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绘
第一天用众人热议的庞家来引流,顺带加上丁忧守孝的李大人。
第二天扒一扒庞少卿那道貌岸然的亲爹,以及宁远晨偷马事件的始末。
当然了,这其中也夹杂了几个有意思的花边新闻,再穿插一两个仇人进去。
比如说朱侍读纳了第五房妾室,就可以顺道点评几句。
苏时恩提议,隐晦的给皇上拍拍龙屁,他老人家心情一好,定会对传单之事网开一面。
不得不说,此阳谋用的恰到好处,深得皇上欢心。
传单分发出去,很快便引起热烈讨论。
庞少卿在家尽孝,李大人在家丁忧。
剩下为数不多能让他们看个热闹的,也就剩武安侯府庶长子偷马一事。
众人闲极无聊,想着结伴去京兆衙门外看热闹。
只可惜这件案子不是公开审理的,而他们也只在衙门口看到了武安侯府的马车。
天气寒冷,前来凑热闹的几人去了不远处的茶楼,这里视野好,稍稍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衙门外的情况。
“你们听说了吗?贰柒先生出新书了。”
“我知道,据说已经到了雕印阶段。”
“我认识于家书局的掌柜,他说下个月中旬就能上市,届时咱们可得早些去排队。”
“行,到时多穿件棉袍,做足准备,肯定能在第一时间抢到新书,咱们先睹为快。”
“先别说了,武安侯带着他儿子上了马车。”
“真是家大业大,手眼通天,捞人还不是轻轻松松?”
“也别这么说,如果今日惹了麻烦的是他家嫡子,你说他还会这么上心,亲自过来捞人吗?”
几人纷纷摇头,这武安侯也是朵绝世大奇葩。
放着文采斐然的嫡子不闻不问,天天护着那个目中无人的庶长子。
其实他们之所以对此事格外上心,也是因为他们认识宁远昭,为那人打抱不平而已。
再说头疼的京兆尹,昨天武安侯一出现,他就知道这案子得不了了之。
此事全因御马监的小太监而起。
他想讨好巴结宁远晨,因此将其他官员家马车的位置,腾出来给宁远晨的马。
之后因位置之争,三方发生口角,但并未大打出手。
宁远晨深知息事宁人的道理,因此对于此事表现出的态度是主动退让。
对于此番说辞,韩泽玉表示嗤之以鼻,不动手是因为自持身份,主动退让则是因为当时的宁远晨被骂懵了。
他活了二十几年,从来没人这么骂过他,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再说本次案件,并不是宁远晨为泄私愤,指使手下偷马。
而是身边的奴才擅自做主,想要为主分忧,因此才背着他联系了御马监的小太监。
再说昨天的场景也不是人赃并获,而是宁远晨在外出养伤的过程中,得知身边的小厮擅作主张,办了胡涂事,因此立刻前往马棚制止他们的过激行为。
听听这说的还是人话吗?哮天犬来了,高低都得给你叫两声。
它或许不是人,但宁远晨是真的狗。
其实宁远晨的脑子想不出这么完美的说辞,这完全就是得益于状师的功劳。
至于其他几名从犯,他们坚称自己是被诓骗了,以为这是宁大人新买的马,送到庄子上学规矩的。
几人都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只剩下宁远晨的小厮跟御马监的小太监。
前者是自愿扛下这份罪责,换他的家人平安富贵。
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太监彻底懵了,折腾了这么久,什么好处都没捞着。反倒是自己深陷囹圄。
现在怎么办?谁能来救救他?他真是冤枉的。
“大人明鉴,我承认那匹黑马是我偷出去的,但后面那匹枣红马真不是我偷的!”
京兆尹点点头:“承认就好,那匹黑马价值三千多两,枣红马身价二十五两,即便后面的不承认,前面的就已经够判刑了。”
小太监这次是真哭了……
第369章 武安侯的白月光
武安侯府的家奴判了杖责五十大板,发配边疆,充军屯田。
御马监的小太监,知法犯法,监守自盗,罪加一等,移交慎行司处置。
韩泽玉翘首以盼的补偿款彻底泡汤,因为京兆尹不予支持。
韩泽玉痛心疾首,呼天抢地:“咱家损失惨重啊!”
苏时恩安抚絮絮叨叨的玉哥儿。
他家小黑“失踪”六天,吃的膘肥体壮,黑皮都反光了才被成功“解救”。
一身装备也是全新定制款,就连蹄子上的马掌都是新钉上去的。
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绑匪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他们也不能占便宜没够儿。
韩泽玉闻言瞪了苏时恩一眼,让他靠边儿站,剩下的内容由他亲自执笔。
险些被某人从椅子上拱下去的苏时恩,识相的让出位置。
你来你来,我倒要看看你能编出多么引人入胜的故事。
韩泽玉奋笔疾书,挑灯夜战,洋洋洒洒写出两篇泄私愤的小作文。
作为要赚窝囊费的普通牛马,苏时恩早早的睡下,第二天依旧是一个人醒来。
他知道玉哥儿又去发传单了,在搞事这方面,他比任何人都要爱岗敬业。
想着时间尚早,去书房看看某人的文学“巨作”。
真是看不到惦记一下子,看到后惦记一阵子。
这写的是什么?果然谣言这种东西,只有半真半假才更吸引人。
寅时初,依旧是熟悉的时间,熟悉的路段,熟悉的传单。
众人以为昨天只是偶然事件,想不到今天竟然还能接上。
可要说是“书接上回”,倒也不全是。
因为传单上添加了新的内容,对于庞、宁两家的剖析也更加深刻了。
庞少卿其父,知天命的年纪,正是老来得子的好年纪。
府中没有当家主母,一院子的莺莺燕燕,为何一个有孕的都没有?
是不想、不行、还是不能?
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晓。
这人真讨厌,遮遮掩掩,拖拖拉拉,就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吗?
看过《庞少卿那无能的亲爹》,再看《清清白白,感天动地父子情》,顿觉是他们少见多怪了。
大家都知道,比起体弱多病,命不久矣的嫡子,武安侯真正重视的是那位庶长子。
此举虽有不妥,但也没什么办法。
武安侯府,以武兴家,相较于混迹翰林院的嫡子,肯定是作为兵部主事的庶长子更讨喜。
现在看了这篇文章,众人不禁好奇起来,庶长子的生母是谁?
难不成还真是莞莞类卿的狗血桥段?
上朝的路上,从未如此专注过,真别说,还挺期待的。
今天同僚之间并未交谈此事,而是心照不宣的传递一个眼神,这下有好戏看了。
众人缄默不言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这传单的分发方式。
对于这些坐轿子跟马车的人,韩泽玉是将传单包在石子之上,直接用弹弓射进车厢的。
怕打中里面的官员,他还特意挑选过角度,马车底层的角落就是不错的选择。
有的石子顺利到达指定位置,有的则是射穿木板才送了进去。
众官员看热闹的同时,也在暗暗心惊,这样的力道跟速度,想杀了他们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那人在暗,他们在明,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无论是庞家还是武安侯府,都跟他们没多大关系,所以得罪人的事情要少干。
可偏偏就有一位愣头青站了出来,主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见到有人参奏此事,皇上的表情很是耐人寻味。
站在后方的丁御史,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嗯~是官职升迁加俸禄的味道。
皇上说容后再议,此事也只能不咸不淡的暂时揭过去。
下朝后,皇上直奔御书房,他还没看到今日份的传单内容。
刚刚那人只顾着高谈阔论,你倒是把内容复述一遍呀!
今日份的“谣言”除了对于庞家的揣测外,还有铁府三小姐铁云卿夫妇二人,想将家中嫡次子过继给大房一脉承嗣,用意不言自明,肯定是想继承遗产。
还有本朝最胖的官员,大理寺评事丁俊杰,成功瘦身几十斤,不知是哪位神医出手相助。
至于武安侯府的事,皇上还真就知道一些内幕。
武安侯娶妻之时,皇上已经十岁了,对于他做的荒唐事可谓是记忆犹新。
武安侯夫人嫁进侯府,不久后有了身孕,当年便顺利产下嫡长子。
宁远昭虽有些不足月,但身体没什么大毛病,精心养着,慢慢的就能补回来。
上一篇:和退婚流龙傲天私奔后
下一篇:投喂病美人表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