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粉条
众人大惊,算是大开眼界了。
许云帆这后空翻翻的好像很轻松啊,回去他们也试试,这人咋能蹦的那么高呢,姿势还帅的一逼?
说完,也不管对方脸色有多难看,许云帆下了台回到位置上,全然不顾其他人投来的视线有多炙热、好奇、敬佩、欢喜。
坐在一众监考官后边的萧爷爷看的直乐,不错不错,这个孙婿好啊,翻了那么多的后空翻脸不红气不喘便罢了,出招的速度也是不错的,这样的人,配得上他们萧王府的哥儿。
对于许云帆的表现,萧爷爷很满意,却不知,这些对许云帆来说,不过是基本操作罢了,毕竟他可是从八岁后,每年都得接受一定的训练。
到考核骑、射了,几个武侍将十几匹马放了出来,这一场考核难度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多数考生信心满满的就上去了。
许云帆看着宽敞的地方,再看了眼后头乌压压围观的观众,不由瘪嘴。
这顶尖学府就是比重点学府更高端大气。
清风书院的骑射场,他去看过,说大也挺大,奈何一对比国子监的骑射场,多少还是有些不够看了。
在许云帆前头有两百多位考生,考了一个半时辰,等着的许云帆坐得屁股疼,桌上的点心吃了两盘,负责端茶倒水的侍卫见了,又给他舔了一些。
没办法,许云帆在他们眼里已经是重点关注对象了,其他考生一门心思都在观看其他人的考核上,唯独这个小夫子,吃、看两不误,胃口还特别的好,点心吃多了,渴了就喝茶,看着不太像来考试的,倒像是来享受生活的。
终于论到自己了,许云帆拍拍手,按照规矩,先是到出场口上马,然后跑两圈,之后再拿箭将进场处的箭靶射中就好了。
方才听负责报数的侍卫喊了那么多,许云帆发现,前头两百多位考生,最好的成绩就是射中了九环。
许云帆所知的古代,射箭比试是没有所谓的环数的,在大晏朝有。
许云帆翻身上马的动作干净利落,姿势又帅的一逼,令得场外观众看得眼一亮,从其姿势以及动作可知,此人精通骑术,在许云帆搭弓射箭时,一众人更是惊呼,许云帆的箭,次次正中靶心。
听着周边人压抑的吸气声,秦润嘴角勾了勾,骑马射箭而已,对许云帆来说,都是小意思了。
在大梨村时,许云帆骑马跑的可快了,没事就爱轮流带几个孩子出去,骑马沿着河边跑一圈,美名其曰要培养同孩子的感情,实则就是自己也想玩了,但秦润从没拒绝过,甚至是放纵的,他曾亲眼所见,骑马而行的许云帆有多肆意张扬,意气风发的人,犹如初升的朝阳,生机勃勃。
对比其他人的吃惊,秦润倒是出奇的安静,在许云帆上场后,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皆落在一人的身上,从未挪开半分。
许云帆抬头看去时,见状,不禁得意的摇头晃脑,嫣然一笑,秦润只感觉,对视的一瞬间,连空气都是甜的。
对于不认识许云帆的人来说,许云帆突然朝着他们所在的放向笑的那么灿烂,这小子是想干什么?
一众人都在猜测,对方看的是不是自己?
好激动,难道自己已经被许云注意到了吗?
有的女子哥儿下意识的整理起仪容来,要不是不能出声吵到人,这会,他们早该晃动身边的姐妹问问许云帆是不是在看他们了。
郑柯等监考官听着侍卫的报数,加上亲眼所见,一个个手都有点抖。
好家伙,许云帆这位考生是不是要上天?
昨儿的八雅,他们回去连夜统计好分数,发现这小子得分不仅是最高的,甚至还将第二名甩出了几条街,如果,他脑子没少根筋的话,满分不在话下。
今儿再看这小子的势头也是猛的可以,按照苏向东所言,许云帆的算术不差,那么接下来的考核应当也难不倒他。
如此,面试大比便是这小子得分最高,要是他的笔试成绩理想一些,进入国子监的名额必定有他的一份。
再想到许云帆笔试时自己看过他的答卷,郑柯大胆的想,没准,许云帆笔试成绩也是第一名呢?要知道,连续几天的笔试,每一场,他都是早上睡,下午提前交卷离场,从未落下哪一科,可谓是完美的做到了雨露均沾,毫无厚此薄彼。
如此,不得了哦!
双第一,这可是备有面子的事,对任何家庭来说,已是光耀门楣扬名立万的事了。
就像当年那位,考了一千多分,比之以往在夫子大比中总分不过千的其他夫子,那位可是名声大震,比之科举状元也不差什么了,入了翰林院没两年便入了圣上的眼,青云直上,如今已是他们见了都必须行李乖乖喊声大人的人物了。
再再大胆的想一下,要是许云帆总分达到了以往夫子大比无人能打破的那位的总分,那么,许云帆的成绩就是一次界限,是远超当年那位,并成为众夫子、学子顶礼膜拜的存在。
十八岁的夫子啊!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这人祖坟都得冒青烟哦。
郑柯不得不猜测,许云帆以前没考过科举,想来是他家里人知得慧极必伤,压着他不让他考。
郑柯是越想越激动,待骑射考核结束后,迫不及待进入下一场,并将考核方式讲述了一遍。
混在一群考生中的许云帆听的脸都快抽了,好家伙,这比试规则,一下子让他想到了某强大脑。
林青挥挥手让几个侍卫抬上几个木架子,随着第一声铜锣声响起,不说一众考生,就是场外的一众百姓纷纷侧目看去,皆紧张了起来,只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这考官出的是考题吗?
这不是明摆着为难考生吗。
只见木架上覆着一层白纸,铜锣声响起后,侍卫掀下白纸,露出一个数字,在几个眨眼的功夫之后又掀下第二张露出第二个数如此反复,直道第九个数露出来,这才算结束,按照比试规则,考生需要给出正确答案。
虽说笔试时考过算术,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至少笔试时还能动笔,现在可全凭心算,摆在考生面前的只有侍卫方才发下去的一张白纸,那是让考生拿来写答案用的。
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说百姓,就是前来观看的国子监学子以及京城其他书院、私塾的学子,一帮人总算明白自己与在夫子大比中脱颖而出的夫子的差距在哪了。
夫子大比可是一件大事,与科举一样都是举国皆知的大事,虽说参加的考生没有科举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夫子大比的难度比之科举并不差什么,怪不得,在夫子大比中脱颖而出的夫子,有的不仅能入翰林院,甚至会被上边注意到,并被委与重任,从此平步青云。
如此重大的大比,笔试不让外人观看,面试时,京城内以及附近的书院、私塾都会给学子放几天假让他们来见见世面。
这会,一众学子抹了一把脸,很是惭愧,九个数,他们记得了后边几个,前面的便记不住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记不住,总有几个记忆力特别好的。
坐在考场上的考生有的更是出了汗,第一关就这么难,后边的第二关第三关难度更大,他们怎么搞?
第一关的数字还好,还算比较小,同样的都是相加,第二关则是相减,之后数字会越来越大,加减交叉,能不能答对都得另说,只怕有的考生连数字都记不住。
以往的夫子大比,面试便是众夫子最为为难,头皮发麻的一关。
而且,这个“数”,可以考的可多了,但具体怎么考,全看监考官的兴趣爱好。
谁能猜到,今年的监考官这么狗,根本就不做人,居然想出这么一招。
毫无疑问,今年的夫子大比,难度系数是往年的数倍,不止参考的夫子有这种想法,就是前来观看的夫子还有往年考生都抱有相同的想法。
有的夫子默默想,今年的面试这般难,只怕笔试也不容易,今年的考生也是实惨,遇上这么会搞会玩的监考官,只怕今年的夫子大比,总分上千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想到许云帆,一众人又有点不确定了,这般想,大家伙纷纷将目光落在许云帆身上,只见许云帆一脸的轻松,一手拿着点心咬一口,一手执笔书写,然后放下笔乖乖巧巧小口小口的吃着点心,那模样,简直是轻松的不能再轻松了。
很快,又一声铜锣敲响,此声是示意考生答题时间到了,几个监考官站起身纷纷走进考场站在序号为一到六的考试身边。
待正确的答案被公布出来后,站在第一号考生身边的监考官拿起考生答题的答卷举了起来,先是让负责计分的监考官看清楚,然后再对着场外的观众举示,可以说,此举,完全杜绝了有监考官包庇的可能,这时候公布正确答案,众目睽睽之下,只要不是蠢货,考生也不敢再改。
第一位考生的答卷被举起来后,第二个的答卷也被举了起来,而前头的监考官又站到其他考生身边。
说实话,考到这,秦润也替许云帆紧张,许云帆是聪明,但他根本不清楚许云帆究竟有多聪明,秦润虽把几个数都记了下来,却没算出来,许云帆也是个人,他能吗?
秦润还不明白,人跟人一样,但有时候又是不一样的,有的差距,并不是努力了就能缩短距离的。
不是每个人的智商都是相同的。
许云帆当年可是被上头派人前来干涉,意欲把他带走,若不是许家人不同意,加之外家的干涉,以及许家已经把大儿子交给了国家,不然像许云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去国外玩什么极限运动,毕竟所有的天才不可能都会给社会、国家创造价值,有的天才反而具有一定的脾气,拥有反社会人格。
疯子与天才,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许家父母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才会忍痛每隔一段将小儿子交由号称铁血将军的外公培训,好在许云帆这人可能天生就不个坏种,一切都出乎意料。
所谓的特殊培训可不是全指体力上的,这些题目对许云帆来说,也就是脑子一转的程度,小意思了。
他答的轻轻松松,还有心情看热闹呢,不知何时站在他身边的苏向东看着这小子看到上一位考生答错,还很老气横秋的摇头,宛若一副很是失望的样子。
看看其他比对答案,发现自己答对了,激动的笑容满面,答错的便懊悔不已的考生,只有许云帆像个事不关己的,该吃吃该喝喝。
苏向东视线落在许云帆的答卷上,哦豁,这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
直到苏向东把许云帆的答卷举起来,秦润激动的抓起秦主君的手晃了晃,就是秦主君秦二主君都高兴的握紧了拳头,就好像答对的不是许云帆,而是他们自个。
第260章 夫子大比结束
苏晏、萧奶奶以及方子汐等人都难掩兴奋, 可惜为了不影响考试,他们必须保持安静。
一众人都不由得惊喜万分,原以为许云帆可能就是个四肢发达的, 没成想, 这小子是真的厉害啊!
不得了,也不知道这人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呢, 还是说是吃了什么好吃的, 所以才这么聪明, 不行,过后他们可得打听打听,以后也得给自家的孩子补补。
只有方子汐知道,许云帆的聪明不是吃出来的, 而是天生的,他们许家人好像都是这样,小宝的亲生父亲就很聪明, 为此, 小宝也很聪明, 所以,与许云卓一母同胞的许云帆会这么聪明不是很正常吗?
想到这, 方子汐暗暗庆幸, 还好小宝随了他父亲, 否则, 身为许家男儿,因为自己, 儿子岂不是成了拖后腿的存在?
方家三兄弟终于找到真相了。
以前他们以为小宝比其他孩子聪明,估计是随了父亲的缘故,他们听说自家父亲小时候也挺聪明的, 方子汐说过,有没有可能是小宝随了他父亲呢?
这个说法,直接被三兄弟想也不想直接否定了,现在看到许云帆,三人才发现,方子汐说的是对的,小宝聪明,不是因为像外公,而是像许家人。
一声铜锣声响起,第二轮比试开始了。
又是几个数字出现,许云帆收回视线便拿起笔写下答案,答题的速度快的跟上一轮一样。
上一轮未公布答案前,很多人都在猜测许云帆估计也跟他们一样连数字都没记全,否则,这人怎么可能想都不想一下就直接答题了?
现在看到许云帆搁笔,大家伙只有一种想法,那就是,这局稳了!
果真如他们所想,许云帆又答对了。
哎哟,今儿的夫子大比,虽说没有曲子听,也没有舞可看,但其精彩程度不比昨天少半分,甚至大家伙都觉得刺激的不行。
眼看后边的数字不仅大,这加加减减的,大家伙记都记不住,就是苏向东这个在翰林院被称为算术天才的学士想算出答案都略显吃力,可许云帆还是不慌不忙的,看到最后一个数后,立马提笔写下答案,想都不需要想一下的。
苏向东抹了一把脸,内心隐隐激动的不行,那是一种寂寞如雪的,身为高手在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时的兴奋。
到了第六场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继续考下去的必要了,连第一第二场难度比较小的都答不对的考生,后边的比试就更不用说了,这玩意连蒙都不晓得蒙几个数,又谈何有幸运的瞎写一通就正好写对答案的可能?
如果真的碰巧答对了,那可真的是祖坟冒青烟了。
这些夫子,哪怕有的记忆力不差,可没经过正统的特训,能答到第三第四场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第六场,几个监考官纷纷用手在胸前打了叉,此举就代表了考生题卷留白,并未答题的意思。
几个监考官一一看下去,好家伙,前头两百多人,一个个都留了白卷,到了许云帆这儿,监考官将许云帆的答卷举了起来。
答对了!
既然有考生答对了,那就得继续,也许该考生下一场也能答对了呢?如此该考生也能加多一点分。
其他夫子看到许云帆还在继续考,有的咬牙切齿,有的暗暗佩服。
那些咬牙切齿的本想着,若是后边没有考生答的下去,那是不是说明,此次夫子大比,考官出题的难度系数太大了呢?
也许他们说点什么话,暗箱操作一番,未必没有旁的机会呢。
可若是还有考生坚持得下去,那说明了什么?
岂不是说明,人家考官出题难度大是大,可那是相对他们而言,是他们技不如人罢了,否则,为什么你答不上来,其他人就答的上来了?
到时候,上头来一句,“有的事,不能自己做不到了就认定是别人的问题,把问题甩给其他人,你们做不来,凭什么要求已经取得成绩的人为了你们要从头再比一次”的话,他们岂不是得丢脸丢到家?白白落的个得罪人的下场。
这么一想,那些不服气,认为考官出题太难的考生怎能不恨许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