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沉迷搞基建 第68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穿越重生

“谢王爷、王妃。”一帮官员们道了谢后,才敢站直了腰,不过他们一个个的眼睛都只敢盯着鞋面,不敢抬头去直面皇家天颜。

在来蓟县之前,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没把这位康王殿下当回事了。直到站在这里后,他们才真切的感受到天家皇族的气度不是他们这些普通人能比得了的,这个人光是站在这里,气场上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了。

即便是心里还有什么想法的人,这个时候都只能乖乖的收了起来。

第119章 开会

“王爷,王妃,小三少爷里面请。”王家与严家是姻亲的关系,虽然王县令作为旁支的子弟,不过他还是见过严家几位嫡出的少爷小姐们的,因而第一眼就认出了今天跟在康王和康王妃后面的还有他们严将军家的嫡三子。

闻言,韩凛就带着他们家傅老师,还有严俊跟在王县令的身后往里面进去。

韩凛带着他们家傅老师在上座的位置坐了下来,见到后面跟着进来的官员们都还站着,他摆摆手说道:“大家就近找位置坐吧。”

严俊就不是一个知道客气的人,他直接在左边第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曲先生虽然是严家的谋士,不过他身上并没有官职,因而这个时候是没有资格与这些知府县令们一同落座的,他就站在他们家小三少爷的身后去。

与曲先生一样的,还有跟着这些县令们同来的师爷们,虽然他们是在衙门里头做事,不过他们并不是正经的官员,只是县令私聘的僚属而已,因而他们的身上是没有品级,也不享有朝廷俸禄的,所以今日这种场合他们也是没有资格坐下来的。

不过韩凛看见了,还是对一旁站着的官差道:“你们去搬几张凳子过来。”

一旁的官差不明所以,看了他们家大人一眼,见他们家大人点头,他们就去搬了几张凳子过来。

韩凛让官差把拿来的凳子放下,对站在的曲先生和站着的人说道:“曲先生坐吧,后面站着的先生们,你们也找位置坐吧,大家不用站着。今天本王要说的话比较长,时间比较久,坐下来听好了。”

“谢王爷。”曲先生在康王府里住了几日,知道这位康王爷和康王妃平日里都是没什么架子的人,知道康王爷让他们坐并不是说的客套话,既然是让他们坐就是让他们坐了。因而他第一个道了谢,也是第一个在后面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其余的师爷们见到那位被称为曲先生的人都落座了,他们相互之间看了一眼,跟康王爷道了一声谢后,他们才坐了下来。只有他们知道,他们坐下的这一刻,仿佛屁股底下坐的不是凳子,而是一种被人尊重和肯定。

这种被尊重和肯定,还是来自于那位康王殿下,他们的心情一下子就更难以言喻了。

韩凛并不知道这些师爷们心里的想法,他不过是见这帮人一个个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要站着开会太辛苦,才让官差搬了几张凳子过来给大家坐下来开会而已。

等到大家都落了座后,他才看向在座的这帮官员们说道:“除了王县令是见过本王的之外,你们在此之前都没见过本王吧,今日趁着这个机会,咱们也见个面,相互认识认识。以后本王在北地这里的时间多,少不了与你们打交道的地方。要是大家都不认识,政令下达都找不到接收的人,也是个笑话了。”

“要不从这边开始,你们都站起来跟本王做个自我介绍了?”

韩凛今天在这里也没有追究这帮下属在他来了燕地这么久都没有来拜山头的事情,他不是不知道这些官员们的背后都是有人的,才会在他来了这么久都没有露面了,说不定是背后的那些人的授意了。可能这帮人也是想看看他这个无权无势的王爷怎么在这北地立足,想看他笑话也是真的。

偏偏,他就不如这帮人的意了!

“那就从下官先来吧。下官王升穆,见过王爷王妃,和诸位同僚们。”王县令见到这帮同僚们都不敢站起来,就站了起来说了自己的姓名和祖籍,“如今是这蓟县的县令。咱们都是同在燕地的官员,以后有什么政务上的往来,还请大家行个方便。”

虽然各县与各县之间赋税和行政上是独立的,他们这些同僚们之间往日里也没什么往来,不过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会跑到别的县去处理事情,很多时候跨县办事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若是碰上另一个县的人不肯配合,就更难处理了。

所以今日借着这个机会,王县令也想跟这些同僚们打个招呼和认识认识,指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要找上别人办事了呢。

果然,有了他打这个头后,后面的官员们都跟着站了起来报自己的姓名和祖籍,如今在那里担任何职。

今天来的这些人里面除了县令之外,还有两个知府,一个叫杨才、一个叫孙广宁。

一圈人都说完之后,唯有严俊坐在位置上没动。见这帮人盯着他看,严小三少爷眉毛一横,一脸凶巴巴的问道:“你们都看着我干嘛了?”

韩凛见到严小三弟凶巴巴的又觉得好笑,跟大家解释道:“大家不用看他,这位是咱们严将军家的三公子,他今天就是来凑热闹的而已。”他这句话既是告知了大家严俊的身份,也是告诉了这帮人,他和国公府的关系,让这帮人和他们背后的人知道,他与国公府的关系并不如他们想的那样。

“原来是严三公子啊,失敬失敬。”

“下官才说这位小公子看起来有点面善,原来是咱们大将军家的公子啊。”

往常这些官员们可没有机会见到这位国公府里的三少爷,更没机会见到那位严将军了。不过大伙儿也没有忘记上头还坐着康王和康王妃了,知道今日并不是巴结这位严三公子的好时机,因而他们只能安耐住内心的热情,和这位冷傲的严三公子打了一个招呼就内心有点遗憾的坐回去自己的位置上了。

倒是让这些官员们有点意外的是,坐在康王旁边位置上的是一个男子了,但是怎么喊他康王妃了?

难道康王妃是个男子?

也不怪这些县令们不知道这个事情了,他们所在的县大多是偏远的穷地方,以往哪有什么机会见到什么大人物,北地这里距离京城远,等京城的消息到达北地这里都要好几个月之后了。

因而除了个别消息比较灵通的官员之外,还是有半数以上的官员是到今天才知道坐在他们康王旁边的男子是他们的康王妃。

见这帮官员们看完了严俊后又往他旁边看来,韩凛倒也没想掩饰他们家傅老师的身份,既然他把人带来了,肯定是想把他的傅老师介绍给所有的人认识,“还未与你们介绍,本王旁边这位是本王的王妃傅秋白。”

傅秋白坐在这里,对众人看他的目光并没有什么感觉。

这里面有一个人看到傅秋白有点意外的,就是知府杨广,他以前是见过傅秋白的,自然也知道傅秋白从前是跟在他们四爷身边的人。如今他们四爷回了京城当了皇帝,但是怎么这个从前他们四爷身边的人却成了康王妃了?

尽管内心很是惊讶,不过杨广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想着等回去后一定要去好好查查这个事情。

其他那些官员们听到他们康王介绍康王妃,内心都十分的惊讶了。

不过都是在官场上混这么久的人,心里怎么想的,他们的面上也不会表露出来,一个个都掩饰得很好。

***

“今日找大家来这里,除了本王是想跟你们见个面之外,还有就是本王有几件事想与你们说说。”韩凛看着在座的各个下属们,说起了正事,“你们在这里比本王来这里的时间长,想必你们也知道北地是个什么情况,你们治下的县城和村庄是个什么情况,你们应该比本王更清楚吧?”

“本王来了这里一段时间,也了解了一些这里的情况。其实咱们这里地域辽阔,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地理上的先天条件并不比江南水乡那些地方差的。只要咱们共同努力,把这片地方治理好和经营好,让咱们这里成为第二个江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咱们这里唯一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太靠近边关,胡人经常来侵扰咱们还有当地的百姓,这也使得咱们地里的庄稼刚一长好,就被那些胡人抢了去,农民们辛苦一年没有收成,你们当地的赋税也收不上去。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呢,还是咱们国要富,民要强,百姓要吃饱肚子,才有力气抵抗外敌,饿着肚子,别说百姓打不了胡人,就是将军都打不了胡人。”

“所以,咱们才更要把这片土地治理好和经营好了,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让士兵吃饱肚子,让所有的人都吃饱肚子,举得起手上的武器,咱们才有力气与敌人抗争了。咱们众志成城,携手并进,才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所以,你们一个个的,也别只顾着眼前的那点苍蝇小利。咱们要往长远了看,只要你们把这个地方治理好了,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了,别说升官,当知州、知府,说不定有一天你们这里一个个的都能把官当到京城六部去了。”韩凛深知这帮官员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升官和发财。不过在这么一个穷地方当个穷县令,整日里盯着老百姓口袋里的那点东西,能发得了什么大财了?

说到这里,他倒也不是鼓励这帮官员们整日里想着升官发财,不过人嘛,还是得有个目标才肯去努力了。这个时候跟这帮人谈太崇高的理想,估计这帮人也听不进去,最简单粗暴好理解的,还是先谈升官吧。

不过要想升到更大的官去,怎么也得先把这个小官当好不是?

第120章 表态

把官当到京城六部去吗?就凭他们?

这是今天在场的所有官员们心里同时出现的一个声音。

但是同时他们的心里又出现一个声音,万一呢?万一他们真的能把官当到京城去呢?

就是杨才和孙广宁两个知府,他们也从未敢想过能把官当到京城六部去。若是他们有这个能耐和人脉,就不会半辈子都在这种穷地方当官,早就把官当到富足一点的州郡去了。

别看同样品级的官员,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同样是四品官,京官要比地方官高出一级。同样是县,大县有六千户以上、中县三千户上、中下县不满三千户。县官所在的县的级别越高,以后他们的仕途得到提升的机会就越多;反之,所在的县越小,以后再仕途上升迁的可能性就越小。

同样是当县官,在京畿之地当县官肯定是比在他们北地这些穷乡僻壤当县官升迁的可能性更大了。而且,越靠近皇权所在的地方,他们的所作为所谓就越能被上位者看到。反之,离得皇权越远,他们在地方上做出来的政绩都是落到了别人的手上去,功劳都成了上面人的,有什么锅都是他们底下的人背,他们自己一辈子在这个穷地方干到死,都还是个小县官,倒霉一点的话还会被上官推出去挡罪。

对于官场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韩凛的心里多少也知道一点,现代社会在这点上和古代官场也没什么不同。不少体制内的人的想法都是:反正干不干也是拿点死工资,又没什么升职的机会,那么辛苦还不如躺平了,到了年纪就退休。不过,今天既然他把这帮人召集来了,他就不想再看到这帮人继续在任上躺平了。

“人生在世,就这么短暂的一辈子,不拼一把,怎么知道能把路走到哪里去呢?本王这话,说得有点道理吧?”一看这帮人脸上那点微妙的表情,韩凛就知道这帮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了,一个个的无非就是在心里衡量权益了,“本王也知道你们在这里当官不容易,可能你们努力做出来的那点政绩,到头来落不到你们自个的头上,反倒成了别人升官的政绩和机会了,想必你们的心里也很懊恼。”

“别的不敢说,有一点,本王绝对可以跟你们保证的,就是只要你们能做出成绩的,本王一定会让你们做出来的政绩落到你们自个的头上去,不会让你们在这里辛辛苦苦干活,功劳却成了别人的。本王都已经坐到这个位置上来了,也不需要你们的那点政绩来升官,是吧?反倒是你们要是能做出政绩来,让本王看到你们的能力和努力,本王这里跟陛下去信的时候,顺便在信中提一提你们谁的名字,让陛下记住你们的名字,说不定下次调去京城当官的,就是你们这里头的任何一个人了。你们说是吧?”

康王的话说到这里,底下的这帮官员们还有什么不懂的了。

哪怕是他们上面的主子,都不能直接跟天子去信,还能在写给天子的信里提他们的名字了。但是他们相信,这位康王殿下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也不会看得上他们的那点小政绩和贪他们的那点小功劳,光凭这一点,就足够他们对这位康王殿下死心塌地了。

他们入了官场是为什么,可不就是为了当大官吗?只是现实打了他们的脸,他们才会在任上蹉跎到现在。要是有个机会,让他们能把官当到京城去,他们为何不拼一把呢?要是他们能当到京城六部去,当个一品大员,他们的名字都得写入家族史册里,被后人传颂吧!

“王爷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下官一定竭尽全力的给您办好。”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的是灵丘县的县令张淞,在场的官员里头就数他最胖,笑起来跟尊弥陀佛似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看不见了。

在张县令表态之后,其余的县官们都跟着一个个的表态。

就连杨才也站出来表明他的态度:“下官听凭王爷吩咐。”

杨才这一表态,孙广宁再也坐不住的,站出来表明了他的态度。

在场的这些人里头,王升穆与他们康王爷的接触最多的,多少知道他们这位康王爷的为人,既然他今天能在这里说出一番话,他日就必定能为他们做到的。虽然他身为王家子弟,能当到这个县令都是家里帮了忙的缘故,但是他也知道王家不止他一个子弟,而且作为王家旁支的子弟,家族里头能给他的助力是十分有限的,若不是他足够优秀,怕是连蓟县县令的这个位置都不一定捞得到。但是,若是日后有康王的帮助,说不定他还真的能在这个位置上往上走一走了。

其他人的想法大多也与王县令差不多。

韩凛把这些人脸上的表情看在眼里,转头看了旁边的傅老师一眼,与他们家傅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后,才转头回来看向下面的一帮下属们说道:“大家可以放心,本王要你们做的事情,肯定不会是什么杀人放火、触犯国法国规、违背你们良心道德的事情。相反,本王带你们做的事,日后必定是会让你们被一方百姓记住,名流千古,为世人所赞颂的好事。”

还有这等好事?这帮官员们本来想着能干得好升个官就行了,若是能被一方百姓记住,名流千古,为世人做赞颂?简直就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了。

“王爷您请说,您想下官们怎么做,下官们一定好好的配合您。”

“是是,王爷您请吩咐。”

底下的这帮官员们还有什么不懂的了,不就是让他们干活吗?他们干就是了!

若不是坐在这里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严俊都不敢相信这帮官员还有求着干活的一天了。此刻他看着韩凛的眼神里都有点变了,这个人,这一手蛊惑人心的本事,着实厉害了一点。

不过看着底下的这帮下属们来开会一个个都是空着手来的,韩凛不太满意的说道:“下次本王让你们再来开会,你们要自己带上纸笔和墨汁来,省得本王说的内容你们记不住。小福子,给他们把纸笔发下去。”

“是,主子。”闻言小福子把早就准备好的纸笔和墨汁发下去给底下的官员们,就连后面一排坐着的人,他也一人发了一支毛笔和几张纸。

待到小福子发完了纸笔和墨汁回来,韩凛才继续说道:“第一件呢,就是你们回去之后,要把你们所管辖地区的土地丈量清楚,哪些地是有主的,哪些地是无主之地,都一一的登记好。这些地回收回来,以后就是官府的地了。”

“有一点本王必须说明白的,就是荒废三年以上没有耕种过的地,都算是荒地。记住本王说的这一点了,不管这个地是谁的,是你们老丈人的也好,是你们亲舅的也好,还是你们自己的也好,荒废了三年以上没有种过东西的,都算是荒地。你们到时候不要一个个的,把这些荒地登记到你们自个的名下去,要是让本王知道你们这么干,你们这一身官服也不要穿了!”

为了防止这帮人回头给他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韩凛特意的强调了后面的这一点,就怕这帮人借着丈量荒地的名义,把这些荒地都写到了他们自己的名下去了。

而且丈量土地这一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那些躲到山上去的山贼给逼下山来,想要地就给他乖乖下山来当良民,要是继续躲在山上,那么不好意思,这些地以后就归官府所有了。

“至于,这些登记出来的荒地做什么用的呢?”

“地,肯定就是要种的了,只有种上粮食庄稼,才能长出东西来,荒在那里就只是荒地而已。所以,这些收回来的地,本王要你们再以官府的名义,把这些地租给没地的百姓们耕种。或者是有地的,但是家里还有富余的劳动力的的百姓,也可以跟官府租这些地来种。本王不管你们从前一地的税收是多少,从今年六月开始,这些佃租的地,都统一,只收一成的粮税。除此之外,不许再收其他的杂税了。”

“这些收上来的粮税,你们当地衙门留一半,另外一半,送到蓟县来,回头本王会在蓟县这里建立一个大粮仓,用来储存粮食。”

“这些储存的粮食做何用呢?一是作为战时的备用物资;二是作为灾年的救济物资。你们当地衙门也一样,本王希望你们每个地方都能储存够当地百姓,至少一年所有的粮食和物资。有一句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句话不仅是对百姓而言,还有对你们来说也是一样的。”从他们家傅老师那里,韩凛是知道各地官府都有一个专门用来储存救济粮食的粮仓的,但是这个粮仓大多都是空的,里面的粮食早就被当地的官员搬空和吃空了。

像是蓟县这里的粮仓也是空的,就更别说其他各地的了。

第121章 眼下

对于这一点韩凛也能表示理解,北地这里各县太穷了,每年的粮食税收都不一定收得上来。再加上连年战乱,百姓都跑光了,还有谁种地呢?哪里来的粮食和税收了?

所以眼下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地还给百姓,把地种起来才有产出,有产出才能收得上税。那么各地官府以前各种巧立名目的赋税就必须要减除了,不然种地一样交不起税,百姓肯定就跑山上当山贼去了,谁还肯下山来种地不是?

而且,在这个天灾人祸不断的时代,官府没有储存救济粮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像是一场水灾还是雪灾,他们当地一遭受到自然灾害,老百姓就会断了粮食,这个时候就需要官府出面赈灾了。只是从前当地官府也没有救济粮,每次灾害一来就要饿死不少的人。如果他们当地就有储存了足够的救济粮,是不是就能避免每次灾害一来就死那么多人呢?

所以,知道这些原因后,韩凛也没有追究从前粮仓里的粮食去哪里了,他要的是以后这些粮仓里要有储存足够的救济粮,所以目前他们很紧迫要做的一件事,还是要把地种起来了,才能有粮食,官府也才能收得上税,要不然就是一成的税,他们都收不上来。

“这个时候你们可能会问,这些收上来的粮税都拿去储存起来做战时和灾时物资了,那衙门用什么做开支呢?这个就是本王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点了。”

底下的这些官员们来之前还不把这位康王殿下当回事,但是当他们此刻坐在这里的时候,一个个都听得聚精会神,包括后面一排坐着的师爷们,他们手上的毛笔都没停过,还出现了几个人抢一瓶墨汁的事情。

刚才康王殿下给他们发的墨汁并不是一人一碟,而是好几个人共用一碟的,包括坐在前面一排的县令和知府们也是一样。

全场除了韩凛和傅秋白这里,还有严俊以及站着的人没有动笔之外,其他坐着的人都在埋头苦写。为了让这帮人能把会议的内容都记录下来,韩凛说话的时候还特意的放慢了语速,遇到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他还会特别强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