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154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见多就好了。”一名年长的役夫抓着蒸饼,手里端着羊汤,一边吃一边对卫青等人笑道。

这次被朝廷征召,他心中满是忐忑,万没想到未去要塞,中途被留在沙陵县。

他早年也曾和匈奴厮杀,肩上腿上都有刀伤。如今年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断腿不能下田,家中除了老妻和他,再无一个劳力。为了尚且年幼的孙女和牙牙学语的孙子,他真的不想死,也不能死。

赵嘉靠着枣红马坐下,身上的伤都被处理过,涂药包扎起来。因为大量失血,嘴唇和脸色一样苍白。

谢过医匠之后,赵嘉强打起精神,吃下一个蒸饼,饮下半碗热汤。哪怕伤口一阵阵疼痛,也驱散不了涌上的虚弱和疲惫。

在确定畜场暂时妥当,被撞倒的围栏也重新立起之后,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赵嘉再也坚持不住,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

云中城下,汉军和匈奴的尸体堆叠在一起,血腥味充斥在空气中,浓重刺鼻。

伊稚斜几次下令强攻,次次都被挡下。麾下骑兵损耗超过三成,却一点不见摧毁汉军的希望。相反,久攻不下,军心产生动摇,被魏悦抓住时机发起突袭,仅率两千骑兵撕开匈奴的防线,一路杀到伊稚斜面前。

这些汉骑的强悍超过了伊稚斜的想象。

哪怕他自认草原无敌,以麾下骑兵为傲,面对这些凶狠到一定境界、仿佛为杀戮而生的云中骑,也不免感到心惊。

勉强打退魏悦的进攻,伊稚斜正要收拢队伍,忽见有千余骑兵狼狈驰来,为首者不是旁人,正是率军潜入云中郡的须卜勇。

见到须卜勇的样子,伊稚斜顿时心下一沉,听他讲到在沙陵县死伤超过千人,更是脸色铁青。

察觉到伊稚斜的怒火,须卜勇本能的生出惧意,忙不迭道出汉军到来,他才被迫撤退,希望伊稚斜能网开一面,留他一条性命。

“援军?”

“足有万人!”

就在两人说话的同时,对面的汉军阵中陡然响起一阵欢呼,紧接着,数面汉旗立起,鼓声隆隆,显然是援军已至。

面对此情此景,伊稚斜再是愤怒不甘,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轻易取胜,继续打下去,除了损耗麾下实力,得不到任何好处。

盯着云中城的方向,伊稚斜握紧短刀,在须卜勇战战兢兢的目光中,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撤军!”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赵嘉昏睡了整整三日, 在此期间, 左谷蠡王伊稚斜率领大军撤回草原, 殿后的两千胡骑尽被诛灭。须卜勇麾下再次遭到重创,不算死伤的别部蛮骑,本部能战的勇士少去四成,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再无力南下侵扰。

由于魏悦所部骑兵使用特制的长刃, 凡是死在刀下的胡骑,近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随着伊稚斜的大军北返,云中骑的凶残传遍草原,魏尚的凶名更上一层楼。云中郡彻底被匈奴本部和别部视为死地, 只要魏尚坐镇一日,没有哪个部落会想不开,主动冲过来找死。

程不识率领的军队在云中城驻扎两日,很快再次启程。

云中郡兵势已解,相邻的定襄郡和雁门郡依旧烽火四起。

定襄郡遭到右谷蠡王的猛攻,当地守军陷入苦战,不过随着援军的抵达,勉强还能支撑。

雁门郡被左贤王和右贤王的军队夹攻,雁门太守在城头力战而死, 如今由都尉率军守城, 援军被左贤王麾下拦截, 始终无法同城内的守军汇合。

边军被匈奴困住, 两郡的百姓遭到灭顶之灾。

凡匈奴骑兵过处, 近乎鸡犬不留,熊熊大火之后,入目尽是一片荒芜。倒塌的房屋、漆黑的土垣、散落遍地的尸骨、盘旋在天空的乌鸦和秃鹫,再再说明这里曾发生何等惨剧。

匈奴大军一路烧杀劫掠,雁门郡和定襄郡的青壮大批战死,妇人孩童被掳走,谷仓被打开,牛羊被大群赶向草原,曾经繁华的边郡马市也遭到火焚。

如非李当户率军及时赶到,打退匈奴骑兵的进攻,连马场都未必能够保住。如果被匈奴人冲进马场,养在雁门郡的战马都会被掠走。

尽管上郡的援兵来得够快,雁门的形势依旧岌岌可危。

消息传到云中郡,程不识迅速调集军队,携带魏尚命匠人赶制的毒烟筒,日夜兼程赶往雁门郡。

与此同时,飞骑不断驰出边郡,将战报送往长安。

获悉进攻云中郡的匈奴撤兵,朝廷上下来不及松口气,就接到了雁门太守战死的消息。

景帝召重臣商议,周亚夫依旧卧病在床,没有露面,倒是久病的弓高侯被召入宣室,和御史大夫刘舍、魏其侯窦婴一同探讨军情。

得景帝许可,亲往长安谢罪的梁王也被景帝召来,参与到军情讨论之中。

太子刘彻坐在景帝身侧,在众人议边郡战事时,始终保持安静,没有试着开口,脸上的神情却带着愤怒和激动。和景帝相比,他仍很难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听到雁门太守死战,匈奴屠杀雁门百姓的奏报时,更是攥紧双拳,胸中燃起熊熊怒火。

“陛下,臣请再调大军。”刘舍道。

自从知晓匈奴单于的大帐出现在战场,朝廷上下都知此战非同小可。仗打到这个地步,哪怕是拼人命也绝不能退后半步。

匈奴是一群可怕的恶狼,一旦发现机会,势必会凶狠扑上来,不咬断对手的喉咙誓不罢休。

“陛下,代国相勇猛擅兵,可调代国兵增援雁门。”梁王刘武道。

别看代王是个小透明,代国相灌夫可是以勇猛闻名。

吴楚七国之乱时,灌夫立下战功被封中郎将,其后葬父还乡,归朝后即被任命为代国相。如今代国的疆域和兵力同文帝时不能比,但调出几千国兵,由丞相灌夫率领驰援边郡,依旧不是什么难事。

更重要的是,这些兵调出来,自然不会再送回去。对从七国之乱后就决意削弱诸侯王的景帝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

代国弱归弱,代王小透明归小透明,因未参与到七国之乱,加上刘登喜欢家里蹲,从不外出惹事,景帝想减国兵都找不到借口。

梁王提议一出,刘舍和窦婴都不免侧目。再看微微颔首的景帝,心中各有思量,最终都出声赞同此议,请景帝下旨调代国兵。

一则,边郡青壮尽被征召,运粮的商贾赘婿都上了战场,实在再无兵力可发;二来,匈奴大举南下,第一批援军抵达,除云中郡外,定襄、雁门的危情仍不得解,再出援军势在必行;三来,相比长安,代王的辖地距边郡更近,出兵更加迅速,能更快的增援雁门郡,抵挡匈奴大军的刀锋。

“传旨代王,以代国相领兵驰援雁门。”

“命云中太守严守边界,命上郡分出兵力增援定襄。”

景帝连下数道旨意,快马当日便驰出长安城,一路马不停蹄,向边郡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