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戈银盾
秦宁抿了抿唇,耳朵被二小只夸的通红。
沈新尝了一块,口感酸甜,质地紧密,吃起来爽滑细腻,赞扬道:“很好吃,山楂还有开胃生津的功效,卖的时候可以强调这点。”
秦宁紧接着问道:“相公觉得一块山楂糕二文怎么样?”
“咱们上次去县城的五福斋逛时,他们店里最便宜的糕点也要三文一块,咱们这个山楂糕完全比得过,还更便宜。”
“一斤山楂糕可以切成十块,我做了十斤山楂糕,算起来就是一百块,卖的话就是二钱银子,扣掉三十文的饴糖钱,那我们还能赚到一钱七十文。”
不过一天,账就算的明明白白,沈新眼里划过一抹笑意,“你说的很好,我也觉得挺好。”
“对了,还有一件事。”他眼睛看向小口小口吃糕点的二毛和三毛,“以后每天我都会抽出一个时辰来教你们三个识字,你们愿意吗?”
二毛和三毛对视一眼,奶声奶气道:“我愿意,大哥。”
二毛偷偷撇了大哥一眼,总感觉大哥虽然表面上问愿不愿意,实际上的语气和表情却是不容拒绝。
沈新满意的点了点头,“把山楂糕搁在装硝石的木盆上吧,木盆温度更低,不易放坏。”
洗完漱,四人早早地上炕休息了。
第二天,沈新依旧是凌晨起来去了深山,昨天他还看见几棵柠檬树,上面有熟的柠檬,但背篓满了没地放,不然采些回去放山楂糕里面口感会更好。
找药材,挖药材,找果子,摘果子,他又网罗了两背篓好东西,就是没找到野驴,最后砍些竹子扛回了家。
一家人坐牛车去了县城,面包依然火爆,带着山楂糕卖的也很快,一个多时辰就卖完了。
回家吃过饭,秦宁又央求沈新教他做饮品。
沈新说了几种简单的饮品做法,比如柠檬汁,猕猴桃汁水和桃子汁。
果汁做法简单,只要水和果子的比例对了就行。
沈新用竹筒做杯子,一下午便做了五十个。
连着五天,沈新就和秦宁一直这样天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做生意,每天赚的银子也是越来越多。
沈新一边刻竹筒,一边思考,觉得这和他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他是想让秦宁有一技之长,但也不想变成勤勤恳恳的力工。
他们的买卖也该从家庭作坊进入资本家的雇佣模式了。
沈新坐在木桌旁,朝正在给山楂剥核的秦宁说道:
“咱们就在家做成品,雇人帮我们卖吧,五天去县城摆一次摊,这样也不怕雇的人蒙骗我们,而且也能知道客人对我们做的吃食满不满意。”
顿了顿,他再次开口道:“咱们去县城加摆摊要将近五个时辰,早上还起的很早,这样天天干,身体会吃不消,如若生病花的银子会更多。”
秦宁点点头,赞同道:“相公说得对,我也觉得雇人能省去不少事情,相公打算雇谁?给多少钱?”
相公这两天跟他忙活,整个人都憔悴不少,如今家里每天能进的银两是五钱左右,雇个人也绰绰有余,还能轻松不少,何乐而不为。
沈新深思一瞬,开口:“我的想法是雇两个人去摆摊,他俩可以互相监督,目前人选的是来福和王承德,来福一天二十五文,王承德一天三十五文,每个月干得好至少还有二钱银子的奖钱,你觉得怎么样?”
王阿婆和来福只靠几亩薄地过活,有个进项日子也能好过些。
王承德是村长的二儿子,之前在沈新这挖过地基,是个实诚本分的人。
秦宁放下手里的山楂,认真听相公的话,说道:“相公思虑周全。”
沈新再次开口:“明天带着他俩一起去摆一天摊,雇钱照付,告诉各位客人以后摊位由我们和他俩来回卖,你再做个秦家糕点铺专有的标识布段系在胳膊上,我在摆摊的竹架子上写上秦家糕点铺,以后还可以做统一的工作服让大家穿上,以防有人冒充。”
“顺便可以跟客人说我们接受预订,提前一天跟我们说明要的东西和数量,付好定金,做一个专门的预定木牌,第二天一手交东西,一手交钱和木牌,如何?”
二毛和三毛跟听天书一样望着沈新,不断的眨眼。
秦宁的眼睛倒是越来越亮,忍不住站起来抓住沈新的胳膊,“相公,你的想法甚妙。”
相公的想法总是又多又好,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他留恋似的看了沈新的脑袋好几眼。
沈新忽略有些凉飕飕的头,语气如常地说:“行,那咱俩就去村长家问问他愿不愿意干,然后你去王阿婆家,问问有福愿不愿意干。”
两人说做就做,一刻钟后,沈新和秦宁来到了村长家。
“王叔,承德哥在吗?”
第25章
金色的阳光洒进地上,小院里坐着两个七八岁的孩童,明亮又温馨。
王守义听到声音走了出来,“他去田里了,你找他有事?先进来说。”
“王叔。”沈新和秦宁打了声招呼。
村长带着沈新二人进堂屋坐了下来,他媳妇刘氏也坐在一旁的圆木凳上。
几人都坐定了,沈新便开口说道:“王叔,我来是想问问承德哥愿不愿意来我这做活。”
这几天村里都传沈新家要富了,做的吃食在县里卖的非常火,赚了不少银子,大家都眼热的很。
王守义眉毛动了动,没想到沈新还想着他家,他感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
王守义心里明白,沈新找谁不能帮他卖,承德也不出挑,不过是惦念那点情谊罢了。
村长还没说话,刘氏就喜滋滋的开口:“承德在旁边的地里,近的很,我去找他马上就能回来。”
村长只能尴尬一笑,也没拦着。
沈新也能理解,乡村的人就靠着地里那点收成活着,但每年还有田税和人丁税要交,这年头农户都是为了口吃的活着,其他的倒是其次。
看村长一家人的气色,欠钱的事情应该已经解决了,收账的人还算守诺。
刘氏走出门还在嘀咕道:“怪不得我今天一大早左眼皮跳个不停,左眼跳财啊,老祖宗真准。”
堂屋走进来两个妇人,靛蓝色衣裙的女人手里还拿着两个碗,放在了沈新和秦宁面前:“这么热的天,喝碗糖水解解渴。”
秦宁小声的说了声,“谢谢。”
王守义介绍道:“这是我大儿媳李氏和二儿媳王氏。”
沈新微微颔首,扫了一眼便挪开了视线,应该是村长媳妇怕秦宁尴尬叫来的人。
二人已经从婆婆口中知道沈新来是为了雇人,成了的话就有白花花的银子进账,王家还没分家,收支都走公账,她们打算使出吃奶的劲来恭维财神爷,把活计死死的定在他家。
李氏眼珠一转,说道:“秦夫郎还真是巧思巧手又能干。”
王氏也笑呵呵的开口:“沈童生是捡到宝了。”
大儿媳李氏:“沈童生可是咱们村唯一一个童生,你们两个是相得益彰,天生一对。”
“你们夫夫二人和和美美过日子,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夸个不停,秦宁耳朵越来越红,眼看着要蔓延到脸颊,沈新开口解围道:“婶子们谬赞,借二位婶子吉言。”
几人说说笑笑间,王承德回来了。
“爹,找我啥事?”
王承德脸被晒的通红,看到一旁的沈新二人,拘谨的开口:“沈家夫夫来了。”
王守义眼一瞪:“快坐下,傻愣愣站在那做什么。”
这儿子孝顺又勤快,就是不会说话,推一下动一下。
王承德憨憨的应了一声,坐在了王氏旁边。
沈新也看向他,嘴角勾起,说道:“承德哥,我想雇你帮我们去县城摆摊,每天早上坐车去,卖完回来,一天三十五文,下雨天不出工,五天一休,试用期七天,干满一个月有二钱银子的奖钱,先试干七天,如果七天内做的不合适,那我们会另聘其他人,你意下如何?”
周围的呼吸声都变重了。
站在一旁的承德媳妇算了半天,终于算明白了。
她呼吸急促了起来,一天三十五文,这一个月就有将近七八钱的银子,还有奖钱没算,那这一年得有十两银子啊,十两。
村长的手颤抖起来,心里想的却是这么大个恩情,拿什么还?
平日里给地主家做事,一天也就十五文,更别说主人家还总嫌干的少,这是天上掉馅饼了?
这种好事竟然能让他家赶上?
天上掉了个大馅饼,砸的王承德有些晕乎乎的,他无措道:“我能行吗?我是个泥腿子,还不会说话。”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承德媳妇恨铁不成钢的悄悄掐了他好几把,这个榆木疙瘩,天大的好事他都不知道抓住。
她急切的插嘴道:“愿意,我们当然愿意。”
沈新轻笑一声:“刚开始谁都不会干,重要是踏实肯学,我们也会给你进行专门的培训。”
这个世界应该没有培训这个词,沈新顿了一下重新开口:
“就是会教你怎么摆摊,我看中的是你的踏实肯干的本性,而且还会有一个人和你一起摆摊,你们一起卖,你愿意吗?”
说完,沈新又补充了一句,“你要是愿意咱们现在就签雇佣文书?”
王承德激动的点了点头,大声道:“我愿意。”
王家一片喜气洋洋,文书一式两份,王守义手拿一份,沈新手里一份,“你半个时辰后来我家,跟你说些摆摊的事情。”
“还要劳烦王叔帮我找五个人做帮工,工钱和建房一样,我后天要。”
村长一口答应下来。
事情谈完了,沈新二人被王家一大家子欢欢喜喜的送出了门。
走着走着,秦宁突然来了一句:“相公真好。”
沈新挑了挑眉:“仔细说说。”我就爱听人夸我。
秦宁抿了抿唇,“相公头脑聪明又灵活,为人温柔体贴,总之哪哪都好。”
他得好好看护相公的身体,不让相公重蹈覆辙。
沈新得意的勾了勾嘴角,又强压下去,一脸淡然的开口:“哪里哪里。”
紧接着又说:“我想问问木根叔家做不做竹筒,一个一文钱,你觉得怎么样?”
面包和山楂糕基本上已经定量了,而果汁却越卖越多,竹筒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较好。
秦宁眼睛微弯:“好啊。”相公要好好保养身子。
他偏头,又问道:“你要不要雇一个人帮你干活,吃食样式越来越多,可能忙不过来。”
这次秦宁倒是犹豫了,“可是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人泄露方子。”
沈新沉吟片刻,又说:“那可以雇人做一些简单的步骤,比如洗山楂,装果汁,揉面。”
上一篇:穿到霸总年少时
下一篇:病美人和残疾大佬联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