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泡泡机
明明也想知道他的去留。
“不过明天我跟你们二哥要出去一趟,你们想去杨二爷家里,还是小秋哥哥那儿?”
“小秋哥哥那儿。”
“你们要去哪儿啊?坎子村吗?”
姜宁放心不下他娘,尤其一想到出嫁前悄悄塞给他的二十文,就冲这,那也不能不管。
不管如何,明日去一趟,亲眼看了才能安心。
“这蘸水,用什么做的?”卫长昀夹了一块排骨,在装着蘸水的碗里沾了沾,咬一口肉,发现辣味和苦蒜的味道,正好中和了肉的腻。
原本这锅排骨汤里放了土豆、玉米,是不会腻的。
可这会儿将将三月下旬,天还凉。哪怕坐在堂屋里吃饭,饭菜一会儿也都温凉了。
肉处理得再好,那也都容易带上肉腥。
姜宁看他好奇,暂时放下心里的事,解释道:“这是糊辣椒,用来做蘸水,只要调得好,蘸鞋底都好吃。”
卫长昀不解,“糊辣椒?”
姜宁一边解释一边喝汤,想尽早养好身体,否则马上就要到春耕的节气,家里地再不多,光靠卫长昀一个人也做不完。
更何况,他还想好好规划下几块地种什么。
总不能天天都吃土豆、玉米的,再好吃,吃一年也得腻了。
“前两天你不是见我放了些干辣椒在灶旁边,不过都烤糊了,今天我一直守着火,烤得刚刚好。”姜宁说话时眼睛亮亮的,“把表面的那一层灰弄干净,再放到石钵里捣碎,就行了。”
卫长昀诧异地又拿土豆块沾了沾,发现还是好吃。
可听姜宁说的,做法怎么比麻辣面还要简单。
连花生和花椒都不用放,也没那么碎。
“好吃。”卫长昀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姜宁一脸骄傲,“那是当然,不看看谁做的。”
饭后收拾了厨房,又把给小鸡崽添了些水,姜宁这才坐下来,打算等会儿再去洗漱。
夜里风凉,可星星又特别亮。
姜宁坐在房檐外,抬头看着天,心想还是春天好,要是夏天,得被蚊子咬一腿包。
正心里琢磨明天去姜家的事,余光扫到卫长昀屋子的灯亮着,心念一动,起身走了过去。
他现在可是知识储存巅峰,但好一阵没动笔,甚至连书都没得看,现在闲了,挣了点小钱,忽地就想学习了。
“叩叩。”
卫长昀才写了一行字,听到敲门声,习惯道:“谁?”
姜宁出声,“是我。”
卫长昀抬起头,倏地反应过来不是书院。
从前在家里,进出都很少有人敲门,不是扯着嗓子就是直接推门,一时才恍惚了。
他起身给姜宁开门,“嫂嫂有事吗?”
姜宁抬手挠了挠脸,解释道:“我看你屋里灯亮着,想说你是不是在看书。”
“没打扰你吧?”
卫长昀诧异看着姜宁,摇头道:“没有,不过是在摹写。”
姜宁想起之前他的字,夸道:“你的字很好看了,不像我的,都认不出来。”
这时卫长昀才把自己的疑惑问出口,“嫂嫂也学过写字?”
闻言姜宁心里警铃大作,大脑飞快运转,“……偷听的,村里有识字的人,我就在一边偷偷学。”
尴尬地笑两声,“胡乱写的。”
姜宁生怕卫长昀再问,岔开话题,“那个,我其实是有事跟你商量。”
卫长昀“嗯”了声,不知是信了没信,只说:“是婶子的事吗?”
姜宁点头,“我想问你,如果……”
他没想这个时候说出来,可话到这里,就得说了,“明天去了,若是阿娘过得不好,我想让她过来住几日。”
先离开那个家,其他的再想办法。
卫长昀一点不惊讶,只思索了片刻,“这里也是嫂嫂的家,不用跟我商量。”
姜宁错愕地抬起眼,才发现短短大半个月,卫长昀似乎都与他一般高了,能平视对方。
过了会儿,他点头一笑,道:“我知道了。”
第18章
土色的小圆盘里,灯芯跳了跳,光影明明灭灭地落在他们身上。
有那么一会儿,姜宁和卫长昀谁都没说话,像是等着对方开口似的。
姜宁先反应过来,往不大的屋里扫了眼,瞥见桌上的书,“别看太晚了,早些休息。”
卫长昀点头,正要跟姜宁道晚安,忽地想起什么,问:“嫂嫂可要练字?我这儿还有些帖子。”
“不了不了,笔墨原本就紧张,你用。”姜宁摆摆手,“等以后条件好了,我再练。”
卫长昀心里才涌上来的失落,又被很快抚平。
不是直接拒绝,还有以后。
说完话,姜宁转身往自己屋里走。
屋里的灯亮起,又很快暗下去,只剩一轮月亮挂在天边,轻盈的光洒在院子里。
这一晚,卫家几个人都睡得很舒坦。
盖着晒得暖烘烘的被子,身上衣服是洗过的,还有香味,也不会半夜再被饿醒。
连梦里,都是暖烘烘的。
第二天,姜宁醒来时,照例卫长昀已经在厨房里忙了。
打着哈欠走进厨房,姜宁往锅里看了看,发现卫长昀用昨晚剩的汤在做汤饭。
“总是麻烦秋哥儿一家也不好,等会儿去的时候,送一包土豆片去。”
“今早去地里,你说的香椿发得好,我摘了些。”卫长昀后边的话不用说,也明白了。
他俩想到一起了,不好意思麻烦赵家。
姜宁的确帮了赵秋,可人不能挟恩求报,否则日子久了,总会厌烦的。
平等往来是最好的维护关系法子。
“那一起送去。”姜宁伸个懒腰,去舀水,“下午回来,是不是能顺道去王木匠那儿拿东西?”
“昨天说是能拿。”卫长昀看眼天色,算着什么时候出发,“可要拿些东西去?”
姜宁拿着帕子擦脸,听见声,帕子往下挪了一半,一双眼透着困顿,“拿去哪?”
卫长昀一时想不到称呼,毕竟他跟姜家人连面都没见过。
亲家之间关系大多都普通,热络的少,但像他们这样的也少,半点往来都没有。
“你是说姜家啊?”姜宁没把那边当家,对他来说就是一群陌生人,还不如赵秋亲近,“带一斤糖去吧。”
姜宁不知道这边走亲戚要带什么,按照他家以前的习俗,走亲戚就是白糖、烟跟酒,再不然就是米。
他年纪还小那会儿,村里谁家办席了,送的也都是这些,一包糖或者二十斤米,再送几十块钱。
“我一会儿去装。”卫长昀也没送过,只在大哥丧礼上收过一回。
又太忙,哪里记得住。
这几日相处下来,姜宁处处都安排得很好,现在说送糖,他也不觉得有什么。
等糖包好了,饭也烫好了。
姜宁去叫两个小的起床,卫长昀回了屋里换衣服。
等吃过早饭,收拾收拾出门时,天边已经挂了日头。
赵秋知道双胞胎要来,特地在院子里干活等着。见姜宁和卫长昀领着人来了,立即迎上前。
“你们去这么早,晌午就能回来了吧?”赵秋开了院门,招呼他们进去,“要是耽误也不碍事,小小和小宝在这儿挤挤。”
姜宁说不进去了,趁着凉快赶路。
“能回来,就是去一趟,还能被押在那了?”
赵秋一脸欲言又止,想到姜宁在卫大丧礼上受的委屈,到底担心,“你两个兄长和父亲——”
“总归你别跟他们顶撞。”
闻言姜宁冲他笑道:“知道,劳秋哥儿为我操心了。”
赵秋点头,朝卫长昀看眼,“好歹有你家小叔陪着去,在人前,他们也不好为难你。”
赵家二姐嫁在坎子村,所以赵秋比村里其他人对姜家了解得多。
姜宁出嫁前,日子就不好过。
现如今又成了寡夫,姜家都不关心,回去了哪能讨得了好。
“是,这不有长昀跟我一起。”姜宁看向卫长昀,回过头道:“那我们走了,两小的就麻烦你们了。”
“没有的事。”赵秋挥手,“路上小心啊。”
姜宁应声,跟卫长昀一块往村口走。
从小河村去坎子村,一路上姜宁心里都揣着事,比平时话要少。
卫长昀本就是个没什么话的,一时间,路上除了山里的鸟叫,显得静悄悄的。
直到快进坎子村,逐渐看见人了,姜宁才从自己思绪里抽身。
上一篇:反派不洗白
下一篇:霸总生子文里的御用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