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207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沈明尧怕他不舒服,又给他拿了一床毯子搭腿上。

“是长开了点。”

顾苗啊了声,笑起来,“那完了,我那话可不能给她听到,万一和我一样记仇呢。”

其他人一听,纷纷笑起来。

赵秋和王子书自然是也备了礼,是一个吉祥锁。

赵秋望着活泼的小姑娘,想起了家里的侄子,“小孩一天一个样,家里小侄子就是,总觉得才出生不久,现在都能在床上爬来爬去。”

要不了多久,就能学走路。

“沈大哥,顾大哥,小姑娘取名字了吗?”王子书好奇道:“还是要过一阵再取。”

顾苗道:“还未想好,过一阵再取,不过小名想好了。”

“潼潼,小孩子嘛。”

姜宁听完,问是哪一个字。

沈明尧便解释,而后卫长昀和王子书觉得也合适。

小孩才出生不久,精力不足,身上都还软软的,没一会儿就呼呼睡过去。

顾家有乳娘照顾小孩,不用顾苗和沈明尧时刻盯着。

见小孩睡着,他们便从房间转到另一边的花厅去。

几人围坐在一起,姜宁和赵秋担心顾苗身体,挨着他多问了几句,怕他恢复不好。

顾苗心宽,笑着让他俩放心。

卫长昀心思都在姜宁身上,看他眉目带笑,心便放下许多。

“不知你们可听说了最近的事。”沈明尧忽地换了话题,道:“是岳父年前去好友家中闲聊时听到的,对方前些年还在京城做生意,后家里母亲病了,今年才归乡。”

卫长昀思索片刻,点头道:“我应当识得,前年替他拓了一篇孝文。”

顿了顿才道:“竟是回乡了吗?”

“年前回的,没有对外声张。”沈明尧神色略显严肃,“黔州地处偏远,朝廷消息向来晚一些,不过——”

他看向卫长昀,“当今圣上身体有恙,春闱怕是由太子亲监。”

卫长昀心思一下集中起来,蹙眉道:“太子亲监也并无什么不可,既已立储,这些事自然是太子代劳。”

沈明尧沉默片刻,而后摇头,“然大皇子年长,虽非先皇后所生,却也是长子。”

“况且今年春闱,原本是由大皇子与礼部共商。”

闻言卫长昀明白了沈明尧话里意思,并不是谁来主持的问题,而是太子与大皇子之间,势必会各有立场。

而春闱就是再次丰满自己羽翼的过程,没有什么会比从新一届士子里挑选门生更为妥当。

因为这一批人里,大部分都尚未进官场,无依无靠。

“朝堂之事风云诡谲,岂是你我这般蜉蝣能够左右、撼动,安心备考便是。”

卫长昀敛了敛神色,道:“士子妄议朝政,亦是大忌。”

考场里写文章都尚要考虑天子心意,不可冒犯天子。

如今私下里只有他们几人,提及朝政、皇室,说过就过了,再多说便是逾距。

沈明尧自是明白卫长昀的意思,“备考为重,我只是担心今年春闱怕是——”

不如以往轻松,更要处处小心。

稍有不慎,若有行差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之地,再想抽身就难了。

卫长昀点头,“我明白,沈兄的担心不无道理。”

王子书在一旁听完了,才缓缓开口,“黔州与其他士子相比,更无根系,若能脱颖而出,必定会受人关注。”

“不过只要心定,则能正其身。”

卫长昀嗯了声,垂眼时,无意间扫到姜宁看来的视线,神情微怔,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多说。

一个时辰后,他们从顾家离开,送王子书和赵秋到镇口,便往家里走。

天还下着细雨,卫长昀撑着伞,有些走神。

姜宁抬眼看过去,悄悄握住他放在身侧的手,低声道:“不论你选那一条道,我都会陪着你。”

不论是科举艰难,或是朝堂诡谲,他都会一直站在卫长昀身边。

卫长昀停下脚步,转过头看他,而后握紧了手。

“好。”

-

从家里出发去京城那日,姜宁和卫长昀习惯地早起,打算再把行李检查一遍,还有公卷、身份谍文、过所这些凭证。

少一样,到了京城都很麻烦。

姜宁瞥眼外面还漆黑的天,把包袱扎紧些,“前天见一面也好,要是他们再来送,怪麻烦的。”

卫长昀正在收拾书,其实带去的书并不算多,只拿了几本必要的。

其他的若是有需要,可以在京城的书铺里去租。

春闱这样的日子,士子众多,京城那般繁华之地,书铺自然也乐得把书租给士子用。

既不损失什么,又能小赚一笔。

“等天亮我们就出发,这样今晚应该能到第一个官驿。”卫长昀回头看姜宁,“钱袋拿了吗?”

姜宁嗯了声,“放身上了,而且不止准备了一个,多一点准备也好。”

“碎银、铜板和银锭分开放,这样拿钱时也不外露。”

卫长昀知道姜宁想得周到,连他身上都装得有两份钱。

“厚的衣服要不要再拿一件备着?”

姜宁把包袱放到桌上,扫了一圈,“京城在中原,不知道春后是冷是热。”

卫长昀把两个包袱拎起来,和姜宁收拾的放在一起,“春闱结束正好三月,等放榜要二三十天,而后再等一个月才是殿试。”

“算起来,应该是五月左右了。”

姜宁怔了片刻,心里算了算,“之前说三四个月,还是算少了。”

听他这么一算,从正月出门,要是能到殿试那一关,回到家都是小半年的事了。

说话间,姜宁检查了一遍,东西都收拾齐全。

其他要用的,若是真忘了拿,重新买都可以,身份、过所这些别忘就好。

卫长昀点头,“是要小半年。”

他理了理衣服,“我去厨房弄点吃的,吃了早饭再出发。”

姜宁倏地想起什么,走到柜子前,“啊,那你去,我找一下房契,这个可得给阿娘那里收着。”

平时都在他这里放,可他们小半年不在家,屋子空着,放着不安全。

卫长昀看他在那里翻箱倒柜,提醒道:“昨天不是把箱子一起搬过去了?房契应该在里面。”

姜宁愣住,回过头看卫长昀,“好像是哦。”

完蛋了,他这个记性,比鱼还要差。

卫长昀笑了声,“起得太早,你再去眯会儿,我煮好面再叫你。”

姜宁叹了声,坐在床边往被子里一倒,“我会想念家里的被子、吃食还有——”

“阿娘他们的。”

闻言卫长昀神色微顿,轻摇着头往外走。

这个时辰哪哪儿都静悄悄的,连家里养的一猫一狗都还在窝里睡觉,听到动静也只是稍微抬下头,并未跑出来。

卫长昀往窝里看了眼,大半年的时间,一猫一狗长大不少,猫还好,体型本来也小,狗完全从毛绒绒变成能看家护院的大小。

他走过去,从旁边的木盒里,舀了一勺吃的放到饭盆,便拍拍手打算进厨房。

才转身,便见厨房是亮的,还隐约能听到声响。

卫长昀怔了怔,看向小宝和周庚住的那间屋子,猜到了大半。

“昨夜不是说了我们走得早,你们不用起来送。”卫长昀推开厨房的门,看着正在灶边忙的周庚。

周庚吓一跳,有些慌乱地看过来,“我、我是担心你们起太早,来不及弄吃的,就想反正睡不踏实,就给你们做早饭,还能顺道把今天食肆要用的菜洗了。”

“我烙了两块饼,是用表哥烙的法子做的,可以路上吃。”

灶台上又是粉、又是面,还有菜,一看就是起了有一会儿。

卫长昀走近了挽起袖子,跟着收拾,“我们一走至少三四个月,家里的事你和娘多商量,不清楚的要问,切勿自乱阵脚。”

“小小和小宝年纪小,要有不懂事的地方,你是兄长该说就说。”

“镇上虽太平,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若遇要紧事便去求助里正或李捕快,好歹是官家人。”

卫长昀并不是一个唠叨的人,只是他和姜宁一走近半年,家里只有老小,唯独周庚算得青壮年。

要周庚遇事也慌张,那就更麻烦了。

周庚仔细听着,认真点头,“表哥夫放心,我定会守好食肆和家里,护好姨母和弟妹。”

算算,周庚到家里也有一个月。

耳濡目染加上姜宁有意无意提醒,比刚来时胆大了不少,好歹不会畏畏缩缩怕事。

只是年纪小,加上个不算高,看上去还一身少年稚气。

“实在无人可以帮忙,便去顾家,顾家哥儿与我们是至交,真遇到难事,他不会袖手旁观。”

卫长昀道:“不过不到必要时候,不必去寻他。”

“我明白的。”周庚答道:“表哥昨天已经交代过一回,说要是碰到要紧事又拿不定主意,还不知道求助谁,就去找顾老板,顾老板定会帮忙。”

卫长昀点点头,把煮好的面从锅里捞到碗里,开始加佐料。

“时辰还早,东西收拾完可以回房再睡会,晚些起来都来得及。”叮嘱完周庚,卫长昀便出了厨房,回了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