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06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赵秋张了张嘴,最后笑着点头,没推辞。

他知道姜宁心里有数,他要是一直推辞,便有些煞风景了。

面一上桌,饿了的两人顾不上说话,埋头吃起来。

姜宁抽空抬眼,问赵秋,“好吃吧?”

赵秋笑得眯起眼,点点头,“好吃。”

第88章

“买了这么多东西?”

朱红扶着背篓,帮姜宁把背篓放到桌上,“家里东西不少,你一个人去的,背回来多累。”

姜宁侧身,把手从布绳抽出来,活动一下肩膀,“才二十来斤东西,背得了。”

平时拎二十斤的水都费劲,但换成背起来就轻松许多了。

朱红一边把东西顺出来一边道:“你这孩子,什么事儿都自个顶上去。”

正探头往卫长昀屋里看的姜宁,转过头来,“哪有。”

“我不什么事都跟你们说吗?”

“阿娘是怕你累着自个。”朱红把菜都装进篮子里,又把肉拎出来,“这排骨晚上你自己做,还是我给炖了?”

“不炖,做个粉蒸排骨。”姜宁摇头,又看了下旁边的那块肉,“那块肉,瘦点的阿娘你切成片,拿油爆了放罐子里,剩下的分成两条,我准备做成酱肉。”

新鲜肉保存起来还是太难,而且就算是有条件,他也不怎么喜欢吃冷冻肉。

原来他爸妈开农家乐的时候,肉都是去买当天现杀的新鲜肉,不知道是他嘴太挑还是味觉太灵敏,吃起来就是好吃些。

“酱肉啊?”朱红看着外边的日头,“才入秋,天还热呢。”

“天热也不耽误,能风干就好,坏不了的。”姜宁打小就看他爸妈做腊肉、酱肉,知道法子。

要不是还没到腊月,他都想做点腊肉和腊肠,还有血豆腐。

朱红拿着东西往厨房走,“那行,一会儿我给你把肉切了。”

姜宁把背篓从桌上拿开,往棚子那边走,“我去看下长昀。”

闻言朱红回头看他,摇头失笑。

这才分开半日,就满心满眼的对方,往后分开几日,不知得急成什么样。

姜宁浑然不自知在朱红心里,他和卫长昀已经是表明心迹的关系。

放了背篓,又洗了手,连衣服都没换,便往卫长昀屋子去。

“醒着吗?”

姜宁敲了敲门,“醒着我就进来了。”

“醒着的。”卫长昀的屋门没关,吊着一只胳膊坐在桌前,面前放了书。

姜宁把门推开了些,发现他还在看书,抱起胳膊靠在门边,“今天好好吃药了吗?”

卫长昀翻了一页书,转头仰起一些看他,“吃了。”

姜宁挑了挑眉,“还以为你又要说不是三岁小孩这种话。”

卫长昀一怔,想起了上次自己的情形,便垂了垂眼,“我自是愿意让你管着的。”

姜宁指尖微动,眼神也移向其他地方。

“谁管你了。”

“不是你管吗?”卫长昀扶着书页,眼睛一瞬不瞬盯着他,“不管了吗?”

姜宁抬起手想捂脸,又觉得想笑,忍不住“噗嗤”笑出声,眼神盈盈地看他。

“管。”

不知道为什么,姜宁觉得他和卫长昀,好像……更亲了。

“不打扰你看书了,我回屋歇会儿,逛了一天可累。”姜宁收住笑,“噢对了,差点忘记和你说,今天去了趟易安楼,上个月的分成也结给我们了,二两银子。”

闻言卫长昀问:“之前不是说不去吗?”

“本是不去的,结果我和秋哥儿去镇上,发现小吃摊不见了,幸好碰见个大娘,说是伙计打扮的人拿走的,我一想就是苗哥儿,这才去的。”

姜宁琢磨了下,“推车在易安楼放着,也亏得苗哥儿想到这事,不然这车得泡烂。”

“倒是有劳他费心。”卫长昀思忖道:“等我伤好了,再上门道谢,顺道也看看适合的宅子。”

姜宁愣了愣,“怎么突然说起宅子的事?”

卫长昀没立即接话,只是过了会儿才道:“经历了这场暴雨,才知道为何人们要去城镇里生活,饶是村子里再好,一旦遇上天灾人祸,便会束手无策。”

山洪、泥石流、塌方无论哪一样,碰上了都是九死一生。人祸便是生了病,求医难、求医远。

卫长昀从前只是想,不能让姜宁在村里听那些闲言碎语,所以搬出村子较好。

可这几日他无事可做,在家养伤,便想明白了这事。

他得为小小、小宝也考虑,还有朱红。

这一家子,搬到镇上去,自然是会更自在,也更安全些。

“你倒是想得远,不过城镇化好是好,也少了许多乐趣。”姜宁重新靠回门上,“地没了,就得给别人做工挣钱,要仰人鼻息,还不能想去就去,不去就不去。”

卫长昀在姜宁说话时,一直盯着他看,等到说完了也没收回。

“怎么了?”姜宁发现卫长昀的视线,停下问他。

卫长昀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你想得更长远,若是搬到镇上,的确不能像如今这样自在。”

“有得必有失。”姜宁冲他一笑,“我也喜欢镇上。”

卫长昀会意,笑着点头。

姜宁是真有些困了,叮嘱卫长昀小心胳膊,就打着哈欠回自己屋里。

身上衣服换了件,蹬掉鞋子,钻到被子里,侧身就睡过去。

-

粉蒸排骨的做法其实不难,主要是在蒸肉粉的调制上,不同人的口味不同,上色的料汁也不一样。

姜宁一觉醒来,浑身舒坦,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一会儿一会儿哼着小调。

排骨切成小段,每一块都在糯米粉里裹一圈,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不然就不是粉蒸肉了。

料汁就用酱油打底,加一点盐、糖,勾个欠调匀就成了。

蒸排骨用小抽屉,在排骨下边放一层切成块的番薯,再放排骨,最后浇上料汁。

蒸上快半个时辰就能出锅,出锅后,要是味道不够,就出锅后再浇一点料汁。

“宁哥哥。”

姜宁在灶边准备其他菜,听到小小的声音,偏过头看她,笑了起来。

“怎么了?”

小小站在一边,扒着柜子,睁着大眼睛问:“二哥的伤,真的会好吗?”

姜宁点头,“肯定会,而且这才过了几天,他已经可以下地走动了,对不对?”

小小乖乖地“嗯”了声,抿着唇,一脸还有话要说的表情。

见状姜宁有些奇怪,猜不透小姑娘的心思。

“是不是还有话要跟我说?”姜宁停下手里的活,“要坐着说吗?”

小小眨了眨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点头,坐在角落的小凳子上,一脸不知道该不该说的表情。

姜宁耐心地摸了摸她的头,往门外看了一眼,朱红被小宝缠着,应该不会过来。

他放下帘子,也拿了一张凳子坐在小小对面。

“没关系,你想好了再跟我说。”姜宁从灶台上,拿了一个烤好的番薯,“吃不吃?”

小小摇头,没有伸手接。

姜宁一下好奇了,是什么事能让小小拒绝吃的,小姑娘平时可喜欢吃了,见到好吃的眼睛都亮。

“宁哥哥,我是想问……”

小小往前挪了一下,小声问:“宁哥哥,你不会走的,对吗?”

“怎么这么问?”

姜宁疑惑,回想了一下这段时间说的话,还有和朱红私下里的相处,也没表现出要走。

小孩子这么问,那一定就是有人说了什么,被听到了。

“他们说你赚钱了,以后就会走了,不会带着我们几个小拖油瓶,还有……”

小小说着说着眼睛都红了,“说你会搬到其他地方去住,婶婶也会走。”

啊?

什么东西。

姜宁一头雾水,越听越火大,这些人怎么还在小孩子面前瞎说话。

“他们还说什么了?”

“说你和二哥……不要脸,大哥走了还不到一年,你们就好上了,说二哥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你、你——”

小小眼泪一下往下掉,“宁哥哥,他们说的不对。”

姜宁后槽牙都咬紧了,恨不得把人揪出来打一顿。

大人之间的问题,怎么能在小孩子面前胡说八道,这么大点孩子,听到这些多难过?

“不对!”

姜宁努力控制语气,“小小,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会分开的。”

“还有,我和你二哥在一起,你会觉得奇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