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276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现在好了,酒楼开业后稳定下来,翰林院内那些风波也平息,连平日里针对卫长昀他们的两个人,也被差到其他地方去办公,形势可谓是再好不过。

赵秋确认问:“真的不是闹别扭了?”

姜宁把蒜瓣皮收到篓子里,晒干后可以拿去灶里引火,“我跟他能闹什么别扭?一天待在一起的时间,就晚饭后。”

“想吵架,不也得见着面才能吵。”

“你看!我就说是闹别扭了吧。”

赵秋仿佛发现了什么,立即放下算盘,“难怪子书跟我一块来金陵的事,叔婶不反对,就是担心我们分隔两地太久,感情生变。”

“啊?”

姜宁发出一声疑问。

等等,怎么突然又到感情生变上去了。

姜宁一脸茫然地看着赵秋挪凳子,郑重其事坐到自己对面。

“宁哥儿,你和长昀从前不管做什么都是一起的,现在每天就夜里才碰得上,日子久了,难免会——”

“等等,秋哥儿你是听谁说的这些?”

“我自己琢磨的啊。”

“……可我和长昀没吵架,而且感情挺好的。”

姜宁笑出声,把桌边摇摇欲坠的算盘扶回去,又往门口看了眼,见谢蕴走进来,忍不住笑得更大声。

一是赵秋的脑补太好玩,二是略显无聊的日子突然变得有趣。

谢蕴才跟人谈完下个月的菜钱价格,见姜宁笑成这样,一脸纳闷和疑惑,“小秋,宁哥儿怎么笑成这样了?”

赵秋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闹笑话,脸上一烫,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谢蕴更不解了,坐下后,接过姜宁递来的杯子,“你俩吵架了?还是闹别扭了?”

才忍住不笑的姜宁,听到这几个字,一下没绷住,直接大笑起来。

谢蕴:“……”

在打什么哑谜?

赵秋受不了他俩的顶视,飞快解释了一遍刚才发生的事。

等到说完,反而没那么尴尬了。

“原来是这个啊,吓我一跳,还以为是什么事。”谢蕴喝着茶,“不过秋哥儿担心也正常,你和长昀一天能见几面?就夜里那会儿,顶多再加个他来接你的时候。”

“是吧是吧。”赵秋有战友一般,附和道:“我是听他要给孩子取名雪球,要么就球球,态度随意还敷衍,当然会乱想了。”

“什么孩子?雪球这名字,听上去像是小猫小狗。”谢蕴不过脑子地问了句,才刚往嘴里抛了颗花生,动作就停住。

睁大眼睛看向姜宁,“给你孩子取呢?”

姜宁笑得眉眼弯弯,半点不在乎,点头道:“对啊,你们不觉得可爱吗?”

“如果是我,长大了知道乳名叫这个,一定会难过的。”谢蕴实话实说,“宁哥儿,取名这事,你还是跟长昀商量着来吧。”

姜宁笑得无辜,“我问他了啊,他说我开心就好。”

赵秋、谢蕴:“……”

是他们多虑了,以卫长昀的性格,的确是姜宁开心就好。

姜宁发现自己可能真适合没事找事,拍拍手上的碎屑,“你们都觉得,两个人相处时间不够,就会有矛盾,然后感情生变吗?”

赵秋和谢蕴一起点头,想法还挺默契。

感情不都需要时间去培养、经营跟维护吗?

姜宁听完,仔细想了想。

好像是有一定道理。

“先别管这个了,我刚才来时,周庚正在弄剁椒鱼头,说一会儿我们尝尝看。”

谢蕴一心只想做生意,恨不得变成金陵首富,让陈轩想来都不给他来。

姜宁点头道:“他倒是有毅力,第一回做失败后,中间把春卷和丝娃娃弄出来,这两天又开始了。”

“这不正好赶上明日七夕,街上的人,想着来的客人也多,就想着做出来看看,能不能成。”

赵秋道:“不过应该能成了,昨日我又尝了一次,还行。”

“还行可不行,得好吃才成。”姜宁在菜品上,一向要求严格。

金陵里几百家酒楼、食肆,光凭着还行,怎么能有一席之地?

现如今店里靠着不常见的黔菜,占了个新鲜,等新鲜劲儿过了,真正能留下客人的,还得是硬品质。

“是是是,在吃的方面,你是揽月楼最有发言权的。”谢蕴打趣他,“那你怎么不让聂大哥来尝一下,他不是岳州的,剁椒鱼头似乎有差不多的菜。”

姜宁哎了声,好似才想起这事,“你不提醒我还忘了,聂大哥出身岳州,剁椒鱼头就是他那儿的菜,他吃过就知道行不行了。”

谢蕴问:“那他这两日有空?”

姜宁摇头,“没有,明日又是七夕,他约人去……郊外骑马。”

谢蕴一脸嫌弃,“不赏花看月的,去骑马?不会是跟那位吧。”

姜宁笑而不语,已经是回答了。

是不是开窍不知道,但聂丛文肯定把温安臣当成很重要的人。

-

自打馆阁里那几个爱说闲话的人被安排走后,卫长昀他们又忙了起来。

一是舞弊案过去已有一段时日,他们作为新科进士,原本就是朝廷重用的人才。

二是走了几个人,还未有人来补上,人少了事自然就多了。

他回家的时辰晚了些,其他屋里的灯,照旧只有王子书那儿亮着。

卫长昀在院子简单收拾过后,才往房里走。

一推门,便见姜宁坐在那儿,面前放了一本书,不知道在琢磨什么,连头都没抬一下。

他走过去,弯腰俯身道:“在看什么?”

姜宁被他吓一跳,抬头看见是他,瞪了一眼,“闲着无聊,看点闲书打发时间。”

卫长昀一听,不由勾起唇角,边拿起铁签去挑灯芯,边道:“酒楼生意步入正轨,只需要每日去看一趟,不好吗?”

姜宁努嘴,“是挺好的,总算是当上正儿八经的老板,不需要亲自做事,在后面指挥就行。”

挑过的灯芯,光一下亮了不少。

卫长昀把铁签放回去,习惯地擦手后,贴在姜宁后颈摸了摸。

听他语气,问道:“甩手掌柜,不好吗?”

“我才多大,就要当甩手掌柜。”姜宁仰头,把他手夹在后颈,“我得学习。”

“想学什么?”卫长昀耐心又温柔地问:“要你想学,我便帮你寻些书来。”

“还未想明白。”姜宁只是觉得,酒楼那边的事理顺过后,其实用不着他们时时刻刻盯着。

他如今情况又特殊,干不了太累、太重的事,每日闲着不是睡就是吃,多少太颓废了点。

卫长昀拉开他旁边椅子,看了眼摊开的书。

的确是闲书,一本里有好几个故事,不是山精鬼怪和书生的,就是家长里短兄弟阋墙。

全都是从街边小书摊买的,拿来打发时间,或是取个乐。

“之前想学骑射,现在看不合适,所以——”姜宁仰着头看卫长昀,“要是戚大叔在就好了,我可以跟他学医术。”

便是学不会,不能医人。

那懂一些药理,应当也不错。

学明白了,日后抓药、开药时,或者遇到什么突发情况,还能救个急。

卫长昀:“学医吗?”

“嗯,我总不能学怎么造房子、造桥、修路吧。”姜宁倒是想,但没有这个条件。

朝廷的工部便是做这个的,里面人才济济,还轮不到他。

以他的能力,给家里盖浴房、厨房和仓库还行,修桥是肯定不行。

连原理他都一知半解,更别说实际操作。

“那我明日给你寻一些医书和药理来,你先看,若是有不懂之处,标记后,我替你去问。”

卫长昀看他神情,便明白他所想,“骑射之事,待我精通后,正好来年开春,可以陪你一块练。”

闻言姜宁坐直了一些,转过头打量着他,眼里有笑,还有些欣赏和意外。

倏然想起白日里在酒楼的事,弯了弯眼睛。

卫长昀见他心情好,不由问:“在笑什么?”

姜宁闭了闭眼,往卫长昀肩上靠,左右晃了晃头,“只是觉得,感情这种事,并无一定的套路和模板,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卫长昀不解,“嗯?”

姜宁拉起他的手,“意思是,你特别好。”

尊重他的想法和意见,不会说教。

连学医和骑射,都是想着陪他一起学、一起练,而不是劝阻、教授。

天底下的好人很多,可是能跟他两情相悦,又理解他的人,便只有卫长昀一人。

时至今日,他才明白古人说的难得有情郎什么意思。

真正“有情”者,甚少。

第224章

“七月以来,这一周的收入一共是四百一十三两二钱,撇去成本,大概是二百一十三两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