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36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甄芙心里打鼓,又有点儿担心,“当日李家二郎掳我回去,我一介女子,力气并不如他,情急之下挣脱逃出,当时慌乱来不及细想,现在方才想起,他似乎有些不对。”

马县丞一听,立即道:“有何不对?”

甄芙仔细回想,“面色发青,手脚似乎也在发抖,看上去像得了什么病,喘不过气。”

“可是我初到时,他分明还挺正常。”

旁边作为李二郎亲属的李员外夫妻,一听这话,不由急切道:“我儿的病早好了,何故又犯病?”

“我不知道,那会儿我只想逃命,所以并不知道他怎么会突然发作,而且逃出去后,我还奇怪,为什么追我的人口口声声他死了。”

甄芙摇摇头,“他是个坏人,但如果死因另有隐情,也应该查清楚。”

李员外夫妻中年丧子,如今连最后一个孩子都没了。

听到这话,顾不得体面,直接跪倒在公堂上。

“卫县令,你是一县之主,能为了这个姑娘做主,不管我家二郎做了什么恶,我们都愿意负责,可他的死,如果真有隐情,还请明察!”

“请大人明察!”

卫长昀神色严肃,扫过众人,视线不经意公堂外看去,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的姜宁。

热烈的阳光下,百姓站在那里,听到这话后议论纷纷。

“死因既有疑点,理应明察。”

卫长昀声音稳而有力,道:“县衙是一县之首,管辖所有要务,就该承担起为民做事的责任。”

“二位身为本县百姓,无需这般大礼乞求,本官与诸位同僚,自会查明案情。”

马县丞诧异看了眼卫长昀,对这位尚不到弱冠的上方,多了几分志同道合之意。

前几日一同查案、办公,只是觉得人不愚蠢,现下才是真正明白,为何一个出身乡野的人,竟能连连在去年科举中,得重臣与天子赏识。

是个人才。

退堂后,卫长昀立即安排人去李家,迅速将李家二郎的停灵带回县衙,案件查清前,除衙门的人外,不得任何人接近。

卫长昀安排好后,便到内衙换下官服,转出来时,正好与马县丞撞上。

“马县丞?”

“县令一会儿可是要去看验尸?”

“嗯,李家二郎的死确有蹊跷,哪怕他是犯人,只要死于其他原因,那都得查。”

“下官与大人一起去,正好看看如今大理寺如何办案。”

卫长昀失笑,听出他并未嘲讽之意,而是真这么想,“那县丞便与我一起去,此案或许——”

“牵扯不小。”

马县丞愣了愣,想起什么,皱眉问:“县令是说五年前李家三子接连丧命的事?”

“当初难道没有查到可疑之处?”卫长昀边走边道:“三条人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该引起重视,哪怕是病故。”

马县丞叹了声,“下官原是想彻查,然而上一任县令懒政,认为只是病亡,大夫也称是生病所致,所以草草下葬,连仵作验尸的机会都没有。”

卫长昀不解,“李员外夫妇对此不怀疑?不管是风水或者急病,失去了三个孩子——”

“是因为李二郎活着,所以夫妻俩的心力都在他身上?”

马县丞嗯了声,“是,夫妇俩经不起一点折腾,只盼着李家二郎能平安长大。”

接连丧子的打击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除非真目睹了意外的发生,否则心力耗尽,确实只顾得上眼前的独子。

只是这样一来,事情过去了五年,那怕是也回忆不起什么细节。

“先看看仵作如何说。”

卫长昀垂了垂眼,“再安排人去李家一趟,将当年知情的人都一一询问,看看有多少线索。”

马县丞道:“是。”

-

正在花园里研究地上蚂蚁的卫小宝,一抬头发现姜宁从不远处走来,立即招了招手。

“宁哥哥!”

姜宁闻声抬头,走到他旁边,“在琢磨什么?”

卫小宝拿开手里的小木棍,“蚂蚁在搬家,是不是要下雨了?”

姜宁低笑一声,“还记得蚂蚁搬家是要下雨的前兆?看天气,应该是要下雨。”

端午后便是雨季,阵雨、雷暴雨少不了。

有的地方甚至还能碰到台风。

“宁哥哥你教的,我和小小都记着呢。”卫小宝拍拍手站起来,“前边衙门的案子审完了吗?二哥帮那位阿芙姐姐证明清白了?”

“是的,阿芙姑娘的事已经能结案,但还有别的案子要查,所以要晚些才回来。”

姜宁看着眼前的卫小宝,十岁大的孩子,换作他那会儿,都该上小学三四年级。

卫小宝哦了声,跟着姜宁一块往里走。

姜宁抬手揉了下他头发,“我这段时间在城里四处闲逛,你们可有自己出府玩?”

卫小宝答道:“陆拙哥不用跟着二哥后,领着我们出去转了转,城里还挺大的,只不过大家说的话听不太懂。”

“就是当地人闲聊时的话。”

“……那是有点难听懂。”姜宁笑了笑,“不过大家都会讲官话,去私塾里上课的时候,先生都是用官话。”

“私塾?”

“对啊,你们今年十岁,是得去私塾里系统学习,不能再凭着我和你二哥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教了。”

卫长昀要是不忙,那还能教,至少能教到十几岁。

可他县衙里一堆事都忙不过来,哪有空在家里当先生。

“妹妹可以一起去吗?”卫小宝不排斥去私塾,因为二哥和宁哥哥都说不管日后走哪一条路,去做什么事,读书识字总归是有益。

起码被人骗了,不会还帮人数钱。

但他要是去私塾了,家里只剩下卫小小,会很孤单的。

姜宁挑了挑眉,“自然是要你们一起去,我问了,城内有两家可以去,一家近些,另外一家远点,可以先去听两堂课,再选择去哪里。”

而且陆拙和小桃可以跟着去。

“好啊,只要小小能去,我们一起去。”

卫小宝望着姜宁,“要是幼安大些就好了,我们还能带上他一起。”

闻言姜宁心里一怔,随后唇边牵开笑意。

难怪人家说,家里人感情好是能从孩子身上看得到的。

“他可还早得很。”姜宁看了眼正在收东西的方叔和陆拙,“你不反对去私塾就行,去吧。”

“宁哥哥,妹妹也想去的。”卫小宝道:“二哥告诉我们的,贫苦之家尚且想要识文断字,争取能多认得一些字,我和妹妹既有条件,更应该珍惜。”

姜宁想了想问:“他还说了什么?”

“去私塾不是为了让我同他一样,考取功名、出人头地,而是为了懂得道理,亦明白天下之大,不可因无知而自大。”

卫小宝说得头头是道,倒是真有几分书香世家少年模样。

“是这个道理。”

姜宁摆手,示意他去玩自己的,便跟方叔和陆拙打了声招呼,朝着里边后院去。

后院里,朱红和春娘正带着幼安在晒太阳。

地上铺了一块厚毯子,又拿了几个旧衣服做的抱枕围着,便让他自己爬,或者想起来走路。

姜宁到时,幼安正在毯子上蛄蛹,脑袋往前抵着,像是要来个前滚翻。

“爹,爹爹!”

幼安趴在那儿,看到姜宁过来,咿咿呀呀喊了一声。

朱红和春娘这才回头,发现姜宁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

“衙门那边结束了?那个甄姑娘的事应该无碍了吧,可怜见的,差点被冤枉。”

朱红挪了下地方,给姜宁坐。

姜宁点头,不过没过去坐下,而是大刺刺地蹲在一边,单膝跪着,伸手去逗幼安,让他自己这边来。

“案子审完,又牵扯出别的事,估计这一阵有得忙了。”

“要不是这边的酒楼还未开,你们俩又一阵一阵不见人。”朱红不是抱怨,而是心疼。

算来算去,只有外放前那两个月是闲的。

两人都有空,每日大多时间都在家里。

姜宁接住爬过来的幼安,笑道:“所以我这不是多玩会,陪陪小家伙,也陪陪您啊。”

“开酒楼的事,我还未想明白,只我一个人去做,累得慌。”

开食肆的话,小了,那也是他一个人累。

大了,要寻合适的人一起合作,也要费些功夫,所以他才迟迟不愿意去做。

且忙完这一阵再说,毕竟孩子这么小,总得有个人陪,不能两人都忙吧。

“那就不急,好好歇段时间。”

朱红道:“我跟春娘还说,幼安这一阵这么变得粘人,是你们陪得多了。”

哪像去年,这孩子好带到,谁来都不哭闹,随便抱。

春娘道:“孩子嘛,都是这样的,心里明白得很,谁跟他玩得多、亲近得多,就在谁那儿黏糊。”

姜宁但笑不语,心里是明白的。

捏捏幼安的脸颊,看着已经完全长开的小脸,一双眼睛像他又像卫长昀。

莫名地想起了公堂上的事。

李家这个案子,不知要查多久,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