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18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人得在经历了事儿后,才想得明白一些事。

姜宁见她严肃,立即正色,“我与长昀性格相投,虽也不到一年,但他是个踏实、可靠的人——”

他顿了一下,才接着道:“阿娘,和他在一起时,我会忍不住笑,想逗他,也会不好意思,会想到很久以后的事。”

以后,以后,总会想到以后在一起做什么。

姜宁是第一次谈恋爱,说实话,有点懵。

虽然那些闲言碎语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可一想到自己是怎么来到这儿,又与卫长昀在世俗上的不被理解,心中到底也有些担忧。

不过卫长昀和他一样,那他就不怕了。

一个生活在这里,深受这里道德观念影响的人,都能坚定选择他,为他离开老屋,去更外面的世界,他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二郎父母都不在世上,你这边也只有我这个长辈。”朱红顿了一下,“我不知其他家会如何办,但你常年在外做生意,和二郎同进同出,是不是我替你们主持了婚事,有了父母之命,再寻个媒人,有了婚配关系,更好一些。”

什么?婚配!

姜宁瞪大眼,差点从凳子上摔下去,“婚事?”

“你们既然心意相通,那自当是该把事办了。”朱红当姜宁是不好意思,便道:“二郎算虚岁也有十八,不算小。”

“等等,阿娘,我还没想过这个事呢。”姜宁磕磕巴巴道:“我是想多攒一点钱,然后开一家店,日子能过得好一些。”

“成亲又不影响。”朱红不解,“有了婚书便成,只是都在自家屋里办,接亲、迎亲这些多半得省了。”

不是,怎么就突然说到婚事上了?

他阿娘一天在家里,做衣服、带孩子,还要忙家务,这么忙了还有心思琢磨这个啊。

“会不会有些早了?”姜宁差点就被朱红说服,“更何况长昀明年就要考试,不能分心。”

朱红道:“成亲又不影响考试,可以先不要孩子。”

姜宁:“……”

完了,他阿娘的口才原来这么好吗?

“宁哥儿,我知道你和二郎的感情好,但外边那些话若是传开了,你想还能搬到哪里去呢。”

朱红实在担心,去了镇上他们还是一家子。

姜宁和卫长昀同进同出,说是兄弟也不合适,万一日后哪一天成亲,人家不觉得更奇怪了吗。

“我……”

姜宁听完,终于明白朱红担心的是什么。

正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时,门外忽然传来动静,母子俩往门口看去,同时噤了声。

炉子刚热起来,屋里还没那么暖和。

卫长昀端着两碗面走了进来,看他们表情有些怪,心中好奇,却也不问。

他想多半是朱红叮嘱姜宁,待会儿去买肉的时候,和赵秋家别起了嫌隙。

村子里大事没几件,因为田埂挪了几寸,地里少了几个瓜这些小事,一辈子不相往来的可不少。

“面可以下锅了,我下了三碗,加了点昨天剩下的臊子。”卫长昀把手里两碗放下,“离约的时辰还有会儿,可以慢慢吃。”

姜宁“哦”了声,想到朱红刚才的话,脑子里还是懵的,不太敢直视卫长昀。

什么婚事不婚事的,他真的还没想那么长远。

顶多就是谈恋爱,还是初阶段。

卫长昀看姜宁低头,发带差点掉进碗里,伸手拿了一下,就见姜宁猛地抬起头。

“怎么了?”

姜宁少有地面色涨红,连耳朵都红透了。

“没、没什么。”

什么生孩子不生孩子的,他可生不了一点!

第99章

“哎,你俩怎么了,吵架了?”

“没呢。”

赵秋撞了撞姜宁肩膀,问完之后,发现姜宁整个人都紧绷起来。

不对劲,更不对劲了。

可不是吵架能是什么?他的认知里,这两人都不像是会跟对方吵架的人。

“没吵架。”姜宁怕赵秋误会,又说了一遍。

他从早上出门烦到现在了,倒不是烦朱红提了这事,是心里一团乱麻的烦。

成亲。

好遥远的一个词。

姜宁确定自己喜欢卫长昀,但也就停留在这上面,就跟高中谈恋爱的朋友一样。

一起上学、放学,骑个自行车前后座,然后约到奶茶店里补作业、写卷子,再多一点就是去看个电影,玩个游乐园。

现在只是把这些换成了一起挣钱,努力过上好日子。

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衣食无忧。

“那你们俩平时讲小话我都插不进去,现在一句话不说,他惹你生气了?”

赵秋小声说完,瞥眼走在前面帮忙拿东西的卫长昀,“看着也不像,你脾气大。”

姜宁瞪眼,下意识反驳,“我脾气大?”

赵秋抿唇笑,“他在你面前,可听话了。”

“哪有。”姜宁矢口否认,心里略有心虚。

真正心烦意乱的事,他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和旁人说,哪怕是赵秋,他也不好意思。

“你们俩的黏糊劲儿,连我爹娘都看出来了,还悄悄问过我,说你们不打算办喜事吗?”

赵秋低声道:“王子书也看出来了,多半杨二爷也知道。”

姜宁撇嘴,“这么一说,村里人不都知道吗?一天天编排得,心眼那么坏,跟小孩面前说。”

“可他们是看笑话,我们是觉得你俩能在一起挺好。”赵秋知道姜宁在村里委屈,也不恼。

姜宁是成亲当天,从坎子村接过来的。

一接过来,就送进了新房里。

村里年长的妇人和已婚哥儿,都去新房里凑过热闹,其他叔伯就帮着卫长辉招待席面。

谁知道刚要拜堂,卫长辉便不行了。

红事变成了白事,姜宁连盖头都是自己掀的。好事是一点没沾上,就要张罗起白事。

一开始他们家亲近姜宁是看他一个人难,举手之劳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赵秋每回去河边碰到姜宁,都跟他搭话,一来二去才熟络了。

如今算下来,相处快一年了,姜宁性子什么样他们知道。

卫长昀是靠得住的性格,若是能成就良缘,他们自然不会有其他什么想法。

“可我总觉得我们还小呢。”姜宁嘟哝道:“现在谈及终身大事,也太草率了。”

万一刚成亲没多久,就想要离婚了呢?

哦,现在叫和离。

“还小啊!”赵秋一脸震惊道:“你过年就该十八了吧,卫长昀也虚岁十八了,哪小了?村里有的人家这个年纪,孩子都能走了。”

姜宁就差去捂他的嘴巴,“你小点声!”

赵秋“哦”了声,继续小声蛐蛐,“我阿娘都快催死我了,问我有没有心仪的人家,再这样耽误下去,连说亲都不容易了。”

“那你有吗?”姜宁飞快地抓住重点,“是不是有了,你才一直不肯说亲的?”

狐疑地打量起赵秋,他总觉得赵秋有事没跟自己说。

赵秋心虚地挪开眼,一句话没说。

什么啊。

一点不公平,说好的好哥们呢,心事都不分享了是吧。

赵秋转头,对上他眼神,瞬间又收了回来,“不是在说你的事吗?”

姜宁眼珠一转,立刻露出我明白了的表情,盯着赵秋,“秋哥儿,你现在的样子好心虚,一定是有喜欢的人了,好啊你,不告诉我。”

“没有。”赵秋立即否认,“我就是……就是还没想明白呢。”

没想明白,那不就是还在云里雾里的阶段吗?

姜宁了然地点了一下头,也不再追问。

-

村里杀猪,都有杀猪饭。

姜宁和卫长昀跟着赵秋家父子三个,没在村里买,是去邻村买的猪。

人家猪好,全是自己喂养,还是阉猪,味道不骟,肉质吃着好吃多了。

他们到的时候,前面一头猪才刚处理完,院子一角还一片狼藉。

姜宁立即别开眼,没敢看。

一转身,就对上赵秋的眼神,同时点了点头。

赵秋爹和赵大哥看他们那样,倒是没笑姜宁,说赵秋既然怕,还来跟着凑热闹。

卫长昀把背篓放下,看向姜宁,“背篓先放这,我跟赵叔他们去看看。”

姜宁抬头,对上卫长昀的眼神,总觉得像是在看一只湿漉漉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