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茶泡泡机
他俩坐在一张桌前,卫长昀侧身靠近姜宁,姿势不算亲密,却也离得近了。
待握笔姿势调整好,卫长昀立即坐了回去,接着温书。
“以嫂嫂的聪慧,若自小念书,定是有一肚子的好学问。”卫长昀道:“不过如今也不迟,嫂嫂识字又会写字,已是厉害。”
姜宁微垂着眼,含糊道:“顶多算是识得几个字罢了。”
他轻轻呼出两口气,片刻后抬起眼,看向窗外。
檐下雨声嘀嗒,天色比之前透亮了些,应当是快要放晴了。
-
晌午时分,天还没放晴,倒是有人来了。
姜宁练了两篇字,正觉得手酸,看到人来了,立即走出屋子。
“卫大家的,在呢?”
姜宁站在屋檐下,看着撑伞站在院外的人,努力回想自己该喊什么。
“在呢,婶子有事啊?”
院外的妇人一身灰蓝的粗布衣裳,听他答应后,推开院门进来,“是来说你家吃酒的,娶媳妇。”
闻言姜宁面上一喜,转头朝屋里的卫长昀招了招手。
卫长昀听到声时,就已经收拾桌面起身,不过晚了姜宁一步,这会儿他一招手,就出了屋子。
“张婶,谁家娶亲啊?”
张婶走到屋檐下,拍了拍身上的水,“就你铁柱叔家,这不,我正好要去地里,就让我来跟你们俩说声。”
她看着姜宁,“现在家里是你当家做主,就算没个长辈在,乡里乡亲的,碰上喜事,该去得去,知道吧?”
姜宁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婶子放心,大喜的事,自然是要去的。”姜宁说完,想起什么问:“日子定了哪天?”
张婶道:“哟,六月十六,宜嫁娶,就定了那天。”
那不就是三天后吗?
听着有点急了。
张婶又说了几句,这才准备要走。
姜宁心想,还好雨停了,不然下雨天在院子里吃席,可受罪了。
地面湿滑泥泞不说,还弄得裤子鞋全脏了。
最重要是,菜凉得快。
“张婶,我送送你。”姜宁看张婶拿起伞要走,下意识地客气了下,要追出去。
张婶还没说话,身旁卫长昀已经取下旁边的伞,撑在姜宁头上。
卫长昀道:“我们送您。”
张婶“哎”了声,由着他们送到门口,就让他们赶紧进屋。
送走人,他俩一块进了堂屋。
屋里听到声音的朱红轻手轻脚走出来,低声问:“村里有喜事?”
姜宁点头,悄声问两个小的还睡着吗?
朱红“嗯”了声,没坐下,去了厨房里打了一壶热水来。
家里的灶上,只要不是两边的灶一块用,都会留一个锅烧开水。
锅洗得干净,水在里边烧开。
哪怕不用火了,灶里的热气也能保温一段时间,所以不缺热水喝。
姜宁不爱喝白开水,有一个铁锈味。
所以去山里时,会摘一些山茶、金银花之类的,平时没事就晒透了放在木匣里,拿来泡水喝。
日子久了,家里也都有了这个习惯。
“铁柱叔家的喜事?”姜宁剥着瓜子,一脸困惑,“我怎么不记得哪个铁柱叔有能成亲年纪的儿子啊?”
村里就三十来户人家,尽管平时不怎么往来,姜宁也差不多认全了。
铁柱叔不是一个快三十的老光棍吗?
哪来的儿子——
姜宁瞪大眼,“是铁柱叔娶亲?”
卫长昀眉头微蹙,却也没否认,“铁柱叔是他家唯一的儿子,他家爹娘这些年一直怕断后。”
“可是……”姜宁压低了声音,“铁柱叔不是这儿有点问题吗?”
他抬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朱红进来,正好听到这一句,惊讶道:“那是不好说亲,周遭谁家姑娘和哥儿知道,怕都不愿意嫁。”
姜宁心情有些复杂,他不太理解这种一定要继承香火的心理。
尤其下一代健康都没法保证的情况。
老根爷是铁柱叔他爹,老了也看得出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一身狠劲儿。
铁柱叔不是他家唯一一个生出的儿子,而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
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全都夭折了。
村里人没事坐一块闲聊,要看到老根爷,等人走了多半的会聊起这个。
说是老根爷年轻时淹死过他们一个闺女的报应。
姜宁在村里遇到过两次,客气打了招呼,走得飞快。
反正被他那眼神打量,浑身都不自在。
卫长昀摇头,他和村里其他家往来也不多,打小就不是个人见人爱的性格。
刚才张婶说时,也没反应过来,“之前没听说。”
顿了一下,他问姜宁,“秋哥儿也没跟你说过吗?”
赵秋家离村里近,家里父母、兄嫂和谁家关系都挺和睦,所以村里有什么事儿,经常第一个知道。
姜宁把剥好的瓜子,给卫长昀和朱红一人分了一半,“秋哥儿没说啊。”
“那估摸着是跟你爹一个样,给的聘礼多了点,就……”朱红才说一半,忽地住了口。
这话和姜宁单独说还好,可当着卫长昀的面,到底是尴尬。
聘礼多,好听点是大方,难听点那就是给自己买了个媳妇。
姜宁看出朱红的惶然,觑向卫长昀,“管他的,反正说我们去吃酒,就去一趟。”
朱红心里有愧,卫长昀心里有怨。
唯独姜宁因孑然一身,没那么在意了。
卫长昀并未在意朱红的话,并非不敬兄长,而是事实如此。
若非这样,他也不会赌气没早些回家,等到卫大出事了才匆匆赶回家。
兄弟之间,不算亲近却也兄友弟恭。
更遑论卫大在父母去世的几年间,一心供他上学,他虽有书铺的收入,可若无卫大支持,也断不能安心读书。
卫长昀见卫大的最后一面,是卫大离世前十日,他回家听到兄长要娶亲冲喜,觉得荒唐。
只匆匆待了一天,第二日就回了镇上。
想到卫大,卫长昀搭在杯沿的手指摩挲起来,敛下欲看向姜宁的眼神。
过了片刻,他起身时点了点头,“吃酒得备礼,此事嫂嫂做主即可。”
说完,走出堂屋。
放在他面前的那杯水,还剩下大半。
朱红看向姜宁,“宁哥儿,刚才那话阿娘不该说,都怪我。”
姜宁垂眼,捻起不知道什么时候掉在桌上的瓜子,抬头冲朱红一笑,“没事,小叔没生气。”
听到“小叔”两个字,朱红眼里露出惊愕,还未开口,就见姜宁也起身,说回屋歇会儿。
卫长昀回到屋里,没有坐下,也没去看书,只扫过桌上被风吹起的那一张被压住的纸。
字迹虽不熟稔,却能看出灵动。
第62章
盛夏时节的一场雨,来得急,走的时候倒也干脆。
才停了雨,天立即就成了烈日当头。
走在没阴凉处的路上,不消半刻,背心那片的衣裳都被汗浸透了。
约摸是因为放晴的缘故,前几日人贩子带来的阴影散去不少,各家小孩又结伴在外面玩。
姜宁肩上挂着背篓,握着镰刀往地里去。
今天难得他一个人出门,其他家的婶子、叔伯见状,难免问起几乎跟他形影不离的卫长昀。
“你家二郎今天没来啊?”
“病了吗?这天变得快,他一个读书人,是容易得病。”
“宁哥儿,你家地选得好啊,在地势高的地方,水都淹不到。”
……
什么地势高淹不到?那是他和卫长昀重新修过地里的排水口。
姜宁略有敷衍地一一回应,走过那一片后,才反应过来,他怎么就不能一个人来地里了?
上一篇:反派不洗白
下一篇:霸总生子文里的御用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