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211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第172章

第二天上午,姜宁和卫长昀睡到自然醒,等醒来时,春日难得的太阳已经晃了老高。

包袱行李都是昨晚收拾好的,没花多少时间,两人就出了房间,准备去叫聂丛文。

碰巧打扫房间的伙计上来,看到他俩立即停下。

“客官,您二位是想找聂公子吗?他今天一早就走了,还交代要是你们起了,让我跟您二位说一声他有急事,留了一个住处地址,让您二位若有事,只管去找他,改日他再向你们道歉。”

他们一听,不由愣了愣。

什么事值得聂丛文这么一大早的就进城?不会是那位状元真出了什么事。

卫长昀面不改色,道:“多谢,住处我们记下了,若进城有空便去找他。”

伙计点点头,拿上东西往刚空出来的屋子走去。

待下了楼,坐到没什么人的大堂时,两人才对视一眼,默契地想到一起去了。

聂丛文和那位状元郎的关系,果然是至交好友。

在客栈里吃了东西,又跟伙计打听清楚进城要到那儿去赶车,俩人便拿着行李先行进城。

至于聂丛文那儿,事出紧急,那么匆忙的情况下,短期内应当不会有什么时间再见。

反倒是他们,得先找到住处,总不能未来两三个月的时间,都住在客栈吧。

那花销也太大了,客栈一日得二三百文,哪住得起三两月的。

桃叶渡离金陵城不过几十里,若坐车的话,原本要走小半日的路程,只需要一个多时辰就能到。

车夫熟练地架着牛车,从石桥上走过来,拐过这一片林子,便能看到城门口。

不大的牛车上,坐了七八个人。

姜宁和卫长昀位置靠边,恰好能隔出一片相对自在的地方来,不至于胳膊、肩膀摩擦来去。

姜宁挨着卫长昀,好奇地打量四周。

“想不到从渡口到城里一路上都这么繁华,我还以为会没有什么人,结果连路都这么好走。”

姜宁满脸吃惊,戳了戳卫长昀的胳膊,“你看,连路上都铺的石板。”

卫长昀看他脸上的表情,“从渡口到城内这一段,算是外城,有许多庄子、人家,大多都是白日里在城里做事,夜里就回来住,也便宜些,只不过折腾点。”

姜宁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就难怪了。”

这不就跟北漂一样,白天在四环内工作,家住在五环外,每天来回通勤四五个小时。

这儿也差不多,要是搭上车,来回两个多时辰。

“往后我们要是买不起城内的宅子,便也在城外买。”姜宁凑到卫长昀耳边小声道:“还清净。”

卫长昀捏捏他的手,摸到有些凉,不由腾出另外一只手给他捂着,“听你的。”

“什么都听我的啊?”

“嗯,都听你的。”

姜宁抿唇笑,脑袋往他肩上枕去,心里一片平静,已经想着会试、殿试后的日子了。

要是卫长昀有幸考中,那他们就捎一封信回去,接家里人过来。

到时如果沈明尧也考中,肯定也会接顾苗来京城,可以一起来,这样路上大家都有照应。

要是没考中也不打紧,他们俩收拾收拾回镇上,正好赶上夏天,领着全家人去县里、州府玩几天也行。

赵秋和王子书也能一起来就好了。

卫长昀发现他不知道在想什么,一个人笑,低头问:“想什么?”

姜宁抬眼,“想你呢。”

他希望卫长昀能考中,毕竟这么多年的努力。

虽然卫长昀能以平常心看待,可是姜宁想得要多一些,他不希望少年折戟。

卫长昀再如何心性稳重,却也只是十八岁的人,介于青年和少年之间,不可能没有心气。

更何况上回在州府参加乡试,那些士子瞧不上他们。

姜宁将心比心,反正他是忍不了一点,不然也不会当场回击。

更不可能不在意,所以他知道,卫长昀是在意的。

无数个点灯夜读直至丑时的时候,卫长昀都是为了这一日。

卫长昀捏着他的指尖,笑了笑。

-

金陵,被誉为天下文枢。

因古往今来圣贤、文人、朝都而闻名,又以一条秦淮河为脉,让天下皆向往秦淮两岸的繁盛。

正逢初春时节,冬日寒意尚在,春意料峭,城内繁花似锦,人头攒动,竟是半点不见初春时节的萧瑟。

从验完过所进城的那一刻起,姜宁眼前一花又一花,完全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原来金陵城的酒楼可以盖这么高,街道上可以这么繁华,说是车水马龙也不为过。

车轮滚滚碾过石板路,铺陈整齐且平坦的路面发出轱辘声。

吆喝声、叫卖声、说话声,还有人骑马而过,或者是谁家的马车从大道中间走过。

穿城而过的秦淮河里,还有不少乌篷船,或是停靠着的画舫。

偌大的金陵城,街道宽敞得仿佛三架马车都能并行。

更别说各式各样的铺子门口挂的幌子,风动旗动,完全看不过来店里卖的什么。

姜宁哇一声,发出没见过世面的声音。

“长昀,金陵比书里写的,画里画的还要繁华,那么高的楼,可真气派啊。”

卫长昀紧了紧肩上的包袱,环顾四周,也难免生出几分欣喜。

只在旁人口中、书里所写的金陵,如今就在他脚下。

“我好像有一点懂了,为何人人都向往金陵,换做是我也很难抵挡住这样的诱惑。”

姜宁不由感慨,“太热闹了。”

人多,机会便多,连坐生意发家都比较快。

闻言卫长昀看向他,“是很热闹,身处其中便觉自己不过数十万分之一。”

姜宁一听,勾住他手指,“走了,我们去打听打听哪里比较好租屋子,得住那么长时间,可得好好看。”

“还好聂大哥不算太不靠谱,吃饭的时候说了几处地方,我们问问便是。”

卫长昀转头对他笑起来,“嗯,向人打听一下。”

他并不怅然,反而觉得金陵太大,大到无需为了一些事上心。

因为此处是京城,遍地都是达官贵人、皇室宗亲,不管如何上心,始终不可能比得上这些人。

人贵知足,知足方能长乐。

燕朝有自己的租房中介,譬如说牙行。

小城镇里少见,可金陵城里可不止一家牙行,彼此竞争激烈,尤其遇到春闱这样的日子,更是争相在街上拉客。

故而姜宁和卫长昀都不需要多打听,只在路边随口一问,就有几个人呼啦着上前询问要不要去他们那儿看看。

姜宁险些被这场面吓到,连忙摆手,打听到了聂丛文说的那家,便和卫长昀挤开围着的人,几乎是逃一样的跑开。

姜宁抚了抚心口,“太吓人了,看来金陵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做牙行的都得伙计到街上来拉客。”

卫长昀望向不远处的牙行,正是聂丛文介绍的那一家。

俩人走到牙行门口,正靠在门的伙计一看他们来了,立即打起精神,把他们往里引。

“二位是想租房吗?一看就是来京城考试的吧,里边请里边请,要什么价位的都有,短租长租都可以。”

姜宁被对方的话逗乐,别开脸藏在卫长昀后面。

原来不管什么时候,推销的话都一样。

卫长昀大概知道姜宁在笑什么,对上伙计不解的眼神,出声道:“可有月租在两贯钱左右的房子?干净、整洁就好,若能干净些更好。”

“两贯钱啊,有是有,不过这可——”伙计看一眼两人,“可能位置偏一点。”

“位置偏一点不要紧,在城里就行。”卫长昀看出他的打量,“这一住可能要三四个月,所以想租一个住处,比较方便。”

说话间,三人进到了牙行内。

牙行掌柜看到人进来,也听到了一些,从柜台后出来,示意伙计去拿登记在册可以租的租赁册子。

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嫌小不做,开门迎客,不论大小那都是钱。

掌柜道:“二位稍坐片刻,这金陵城里要租的房子,我们这儿都有,而且价格绝对公道,给的费用也低。”

姜宁以前没租过房,不过两人在镇上买过一回房,大概算得上一回生二回熟了。

会试虽是旺季,可再旺牙行那么多,房源就那些,可不得抢生意。

“我们预算就是一个月两贯钱,多了有些贵,屋子干净、安静就好,得是在城里,小一点也无所谓。”

掌柜看了眼姜宁,又看卫长昀,“是会试考生吧?其实金陵里有不少便宜的屋子,都是朝廷给修的,不过那得去官府衙门神情,紧俏得很,很难租得到,而且不少都已经被朝廷大小官员和亲戚占了。”

“那您这儿有什么好的房子吗?我们要求也不高。”姜宁不接他的话茬,思忖后道:“要是房子看得合适,我们立即就和你们签书契,当场交三个月的钱。”

聂丛文既然推荐了这家,那肯定是信得过,至少不会坑人宰客。

再说,宰客这事儿,但凡是做生意的,多多少少都要赚点,你总不能说人家赚了就是宰客。

掌柜闻言一怔,而后笑道:“小公子是个爽快人,那册子也不用看了,我都记在脑子里,您二位要的房子,恰好还真有两处合适,别的要么价格贵,要么就不符合条件。”

“这会儿已经要酉时,要着急的话,这会儿带你们去看看?”

姜宁看向卫长昀,见他点头,便嗯了声,“好,麻烦您了。”

掌柜摆手,“做生意可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