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第52章

作者:金戈银盾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成长 炮灰 穿越重生

“别怕,没事了。”沈新轻抚三毛的后背,姿势僵硬却有安全感。

三毛缓了缓,抽抽噎噎道:“我要哥哥抱。”

沈新推脱道:“你这么大只,你哥哥抱不动。”

秦宁在一旁伸手:“我能抱动,给我吧。”

沈新:“...好吧。”

南门大街街口有一个宏伟的门楼,门楼后便是人流涌动的广场,商品琳琅满目。

沈新买了四杯木瓜汁,继续往里走,各式各样的勾栏映入眼帘,说书唱曲,杂剧杂耍层出不穷。

沈新几人看到感兴趣的便走进去欣赏一番,秦宁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看到有趣的还会拉着沈新的袖口示意他看。

等几人过足了瘾夜幕已然降临,一盏又一盏的灯笼悄然亮起。

二毛三毛明显精力不够,秦宁看上去没什么问题,沈新扫了一圈,说:“咱们再走一圈小食街就回客栈,怎么样?”

其余三人皆点头,“好。”

转了好几个弯才到东十字巷,各式各样的香味争先恐后地向沈新一行人扑来。

二毛和三毛深吸一口气,又深吸一口气。

沈新嘴角勾起,霸气发言:“咱们今天的目标是从街头吃到街尾。”

他说完,便身先士卒走到两个小摊买了四个油糍,四个酪团,“尝尝味道怎么样?”

三毛回答的最为响亮,“好。”

秦宁接糕点时犹豫了,今天花了好多钱了,他不想吃了。

看出秦宁眼底的犹豫,沈新含笑开口:“不要拒绝了,小寿星。”

“你今天唯一的任务就是开心啊。”

秦宁心脏猛然间紧缩,又如烟花般猝然炸开,脸也如胭脂般绯红,被夜色掩盖看不真切,“好,谢谢相公。”

第52章

月光柔和, 繁星璀璨,灯笼高悬,红光摇曳。

脆嫩呛口的爆炒鸡杂, 富有嚼劲的肉干, ..., 鲜美滑嫩的烤生蚝。

二毛抱着吃的滚圆儿的肚子, 一脸满足:“好好吃呀。”

三毛已然忘记了下午惊心动魄,他流连忘返地看着远去的小食街,恋恋不舍道:“大哥,府城真好。”

沈新一手牵一个小孩, 回道:“等以后有时间再来。”

热闹逐渐远去, 幽静重新归来, 二毛和三毛脑袋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沈新见状一手一个把人抱起来,“困了就睡吧。”

他暗叹一口气, 谁曾想命运如此奇妙,有一天他也能变成带娃高手, 抱孩子的动作越来越娴熟。

秦宁始终和沈新的脚步一致。

到客栈时,二毛和三毛已经陷入熟睡,小嘴微张,肚子随呼吸一起一伏。

沈新叫了两桶热水, 低声对秦宁说:“累一天了, 泡泡澡吧。”

蒸腾的热气扑在乳白色的屏风上,凝成一层薄薄的水雾, 如玉般身影若隐若现。

沈新强迫自己移开视线,思考如何对南江府进行示警雪灾一事。

等二人洗漱后,依次上床, 二毛和三毛在最里侧,旁边的是秦宁,最外面的是沈新。

床上躺四个人有些勉强,秦宁和沈新侧着身子才能躺下。

两人呼吸纠缠,肢体在不经意间碰撞,沈新只能尽可能往床边上靠。

等秦宁的呼吸平稳一段时间后,沈新悄悄出了客栈。

他打算让“上天”警示众人雪灾一事。

大燕以儒家思想治国,绝大多数人深受儒家“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对上天预警深信不疑,信奉“天人合一。”

深秋寒夜,烛火已熄,南江府笼罩在黑暗之中,南江河野蛙咕呱咕呱地叫。

沈新在河边找了一块三尺长的圆形石头,他打磨圆润后,在正面写:“雪覆千里,寒凝大地。”

反面写:“深冬十二月。”

沈新往下游走了一会儿,选好位置,把石块埋了进去。

南江河在十一月初时会短暂的退潮,甚至会有枯水期,等水位下降,这块石头自然而然就会被人发现,沈新也能从这件事中完美隐身。

事情了结,沈新乘着月色回了客栈。

上京瑞王府。

府内张灯结彩,红绸遍挂。

仆从腰间系着红绸缎,个个面带喜色,在长亭水榭,亭台楼阁间来回穿梭忙碌。

前院宾客满座,按官阶高低依次落座,席间金杯玉盏,觥筹交错,来往恭贺不断。

“恭贺王爷大婚之喜。”

“恭贺心想事成,喜结良缘。”

“可称为天造地设,珠联璧合,实乃一段佳话。”

二皇子刚成年就封王,还赐府邸,可见圣上厚爱。

燕临川身穿正红色绣金喜服,头戴嵌有东珠金冠,腰间坠着一块双龙玉佩,尽显天家富贵。

琉璃杯里的酒水透明,折射出红色的光晕,燕临川的脸棱角分明,他薄唇微勾,昂头喝尽杯中酒,“多谢诸位大人。”

宴客结束后,燕临川穿过长廊拱桥,在一声声王爷大喜的庆贺声,进入内院的临安苑,缓缓掀开锁着金边的红盖头。

秦安安轻轻抬头,眼里含羞带怯,头上的玉饰微微摆动,泛起温润的光泽,他低声轻唤,“官人。”

燕临川坐在床边,轻握秦安安的手,眼里含笑:“安安,我终于娶到你了。”

囍烛雕刻着龙凤呈祥,灯花爆了又爆。

秦安安回握住燕临川,手腕的翡翠玉镯和白玉玉镯相撞发出叮叮脆响:“阿川,我终于嫁给你了。”

第二天一大早,沈新便去了府城的几个布庄买棉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花六两银子买到了四斤棉花。

一家四口在早点铺吃了豆浆油条,坐上了回程的船只。

回去的路上没起什么波澜,一路蔫吧的二毛和三毛回家后又变得精神了。

可能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魅力大吧。

灰灰嗷呜嗷呜地迎接沈新四口。

二毛在每个房间都走了一遍,又仔细看过家中牲畜才放下心。

不知道为什么,沈新感觉秦宁的干劲更足了,仿佛不会累一样,具体表现在糕点花样越来越多,每日做的也越来越多。

米面一天几十斤几十斤的消耗,怕粮食不够,他又去村里买了好几担粮食。

瞧着秦宁的劲头,他的猫冬计划可能没法实现了。

天气逐渐变凉,沈新又给毛驴盖了一个驴舍冬日里好御寒。

各家各户已经开始准备囤菜过冬,沈新家里也不例外。

一家人正在菜园子里拔菜,要赶在第一波霜冻前把菜收起来,腌成咸菜,放在地窖里储存或者晒成菜干方便长期保存。

家里菜园子种的晚,长出来的菜比较嫩。

沈新手脚利落,一手一颗大白菜,扔到五尺外的背篓里,仿佛一个无情的拔菜机器。

二毛三毛两人一垄,拿个小篮子认真仔细的摘黄瓜,生怕碰掉黄瓜藤。

沈新装满一背篓连带着二小只摘的黄瓜一同送回院子。

灿烂骄阳,晴空万里,只有寒风和入骨的凉意提醒着冬日的来临。

秦宁正坐在小木凳上清洗白菜,双手在冰凉的水里冻得通红。

沈新皱了皱眉,“还是我来洗吧,你手都冻红了。”

沈新之前就说他洗菜秦宁摘菜,秦宁死活不同意。

相公的手是用来读书写字的,秦宁闪避沈新的手,露出一个乖软的笑:“我来就好,不碍事的,而且快洗完了。”

沈新说不过秦宁,只得加快了摘菜的速度,好回去洗菜。

两刻钟后,三人摘完菜回了家。

新做的棉衣袖口扎实,不会透过一点寒风,二毛乖乖打招呼,“哥哥,我们回来了。”

三毛迫不及待地炫耀,双手比划了一个大圆,“哥哥,我摘了好多好多黄瓜。”

学了一个多月,三毛数数还是一塌糊涂,完全不会数一百以外的数字。

沈新撇了三毛一眼,和秦宁说:“黄瓜、萝卜和胡萝卜各摘了二百多根,还有一百多颗菠菜、芥菜、油菜和菠菜。”

“小葱、韭菜和大蒜也摘了一背篓。”

秦宁沉默片刻,颤巍巍地说:“菜园子还有菜吗?”

沈新和二毛对视一眼,摇头说:“没了。”

秦宁问:“那霜冻之前我们吃什么菜?”

按照以往来说,至少还有十天左右。

沈新:“......”劲使过了。

他只能说:“问别人家买吧。”

事情办错,金钱补过。

秦宁补救道:“是我没说清楚,和相公无关。”

沈新搬了个小木凳坐在秦宁旁边,“和你没关系,是我没想到。”

他瞧见秦宁冻得通红的爪子就糟心不已,沈新催促道:“我洗菜,你去切菜吧,这样还能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