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炮灰吃瓜爆改全家命运 第148章

作者:唧唧喵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逆袭 穿越重生

姜乐感受了一下外面的温度,只好点头,他去了也不能替俞和衷受冷,只能嘱咐俞和衷,裹严实一点。

俞和衷让他安心回去,外面冷。

等俞和衷走了,姜乐没什么事干,看书也看不进去,干脆回家去,皮皮豆豆的拼音快教完了,今天把最后几个教了。

两个小娃可能也是没什么娱乐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不错的,姜乐每天教的那些拼音,都学的很认真。

姜乐一到姜家,原本在玩铁皮青蛙的皮皮豆豆自觉把本子拿出来,上面是他们昨天写的“功课”,要让姜乐检查。

姜欢看在眼里,笑着说:“幺儿,你现在有小老师的样子了,以后当个人民教师。”

姜乐听完,觉得还是算了,他不适合当老师,对皮皮豆豆这么耐心,完全是两小只比较乖。

姜欢见他满脸写着拒绝,不太理解:“当老师多好啊,桃李满天下。”

姜乐见他姐脸上写着向往,看来他姐以后想当老师啊。

挺好,现在虽然乱,可等恢复高考,他姐毕业后,已经稳定下来了,当老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姜乐这么想着,恍惚间回过神来,感慨,他到底不是真的十五岁,做不到那么单纯。

没办法单纯地因为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他会不自觉地考虑,这个选择是不是对自己有利的。

他叹息着跟瓜瓜说:【瓜瓜,我是个功利的成年人。】

瓜瓜当即道:【谁说的?宿主这叫有远见!职业规划很重要的好不好?】

姜乐听的笑了:【谢谢瓜瓜,你有时候真的挺暖的。】

瓜瓜哼哼:【本系统一直很暖好不啦?】

教完皮皮豆豆,两小只读了一会儿拼音,然后眉头紧皱地抄写。

姜乐琢磨着,俞和衷应该还没回来,他干脆在这边吃饭了。

也不知道他奶在做什么,一股呛人的香味,这味道闻着似乎还有点熟悉。

“幺儿,快来尝尝味道对不。”正想着,姜奶奶就在厨房里喊。

姜乐进了厨房,味道更加浓郁了,只见锅里炒着东西,他仔细一看,当即知道味道为什么感觉很熟悉了:“是火锅底料!”

之前他奶就说,要琢磨这个料咋做的,过了这么久,姜乐早忘了,没想到他奶还记得呢,而且貌似已经琢磨出来了。

姜乐拿了根筷子,沾了一点底料,尝了尝,然后眼睛一亮:“挺好,味道很接近了。奶,这样就成了。”

火锅底料还分很多牌子呢,每个牌子的味道都有细微的差异,没必要做的一模一样。

而且,姜乐穿书前那时候,比较有名的火锅市,人家就是以现炒出名的,可惜姜乐只听说过,没尝过是什么味道。

姜奶奶一听,笑呵呵道:“成,那咱今天就吃火锅,看有没有啥要改进的地方。”

老太太琢磨:“你二哥一天天忙着出车,两个大男人都不咋会做饭,火锅底料要是能成,给他带着,路上也能煮点东西吃。”

姜乐点点头,又说:“奶,火锅底料还能用来炒菜呢,炒出来也特别好吃。”

这个简直就是做饭不怎么好吃的人的福音,一点火锅底料放下去,瞬间味道提升不少。

虽然也有弊端,但是提高了做菜的下限,不管咋样,味道也不会差了。

姜奶奶一想,还真是,这火锅底料里放的也是调料,平时也会用这些调料来炒菜,火锅底料咋就不能炒菜了?肯定成。

要吃火锅,一家人就忙活起来收拾菜了,这季节最多的就是白菜萝卜了,好在家里有晒干的菜,用热水一烫,然后洗一洗,就可以下锅了。

家里还有猪肉啥的,也算凑够了一桌菜。

不得不说,这个季节很适合吃火锅,一家人围着炉子,吃的热火朝天。

这次没有可乐,不过姜奶奶听姜乐说可以烧菌菇汤,这个她也琢磨出来了,菌菇汤也好喝。

姜奶奶做的火锅底料味道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认可,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了。

火锅底料还有剩的,姜乐干脆弄了一些,拿到俞和衷这边,他俩不想做饭的时候,就煮火锅吃。

姜乐热乎乎的出来,一阵冷风吹来,也没感觉多冷,一路到了家里,正好俞和衷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两人都露出笑,没多说话,先回屋,外面冷。

姜乐离开的时候,给炉子里加了柴,把炉子中间那个盖子盖上了,这样隔绝大部分氧气,柴就会烧的慢很多。

果然,屋子还是有温度的,姜乐把壶踢开,揭开盖子,里面的木柴小小的燃着火星,姜乐又把下面盛灰的抽屉抽开,没一会儿炉子都烧旺了,堂屋也热起来。

姜乐脱掉满是火锅味的外套,挂在外面吹风,问俞和衷:“你吃饭没?”

俞和衷说:“吃了,河口村那个新书记硬是要拉着我吃饭。”

怎么听着还怪委屈的?姜乐听的直笑:“哎,那可惜了,本来还能吃火锅呢。”

俞和衷:“……”他哥有时真的有些恶趣味。

姜乐:“哈哈,没事没事,改天我们再吃呗。”

俞和衷笑了:“嗯。”

“我怎么感觉又饿了,果然火锅吃的都虚。”姜乐嘀咕着,往炉子里放了几个红薯,吃点烤红薯吧。

“你看着点,我去洗澡。”姜乐受不了身上的味道。

“等等,炉子我再弄旺点。”俞和衷怕他着凉,他们睡觉的房间的对面是洗澡用的屋,中间隔了一个堂屋,堂屋弄暖和点,洗澡的屋子也就暖和了。

俞和衷又往里面加柴,一直到堂屋热的让人有些冒汗,才让姜乐去洗澡。

姜乐出来的时候,俞和衷已经把红薯取出来了,在炉子上面温着,他顺手拿了个红薯剥开,咬了一口,看俞和衷:“你在做啥呢?”

俞和衷跟前放了一堆零件,好像又在装什么。

俞和衷抬起头,看向他,说:“做个收音机。”

“哇,收音机你都会啊。”姜乐惊叹:“你还说你不是天才。”

俞和衷不解:“收音机的构造很简单。”

姜乐:“……”

很好,别说了。

俞和衷读懂姜乐的意思,瞬间闭嘴。

姜乐见他忙活,也拿着书看,看了一会儿,又看向窗外,从大门进来是堂屋,再往前穿过一扇门,就是家里的院子,当初盖房的时候,谭老爷子怕堂屋太暗了,给挨着院子那边开了个窗户。

所以窗户看出去,是家里的院子。

俞和衷见他发呆,问怎么了。

姜乐有点想看院子里下雪的样子,白茫茫的一片,肯定好看,就问:“什么时候下雪啊?”

俞和衷说:“往年这个时候已经下雪了,今年一直没下雪。”

姜乐听完,眉头皱了皱,想起原书的剧情来,今年冬天格外的干旱,一直没下雪,而等开春,快收小麦的时候,会迎来十来天的降雨。

雨虽然不大,可对于要丰收的小麦,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因为成熟的小麦在地里也是会发霉的。

而赵政华靠着前世的记忆,在受灾前,屯了很多粮食,受灾后各地缺粮,他又以高价卖出,大赚了一笔。

他在坎子村自称自己联系到了外地的朋友,运来了粮食,以稍微低于他向别的地方出售的价格卖给坎子村的人。

坎子村的人对他感恩戴德,当时已经成为书记的赵满仓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原书只描写了赵政华如何受拥护,完全没写,多少人因为这场灾难活生生饿死。每次作者极力营造的爽点,都让人膈应。

姜乐想到这里,嘴角往下压了压,他没办法改变天气,没那个本事,可这次,不管怎么样,他也要想办法提醒大家。

第98章

因为两个人都是年轻的小伙子, 炕的温度太高了睡不着,所以平时烧的都是温的。

结果这天半天姜乐冷醒了,俞和衷就起来, 往炕里又烧了些玉米杆。

当初收玉米的时候, 俞和衷专门割了这个,用来烧炕比柴烧着好。

玉米杆烧着,过了一会儿, 炕上的温度才上来, 姜乐裹紧被子, 迷迷糊糊的问:“今晚咋这么冷啊。”

俞和衷刚刚去过外面拿玉米杆:“下雪了。”

姜乐迷迷糊糊的,脑子也不太清楚, 炕已经暖和了, 他“喔”了一声, 倒头继续睡。

俞和衷看的发笑, 上了炕躺下。

第二天姜乐睁开眼睛, 感觉房间格外的亮堂, 他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难不成他一觉睡到中午了?昨晚他被冷醒了来着。

他坐起来, 俞和衷从外面进来,说:“哥,下雪了。”

他估摸着姜乐昨晚压根没听清他说什么。

果然, 姜乐听说下雪了,眼睛立刻睁大了,往窗外一看, 白茫茫的一片。

姜乐穿上衣服鞋子,出了房间,去院子里看, 院子里早就铺了一层白白的雪。

俞和衷起的早,已经把大门口的雪扫了,不然踩的多了会打滑,雪要是化了,地也会变得很泥泞。

不过因为姜乐想看雪,俞和衷就没扫院子里的,他也没去院子,所以院子里白白的一片,连个脚印都没有。

姜乐兴致勃勃的,说:“和衷,我要堆个你!”

可惜雪下的不多,姜乐费劲巴啦的找到干净的雪,由于材料不太够,他打算堆个小小的雪人。

瓜瓜不乐意:【宿主,你太偏心了!都没堆个本系统,本系统终究是错付了。】

姜乐被雷的不行,连忙道:“我堆,我一会儿就堆个你。”

瓜瓜好哄的很,听完就心满意足了。

俞和衷凑到姜乐跟前,说:“那我也堆个你。”

最后,姜乐滚了两个球,一大一小,迭在一起,然后又滚了一个球,放在俞和衷雪人的旁边,嗯,这就是瓜瓜了。

给俞和衷雪人弄了手脚,瓜瓜就省事多了,因为对方在姜乐脑海里,就是一个发着白光的球。

俞和衷也堆了个跟俞和衷雪人差不多的雪人,三个放在一起。

不对,怎么是三个?

俞和衷不解的看着旁边那个雪球,问姜乐:“哥,这是什么?”

姜乐含糊道:“这是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