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363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卫长昀不疾不徐道:“还有一事,工人们的钱不可有任何拖欠,既是过年,回到县衙再领一笔银子,给他们发下去。”

马县丞点点头,“幸好今年税收尚且不错,县衙的库银充足,不会缺了他们的钱。”

卫长昀嗯了声,“此事还要劳烦你多盯着,先让城内百姓安心过个好年。”

“至于往日担心发生火灾,对街上灯市有所限制,也解除了,给他们划定几片区域,安排在内城河边上,每一处都安排人值守,如此即使有意外也可控。”

“还可以在每个点安排几桶水应急,这样对于控制火势也方便。”马县丞道:“今年是你上任的第一个年,是要周全一些,否则出什么岔子,州府肯定会追究。”

卫长昀转过头看他,见其他人也是这个表情,心下了然。

州府那边肯定有人对他一上任就兴办这么多事,心存意见。

毕竟有时候懒政,不是因为大家不想做事,而是懒政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做比做错了要好。

罚也罚得无关痛痒,轻易就能过去。

比起办错了事,轻松多了。

“巡逻的人一定要选好,尽量保证他们的轮值,每个人在过年期间都能休息。”

卫长昀思索后道:“尤其是除夕,可以换两班人,一班人能在家里吃午饭,一班能在晚上吃午饭。”

一年到头,尽管节日不少。

但县府的士兵、衙差都是越到节日越忙,巡逻也会更频繁。

“不为堵住州府那些非议,也要为了让百姓和大家过个安稳年,辛苦一阵子。”

卫长昀笑笑,“不知道岭南这边除夕吃不吃饺子,还是吃别的,夜里那班轮值的,可以到长宁酒家吃点宵夜。”

走在一起的另一个同僚,开了句玩笑道:“去可以,这单可不能让姜老板买了。”

卫长昀接过话,“从我的俸银里扣。”

马县丞爽朗笑道:“这就成,不然我们这一帮人,总是占姜老板便宜,那多不好。”

“七八月那阵,洪涝频发,已经占了不少便宜了。更别说今冬修葺河道、河坝。”

那一阵子,姜宁没少自己蒸馒头、包子这些送到河坝去。

县衙里也有准备,但姜宁好像知道干体力的,吃的东西消耗得快,所以都会多备一点。

要么就是留着晚上能吃。

“他可不觉得是占了便宜,能把河道、河坝修好,利于县府百姓安居,安居了才能到酒楼里吃喝,不然——”

卫长昀倒不是辩解、谦虚,或者是慨他人之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他人对姜宁印象好,尤其是他每次从县衙旁边巷子进出时,但凡见着人,都会笑着打个招呼。

有时手里拿了瓜果,顺手就抛给别人。

行事大大方方,性格更是进退有度,不过问衙门的事,更不是刻意跟衙门的人打好关系。

提到河坝、河道的事,几个人才从那边回来,不由又说起了这件事。

先是算过年期间的看护、巡逻问题,防止有人偷盗。又是上元节后复工的事,一聊起来便打不住。

直到走至一个岔路口,卫长昀停下来,其他人才跟着停住。

“时辰正好,各位,长昀先失陪,这里顺路要去一趟酒楼。”

卫长昀向其他人抱拳告礼,“今日忙得辛劳,明日可以晚点再到县衙,商讨过年期间的安排。”

其他人一听,立即放他走,还叮嘱他别去迟了。

卫长昀颔首示意,告别几位同僚后,撑着伞往酒楼的方向去。

冬雨淅沥,带着透骨的寒意。

哪怕是如岭南一样热的地方,碰到了这种天,风一刮依旧会觉得冷嗖嗖的。

卫长昀撑着伞到酒楼时,姜宁正在柜台后面忙活,算盘打得飞快,一边算一边拿笔在账簿上写。

等他走到面前了,抬头时才发觉到人来了。

姜宁一怔,“不是去河道那边,怎么回来这么早?”

卫长昀把伞立好,道:“看着天色阴,云团比较厚,便让大家休息,我们也回来,怕在陷在半途。”

“不过,这会儿雨势还小。”

姜宁探头往外看去,见外面天色阴沉沉的,街上行人都拿着伞,“看起来一会儿要下大。”

“那你等等我,我把这里算完就一起回家。”

“今天不是田掌柜在吗?”卫长昀记得姜宁昨晚提到过,还说他要是回家晚,都不用到酒楼了,两人时间凑不到一起。

“田叔生病了,今天一早家里的小厮就到县衙来,说是有些咳嗽,染了风寒。”

姜宁低头打折算盘,不时看眼卫长昀,“估计要四五日才好,我就跟方叔换着来,让他安心养病。”

田掌柜看着人还年轻,但实际上都已经要到知天命的年纪。

一场风寒其他人可能还不怎么样,落到他身上可能就严重了。

“那你这儿走得开吗?”卫长昀道:“离酒楼打烊还有一阵子。”

“走得开,今天生意一般,那边桌的客人吃完,就可以提前打烊了。”姜宁翻了一页账簿,“正好下雨,大家也能提前回家。”

卫长昀但笑不语,什么都没说,只是在姜宁习惯地开口碎碎念时,自然接过他的话,帮他算数、提醒一些词。

后厨进出的伙计、帮厨看到卫长昀,早已经习惯。

从一开始诚惶诚恐地问好,到这会儿点头示意,有时候连话都省了。

等今天的账算完,姜宁把账簿放回柜子里,锁上后,跟人打过招呼,便戳戳卫长昀胳膊,示意他可以走了。

卫长昀跟其他人点头,弯腰拿起伞。

两人前后走到酒楼外,卫长昀撑开伞,把他罩进伞里,“回家了?”

姜宁笑着挪到伞下,离得更近了点,微微仰起头看他,“回啊!”

像是这样想下雨的天气,最适合在家里、房间里待着了。

卫长昀嘴角不自觉扬起,和姜宁并肩往下走,步下台阶后,便渐渐隐入人群中。

只能隐约看到两人小声说话的情形,不时咬耳朵似的说着。

-

闷了好几天的云,这回是下了个彻底。

难得冬天也这般下,也算是让闷热、燥热的空气有了几分凉爽。

坐在房间里,听着外面的雨声,反而有种平静的感觉。

卫长昀擦着后颈,走到床边,见姜宁盘腿坐在床头,正趴在桌边写东西,好像挺纠结的。

走过去一看,是在给其他人回信。

“想回什么,这么纠结的样子?”

姜宁低着头,闷声嘀咕了两句,倒是听不清楚说的什么。

卫长昀拉开椅子坐下,偏过头看了眼。

回信上还空白一片,但寄来的信内容他是看了的。

“你说,过年期间邀请温大哥和聂大哥来我们这儿玩,会不会不大好?”姜宁苦恼地抬头,“为什么不是我们去看他们呢。”

卫长昀失笑,“所以是在苦恼这个?”

姜宁努嘴,瞥他一眼,“山高路远的,宁远县再近,那过来也得三天,回去又得三天,一路上舟车劳顿的,当然要苦恼啊。”

托着脸叹了口气,连笔尖擦了脸都不在意,“主要是幼安太小了,不管是我们带着他一起去,还是丢他在家里,我都舍不得。”

小孩子出远门,哪怕再乖再听话,也容易发生不可控的事情。

但丢在家里,那玩也玩不尽兴。

一岁大点,他们走个十天半月的,先不说县衙能不能离开卫长昀,就说小孩十天半月都见不到他们,挺可怜的。

“之前温大哥和聂大哥提过,他们想到岭南来,这边冬天会暖和一点。”卫长昀伸手从他手里拿走笔,“可以问一句,但不用说是哪个时候。”

姜宁任由他给自己擦脸,“就这样?”

“嗯。”卫长昀点头,“不然还要怎么说?”

姜宁咳了声,发现自己好像是被自己绕进去了,“好像是这样,我怎么把自己绕进去的?”

卫长昀把笔重新给他润好,“大概是因为一开始你就想要他们过年来玩,正好感受一下岭南过节的热闹。”

什么舞龙舞狮,什么行花街,和金陵、岳州都不大一样。

“……下回一定改。”姜宁接过笔,飞快回信。

卫长昀看他写得专注,起身把床边收拾好,又把换下的衣服、用过的帕子扔到篓子里,等着天晴了一块洗。

屋外雨声哗哗作响,屋内灯火明亮,其他屋子不时传来说话的笑声。

卫长昀和姜宁各自做着手里的事,不时说句不着边际的话,直到夜深熄灯,和县府其他人家一般,沉入梦里。

第298章

信寄出去,仿佛思念也随着信一同抵达。

千里之外的回音,等待的时光,也变得美好。

腊月二十七八一到,年味铺天盖地涌来,走在街头巷尾,不是贴福挂彩,就是置办年货。

各种腊味、干果、茶叶纷纷飘出香味。

在街上走两步,都能闻到一阵勾人的香味,要么就是被琳琅满目的年货迷了眼。

姜宁从酒楼回到家,拍拍身上的寒气,一边说话一边看向朱红怀里的幼安。

小孩子长得快,才一岁多点,看着就跟人家两岁大的孩子差不多。

身上换了喜庆的红色衣服,又挂着如意锁,手腕还戴了两只小巧的镯子。

脸蛋衬得粉白,看上去粉雕玉琢的小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