他伏在案桌上,仔细思考根本没有在意周遭的环境。

文无尘也有思路了,他落笔很快。

许青阳和孙越,王生水等人虽说慢了半拍,但已经有思路了,他们也落笔了。

到了晌午时,宫女们会给考生们送上午膳,太子看了一阵儿也离开了,殿内只有大臣在盯着。

等到了下午,太子又来了一阵。

……

今日是殿试,京城中的达官贵人也是议论纷纷。他们有很多人都看好文无尘和王生水,对秦青灼倒是不怎么看重。

秦青灼在一众英才中了会元一定是有运气的成分,这次的殿试由皇帝和各部大臣亲自盯着,可不会有什么运气成分了。他们更倾向于文无尘和王生水这两位世家子弟。

“我倒是觉得秦公子会考得很好。”一个哥儿说道。

“你是觉得他长得好看吧。”

“长得好看会被点为探花。”那个哥儿笑着说。

“要我说,从乡野之地来的人还是没那个本事,在殿试就是原形毕露。”有人不屑的说道。

还有的人则是盯着明日的放榜,他们家中还有未出嫁的女儿和哥儿,他们想榜下捉婿,以后成为他们家的姑爷了,也是一股政治力量,相互扶持,家族才走得远。

最近纪凌的耳朵里都是这些书生的名字,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文无尘,王生水和秦青灼。

文无尘他知道,小时候还以前玩过,是一个很文静的人。王生水从小就很臭屁,他们是返回原籍里准备科举。

至于秦青灼,这个人在京城中名气越来越大了,是这次会试的第一名,还是从淮郡出来的人。纪凌对淮郡这个地方莫名在意。

“秦青灼是淮郡哪里的人?”纪凌问自己的下属。

下属们整日在街上巡逻,听了好些八卦,一听上司问自己这方面的事,一下子精神就来了。

“将军,这位秦公子是平县的人。”

纪凌不知道平县,他哦了一声,“不是说是小山村走出来的人吗?”

“对对对,是从清泉村走出来的。”下属拍了拍脑袋想起来了。

走在前面的纪凌脚步一顿,喉结上下滚动。清泉村?是他想的那个清泉村吗?

纪凌在脑海里搜索秦青灼这个名字,他的脑子没有印象,感觉这个人像是凭空出现一样。

有这么一个能从清泉村走到京城的人,他怎么可能会没有印象。

纪凌想到什么心跳加速,要是秦青灼是清泉村的人,那么他一定知道明南知吧,他或许可以问一问秦青灼。

“你去打听一下秦青灼的家住在哪里?”

“是,将军。”下属应了一声。

纪凌一想到自己能从秦青灼的口中得知明南知的下落,他的心里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喜悦。

多年未见,明南知还好吗?是不是还在等我。

他的心里难得升起了一股愧疚之情,他要好好补偿明南知。

“你知晓哪处的胭脂水粉最好?”他还从未给人买过胭脂水粉。

下属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