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4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姜宁:“那个无赖又来了?”

赵秋一跺脚,“什么无赖,我是——哎呀,你先过来!”

姜宁一头雾水,很不明白。

进了厨房,赵秋还鬼鬼祟祟地四处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到他们,立即松了口气。

姜宁靠着柜子,又拿了一把毛辣果。

酸甜酸甜的,可开胃了。

“宁哥儿,你刚才和……你家二郎在做什么?”赵秋小心问。

姜宁鼓着腮帮回想了下,“修椅子,说话。”

赵秋眼睛微微睁大,“还有呢?”

姜宁琢磨了一下,垂眸瞥到手里的毛辣果,瞬间反应过来了,“喂他吃这个啊。”

赵秋一听,毛都要竖起来了,“你小点声!就知道我看到,还好还好。”

唉,又来了。

这寡夫是一点不好当。

尤其是家里有个小叔子的,更难当了,怎么看都不清白。

“你怕什么,要被人看到,挨说的也是我。”姜宁往他嘴里塞了一颗毛辣果,“压压惊。”

赵秋嘴里咬着东西说不了话,好不容易咽下去,“我怕你被人说啊。”

姜宁窸窸窣窣吃东西声音停下,眨了下眼,瞅着赵秋。

“秋哥儿……”

赵秋一愣,对上他眼睛,往后退了步,“怎么了?”

姜宁“噗嗤”笑出声,手里毛辣果一扔,凑上前捏了一把赵秋的脸颊,“你好可爱。”

赵秋:“……”

完了,宁哥儿这是疯了吗?

“别瞎想了,我们就算是哥儿,那不还是男的吗?”姜宁松了手,“难道我还得跟他保持距离啊。”

那就更奇怪了,说心里没鬼都没人信。

赵秋怔住,望着姜宁,“那你和他真的……”

“要有什么,我第一个告诉你。”姜宁拍拍胸口保证,“现在肯定没有。”

赵秋耳朵一动,现在没有,那以后可能会有?

他悄悄往外看了眼,蹲在棚子下面的卫长昀,专心致志修补椅子,那模样的确生得好。

从前卫家父母和卫大还在的时候,谁见着他家都会夸一句有福,生了个好苗子。

模样好、读书好,未来肯定能光宗耀祖。

后来卫长昀十三岁就中了童生,又去镇上读书,那每次回来,一身长袍,布带束发,瞧着就更像是戏文里说的状元郎了。

姜宁看他出神,“看什么呢?”

赵秋纠结了下,终于还是感情战胜了以往受到的观念,“你俩挺配的。”

姜宁差点把嘴里的毛辣果整个吞下去,抚了抚脖子,“你就琢磨这个啊?”

赵秋老实地点头,“他头脑好,读书厉害,你聪明,会做生意,是般配。”

谁问你这个了!

他是在扭转观念好吧,不能因为哥儿这个第二性别,就觉得跟男的不一样了吧。

真要论起来,还多了一个器官呢。

能生。

不更牛。

“……算了,你夸人挺好。”姜宁叹了口气,往旁边挪了下,“今晚在这儿吃吧,炖了鸡汤。”

赵秋早闻见香味了,“你炖的?”

姜宁一听就明白,拿手戳了下他胳膊,“是,我炖的。”

赵秋脸上微赧,低咳一声,“那我不客气了。”

姜宁重新挽了袖子,“也没要你客气。”

-

山里的天变得比其他地方快,前脚他们才把院子里的东西收了,后脚就下起了大雨。

雨点打在屋顶上,啪嗒啪嗒地响。

土房跟石砖瓦房不一样,那声音是脆的,这是闷的。

家里厨房不是封闭的,下雨又刮风,没一会儿,雨就飘进了厨房里。

好在饭做好了,端去堂屋就行。

赵秋撑着伞,身边是端着碗的姜宁,“这雨下得太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

姜宁仔细脚下,怕滑倒,“估摸有一阵,要一直下,今晚你就跟我一块睡。”

赵秋扶着他手臂,点下头,“嗯,还好来的时候跟阿娘说了。”

大雨天其实撑伞的作用聊胜于无,就厨房到堂屋这几步,他俩都快被淋透了。

伞立在墙根,一块进了屋。

姜宁刚把碗放桌上,抬头就见卫长昀走来,“换好衣服了?”

刚才雨下得突然,他们收东西也匆忙,竟然漏了被放在院子里的鸡笼。

月余前才买的鸡崽,满打满算才四十多天。

好不容易全养活了,要是让一场雨弄死了几只,怎么想都心欠。

但鸡笼比之前大,两个人抬都不好抬,只能暂时用布盖着,免得淋雨。

卫长昀虽没亲自养过,但见过。

他想了个法子,用之前补窗户剩下的油纸,搭了一个棚,又给鸡笼四个角都垫高了一掌,笼子里换了干稻草,这才解决了事。

事解决了,卫长昀一身也湿透了,跟水里捞上来的差不多。

“嗯。”卫长昀头发还有些湿,拿了块布在擦。

黑色的瞳仁显得更深,看了眼两人,“你们也去换身衣服。”

姜宁“嗯”了声,“你们都喝一碗汤,别受凉。”

换季最容易感冒,他深有经验。

说完,拽了下赵秋胳膊,俩人一块沿着屋檐下回了屋。

姜宁关了门,从柜子里翻出两身外衫,“看这雨是不停了,我说——阿嚏——!”

赵秋:“……”

“你是不是受凉了?”

姜宁刚想说没有,又一个喷嚏打出来,接连打了三个,才停下。

刚才还清醒的脑子,打完喷嚏快糊了。

他晃晃脑袋,总觉得晕乎,“可能有点吧,等会儿多喝点汤,夜里捂被子里就成。”

赵秋伸手把支起的窗户关小了些,这才拿起衣服换。

姜宁一边换一边吸鼻子,心想不会真的倒霉,就他自己中招了吧?

堂屋外雨声滂沱,像水帘似的。

不算宽敞的堂屋里塞了六个人,围坐在小方桌旁,一人抱着一个碗,鸡汤的香味飘在半空。

鲜而不腻的鸡汤顺着喉咙淌到胃里,雨天的寒意就驱走了大半。

配上三个炒素菜,一顿饭吃得浑身舒畅。

吃到后边,都顾不上说话,小的更是嘬起手指来。

“三叔家的鸡,是真好吃。”

“嗯嗯!”

“宁哥哥,家里的鸡,以后我们去放。”

姜宁捧着碗,还在小口喝汤,“只有放羊放牛的,哪有放鸡的。”

小小问:“不能放鸡吗?”

姜宁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以。”

放什么不是放,人都能放呢。

吃得饱了,容易发饭晕。

外边雨下那么大,洗碗也不在这会儿时间,一屋人全往后靠着今天修补好的椅子,揉着肚子发呆。

话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连卫长昀什么时候起身都不知道。

“嫂嫂。”

一声不大的声音响起,一屋子人全看了过去。

只见卫长昀手里端了一只碗,碗里还冒着白色的烟,好似刚从锅里盛出来的。

姜宁脑子迟钝,扭头“啊”了声。

卫长昀微微弯腰,把姜宁面前的桌子收拾出一小块,放下碗,“这是婶子病时剩下的药,兑水服用,可治风寒。”

姜宁听后,嘴角牵起笑意,“多谢小叔。”

卫长昀“嗯”了声,回到自己位置上。

他一走开,姜宁拿碗时就对上了赵秋探究又八卦的眼神,下午那些话全涌上来,莫名有些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