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亭渡
“是啊是啊!”
这次服徭役老百姓们完全没想到知府大人说到做到,给他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干活环境。也就是天气热了些,不然他们能干得更快。
“我跟你们说个事,你们可千万别跟别人说。”也不知是谁在大家安静了好一会儿之后突然冒出这个话头来。
这不是存心引起别人的好奇心的吗!
“啥事儿啥事儿?你快说,我们保证不说。”
“对呀对呀,快说。”
“最新消息,咱们吃饭前那一会儿,知府大人亲自过来视察了。”
“什么?知府大人亲自来看咱们干活了?”
这人点点头嗯了一声。
有人不信,质疑道:“我说李三儿,应该不会在瞎说吧?知府大人要是来了,那么大的事情会没有人迎接?”
“这你就不懂了吧,知府大人那可是微服低调过来的,就不想让人知道。而且他还专门去看了咱们的中午饭,这说明什么?说明大人他是悄悄来的,要是大张旗鼓的,到时候别人克扣了咱们的伙食,他上哪发现去?”
“这么说来,还是知府大人有心啊!我还以为修城门这事儿他不管了呢,没想到竟然这么好,还来看咱们。”
“听说还特地叮嘱厨娘给咱们准备了绿豆汤呢!就是怕这大热天的大家伙中暑。”
……
除了这些之外,宋声还吩咐下面的人不要对民夫们非打即骂的,尤其是监工,他见过很多干活干的慢就拿鞭子抽人的,所以这次他明令禁止这么做。
可能是正比例的效应,没有打骂,民夫们反而干活干得更快。
而就在民夫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当中,不知不觉宋声在百姓中的威望日益增强起来。
如果不是开头挑起这个话题的人真的是个普通老百姓,宋声都要怀疑这人是别人买来捧他的托了。
这城门修修补补,人多力量大,七八日的功夫就已经修了七七八八了。
不过这段时日因为天气炎热,宋声很怕这些人身体遭不住中暑,还特地让人给临时搭了几个帐篷,其实就是用简易的木棍支了个架子出来,在上面搭了一层又大又宽的麻布,这样他们中间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到底下乘乘凉,休息一会儿。
他这般为百姓考虑的举动,更得民心了。
府城周围的城门在紧锣密鼓的修缮中,各个县通往府城的官道也都开始了修路进程。
这次修建的不算多,一来是因为资金有限,只能先捡要紧的主干道修。其次服徭役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这个时代干什么只能全靠人力,这么热的天,短时间内修好一条路就已经很不错了。
宋声从城门处走之后就直接回家了,中午饭还没吃,他这会儿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
没想到他中午会回来吃饭,陆清看到他的时候还有点惊讶,不过还好他回来的及时,刚好赶上饭点,也就是添双碗筷的事儿。
这段时间宋声一直都很忙,又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模式。见他这会儿回来,陆清就知道肯定是又在外面办事了。
这个知府还真是不好当,比当通判的时候累多了。
“下午还忙不忙?”陆清在旁边拿了个帕子给宋声擦了擦汗关心的问着。
“下午去看看南边修路的情况,这些事儿虽然有下面的人盯着,但我还是得去转一转的好。就怕底下有些人阳奉阴违,克扣民夫的伙食。”
“什么时候去呀?等会儿吃完饭在家睡一会儿再走吧。瞧你这两天忙碌的,晚上都没怎么睡好。”
因为惦记着服徭役的事,宋声晚上回来的晚不说,早上一大早就起来了,睡眠时间缩短了不少。
宋声点点头,扒拉了口饭,又喝了一口汤,肚子里总算有了饱腹感。
“好,听你的。等会儿我在家里睡会儿再过去。”
相公能多休息一会儿,陆清自然是高兴的。
团团和圆圆还在私塾上课,不过中午饭是回家吃的。他们没想到今天中午竟然能在家里看到爹爹,两个娃娃十分高兴,才刚吃过饭就拉着宋声想让他陪着一块儿玩儿一会儿。
不过这个提议被陆清驳了回去,他冷起一张脸说道:“你爹太累了,得休息,等有时间了再陪你们玩,听话。你们快去睡会儿觉,等睡醒还要去私塾上学。”
陆清很少给他们摆脸色,这脸一冷起来,他们就知道阿爹不高兴了。在这个家里生存的法则就是,惹爹爹不高兴也不能惹阿爹不高兴。
惹爹爹不高兴了,他们还能哄一哄。要是惹阿爹不高兴了,爹爹都不一定能哄好。
结果还不等俩孩子听话去睡觉,就在门外有衙门的人找了过来。
衙门的人一般除非有急事,否则不会轻易到家里来找他的。
把人请到了前面会客厅,宋声刚过去,衙差就说道:“大人,有人过来报案,说是自家的牛被别人杀死了,一个劲的在衙门前面敲鼓呢。”
宋声虽然是知府,但周围最近辖区的县令离他们这地方也很远,所以一般百姓们有什么事往衙门告状,都是他来受理的。
从前梁文昌是不太管这些琐事的,不是什么重要的案子他都交给下面的通判来管。
宋声自然也想把这种事情交给下面的通判管,可是他们这里通判一职还空缺着,也没法往下交。
老百姓的事情不论大事小事,在父母官的眼里,都是一等事,更别提是有关耕牛的事了。
在老百姓的眼中,牛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买一头耕牛,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家里是要花很多积蓄的。
牛没了,那自然是大事了。
宋声站起身来,跟陆清说了一声有事要去衙门就走了。
到了衙门,按照正常的流程升堂问案。
宋声先问了一下击鼓告状的这位老汉关于牛的情况。
很明显牛不是他自己杀的,也不是家里人杀的,而是被别人蓄意杀害的。
等夏季一过就到了秋收的时候,秋收完就要耕地种田,这牛这么重要,在这个时候死了,也怪不得老汉能急得哭。
朝廷律法有规定,私自杀牛是犯法的。但这家里的牛无缘无故死了,要是别人说是他杀的,那他都没地儿说清楚了。
宋声前面审过几次关于杀人的案子,也审过夫妻俩对簿公堂的案子,这审关于牛的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
老汉在堂下十分焦急,这牛真不是他杀的。就怕被别人诬告,把这脏水泼到自个儿头上,给他安了个罪名咋办?所以他急切的想要为自己证明清白。
宋声抿了抿唇,道:“大叔,你先别急,本官问你,你的牛带来了吗?”
老汉点点头,“我把它放到了板车上运过来了,就在外面放着。”
宋声让人把牛抬了上来,又找了一位精通此类医术的兽医过来看,发现牛应该是因为误食了一种草药,被毒死了。
自家的耕牛自然是自家稀罕,这种类似投毒的情况,要么就是这牛误食了这毒草,要么就是仇家蓄意做的。
宋声细细盘问了老汉,据老汉所说,他们家每日喂养牛的草料都是现割的新鲜草料,而且他们一直都精心喂养,每次就只割一种草,绝不会让牛误食毒草的。
假如这老汉说的是真的,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有人跟他有过节,悄悄在草料里混了毒草,是故意投毒的。
宋声想了想,说道:“牛虽然是误食了毒草死的,但不影响牛肉的售卖。我给你开一个牛误伤而死的证明,你把牛清洗干净,拉到集市上卖牛肉吧。”
老汉很感动,知府大人相信他。但又有点疑惑问道:“那大人,到底是谁杀了我家的牛啊?能找出来吗?”
“你先回去把牛剖了清洗干净,把牛肉先卖掉吧。这种天气,肉不敢放。关于牛的死因,先不要往外说,谁问都不能说。过两天就知道是谁干的了。”
老汉乖乖听话,把牛拉回去了。这一头牛买的时候花了不少钱呢,牛死了,老汉心疼的不得了。
回到家老汉的儿子帮忙一块把牛彻底杀了剁成牛肉块,先放到地窖里冷藏着。等第二天天不亮就拉着板车带着这些牛肉进了城直奔集市。
牛肉好歹也能卖一些钱,老汉脸上虽然面带愁苦,但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先把牛肉卖掉。
晚上宋声回来,陆清问起他白天的事,宋声跟他说了老汉的牛被杀了的事。
陆清忍不住叹了口气,没想到当官这么辛苦,连百姓家的牛都要管。
宋声说道:“明天集市上应该有卖牛肉的,你到时候可以提前买一些回来。这东西不常有,牛肉味道还不错,可以买来尝尝。”
陆清长这么大还没吃过牛肉,一是因为耕牛本来就不多,但凡家里有牛的都宝贵的很,更别提说杀牛了。
就算有一些病死的牛或者意外而死的牛死后被杀掉拉到集市上去卖,也相当抢手,根本就抢不到。每次都被那些有钱的员外家给包圆儿了。
这次有牛肉卖,宋声提前给说了信儿,陆清也想尝一尝牛肉的味儿,说道:“好,明天我让刘姑姑去早一些,看看能不能买一块回来。”
老汉要卖牛肉的消息传的很快,毕竟杀牛是大事,整个村子很快就传遍了。就连集市上都有些人得到了消息,准备一大早就来排队。
第二天一早,老汉和儿子两个人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拉着板车,板车上放的牛肉,去往集市。
牛肉卖的非常快,他们几乎前脚才到,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就卖的差不多了。
牛肉口感很好,有些大户人家就爱吃这个,特地花了大价钱买,最后这卖牛肉的钱加起来没有抵得上一头活着的耕牛,但也回了八成本钱。老汉总算欣慰了一些。
然而上午他们才刚收摊回去,下午就传出了一波流言,说这个牛是吃了毒草死的,被毒死的牛身上的牛肉不能吃,吃了人也会中毒死亡的。
宋声一直让人关注着外面的消息,没想到动静这么快,半天的功夫对方就按耐不住了。
宋声顺着这些传言顺藤摸瓜找到了背后的人,一开始问话的时候对方还不承认是他投的毒草让那个老汉的牛死了,一口咬定没有证据不能污蔑他。
宋声则是问他:“你怎么知道牛是吃了毒草死的?”
第276章
顺着这个线索审问下来,这人很快就招了。
让之前那个老汉过来辨认,才知道这人跟他是一个村的。就因为土地的边界放的界石歪了朝他们家倾斜了一些,让他觉得对方占了他们家的土地。
界石这个东西是由官府丈量过田地之后放置于两块田地中间的地沟的,轻易不能挪动。
就因为这个,再加上平日里跟老汉关系不大好,此人便怀恨在心,想起之前见过的一种毒草,就悄悄给人家的牛棚里放了一些把对方的牛给毒死了。
宋声看老汉那般爱牛的样子不似作假,那就说明有人蓄意谋害,能够潜到人家家里做这种事情,说明此人应当与受害者认识。
宋声就设了这么一个局,毕竟别人都不知道这牛怎么死的,大家只会以为是老汉家杀了牛。
按照大景的律法,宰杀耕牛必须要有官府出具的证明,证实这牛因意外或者是因为生病不得已才杀的。如果有违规实证的,可以互相检举揭发。
这检举揭发的人不就来了吗?
传出话去说牛因为中毒而死所以牛肉不能吃,不就是变相的检举揭发?
可惜这是宋声设的一个陷阱,故意引他往里头钻的。
找出了真正的幕后凶手,老汉十分震惊。一时不敢相信对方竟然能做出这种事,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
二是知府大人竟然这么快查出了真相,所以他很惊讶,并且感到由衷的佩服和感激。
因为这个事儿,宋声的名声在乡底下的百姓中间传开了,说他连别人家的牛死了这种小事都管,是个青天大老爷。
没过多久事情就传到了京城景帝的耳朵里。
别看景帝一直在京城待着,但他手下的那些搜集情报的皇家暗卫可是一等一的好手,遍布全天下。
肃昌这种地方,他也是派了人看着的。毕竟是帝王,就算是自己看好的人,也始终有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惕之心。
上一篇:穿成土匪搞基建
下一篇:小美人在无限游戏里靠钓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