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27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姜宁坐在那儿,手里拿了一团线,正一边搓成绳,一边炒成一个球。

卫长昀看姜宁打了个哈欠,问:“还不困吗?我再看会儿也去睡了,你要困便早些歇下。”

姜宁摇摇头,掀起眼看他,“再陪你待会儿,也说说话。”

卫长昀没再催他去睡,没人会拒绝喜欢的人陪着自己。

他顺着姜宁的话往下说,“你这是在团线球?”

姜宁笑笑,晃了一下手里的线球,“这些线是阿娘从之前的衣物理出来的,不浪费嘛,我就想能不能团成毛线,可以用来打毛衣,或者纳鞋底。”

他们是挣了不少钱,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是好些年的收入。

可姜宁觉得日子不能大手大脚的过,该买买,该省的也得省。

“毛衣?”卫长昀好奇起来,“是什么样的?”

姜宁想了想,“就是可以从头上套进去的,袖子与衣身都比较贴身,不用系带,而且因为是毛线织成的,所以冬天穿着暖和。”

不过姜宁最讨厌的就是穿高领毛衣,勒脖子。

圆领的就刚好,不勒脖子,不带围巾也不会太冷。

“那你要是教婶儿的话,她会不会奇怪你怎么会这些。”卫长昀瞥了一眼关着的门,放轻了声音。

他和姜宁早已互相坦白,可朱红尚不知道这事,也不能知道。

闻言姜宁微微愣神,垂下眼,“其实我觉得阿娘也察觉了一些,但却想不到我并非从前那个姜宁,只当我受了刺激,又落水,性情大变,有些不同。”

其实他和原先的姜宁在性子上,本质还是相通,只不过他更乐观、开朗些。

至于做炉子、做菜的事,看似超出了姜宁应当了解的范畴,可对于燕朝来说,也不算太出格。

富贵人家拿来享福的东西,姜宁也会惊诧。

后世考古的时候,不也经常出现古人科技和文明很先进,开玩笑说有人穿越的讨论。

卫长昀却不这么认为,“知子莫若父母,婶婶虽自觉亏待于你,故而不问,却应当是知晓,只是不知你为何变成这般。”

“又不是人人都跟你一样,觉得我是另一个人。”姜宁压低声音,很小声道:“你这样的,才是少见。”

性情再怎么大变,那模样是一模一样,正常人谁会觉得不是从前的那个人。

卫长昀失笑,“那倒也是。”

“不管如何,往后这几十年,是跟我一个过的,我也会好好孝敬阿娘。”姜宁想得开,不为这事纠结,“说来,王栓推我下水那事,可还没给他一个教训,迟早要讨回来。”

之前王邦爹被镇上王员外家的仆人打了一顿,长了一点记性,但不多。

年前又开始四处晃荡,还在他们家门口转悠,定是心里不服。

“贪婪的人,不会就此收手的,总有他们露馅的时候。”卫长昀眼神沉下,“只要他们露出破绽,就是机会。”

姜宁略有诧异地看着卫长昀,“我还担心你会觉得这样记仇,心思太重。”

卫长昀一怔,而后正色道:“天经地义的事,谈不上记仇。”

换作是他,会想方设法去抓住对方错处,然后绳之以法。

姜宁歪了歪头,笑起来时眼睛弯弯的,“那就好。”

时辰是真的不早,姜宁伸了个懒腰,打算收拾一下回屋睡觉,刚扭头,就模糊看到窗外好像飞起了雪花。

愣了片刻,起身走到门口,掀起帘子后,把门推开一条缝,朝外看去。

姜宁面上一喜,顾不上回头,“长昀,又下雪了。”

卫长昀起身放下书,走到他身侧,只见外面雪花簌簌,大片大片地往下落。

竟是比前一阵下的那场雪要大许多。

“不知是多久开始下的,都白了一片。”

“没多久,是下得太大了。”姜宁拢紧了衣服往外走,不觉寒冷,“明天再堆个雪人吧。”

卫长昀跟在他身边,待他伸手去接雪时,不由想起了上一场雪。

不过数日,竟是另一番心境。

“等再下厚一点,可以堆个大的。”姜宁露出些贪玩的性子,手都红了还舍不得缩回去。

卫长昀抬手,从下朝上握住他的手,压着手指轻轻包裹住,“要不要堆五个?”

姜宁疑惑地“嗯”了声,对上卫长昀的视线,反应过来,“好啊。”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堆雪人也是。

卫长昀神色柔软,握住他的手牵在身侧,“回屋吧。”

姜宁晃了晃他的手,“就几步,你还要送我回屋啊。”

卫长昀拇指在姜宁手背摩挲,待走到门口也没松开,“宁宁,我心悦于你。”

姜宁猛地睁大眼,心倏然加速跳动。

卫长昀面上带笑,“上一次,好像忘记说这句话了。我想,表白应当要更清楚些,这样你才知道我心意是什么。”

他想了片刻,“是儿女之情,并非其他。”

姜宁脸颊一下热了一片,连手心都跟着发烫。

落在他身上的视线太过炙热,他只能抬起头,然后被卷入那双眼里的情绪中。

姜宁眨了眨眼,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稍稍踮起脚,倾身飞快在卫长昀脸侧啄了一下。

“我亦倾心于你。”

卫长昀怔住,整个人僵在原地,却心口鼓胀,不由弯了唇角。

-

年关越近,日子过得越快。

不知不觉便到了小年夜。

按照南方传统,小年是不怎么隆重的,都等着过除夕。

但得祭灶神,还有扫灾。

腊月二十九当天,一家子都睡了个懒觉,连朱红都只是起来给炉子里的火通了后,加足了煤,便回屋又睡了会儿。

等到全家都醒了,才商量着要做什么祭灶神。

腊肉、腊肠肯定得有,再炒两个小菜,做一个油炸豆腐就行。

线香、蜡烛都是提前买好的,拿出来点上就好。

“明天得包饺子。”姜宁坐在灶前,往里放柴,“大年三十吃饺子。”

朱红看着他,一脸笑意,“又是从哪听来的?”

姜宁理直气壮,半点不露怯,“就是小吃摊旁边的戚大叔啊,阿娘你上次去镇上我们还碰到他了。”

前一阵一家子去镇上闲逛时,买了一些东西,还碰到了卫长昀的几位同窗,严肆也在里面。

后来要走时,又碰到了戚远。

镇子不大,来回就那么些人,碰到倒是不奇怪。

朱红听他这样一说,便有了印象,“是他啊,有些印象了,可他不是一个郎中吗?”

“戚大叔现在不做郎中,只卖药。”姜宁努努嘴,“之前还给了我一副调养身子的药。”

闻言朱红便猜到了一些,取笑他,“连旁人都看得出来,你们俩却平白耽误着,也不知道心里在琢磨什么。”

念叨完,又回到刚才的话题,“所以是他告诉你的?”

姜宁点点头,忽略前面的话不答,道:“戚大叔常年去外面走动,见过不少地方的风俗,好些地方都跟我们这儿不一样,之前出摊时,只要他在,就不无聊,一直有故事能听,比戏里唱的还好。”

朱红看姜宁兴致满满的模样,点点头,“那明天早上先把面擀了,中午吃饺子,晚上再做饭。”

“还是阿娘好。”姜宁惯有的撒娇,哄得朱红眉开眼笑。

祭灶神的饭菜准备好,香烛也点了,一家又围到了炉子旁,拿着五子棋一起玩。

朱红原本在一旁看,后来被姜宁劝动,也跟着一块玩。

第一次玩,不怎么会,姜宁就在一旁给她解释。

“五子连成一条线就好,棋子得落在格子的交叉处,更简单一点就是,千万别让对方先连成四枚棋子,不然就输了。”

朱红仔细听着,觉得规则倒是简单,但实际玩的时候,总有走神没注意到的地方。

这里堵住了,另一边又通了。

那边拦腰截断,这边又给人让出一条线。

小宝嘿嘿笑着,快六岁的小家伙,一副装大人样,“婶婶,你再仔细看看,二哥说的,落子无悔。”

“人小鬼大,还装老成。”

姜宁在一旁轻轻拍了拍小宝的脑袋,“长昀平时跟你们玩,是这样的吗?”

小宝撇嘴,“可是宁哥哥,你跟我们玩的时候就这样。”

姜宁:“……”

绝对不可能,他才不跟小孩见识。

卫长昀恰好进来,肩上落了一些雪,手里端着刚出锅的炖梨。

听到小宝的话,朝姜宁看去,见他嘟哝着,一边笑一边放下东西。

对小宝道:“下一局,我跟你玩。”

小宝眼瞳瞪大,一脸委屈,“二哥,你偏心宁哥哥!”

姜宁得意地挑起眉,“对啊对啊,他就是偏心我。”

小宝扁嘴,吸了吸鼻子,扭过头,“我以后不跟你们大人玩了,我要跟小小玩。”

正在给布娃娃扎辫子的小小抬头,“我不跟你玩,你早上吃饭不刷牙。”

朱红手里的白子落定,笑得不轻,“让小宝受委屈了,以后跟婶婶玩。”

“哇——!”小宝棋子一放,仰着脸闭眼嚎叫。

姜宁离得近,立即弯腰凑过去看,见他是在假哭,拼命挤眼泪,这才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