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二嫁 第95章

作者:端瑜 标签: 天之骄子 种田文 打脸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对啊,青灼一定会做一个好官,没准儿是一个青天大老爷勒。”

秦生用胳膊肘拐了拐秦父,“你说青灼这小子的名字是其他人取的,这个青字是不是就是青天大老爷的青?”

秦父今儿高兴:“我可不知道,就当是吧,他会做个好官的。”

“好好好,这是村子里的大事,今天我们村子里就吃一顿饭庆祝庆祝。”里正大声嚷道。

“好啊!”村民们纷纷叫喊。

村子里的妇人和哥儿们都去灶房里帮忙,大有把这顿饭好好做的架势。

李金花凑在白婉面前一口一口的亲家母叫着,也有人来恭维明父,明父哈哈大笑,面容红润。

“我都说了,我这个儿婿是一个好苗子,不然我怎么会把自己的宝贝儿子嫁给他,现在看见他成了大官,我的心里暖暖的,南知能跟着他过好日子就好了。啊,你说我,哎,我就是为他们高兴嘛,有这么一个儿婿,我脸上也好看。”

秦正谊喝了一点小酒,他把信封递给秦父,“秦青灼说了,要是伯父伯母有空的话,可以上京城去找他。”

秦父笑了笑,脸上满是欣慰的表情,“我们这老两口去什么,这不是给青灼添乱吗?等我们有空了再去,现在青灼刚在京城里当官,我们就不去了。”

秦正谊也不好多说,“伯父,秦青灼是真的希望你们俩去京城里享福。”

“有福享的,我们有空就上京城去。”秦父打哈哈糊弄过去。

白婉在灶房里忙了一会儿,她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偷偷抹眼泪,哭得抽噎起来。

以前村子里多少风言风语都是让他们别供着秦青灼读书,如今是苦尽甘来了,多亏了祖宗保佑。

改日要去给祖宗们上香。

回到家后,李金花立马去了镇上,明芦嫁给了镇上的李家大郎,李金花去镇上找明芦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李家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面馆,家里是一间小院子,李金花到的时候,明芦正弯腰在洗衣服。

“芦儿,你先起来,我得了一个好消息。”

“娘,进屋里说。”明芦看见李金花还有些惊讶。

明芦穿着体面的衣裳,比在村子里穿的衣服好多了,就是没在村子里看着好看,眉眼有些疲态,瞧着竟是老了好几岁。

“芦儿,秦青灼成新科状元了。”李金花开门见山,语出惊人的说。

明芦一愣趴在床上呜呜的哭起来,他哽咽道:“娘,这算哪门子的好消息,明南知都是新科夫郎了,你这是故意惹我伤心来了。”

“你看看,我在李家做牛做马,根本就没有享福,虽然是在镇上住,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是我在干,家里的事李大郎从来不做,婆婆和公公也不沾手,我简直就像是一个侍从一样。”

第70章 乔迁之喜

明芦一想秦青灼俊美的样子, 再对比李家大郎这样子,他哭得更凶了。明南知现在又是状元夫郎,这生生的把他踩在了脚底下。

“你这又是何故, 村里的人还是羡慕你的, 现下明南知做了官夫郎, 你是弟弟, 也可沾光。你既是嫁人了就好好过日子,谁又不是这样在婆婆手底下熬出来的。”

李金花心里也后悔, 现在多说无益,只能让自家哥儿低着头生活。该她没看出来秦青灼有这般的本事, 她长这么大连平县都没去过,明南知这个贱.蹄子已经到了京城, 还在做人人艳羡的官夫郎。

要是如此,她该把明芦嫁给秦青灼, 免得让明南知一个二嫁的哥儿占了便宜。

“官夫郎……”

明芦喃喃自语一直念叨着,他的双目无神, 眼泪侵透了衣襟。

他神经质的咬着指甲, “为什么我不是他。”

外面传来李家大郎粗犷的声音, 嘴里不干不净的说着什么。李家大郎比明芦大了十岁左右,又不爱干净,夏日里身上总有味道,身上长了一身的横肉。

明芦心下恨极了。

“吵嚷什么, 有什么好吵嚷的!”他大声崩溃吼道。

外面的人静了静, 李家大郎嘟囔的骂了一句, “现下我不跟你计较, 等岳母走后有你好受的。”

李金花听不下去,去外面和李家大郎说话。

明芦只顾在屋子里流泪, 他本可以忍受这样的日子,但一听见明南知过得越来越好,他就有些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了。

……

京城

秦青灼在翰林院没有摸多少鱼,他最近在整理档案和国史馆之间来回奔波,只能借着去茅房偷偷小懒。

没有摸鱼的工作是不完美的工作。

到了午膳的时辰,秦青灼吃的很多,争取薅朝廷的羊毛。

翰林们:“……”

大胃王是吧。

“国史馆的活繁琐又细致,什么时候才能做正事。”

王生水天性活泼,做事三分热度。他已考上功名,家里正在给他物色正室,他对这些漠不关心。世家大族长大的孩子,婚姻本就是为了利益联姻,两个人相敬如宾的过着,要是合了性子,先婚后爱也是恩爱万分。

“对了,还未祝你乔迁之喜,什么时候请吃酒?”

秦青灼吃完一块红烧肉才说道:“等休沐后再请你们吃一回好的。”

“那敢情好。”

王生水吃了几块肉,随口问道:“文无尘,你家里在催你成家吗?”

“全由家中长辈做主。”

秦青灼和王生水闻言顿时失望,瞧文无尘冷冷清清的性子,还不知道会和什么人在一起呢。

好歹是没有娶亲又意气风发的官员,王生水和文无尘也算家世显赫,年少有为,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王生水:“我给长辈提要求了,我长得这么好看,当然也要一个长相和身材俱佳的夫郎。”

“脾气?家中长辈会斟酌的。”

只要长得好看,王生水心想脾气应该也能忍受。

“对了,你们还不知道纪凌已经跟宁王府提亲了,就在六月初就成亲。”

秦青灼筷子中的排骨滚在碗里了。

“纪凌?”

王生水挑了挑桃花眼,“你也很惊讶吧。纪凌片叶不沾身,这次竟要收心成家了。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吓了一跳,这不符合纪凌的性格啊。”

原著中傅澜就是恶毒男二,一直致力于破坏纪凌和明南知的婚姻,最后还是如了傅澜的愿,成了纪凌的平夫。

现在纪凌直接就娶傅澜为夫,秦青灼的小心脏怦怦直跳,他还没有遇见纪凌,结果纪凌就自觉醒悟和傅澜在一起了。

蝴蝶煽动翅膀就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纪凌被他蝴蝶掉了。

“那太好了。”秦青灼斟酌字句,隐藏自己的小心思,“纪将军也该成亲了,不然总是不定性,这不好。”

“秦兄说这话倒是颇有我家中长辈的风范,秦兄和纪将军也是同龄人。”

秦青灼心想谁跟他是同龄人了,纪凌明明比他更老。

用完午膳后,秦青灼和同僚们道别,他去国史馆帮忙。

他今日整理的是《礼记》,他先是用宣纸把目录写下来,再做了分类。干活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秦青灼投进了心力,做得渐渐入迷了。

汪大人来国史馆借阅书籍,他是侍读学士主要为太子和皇帝讲经史,备顾问应对。建康帝把国家大事基本甩给了太子,所以汪彦主要是职责就是给太子讲经史。身为侍读学士还涉及到编辑经文。

在国史馆转了一圈,国史馆有一些书籍需要好好修补和撰写,有了三个新来的官员,多数都是使在这里。

近日太子越发的有威严和气魄了,汪彦跟太子接触的时间长,知道这位以文雅也有杀伐果断的一面。

今日还在讲课时,太子问道:“汪大人明日可否讲一讲《礼记》中的君臣之礼?”

汪大人只好应是,今日就在国史馆里查询书籍。太子一定是看过《礼记》的,他身为侍读学士要讲解得更加透彻,要是能有新意那就更好了。

这侍奉储君也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汪彦到了《礼记》的这处正好看见秦青灼在整理书籍,他的眼睛瞬间亮了。

秦青灼的思想有时候就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汪彦不慌不忙的走过来站在秦青灼的面前。

秦青灼低着头在看书,余光看见了汪彦在官袍下的大肚子,他立马放下书籍拱手而对:“汪大人好。”

“不用多礼,你这是在整理《礼记》?”

“下官也不算是整理《礼记》,只是把每一个篇目擅自做了一个总结归纳,这样需要找篇目的时候就容易多了。”秦青灼恭敬的回答。

“哦,秦大人说得有些道理。”汪彦赞赏的点点头,不经意问道:“在《礼记》中有许多关于君臣之礼的介绍,你是如何理解的?”

又来考问他了,科举已经考完了,秦青灼仿佛又回到了学堂被夫子提问的时候,这回是上司来考他了。

秦青灼斟酌着句子。

“以礼义为纲纪。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王以礼待臣子,尊重臣子,臣子就会忠于君王。君臣关系不仅在于臣,也在于君。君王要行正,行君子之风。”

汪彦本来听见前面的时候还没有多大的反应,都是千篇一律的话,结果他听到最后的时候有些兴致了。

“君王的行为是方正的,古有上行下效。君王应该成为臣子的表率。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礼是儒家所提倡的,君臣上下遵守礼节和规则才能成为王朝稳定的基石。忠君之时要行正道,立人道,不能因为畏惧而失道。”

汪彦的神色若有所思,秦青灼越说越顺畅。

“事君大言,则望大利。事君小言,则望小利。臣子在侍奉君王时,提出的对王朝好的建议对君王有好处,也可以得到期望的利益。作为臣子应当诚实公正,因为在王朝之下,君王和臣子的利益是一致的。君王是舵手控制方向,那么臣工就是水手。”

秦青灼拱手:“朝廷的稳定有利于稳定王朝的稳定。”

“臣工侍君,该处处小心谨慎,应该处处把事务交给君王处理过目,不应隐瞒君王。”

汪彦听见最后一句已是惊奇不已,他的脑子闪过什么但没有抓住。秦青灼的话已经让他惊讶了,心中对他很欣赏。

“你说得很有道理,你继续整理书籍吧。”

汪彦踱步离开,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汪彦稍稍润色了一些,秦青灼的话语中对臣工太看重了,这要是说出来怕太子不高兴,汪彦把话语的中心更加偏向君王。

他把秦青灼改了一个侧重点,“驭”如何驾驭人臣才是帝王心术。

……

秦青灼下值后并没有立刻归家,他反而顺道去了回春堂。明南知在回春堂给病人看病,回春堂有几个学徒,现在还在学习如何辨别草药,有遇见不会的就会去问明南知。

明南知知道就会讲解给学徒们听,要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就会虚心请教自己的师兄们。师兄们在讲解时,明南知也在一旁听。

秦青灼走过来时还未换下官袍,他在医馆门口就有不少人在看他,秦青灼的脸皮虽厚,但一涉及在情爱时,他的脸皮森*晚*整*理就会变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