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137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穿越重生

傅秋白面上沉默了一下,显然也是在想控制粮价的对策。

想了想,他转头问自家小夫君:“你那边不是安排了大船到南边去运粮吗?粮食运回来了吗?”

“算着时间应该快了,我明日安排人去看看。”韩凛回来蓟县之前就安排了大船到那边去收粮,算着时间船只也该回来了。

听到青年问这个事情,韩凛大概就知道青年的打算了,问道:“你是打算把我们这批粮食充入市场,以此来控制粮价吗?”

第249章 计划经济

“我们的这些粮食不能交给别的粮行去安排,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自己开粮行铺子,粮价由我们来控制。”傅秋白知道那些粮行的背后都是有人的,与其把他们的粮食交给别人来安排,还不如他们自己来安排了,“以后燕地这里的粮食生意不能只让外面的商人来做,最好是我们在每个县镇都能开一家我们官办的粮行,这样也方便我们控制各地粮食的价格,其他粮行的价格要对比我们官办的粮行的价格来卖。”

“我们这里的粮食价格便宜,其他粮行的价格贵的话,百姓们肯定是会选择我们这里的粮行买粮的。”

他们涉及的产业挺多的,不过这里面并没有做粮行生意的铺子。

青年的这个提议倒是和他们原来那个世界早期的计划经济有点像了,在困难时期把市场经济变为计划经济,以此来控制物价,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对于这个提议韩凛还是比较赞同的,“你说的这个办法倒是可行。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我们可以在南北两地收粮,还可以给种地的百姓们一点实惠了。现在我们有了大船,要运输粮食物资肯定比别的商行容易,这样我们的路费减少的话,成本价也能控制下来。”

“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一点比较担心的,就是我们这里的粮价低的话,外头那帮商人怕是会蜂拥而至故意派人来买空我们的粮食呢?这样的话,底下的百姓还是很难买到便宜的粮食,还便宜了那帮有空子就钻的商人了。”

对于这帮能帮他们北地盘活经济的商人韩凛是又爱又恨,这里头有良心的商人,但是这里头也难以避免打发灾难财的商人。而且他们这个时代的法律又不健全,连一套规范商人行为的法律都没有,想用道德来绑架所有的商人做一个有良心的商人,很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既然傅秋白提出这个建议,对于自家小夫君说的喝一点他也想到了,“以后到我们粮行来买粮食的人,必须要带户籍到粮行去做登记,家里多少口人,每月只能限定买多少粮食,多了粮行也不能卖。”

从他们来燕地的第一年,韩凛就提出了人口普查和登记,原先的旧户籍一律都作废了,换成了新户籍,新户籍包括个人的身份户籍和全家的户籍本,这两样东西就相当于后世的身份证和户口本。有了这两样东西后,他们也能清楚的知道燕地有多少的人口,以及每年有多少人口增长和死亡的人数。

而且换了新户籍后,对当地的百姓也是有很大的好处和便利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他们当地的百姓能凭身份户籍,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他们北地作坊一些产出的东西,比如过冬要用的被褥和大衣,他们当地百姓能用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买到这些过冬的御寒物资;第二点就是,他们当地的百姓还可以凭借户籍本拿到新生儿的补贴;等等的这些只有他们当地百姓才能享受到的优惠和便利。

现在有了现成的户籍本,也能让他们根据人口来控制粮食的售卖,以此保证在灾难的时候他们当地的百姓都能用合理的价格买到粮食,也能买得到粮食。

“如果是加上你说的这个补充的话,我们倒是不用担心那帮商人故意派人来做空我们的粮行了。另外我们还可以补充一条,当地的百姓只能在他们县的粮行买粮食,不能跨县购买,这样也能避免有人跑到别的县去重复买粮。如果发现有人故意重复买粮和倒卖粮食,我们要对这部分人进行严厉的惩罚。”针对这个提议韩凛还做了两点补充。

他们这个时代的信息闭塞,如果不去查的话,很难查到一个人在两个地方同时买了粮食。韩凛知道如果有空子的话,那帮商人肯定会钻空子的。而且不作出惩罚的话,普通的老百姓不会以此为戒。

***

两个人在园子里走了一圈,就走进了凉亭里面坐了下来。

伺候的丫鬟给他们送来了茶水和点心。

韩凛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说起商业立法的事情,“我们大召至今都还没有一份关于商业方面的律法,我们是不是应该制定一份关于商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商人的行为,还有保证他们的利益呢?”

“关于商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你继续说下去。”傅秋白对小夫君提的这个商业法律法规很是感兴趣。

见青年对商业法感兴趣,韩凛继续说了下去,“我们用道德来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是每个人的道德标准都那么高的。就像是这一次粮价上涨的事情,这帮商人要涨价就涨价,连官府都拿他们没办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制定一部关于商业的立法,比如规定粮价在一定的时期内,只能涨百分之多少,如果超出了规定的范围之内,官府可以对这些商铺进行罚款。”

“如果这些商人能跟着官府出台的政策办事,等明年我们能在商业税上给他们减免一点,以此作为奖励。若是那些想长期在我们北地做生意的商人,必定是会遵循我们的法律法规来办事的,不然光是只有惩罚没有奖励,怕是很多人都不愿意遵循。”

“你说的倒也是了,那帮商人见不到好处,怕是不会听我们指挥的。”傅秋白也觉得用行为和道德来规范商人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小夫君提议的这个商业立法的事情倒是很好,“不过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们要与朝廷那边商议一下,看看朝廷那边的意思如何。”

“跟朝廷那边商议,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商议出结果出来了。不如,我们这边先找王知府和各县的县令,还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人们来一起来商量一下这个事情,先制定出一份关于商业法的初稿出来先。”韩凛对朝廷的那帮官员并没有什么信心和信任,就像是之前他们提议出海贸易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结果返回来了。

而且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到了那帮官员的嘴里就各种跑火车,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无中生有的帽子扣到他的头顶上来了,这才是最让韩凛恶心的一点了。

“要不你那边给皇兄去个信说一下这个事情,如果皇兄那边同意的话,我们制定出来的这一份商业法先在我们北地这里试行。如果试行的效果好的话,朝廷再根据我们这一份商业法来制定一份适合全国推广的商业法,也省得朝中那帮官员吵来吵去的都吵不出一个结果出来了。”

“嗯,好,明日我就给陛下去个信,跟陛下提一提商业立法的事情。”傅秋白点点头,他比谁都了解朝中的那帮官员是一帮什么样的人,等他们吵出一个结果出来还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还不如他们这边先制定律法和推行出去,朝廷再以他们这里为参考制定出一份适合全国推行的商业法了。

两个人在商业立法这个事情上一聊就聊了将近一个时辰。

见到青年在挠脖子,韩凛凑过去看了一眼,见上面是一个蚊子咬出来的包,他拉住了青年要挠脖子的手,“你别挠,上面都挠红了,回去上点草药吧。”

“这里蚊子太多了,我们回去再慢慢说吧。”

“嗯。”

两个人从凉亭出来,往他们住的小楼回去。

晚上睡觉之前,两个人又聊了一下今年的粮税问题,这一聊就聊到了深夜。

第二天早上怀里的人还要一早就起床去练剑,韩凛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觉到动静,伸手就把人给搂住了,“你起这么早做什么?再陪我睡会儿吧,不用急着起来……”

傅秋白也觉得有点累,就陪着小夫君一块睡了。

两个人这一觉睡到外面的太阳日上三竿,两人才相继醒来。

小夫君的手在摸他的肚子乱摸,傅秋白想到自己最近吃胖的小肚子,就有点不好意思的挪了挪身体,不让小夫君摸他的小肚子。

从床上坐了起来,拿起床头的闹钟看了一眼时间,傅秋白拍了拍还闭着眼睛在赖床的小夫君:“时候不早了,起来吧。”

“要不我们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再干活吧?”前一天睡晚了,第二天韩凛不想起床。

“赶紧起来,还有这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安排的,你觉得你有时间休息吗?”

“哎……我发现我这个王爷,还有你这个王妃当的,都还没有咱们府上的丫鬟和小厮们的日子过得轻松和舒服了。”

“要是让你和小福子的身份对调一下,你愿意?”

“……算了,我还是起来干活吧。”比起去当小太监娶不上媳妇,韩凛还是更愿意起来干活,睁开眼睛就对上媳妇儿在笑的眼,他摸了摸鼻子。

看着媳妇儿已经起床穿衣服了,他才慢吞吞的在后面跟着起床。

第250章 秋收

时间到了八月,天都还没有下过一滴雨,天上明晃晃的太阳刺人眼。

这个时候,一些途径村庄的河流的水断流了。好在这几年燕地这里许多村子都挖了蓄水和养鱼的池塘,还能保证村庄附近的农田灌溉用水,修建了排水灌溉区域内的田地里的庄稼大多都保住了。

蓟县城里挖了四口深水井,能供应全城百姓的吃水。从蓟县出去,往东和往西两条路上沿途的驿站都挖了深水井,以及燕地下面的县城和大部分的村庄也都挖了深水井,过路的商人和百姓们的吃水问题也基本上能保证。

这个事情后面是张千张县令负责和监管的。

等韩凛见到下属来报告这个事情,时间都已经是八月初了。

韩凛肯定和赞同了下属的工作之后,才说起了另一件事:“地里的庄稼这个时候大多都能收成了,久旱就怕久雨,你要派人去督促好下面村子的百姓们完成秋收的工作,你这边有时间的话最好也跟着下去地方看看。”

“是,下官明白,下官已经派人下去督促村子里的百姓们秋收了。”张千也担心这一点,所以早早的就安排手底下的人员到地方去督促百姓秋收了。

其实这个时候就算是官府不派人去督促秋收,底下的百姓们也都在赶着收粮了。今年大旱,这一季的庄稼好不容易才长成和成熟,要是因为一场雨全部都毁在地里,他们还真不知道上哪儿哭去了,所以一见地里的粮食成熟,百姓们比谁都要积极的去收粮。

对于农民来说,这一季的粮食收上来,他们全家人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都能吃上一顿饱饭,要是粮食毁了,他们全家的饭都不知道上哪去吃了。

因此,秋收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丰收的场景只是出现在燕地的地界里,出了燕地之外的许多地方,这些村子里没有修建蓄水和排水灌溉工程,地里的庄稼大多干瘪无粒,老农捧着干瘪的穗子跪在地里大哭,祈求苍天给他们全家一天活路。

只是天上只有明晃晃的太阳,并无神明,更无神明听得到百姓的哭声。

***

从蓟县去往顺州的方向,这里大半土地被划分为燕大书院的学田,还有女子纺织学院的学田,还有大半土地被划为农学院的研究和培育种植基地。这边除了大面积种植小麦、黍米和高粱这些作物之外,还有一片很大的棉花种植基地。

这几年农学院培育出来的各种的早熟、耐寒、耐旱的种子,大部分都是从燕大书院的学田和农学院的培育基地开始种植,因而这里的粮食比其他地方都要早熟。再加上这边早两年就修建好了排水渠和灌溉农田的工程,因而即便是这一年大旱,这里的作物长势都很好。

秋收是一件大事情,不仅燕大书院的全体师生要参与,就连女子纺织学院的全体师生们都要来参加秋收劳动。

知道最近是他们书院学田开始秋收的日子,傅秋白这个山长自然是要亲自来看一眼的了。他们家傅山长要到地里来,韩凛这个夫君自然也跟着一起来了,两个人就带着一群人出城,往书院的学田过来。

到了这边后,他们的马车停在棉花种植基地旁边的道路上,一群人站在棉花地的外围。

棉花地里有许多戴着纱帽和手套的姑娘们在地里采摘棉花,每个人的身上背着一个大篓子,采摘下来的棉花就塞进大篓子里。

在他们不远的地方等着收棉花的马车,马车里已经装了不少的棉花了。

两人过来查看这些收上来的棉花,韩凛用手抓了一把棉花,递过去给对面的青年看,“你看,我们今年采摘的这批棉花的成色看起来是不是比往年的都要好。”

“嗯,看起来是不错。”傅秋白也抓了一把棉花仔细的看了看,才把棉花放回去袋子了。

他们这些采摘下来的棉花会送进纺织作坊,经过加工做成棉衣棉裤或者是睡袋被褥。

从作坊里生产出来的棉衣棉裤和睡袋基本上都是供给军营里的将士们,少部分会以低价卖给他们当地的百姓,基本上是不卖给外地商人的,这也是为了保证他们军营里的将士和当地百姓们能有过冬的御寒衣物。

不过这些低价的商品他们不卖给外地来的商人,高价的皮毛却是专门为了这些外地来的商人们准备的。经过几年的时间,他们北地这里成了整个大召最大的皮料供应地区,除了羊毛、牛皮和其他各类兽皮之外,还有大量的兔皮。

他们这里冬日寒冷,兔子的皮毛比其他地区的都要厚实,因而他们这里的兔皮的料子比其他地区的都要好,因此兔皮也成了许多外地来的商人们最喜欢买入的皮料。

在棉花基地这里看完之后,他们一行人又到了别处去走走和看看。

地里有许多人在干活,地里还摆着一些奇奇怪怪的农具,这些农具大多是他们农学院和工学院一起合作和研发出来的农具,有了这些新农具之后,能大大的提高干活的效率。一些好用的农具经过官府的认可之后,已经推广到各地去了。

除了改进的新农具之外,现在他们所有县城和驿站都有农学院推出的种子卖,百姓们通过这些官方指定的地方购买良种,种出来的庄稼也比从前的要好,收成也更高。现在地里种的早稻,就是他们农学院推出的早稻良种。

“有了这批粮食上来,基本上能保证我们两所书院全体师生们的粮食供给问题了。我们燕地今年各地的收成应该都收个七八成上来,我们这边的百姓们的粮食应该是够过完这个冬天的,不过其他的地方还真的不好说了。”这也是多亏了他们这几年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然大旱一来,要是整个燕地下面所有的土地都颗粒无收,韩凛真不敢想象那个局面了。

傅秋白嗯了一声,点了点头,能保证两所书院所有师生们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的吃饭问题,他们这里已经少了一些担忧和压力了。

“往年这些学田的产出我们都没有挪过他用,想必书院里头应该是还有存粮的。今年的这个情况,你们对书院粮食的出入的管控要严格一些,无论是出入的账目,还是每天食堂的供给,要按人数供给,不要浪费,也别让某些人倒卖了书院的粮食,影响到其他人的吃饭问题。今年我们北边大旱,南边水灾,大概就我们这里还有一点粮食了。”他们派去南方的人回来,还给他们带回了南边许多地方在闹水灾的消息。

当得知南边也不好的时候,韩凛几乎可以想象当了皇帝的哥哥得多头疼了,所以说这个皇帝的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他们一个燕地这么大点的地方就够他们这么忙的了,更别说整个大召那么大而广的国土,那么多的郡县和百姓,南涝北旱,全国大半的地区都在受灾当中,朝廷怕是连救灾的银两都没有。

“我知道,我这边已经吩咐下面的人对书院的粮食出入加以管控了。”说到这个事情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傅秋白看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学生们,说道:“今年怕是会有不少灾民涌向我们这里。”

这一点他们都已经预料到了,两人都没想过驱赶这些灾民走。把人赶走,这些灾民又能到哪里去呢?还不如接收下来这些灾民,以后说不定会留在他们燕地这里,成为他们燕地的子民了。

“来就来吧,我这边已经安排了不少活等着他们来干了。”韩凛说道。

这几年每到冬季也有不少的灾民涌向他们这里,他们对接收灾民这个事情已经很有经验了。反正只要人来了,他们就给这些灾民安排地方住,和安排活干,不让这些灾民整个冬季都闲着没事干,以为来了他们这里就是躺着吃、躺着睡,从此过上好日子了。

如果真的是任由这些人来这里躺着吃躺着睡的话,韩凛并不怀疑这帮人必定每年都会来他们这里吃白食。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如果对这种天性不加以遏制,只会越变越严重。

反正这些人来了,他们就给这些灾民安排住处和工作,想办法让这些灾民在内部形成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这样他们也不用给这些灾民提供太多的物资。不然像是今年这样的年景,如果来的灾民太多,对他们当地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了。

两个人站在田边看人干活,韩凛转头看向他们家傅山长问道:“要不要也下去体验一下秋收的喜悦啊?”

傅秋白正想开口回答,就感觉到自己的脑子有一阵阵的发蒙。

“秋白?你怎么啦?”还是韩凛反应及时,一见到青年的脸色发白,就一把把人抱住了,“秋白,秋白?”

傅秋白想说自己没事,只是他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

感觉到压在他身上的重量越来越沉,韩凛看着闭上眼睛的青年喊道:“秋白,秋白,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第251章 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