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第175章

作者:金戈银盾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成长 炮灰 穿越重生

“这是受冻了。”沈新观察后给出结论,“找些稻草和破布盖在根系上。”

看来还得给这些主管的课程里加一项气象学。

“是,大人。”主管们连连点头。

“玉米长势不错,大家都费心了,等收成了,本官一定给你们每个人封一个厚厚的红封。”沈新笑着勉励道。

昭平没有冬天,但一月份天气发凉,玉米又不是,等日后机制成熟了,定要作物轮间种植,既能保护土壤肥力,作物还能高产。

“谢大人。”这些人大都常年在地里,不善言辞,听到县令大人的肯定,一个个手足无措,像个害羞的孩子一样。

沈新回县衙时,难得的,秦宁、林斐济等县衙有品阶之人都在大堂。

他笑着坐在了秦宁的旁边,看向众人问:“可有要事?”

林斐济起身拱手行礼,快速说道:“大人,今日有一个年轻男子看完《齐天大圣》的表演,张口就让戏班的角儿们跟他走,大家不愿意,少年让他带的两名护卫一直纠缠,企图强买强卖,被巡检兵压制后扭送进了县衙。”

“那少年自称是益州节度使的儿子,还亮出一个身份令牌,顾县尉确认那令牌是真的。”

地方节度使,从二品,是掌管地方最高军政的官员。

“如今人已经扣在了偏房,一直嚷嚷着让放了他,他要回益州…”

沈新沉声道:“他爹身份高跟他有什么关系,在咱们的地界,还能让一个小小少年他翻了天?本官这就去会会他。”

“相公,我跟你一起去。”秦宁赶紧说。

“好。”沈新应声。

紧闭的大门被打开,阳光散落一地,钟永良眯着眼睛缓了一会儿,看清来人后他努力挺起胸膛,高傲抬起下巴,恶狠狠道:“快放我出去,不然给你们好果子吃。”

沈新:“……”

秦宁:“……”

可恶,钟永良眼里闪过一丝懊恼,大声重复道:“不然没你们好果子吃。”

头带玉冠,锦衣金靴,瞧着不过十五的富贵少年,一双圆眼里全是稚气,因为刚刚事情稍显狼狈,沈新轻笑一声,“你可知我是何人?”

“我管你是谁,我可是节度使的儿子,你敢对我不敬!?”钟永良歪嘴一笑,居高临下道,“你们还不快放了我。”

可恶,早知道该听爹爹的话带十个护卫出门。

拳头硬了,沈新拍了拍秦宁的手,笑眯眯坐在了少年旁边,语气平缓道:“自我介绍一下,本官姓沈,是昭平县现任县令。”

这就是想出这么多好玩点子的县令!?在街道上一直听大家夸县令的话,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钟永良眼神一亮,他收敛起轻狂的坐姿表情,作乖宝宝状,“沈大人好,我父亲是益州节度使,我叫钟永良。”

不等沈新说话,钟永良一大串话就噼里啪啦传了过来:“大人是怎么想出来这么多好玩的点子,还有那么多好吃的,烤串、火锅、果汁、冰激凌…”

说到一半,钟永良咽了咽口水接着问:“大人你这还缺人吗?我能不能跟你混?如果跟你混的话,能不能让戏班子去益州一趟,这么好看的表演我想让我爹爹也看看。”

他有预感,跟着面前的人,会一直有新鲜好玩的东西出现。

是个天马行空的话痨,但不是个说谎的人,沈新沉默了一下,扯回正题问:“你为何作出当街强抢戏班之人?”

“我没有。”钟永良一脸委屈,大声辩驳道,“我就是让护卫问班主,多少钱可以去外地演一趟,谁知道他扭头就叫了巡检兵。”

他愤愤不平道:“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送了进来,现在手上还有两圈红印子。”

第197章

沈新和秦宁同时皱了皱眉, 沈新又问:“那侍卫是如何问的?”

钟永良蒙了一下,下意识道:“他到戏班后台问的。”

沈新略一思索,跟立在一旁的阿南说:“去把文班主请过来。”

“是, 大人。”阿南领命, 即刻退去。

一刻钟后, 沈新抬手制止了文班主的行礼动作, 问:“之前那男子是如何问你的?”

文曲水以前曾是清倌里是才艺俱佳的清水公子,信服力强,秦宁提拔他做了《齐天大圣》组的班主。

文曲水眼里的厌恶一闪而过,他说:“那人问属下戏班多少银子卖, 他买了。”

“属下不同意, 他就恼了。”文曲水手指微颤, “他还说看中戏班是戏班的福气, 一个下贱的伶人也配挑三拣四,还抓着我的手恶狠狠威胁, 说我不卖也得卖,不然没好果子吃。”

秦宁上前两步, 握住了他的手,安慰道:“今日你受委屈了,不过你放心,此等罪魁祸首我定然不会放过。”

“今日大伙都受惊了, 你回去就通知大家, 我给他们每人包了一个红封,去去晦气。”说着, 秦宁带着文班主往外走,“你的红封是金色的。”

沈新看向钟永良,挑了挑眉, “此事不算冤你吧?”

“还要问问长松,这些人都是你的人,自然向着你说话。”钟永良梗着脖子大声说。

沈新痛快答应下来,不多时,衙差就把人押过来了。

刚开始名为长松的人还要死不松口,沈新好好教了他一番做人的道理,长松才吐了实话,承认他确实出言不逊,却毫无改过之心,问完话,沈新又让衙差把人带了出去。

钟永良面色震惊又颓唐,沈新对此视而不见,笑问:“这回可信了?”

钟永良红着眼眶点头,连忙解释道:“对不起,我真的就是想让他们去益州表演,绝对没有当街抢人的作风。”

“来者是客。”沈新表现的通情达理,语气不容置疑,“此事于你我是误会一场,但长松确实出言不逊伤害了文班主,本官会按律法惩处。”

长松嘴贱了些,确实该教训教训,倒不如跟县令卖个好,钟永良大义凛然道:“他犯了错自当受罚,此乃应当应分。”

他眼珠一转,又接着说:“大人,我刚刚说的事情,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本官公务繁忙,身边人也忙的像个陀螺,公子金尊玉贵,怕是受不了这个苦楚。”沈新似笑非笑道。

钟永良年纪轻,最是受不得激,他立即道:“我当然受得了,我年纪虽小,可也饱读诗书、粗通拳脚,什么都能干。”

“好啊。”沈新说。

正好他也想了解了解益州的情况。

一个县城发展壮大,一个有名气的书院不可或缺,书院有名气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学子,县衙的人才储备才能越来越多。

因此在柳无信答应的第二日,沈新就开始着手规划书院选址,最后和柳无信一同敲定了最后的位置。

是新城往东南走三里地的无涯山山腰,书院名字就叫无涯书院。山名和书院名都取自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日,沈新身边跟着的钟永良蔫头巴脑,脚步沉重,喘着粗气道:“我受不了了。”

他声音哽咽,“我想回家。”

实在不是他欺负小孩,而是钟永良身份不一般,若一直赖在沈新旁边,很多事情他都放不开手做。

沈新只得想了个法子让他自己知难而退了。

近日书院新建,许多石块、木材、泥瓦都需要运上山,沈新亲力亲为,钟永良跟在旁边自然也不能干看着。

上山下山,不过一天钟永良的后背全都磨出血了,当天晚上吃了三大碗白米饭,但钟永良还算硬气,坚持了三天才放弃。

想到这,沈新说:“好,明日就送你回去。”

益州节度使的儿子,他决定亲自走趟益州商路,把人送回去。

钟永良还以为沈县令会劝劝他或者安慰他几句,但他怎么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还明天就要把他送走。

他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他有这么差劲吗?

又痛又累又难过,让钟永良忍不住红了眼眶。

“今天晚上咱们吃好吃的,保证你绝对没吃过。”沈新又说。

刚到眼眶的眼泪瞬间砸在地上,他来不及掩饰,抬头极速问道:“真的!?什么好吃的!?”

“真的。”沈新假装没看见,反而卖了个关子,“保密。”

他心里唏嘘,这个富贵公子前十几年怕是都没有这几天受的苦头多。

算了,还是多给他带点零食回益州吧,也算补偿。

这一趟商路走的无波无澜,并没有山匪劫路,沈新也如愿见到了益州节度使钟成贵,此人身形高大,一脸络腮胡,双眼犀利,身上一股血腥气,一看就是上过战场的。

沾了钟永良的光,沈新还和钟节度使吃了顿饭,饭间钟成贵不咸不淡的面色在沈新开了一坛子烈酒后消失不见,立马热情起来。

若不是场合不对,沈新觉得他乐的牙花子都能露出来。

有了好酒,钟成贵却不豪饮,耐得住心思慢品了几口,才大口喝了起来,酒品也好,肚有海量近乎千杯不醉。

沈新对此人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又在边关倾销了紧俏商品,赚了五千多两银子,心满意足回了昭平。

柳无信也曾是名声极盛的上京才子,来往之人皆是身负功名才气之人,这两年又天南海北结交不少朋友。

在做好决定的那一刻,柳无信就洋洋洒洒写了几十封信,告诉诸多友人他要在昭平建一座书院,他把昭平县大夸特夸,让大家过来一起玩,或许还有惊喜,吊足了胃口。

效果奇佳,沈新回来后,发现街道上多了不少穿着考究,手持折扇的学士,高谈阔论,好一片生机勃勃。

来了人就不能放走,沈新和秦宁立刻针对这帮人制定了一系列活动,比如千古绝句、玲珑棋局、才子佳人,意图狠狠抓住这帮读书人的心,让他们乐不思归。

效果不错,已经有六位秀才决定留在无涯书院教书了。

秋去春来,在荒田里种的红薯、土豆和玉米等作物陆陆续续可以收成了。

在第一批粮食抢收之后,沈新召集了各村村长和县城居民各区区长,他和秦宁一起示范了是如何制作红薯粥、红薯叶炒菜和红薯叶汤,土豆如何炖煮、如何炒制,玉米如何煮食、如何炒制。

沈新和秦宁邀请大家坐在一起吃了顿这些作物制成的食物。

在众人恍惚、不可置信、震惊之时,沈新又着重强调了一句。

此法还在实验阶段,还望诸位回去后告诉大家,绝不可外传,以免引来祸患。

大家无一不答应,忍住狂喜匆匆回了各家,一路上都在回想,他们到底种了多少亩新粮。

第198章

除了芦花村的张飞鹰, 这些区县负责人都是由沈新一手提拔上来的,政令落实没有八分,也有六分, 沈新给他们配的种子只有红薯种子和棉花种子。

除了像桂花坳这种荒地不丰的, 其他村子开垦的荒田都超过了八十亩, 除去种棉花的二十亩, 算下来得有两万千斤的粮食,再加上水田里的稻米…

老弱穷苦的人家,即使种的少些,也能填饱肚子了。

因此, 这些人回去后第一时间就是召集所有参与开垦荒田的人家, 长胖出保密工作, 准备好农具收粮。

芦花村村长张飞鹰乐的眉毛都要飞了, 他曾就荒田一事问过顾大哥,顾大哥说荒田新种一事不仅要办, 还要铆足了劲干,即使心有疑惑, 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