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戈银盾
孤本难寻,错过再见可就难了。
“夫子说话可当真?”沈新确认了一遍。
“自然。”柳无信哼笑一声。
“好,我和夫子比。”沈新沉声道。
周围人越聚越多,把靶场围成了一个半圆,周边议论声不断。
林斐济面色严肃,“本场比试一共分三场,每场分别是五十步,八十步,一百步三种距离的靶子。”
“每个靶子五支箭矢,越接近红心,分数越高。”
“三场下来,分高者胜。”
无视众人,沈新朝柳无信作揖后,微微调整呼吸,搭弓向五十步外的把子射箭而出,他收着力道,箭箭命中红心。
柳无信紧随其后,三箭都命中了靶心。
第二场八十步远的靶子,两人又是分数持平。
眨眼之间,便到了第三场。
第103章
场上的气氛愈发焦灼与热烈, 靶子移动到百步之外后,柳无信率先搭弓,连珠三箭, 箭箭命中红心, 叫好声跃然响起。
“沈秀才可得小心了。”一旁有人起哄。
沈新握紧弓, 袖口堆叠在一起, 他转头问柳无信:“夫子,若是平局如何算?”
“平局自然没有彩头了。”柳无信洒然一笑,他要看看沈新真实的箭术水平。
柳无信箭术水平不错,百步外的箭靶都可以连续命中, 如果按照同样的方式, 他只能和柳无信打个平手。
没多想, 沈新手搭了五只箭在弓弦上, 左臂后拉,张满长弓, 瞄准百米外的靶子一同射了出去。
“正中靶心。”孙远山跑到靶场附近大喊道。
学子们一片哗然,这小子果然在藏拙, 柳无信眯了眯眼,“我输了,那阁楼里的书你随便看。”
沈新拱了拱手,谦虚道:“承让, 多谢夫子。”
他的书库又可以更新了。
南江府城里的糕点掌柜见识到牛奶的好处后, 也想纷纷效仿,可惜秦宁早早的便和畜牧所签订了文书, 包揽了除散户订购之外的牛奶量。
也有人眼热,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想让秦家糕点铺歇业,不用沈新操心, 秦宁便带着家里人一一化解。
如今铺子冯大青三人负责糕点原料采买 ,其他人负责糕点制作和招待客人,铺子愈发红火,每日都有几两银子进账。
想着望江县还有点产业,秦宁和沈新两人商量后,还是决定回望江县一趟,刚好参加杨志瑞的婚礼。
夏日炎炎,秦宁换上了薄薄的白棉里衣,柔亮的黑发散在背后,雪白的脖颈大刺刺的露在外面,沈新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伸手摸了摸。
刚洗过的皮肤又嫩又滑,带起微微的凉意,秦宁想到了册子上的动作,他脸颊突然变红,期期艾艾地问道:“相公?”
“没事。”沈新收回手,轻呼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旖旎心思,熄灭油灯上了床。
夏日河水宽阔又温和,轻舟易行,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秦宁握着斑驳的栏杆,笑着说,“船上比府城里凉快一些。”
二毛和三毛要上私塾,秦家糕点铺也要留人继续做生意,这次行程便只有沈新和秦宁。
“是。”沈新回,伸手把秦宁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在耳后。
“看。”秦宁遥指江边,“那边的荷花开了,一团团的,好漂亮。”
察觉到周围打量的目光,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往沈新身边挪了挪。
“是很美。”沈新回。
船帆被风吹的铮铮作响,船体飘飘忽忽,秦宁盯得时间长了,他轻轻晃了一下头,偏头小声说:“好像有点晕。”
沈新扶着他回了座位,“先坐会儿。”
不到半天时间,船只就停靠在了码头。
二人轻车简行,只有一个包袱,沈新背在了身后,秦宁说:“我们直接去铺子吧。”
“好。”沈新回。
秦家糕点铺看上去比以往更精致了一些,门口还立着一块招牌木板,店内放着时令鲜花绿植。
柜台干净整洁,五六客人在柜台前选糕点,林清然在给客人介绍,他身边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也在奶声奶气地跟客人聊天。
来福在另一边包装,他把包好的面包递到客人手上,不经意间抬头看见沈新和秦宁,面露惊喜,叫道:“哥哥,沈大哥。”
林清然跟着抬头,秦宁挥了挥手,“先招呼客人,等会儿空了再说。”
如今铺子人少,每日卖的糕点也就三四十斤,见柜台里的糕点卖的差不多了,秦宁走了过去,说:“这些日子大家也辛苦了,一会儿一起去望江楼吃饭。”
见林清然面色犹豫,秦宁接着说:“小生也一起来。”
“好,谢谢东家。”林清然笑了笑,长了肉的脸颊略显圆润。
依偎在他身边的小生也腼腆地笑了笑,脸型和林清然有六分相似。
“恭喜东家高中秀才。”林清然几人对视一眼,齐齐出声。
沈新微微颔首。
“阿婆在村里怎么样?”秦宁一边往外走,一边问来福。
来福比之前高了不少,他摸了摸脑袋,“挺好的,阿婆每顿能吃一碗饭呢。”
望江楼内里两层,和醉月楼布局一样,一楼大厅,二楼包间,梁柱雕花,尽显古朴雅意。
几人在大厅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三荤三素六个菜,还有一道甜品和一道汤品。
趁着上菜的功夫,秦宁率先提问,“这些日子铺子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铺子生意不错,每日都有几钱银子的流水,也没有人闹事。”林清然笑了笑,“如今县里谁不知道秦家糕点铺是秀才公家的,哪个敢不知轻重。”
“那就好。”秦宁又问,“你们几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能忙得过来,承德哥有的时候也会来铺子里干干活。”来福说。
“今年地里收成怎么样?”沈新问。
“比以往多了足足半担粮食呢。”来福面露感激,“多亏了沈大哥的法子,即使今年稻子种的晚,也丰收了,鱼也卖了不少钱,家里也能吃上几顿鱼肉。”
“那就好。”沈新笑着说。
“清然,你家里那位…身子还好吗?”秦宁给林清然倒了一杯水。
林清然身形一顿,语气寻常道:“和以往一样,衣食不缺也挺好的。”
吃完饭,剩下的菜让小二打包好,秦宁把打包好的菜递给林清然:“这些日子大家也辛苦了,铺子歇两天,后日再开张,工钱照样发。”
“谢谢东家。”
出了望江楼,秦宁几人回了家,沈新去了木艺坊,他要去收钱了,顺便问问掌柜有没有往府城发展的意愿。
木艺坊后院锯木声嘎嘎吱吱与凿木声叮叮咚咚不断响起,掌柜是个利落人,沈新刚坐下他就把银子拿了过来。
“还没恭喜公子高中秀才,这里一共三十两,这是账本,还请秀才公查验查验。”
“我相信掌柜,账本就不必看了。”沈新拿起布包掂了掂,嘴角浅勾,“今日来还有一事,不知掌柜有没有兴趣在南江府再开一家铺子?”
掌柜眼珠微动,轻叹一口气,“不瞒秀才公,我之前也想在府城开一家铺子,但后来细细想过还是作罢了。”
没等沈新问,他就直接把原因说了出来。
“一来府城里已有两家木工铺子,都是经年累月开在南江府的,根基深厚,府城大多数木匠都是跟这两家铺子里的师傅学的手艺,轻易不会去别的木工坊,一旦有人这样做了就有忘恩负义之嫌。”
“二来咱们铺子的木匠家都在县城里,年纪大了,大多数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讨生活。”
如今已经八月,还有两个月便是乡试,满打满算他在府城呆的时间不超过四个月,让这些人随他背井离乡确实不妥,沈新心里微叹,面上赞同道:“背井离乡的生活确实不好过。”
“家里还有事,就不多打扰了。”
到家后,沈新把银子递给秦宁,问:“和来福谈好了?”
他俩之前就商量着把县城的糕点铺子给来福做,让他多赚些银子。
秦宁倒了一碗水递给沈新,低头开始数银子,“谈的差不多了,刚开始他不愿意,我说了好一堆话,最后搬了阿婆出来,他才不情不愿地答应。”
“接下来只要说服清然,让他们合伙开铺子就行了。”秦宁数好钱,又从炕橱顶上拿出钱匣子,把白花花的银锭子放进匣子锁好,“也不知道就他们两个能不能忙的过来。”
沈新走进床边,说:“让他们招人,咱们总不能什么都给他预备齐全,阿秀也得带走。”
秦宁“嗯”了一声,“相公,一会儿咱们就去牙行把铺子买下来吧,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应该的。”沈新添了一碗水喝完。
“相公,明日我真的不用给陈大哥夫郎准备礼物吗?”秦宁坐在了沈新旁边,眉头微皱。
“不用。”沈新一口回绝,“你们又不认识,明天我们略坐坐就走。”
“好。”秦宁点点头,语气憧憬道,“县令大人嫡哥儿的婚礼一定很热闹。”
想到两人或许都不能称为婚礼的、潦草的成亲仪式,沈新的目光在秦宁的脸上停留一瞬又离开,承诺道:“我们以后的婚礼肯定会更热闹更盛大。”
秦宁瞧出沈新脸上的认真,头摇成拨浪鼓,语气甜软,“相公,咱们已经成亲了呀,再来一次得花多少银子,太不划算。”
和你成亲的又不是我,沈新咽下要说出口的这句话,心里发酸,揽过秦宁的腰,问:“银子重要我重要?”
“你重要。”秦宁回答的毫不迟疑。
“真的?”沈新又问。
“当然。”秦宁手搂住沈新的脖子,脸贴紧他的胸膛,感受着他怦怦的心跳,轻声说,“相公最重要。”
沈新心里得意又欣喜,掰过秦宁的脸,在那柔软的唇上重重的亲了一口,眼里都是笑意:“回答正确,这是奖励。”
县令嫡哥儿成亲自然不能寒酸,陈家贫寒,县令亲自出钱给两人买了一座二进宅院成亲。
县令嫡哥儿成亲,虽是低嫁,但来往庆贺的人一点都不少。
沈新把请柬递给专门的管家,跟着小厮落座在了左侧席间,秦宁则跟着女仆进了另一边,二人相隔六七张桌子,沈新见人坐好才收回视线。
接近巳正,喧闹的院子遮挡不住迎亲队伍的吹吹打打声。
“两位新人要到了。”
上一篇:穿到霸总年少时
下一篇:病美人和残疾大佬联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