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131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穿越重生

“看样子是的了。这个东西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天气好就会有人撑着小船过来收上去晒干,再送到码头那边的收货站去,我们有专门的人员把这些东西送到蓟县的商行去卖,也有一些商人过来我们这里收购海货干货。那边看去的架子上在晒的应该就是海带了,我们一会上去看看。”韩凛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过养殖场这边,正好顺便巡视一下他们养殖场的情况。

傅秋白来养殖场的次数也不多,不过之前他跟着韩凛一起到这边来看过,所以是知道海滩上面晒的是他们海里捞上去的海带。

一直跟着的严臻发出了一个疑问:“海里不是很多这些东西吗?你们怎么还专门自己种呢?”

这个问题不等韩凛回答,严长安就问自家傻侄子,“你看山上还好多野猪呢?为什么还有人养猪啊?”

韩凛跟着解释道:“什么东西无限制的捕捞都会减少的,而且我们自己养殖的话,可以集中养殖,集中收获,会比派人出海捕捞更安全和便利。”他这个回答算是告诉了所有人他办这些养殖场的初衷和目的,一个是为了保护这片海域的鱼类和植物;第二个也是可以集中收获,提高效益和收益。

最后还有一点他没说的是,他们在这里办养殖场,也可以接收一下老弱残兵来养殖场干活,也算是给这些士兵们安排一条比较好的退路。这些年他们办驿站和邮站,虽然那边已经接收了不少的人员,但是还远远不够的。要知道北地打了多少年的战,这里就来了多少的将士,不仅仅是从前的老兵老将,还有现在的老兵老将,以及未来的老兵老将,这些人都总有老了退下来的那一天,到时候这些人的去处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其实他们北地地域辽阔,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为什么这里的人还这么穷呢,其中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这里的人没有把这些好的资源利用起来,抱着金山金山还饿着肚子。而韩凛现在要做的就是集中人力,还提供方法,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带领这些退下来的老兵老将们开发出一条新的道路和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出来。

“咱们不懂就问,也有好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的。”韩凛倒是没有觉得严臻问的这个问题傻,而是这是许多人正常的反应,明明海里就有这么多鱼为什么还要去养呢?但是海里的鱼多,你也要有本事抓得到才行啊。

如果是他们集中养的鱼虾,一网上去上来的都是鱼虾了。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珍珠养殖场,我带你们到那边去看看吧。”如果说他们之前看的那些养殖场都是走量低收益的,那么韩凛说的珍珠养殖场就是走质和高收益的了。

一听到珍珠养殖场,就连严长安都有点惊讶了,“珍珠也能养吗?”

“当然可以了,这世上但凡是地里能长的,海里能有的东西,就没有不能养的。”正好珍珠养殖场离得这里不远,韩凛就让护卫通知大家往珍珠养殖场过去。

严长安一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就跟他们自己种植草药一样,只要找对了方法,没什么是不能种出来的。

***

十几分钟后他们到了珍珠养殖场这里,养殖场的管事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们并且坐了小船过来。

韩凛直接对过来的管事吩咐:“你让人捞几个有珠的贝类上来看看。”

“是,小的这就去。”管事闻言亲自带人去捞了一盆大个的贝类过来。

“这个贝壳真大,这里头真的有珍珠吗?”严臻接过一个比他脸还大的贝壳,有点好奇这里头是不是真的有珍珠了。

“大部分都是有的,看珍珠是大是小。”管事回答。

“我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珍珠了。”严臻直接从脚上拔出了一把匕首,沿着贝壳的边缘用力一撬,就把贝壳给打开了。贝壳一打开,还真的见到里面有一颗很大的珍珠。

严臻一脸惊讶的拿出了里面的珍珠道:“还真的是有珍珠了!”

“这一颗是大的,你再摸摸,里面应该还有小的。”这个管事有经验,他在这里养珠也是养出一点经验来了的,不是当初那个刚来什么都不懂的人了。

严臻把匕首在身上擦拭了一下就插回了皮鞘里,用手摸了摸贝类的肉,还真的让他找出了两颗略小一点的珍珠,其中还有一颗粉色的,“这个颜色看起来还不错。”

和严臻看到这些珠子外表的漂亮不一样,严长安首先想到的是这些珍珠的药用价值,“你们这些贝类开出来的珍珠多吗?”

这一点就连养殖场的管事也不大清楚了,他们去年才开始养珠,还没什么经验,他也不知道这些贝类开出来的珍珠算是多还算是少了。

“应该不算是多。我们去年才开始养,时间还短,现在开出来的还略小了一点,等明年再收的话,应是比现在的珠子还要大也多一些。”韩凛以前他到朋友的珍珠养殖场去看过,他记得他朋友的珍珠养殖场开出来的珍珠都是很大颗、数量也不少的,相比而言他们一个贝壳才开出三颗小珠,这个数量和质量都不算是高。

严长安点点头,说道:“那明年我再过来看看。”

“可以啊,随时欢迎。”见开出来的珍珠的数量和质量不是太好,韩凛就让管事把捞上来的贝类放回去了。叮嘱了管事几句需要注意的事情后,他们一行人就乘坐小船往回走了,回到了螃蟹养殖场这边。

螃蟹养殖场这里的管事见他们要螃蟹,就亲自过来给他们捞螃蟹。

“小……”

“嗷!”

韩凛一句小心都还没有说出口,严臻的手就被螃蟹的大钳子给夹住了,疼得他发出嗷嗷的叫声。

“……”众人。

还是旁边跟着的护卫螃蟹的钳子给卸了下来,才解救出了严三少爷的手指头。

严俊往边上站了站,想假装不认识这个二哥。

这边距离码头还有段距离,看着太阳快落山了,担心天黑后行船有危险,韩凛就建议道:“我们捞几个回去生蚝养殖场那边烤着吃吧。”

“好啊。”严长安没什么所谓。

其他的人也是赞同。

所以一行人捞了不少的螃蟹走,去到其他的养殖场也顺便的从养殖场捞了一些鱼虾上来,最后回到生蚝养殖场去,一行人才上了岸。

这个时候太阳快下山了,养殖场的工作人员们把外面晾晒的生蚝干都收了回去,这一片海滩都空了出来。他们干脆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今晚的烧烤。

养殖场的管事知道他们在这里弄吃食,还亲自带人过来帮忙干活。

还有他们自己带来的这么多人手帮忙,烧烤的摊子很快的就支了起来。他们自己带了烧烤用的工具来,炉子往地上一摆,底下的木炭烧起来后,把铁网往上面一放,再把海鲜往上面一摆,就可以开烤了。

“咱们吃烧烤就是吃的一个气氛,要自己动手才有趣了,你们说是吧?”韩凛也让人给他们弄了一个炉子烤海鲜,他和自家傅老师还有严小七舅叔侄三个一个炉子。

严长安看着干活这么利索的康王爷,“看来你平时没少这么折腾吃食啊。”

“不多不多,就偶尔一两次而已。”韩凛谦虚道。

严长安看了谦虚的康王爷一眼,那眼神里写满了不相信。

见到有烟熏上来,韩凛对坐在他旁边的青年道:“秋白你往后坐一点,这个味道有点熏,小心熏得你一身味道了。”

不等傅秋白挪动凳子,对面正在烤大虾的严长安就看向韩凛问:“刚是谁说的,要自己动手才有趣啊,是你说的吧?”

“……”韩凛,没错,是他自己说的了。

“我坐在这里就好,反正回去也要换衣服的。”傅秋白笑道。

“小七舅我给你开一只大生蚝啊。”韩凛看生蚝烤得差不多了,就用小匕首开了一只生蚝的壳,往里面放了多多的蒜蓉进去,把生蚝挪到对面去,“来,小七舅,给你吃。”好把你的嘴巴堵住了!

“谢谢你哦。”严长安很不客气的笑纳了。

“不用谢。”韩凛继续把其他的生蚝撬开,分给大家吃。

严臻这边也学着韩凛撬生蚝,开一个吃一个,自己一个人吃得不亦乐乎了,“这东西不错,等我们走的时候装两车给我带回去给父亲他们也尝尝。”

“可以啊,没问题,两车不够的话就多装两车。”反正他们的养殖场多的是,韩凛在这方面大方得很。

在他们这个摊子的生蚝可以开吃的时候,其他摊子的烤海鲜也可以吃了,海滩上飘起了一阵阵香味。

知道这个时候是员工们吃晚饭的时间,韩凛就让身边的护卫给养殖场的员工们送一些烤熟的生蚝过去,以表示他这个老板对员工们的关爱了。

得到老板赏赐的员工们很是受宠若惊。

第238章 担心

隔日严臻走的时候,傅秋白和严长安都没有跟着一块走。休息了两天的严俊在他二哥走后就回了造船坊去继续忙新船的事情去了。

蓟县那边最近没什么紧要的事情,所以韩凛打算在别院这里多住几日,顺便盯盯造船坊的事情。而且他们家傅老师刚来没两天,他也舍不得让他们家傅老师走,还不如他们在这边多住几天,等过阵子再一起回蓟县了。

有傅老师这个军师在后方坐镇,完全把蓟县那边的事情交给自家青年去安排韩凛都没有什么担心的,因为他发现在处理政务方面,他们家傅老师比他有经验和手段多了。

两艘大船造出来后,韩凛这边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虽然他很想把大船的动力从人力换成机械发力,这个问题他也提出来了,不过现在还在研究当中,目前研究成果还未出来。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造出来的新船在动力方面也比从前的旧船的技术要先进许多。现在就等严俊那边能不能带人研究出新的技术出来,改进他们现有的技术,若是能造出靠机械驱动的发动机,那就更好不过了。

这一天难得两人起了一个大早出来看日出,两人坐在海滩上等着太阳出来。

几个护卫队长带着人在沿着海岸跑步,距离他们不远,万一他们在这里遇到什么事情,那帮护卫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回来救他们。

这几年韩凛在外边也遇到过几次大大小小的刺杀,每次都是身边的这些护卫们及时发现,并且带他化险为夷。现在他们护卫队的人员已经从当初的八百增长到现在的三千人了,这三千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他和傅秋白两个人,不过其中一队被他派去了南边搞种植和开办作坊,种出来的粮食和制品运回来他们北边,补充了他们北边粮食的短缺。

两人坐在这里就说到眼下的一些事情,韩凛就说起了南边的事,“我们现在有了大船后,以后我们可以直接派船到南边去把物资运回来,会比陆运要方便和快捷许多。”

“今年的雨水明显比往年少,北地的粮食定然是会欠收的。一旦北地这里发生旱灾,草原上的那些胡人一定会南下,我们要趁早做好准备才好。”傅秋白记得上辈子的这一年,北边这里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洪灾,后面还发生了瘟疫,北地这里死去了许多的百姓。当时草原外也死去了大量的牛羊,饿了的胡人就把目光放在他们大召的身上,趁机攻破边关的防守南下,屠杀了他们好几个城的百姓。后面屠城的消息传回京城去的时候,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虽然后来他们大召胜了,把胡人打回了塞外去,但是那一场天灾和人祸还是给他们大召带去极大的损失,让本已经积贫积弱的大召更加的贫弱。以至于在几年后胡人卷土重来,他们大召在与胡人的对战中节节败退,无力再与胡人一战了。

那个时候的他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去改变当时的局面,只可惜光凭他一人之力,难以扭转乾坤。后来他回来了这里,结局如何傅秋白没有看到,但是他的心里对结局早已经有了预料。

这辈子他回来,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努力经营北地这里,每年他们给严家军和其他几家的军队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就是希望把北边的这些将士和士兵们养好。万一边关这里真的和胡人起了战事,这些边关的将士们也有力气和胡人一战。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有感觉到了,今年的气温明显比往年要高许多,开春到现在也没有下过几场雨,这个问题我们是要重视起来。”韩凛对今年的气候的异常也有所发觉,这个时代最怕的就是天灾了,天灾必然伴随着人祸,到时候两个加一起简直是能要人命,他们提前做好防范也是很有必要的。

“粮食的问题我们不用太担心的,这几年我们北地地里产量的情况不错,下面的百姓们家中应该是有些余粮的。再就是我们这边的养殖场的船队上半年也会有收成,这些收上来的鱼货我们让底下的人晒干了存入仓库里,后面半年就减少出货量,没有天灾就等到年底或者是明年再大批量出货,若是遇到天灾就拿来应急用。”

“另外我们再安排大船跑几趟南方,把那边的粮食和物资运到这边来,总之肯定是不能出现饿死人的情况的。”这两年他们为了鼓励生育,可是在鼓励生育这件事请上花了不少钱的,可以说这北地的百姓,每一条人命都和他们有关系了。

他们北地这里本来就地广人稀,就算是这几年经过他们的努力,这里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他们这里的人口总数还是少的。特别是这几年他们为了开发北地,哪哪都需要人干活,缺人的情况就更明显了,好在他们从中原地区和南边的一些地方弄了不少的人到这里来。

现在人本来就少了,死一个少一个,要是死光了,他们上哪儿找人干活了?韩凛早就把这北地的百姓当成了他的子民,绝对不容许他治理下的封地里发生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

傅秋白对他们北地产量的情况也清楚,还有他们现在有了大船,要到南方去运粮回来也方便多了,“我们北边发生旱灾,南边十有八九也是逃不掉的。”因为他记得当年北地旱灾,南边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

朝廷最怕的就是南涝北旱的这两种事情发生了,救得了北边就救不了南边,朝廷向来是以北为重,自然南边的百姓就被放弃了。

后来傅秋白自己也想过,如果是他自己站在帝皇的位置,他知道自己也很难做到两边都兼顾得到位的办法出来,所以在这个事情上他也不去谴责当时的天子为了一方,放弃另一方。因为一旦北边失守,胡兵南下,他们整个大召都会陷入危险之地,到时候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南方了。

“你说的这个也是,有句话说的,南涝北旱,北旱了南边容易发生水灾。而且我们这边要是旱久的话,也有可能伴随着洪灾和雪灾的到来。死的人和动物一多,必然是会发生瘟疫的。”在来这个世界之前,韩凛在他们那个世界也经历了旱灾和洪灾,还有严重的疫情。若非是他们国家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措施到位,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而现在在他们这个世界里,国家在抗旱救灾方面的经验不足,主要也是上面下达命令下来,下面施行起来太难,人员和物资都很难到位。即便是在他们原来那个世界里,发灾难财、吃死人血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就更别说在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了。

一听到瘟疫两个字,傅秋白的脸就微微的变了色。

韩凛看出青年的脸色微变,知道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是闻疫变色,他自己也经历过疫情的时代。不过他从现代来,知道瘟疫也不是不能提前防范的,“你别太担心,现在我们只是猜测有可能会发生旱灾,也不一定就发生的事情。说不定今晚上就下雨了呢?当然,这个事情我们要提前安排起来,有备无患。”

“抗旱的话,这几年我们让人在北地这里挖了这么多座水库,用水的问题应该是能有所保证的。只是我担心,一般旱灾之后会伴随着水灾和瘟疫,说不定还会有雪灾了。我们要做好抗旱和抗洪还有防疫、还有防范雪灾的工作。”

“瘟疫是可以提前防范的,回头我们找小七舅商量一下这个事情,出一个防疫和抗灾手册,提前发放到地方上去,告知百姓们遇到了瘟疫当如何处理。比起等着官府去救他们,还是要让大家学会自救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只要学会了,这些方法百姓们世代都能用的。”

“回头你那边要给皇兄那边去个信,让他下旨让地方做好抗旱和抗洪的准备,重点还是要教会底下的百姓们如何防疫和治理瘟疫,这个等我们与小七舅商量出方法来,再整理成册子送去京城给皇兄吧。”如果真的是发生全国性的灾难,这个事情肯定是需要皇帝哥哥来配合和调动的了,他们最多只能做好北边这里的防灾和防疫工作。

“嗯,这一点你说得也是对的。”傅秋白赞同这一点。

想到一个问题,傅秋白提醒道:“回头我们要派人去各地衙门查一查他们的粮库里头是不是有粮食,不能真的等到灾情发生了才发现仓库里头是没粮的,拿不出赈灾的粮食出来。”他记得当年北地发生旱灾的时候,各地官府的粮库里都是空空如也,拿不出粮食来赈灾,等朝廷赈灾的粮食发下来的时候,北地这里的百姓们早就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了。

第239章 防患未然

其实各地衙门的粮库没有粮食的这个事情,在官员们内部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不出事的时候还好,各地的官员们都相安无事。一旦一出事,都是以无数百姓的生命为代价的事情,哪怕是最后把这些贪官一个一个的都砍了,那些死去的百姓们的性命也无法挽回了。

来了这里这么久,韩凛也知道底下的官员们都是一群什么东西,一听青年的这话,他知道这个事情还真的是极有可能的。

“你说的这个倒也是,你明日给王升穆去个信,先让他安排人去查一查这个事情先,到时候安排老梁带一些人跟着一起去吧。”韩凛口中的老梁是护卫队的队长梁顺良。这几年护卫队的人员一直在增加,原先八个大队长一直保留着,后来还增加了两个新的大队长,八个大队增加到十个大队,每队三百人,刚好就是三千人。

王升穆现在从县令升到知府去了,顶替了从前孙广宁的位置,孙广宁如今被调到京城去当京官了。

从前韩凛承诺过手底下这帮官员们的事情他并不是空口说白话的,而是真的说到做到,这帮跟在他手底下真正做实事的官员,能升的他都想办法帮忙升了,升不上去的也想办法给换到一个更好的位置去。至于发财,他也给机会这帮官员们发了,当然发的不是老百姓口袋里的财,而是跟着他一起开作坊,赚多赚少肯定都是赚到钱的。

至于这些空出来的位置,肯定也有人员顶替了,朝廷上面会派人下来,不过这里头也不是没有操作的空间,现在蓟县的县令就换成了他们自己的人。

他们自己的老窝肯定是要换一个自己人更放心了,哪怕是从前的王升穆,韩凛对他也并非是全然的信任的,毕竟王升穆的后面还有一个王家,王家的背后是国公府了。不过王升穆升到知府的位置去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毕竟有国公府和王家的后台在,地方上的那些世家和官员都要卖王家和国公府的面子,他这边的政令到了王升穆那里去,再经过王升穆的手下放到各地去遇到的阻拦很小,政令施行起来也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