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177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姜宁若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心想话是没错,但穷则变、变则通。

办法是想出来的。

约摸一炷香时间,点的三个菜上齐。

神仙粥、龙井虾还有爆炒回锅肉,外加两碗米饭和店里送的小菜。

姜宁看着面前的神仙粥,面露困惑,喃喃道:“这粥看起来,不大像江南一带的,反而像……”

“粤语区的。”

卫长昀疑惑,“粤语区?”

“就是海边,方位的应该是在华南。”姜宁解释了下,发现没地图,说华南也很难理解,“就是一个地方。”

“海边多以打渔为生,习性与中原相差甚远,倒是说得通。”卫长昀虽未离开过家乡,但从书中能窥知一二。

“你尝尝。”姜宁把粥盛到碗里,递给卫长昀,“这些时日吃清淡、滋补一点,免得影响你考试。”

考前不宜吃太油、太辣的东西,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卫长昀接过碗,看着姜宁端着饭,边说边把筷子伸到回锅肉的盘子里,不由笑了。

两个人正吃着东西,忽地听到旁边有人闲聊。

“今年的秋闱可真热闹,听说好几个县的第一名都年纪不大,最大的才二十五岁。”

“竟是这么小的年纪,果然是后生可畏啊。”

“这算什么,最小的那位可是今年才参加科考,尚不足十八。”

“年纪太小也不好,不够稳重,而且少年得志,难免受不得挫折,万一失利,容易一蹶不振。”

“也有道理,小小年纪确实容易一蹶不振。”

姜宁吃着饭,越听越觉得像是在针对卫长昀。

年纪小怎么了?那年纪小还不缺重头再来的时间呢。

怎么就受不得挫折了?他家卫长昀受的挫折,可比那些只会读书,家里事向来不管,到了五六十岁也还是个秀才的强多了。

“别听了。”卫长昀看姜宁听得心不在焉,连饭都不吃,出声道:“无非是些茶余饭后的闲谈,作不得数。”

姜宁撇嘴,“听不惯他们说的。”

卫长昀知道姜宁是想维护自己,往那桌看去,想了想道:“那不是还夸我了么。”

“那叫夸吗?分明是为了说你年纪太小,不能成事的铺垫而已。”姜宁忿忿地扒了两口饭,“算了,不跟他们计较。”

“这道菜叫龙井虾,可是用龙井茶做的?”

“吃着是。”

“还要不要再点一点别的菜?”

“不了。”

姜宁答完,才发现卫长昀在转移话题,目光扫去,见他一脸笑意,遂生出几分不好意思。

拿筷子又夹了虾肉,“不理就不理。”

“不值得你放在心上。”卫长昀把火锅肉的盘子往他面前挪,“待会儿天正好黑了,再去城里逛逛?”

“你不回去看会儿书吗?”姜宁问完,低咳一声。

好像问得有点多余,本来就是他说要在城里逛的。

卫长昀失笑,“不差这一会儿的时间。”

“况且我不是少年心性么,自是该去见识见识。”

姜宁抿唇笑起来,“我还以为你真不记仇,原来还是听到了的。”

卫长昀把盘子里的龙井虾夹到他碗里,“我非圣人,自是有七情六欲。”

姜宁擦了擦嘴,道:“你觉得这家的菜怎么样?”

卫长昀正要开口,余光瞥见靠在栏杆的伙计正竖起耳朵,“色香味俱全。”

姜宁:“?”

什么意思?

卫长昀道:“趁着时辰还早,去外面逛逛,顺道买些东西回客栈。”

姜宁抬眼,对上伙计看来的眼神,瞬间明白卫长昀意思,不由笑起来。

“那我去柜台结账。”

卫长昀跟着起身,伙计立即迎了上来,关心道:“二位客官,吃得可还习惯?”

姜宁一边拿银子一边道:“很合口味,咸淡正好。”

收钱的伙计接过铜板,数了数,无误后道:“欢迎两位客官再来,我们店里好菜可还有不少,吃一个月都不重样。”

姜宁收好钱袋,笑着应声,便拉着卫长昀出了饭馆。

卫长昀任他拉着,走到街上后,便反握住他的手,捏了捏,示意他不用走那么快。

“所以刚才那家店的菜,你觉得怎么样?”

姜宁放慢速度,认真问:“这可事关我接下来要考察的方向。”

卫长昀看他,“刚才那句话也非假的,只是你说的,各地口味都有不同,你若是想在外面开酒楼,除了兼顾当地的口味外,恐怕还得想另一件事。”

姜宁若有所思,“你是说,原本人家来吃你的菜,就是想吃到不一样的味道,结果你弄得大差不差,那时间久了,日子就吸引不到人?”

卫长昀点头,“正是这个意思。”

“既是打出了江南菜的名号,那自然该有江南的味道,否则不过是挂个虚名。”

姜宁恍然,“还得是问你,我心里大致有自己的想法了。”

心里困惑解开,他往四周看去,“走了,去逛逛。”

卫长昀目光落在他侧脸,跟上他脚步,一块挤进热闹的街市。

-

从街市回到客栈,已经快过亥时。

许久未这么晚休息的姜宁,让伙计送了热水到房里后,一上楼进门,就倒在木榻上,懒得动弹。

逛街真的会累,他感觉明天已经起不来了。

卫长昀把买回来的东西一一归置好,看向姜宁,“明天一早,我去贡院旁的衙署,把身份凭证交了,你自己在客栈,可以吗?”

“我又不是小孩,当然可以了。”

姜宁支起胳膊,“正好我也起不来,就在客栈等你好了,或者我醒了自己到外面去转转,你要是回来不见我,就自己看书?”

卫长昀“嗯”了声,正要给姜宁倒杯水,便听到门响了。

他放下手里茶壶,走到门口,打开门,伙计拎着一桶水站在外面。

“客官,你要的水来了。”

“多谢,给我就好。”

“那有什么需要,再喊我就是。”

卫长昀点头,看着伙计离开,拎着水回到梳洗的隔间,朝姜宁看去,“明天回来,应当也是中午左右。”

姜宁从木榻下来,走到卫长昀旁边,看他倒水、拧帕子,弯起唇角,“那我就自己在外面逛了。”

“好。”卫长昀把帕子递给他,“正好看看日后酒楼开在哪儿合适。”

姜宁一听,挑起眉梢,“你怎么知道我是要开在这里?万一你高中后留任京城,那我就做京城第一大酒楼的老板,要是你被外放到江南水乡,那我就做江畔的大酒楼,若是去了西北辽阔之地,我说不定就做一家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西域风情客栈。”

总之,天高海阔任鸟飞。

卫长昀不管去哪儿,他都能寻到自己想做的事。

卫长昀听着姜宁的话,眼神愈发温柔,只觉心中开阔不少,考前的那一丝担心,也消失殆尽。

姜宁擦着脸,露出一双眼睛看他,“若是今朝不能壮志得酬,那回到小河村、永安镇,咱们就还开食肆,种种地,总之饿不死的。”

再难的境地都走过来了,大不了重头再来。

“你说,是与不是?”姜宁问。

卫长昀走近一步,伸手抱住姜宁的同时,额头靠上去,“是在安慰我吗?”

姜宁笑了声,咬了咬下唇,“大概是。”

“听你这样说了过后,我心里已经平静不少。”卫长昀坦言,“之前多少有些担心,若是辜负你的期望、辜负自己的期许,还有家里亲友的期盼,那我——”

姜宁腾出一只手,轻轻摩挲着他手背,“我就知道你肯定会这样想,所以……”

“别担心,不管如何,我们不是还在一起吗?还有家在,那就算不得差。”

姜宁见过太多太多穷苦的人,屋顶不挡雨、被褥不避寒、衣着不蔽体、食不能饱腹,甚至连四肢都有残疾。

所以他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不论再苦再难,只要人还健康地活着,哪怕仅仅是活着,也就不算差。

更何况他们尚未走到那个地步,一切都还算好。

卫长昀“嗯”了声,轻轻抱住姜宁,埋在他肩上,“我明白了。”

姜宁低笑,用脸颊蹭蹭他,“你当然明白,你可是我心目中顶好的人,怎会不明白。”

回抱住卫长昀时,姜宁暗暗想,自己好像有一点恋爱脑。

可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还两情相悦,恋爱脑怎么了?这是喜欢。

第147章

翌日一早,天色尚且灰蒙蒙的,卫长昀便轻手轻脚下了床,到外间去梳洗。

客栈伙计机灵,看到房里的灯亮了,便在门外轻敲房门,问要不要热水。

过了中秋,天气变化大,前几日还艳阳高照,到了今早,下了一场雨又觉着冷了。

卫长昀开了门,跟伙计道:“麻烦你送一桶热水,其他的暂时不用,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