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 第36章

作者:灌木朱瑾 标签: 强强 天之骄子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赵霁:……

第41章

小朝会吵成一团, 而让朝臣吵成一团的始作俑者坐在皇椅上呆若木鸡。

眼看底下几个老头已经从嘴上战争进化成手脚战争,经常在赵霁说话的时候蹦出来:“臣觉得此时不妥”的抬杠老头也被老当益壮动手能力极强的武将薅掉了几根胡子。

虽然不成体统,但很爽。

赵霁很快从呆滞状态变为兴奋,在向太后没在的小朝会上肆意放飞自我, 双眼放光, 并且表示很想抓把小瓜子磕着看戏。

“咳咳!”小瓜子的事情只能是想想而已, 因为二府出声了。

蔡卞终于看不下去,皱眉呵斥:“殿前失仪,成何体统!”

哎……

听到有人出来拉架,赵霁悄悄悄悄叹了口气。

他以为没人听到,但身边的小太监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接收到了这个信息, 错误地以为这是陛下不满,立刻扯着嗓子喊:“肃静!”

无论大小朝会,赵霁身边都带个嗓音调门高的小太监。这也算是每个皇上的标配。

要不小朝会还好,大朝会不在文德殿。那么大个厅,古代又没个扩音设备。总不能皇帝坐在皇座上扯着嗓子吼,底下的群人稍微靠后点的伸着脖子听。实在听不到再伸手去捅咕捅咕身边的人:“哎,咱陛下刚才说的是个啥?”那场面得多搞笑?

所以必须得配传话小太监, 而这小太监的调门优势在此时一览无余。

蔡卞的那声呵斥只能让蔡卞附近的人停下等, 而小太监那一嗓子下去,最后面那几个已经动起手来的都渐渐停了。

成吧。

赵霁戏没看过瘾, 就被喊停了, 带着点恋恋不舍和意犹未尽地看了眼自己左手边比较靠后的那几个人。

那边站着的赫然是言官队伍。也有可能这群老头觉得自己食君之禄得忠君之事,平生最大的热爱就是找事和抬杠。不管赵霁说啥都得先反驳反驳,弄得不反对他们就算不务正业了似得。

日常找事喊‘不妥’的,就数他们喊得最凶。

看来这群言官不止惹赵霁暗地里讨厌, 武官也有不老少讨厌他们的。

刚刚赵霁坐在最顶上看的清清楚楚,好几个武官都针对那群言官发起了间歇隐蔽性下黑手。

你捅咕他一下,我蹬他一脚。武将很爽,赵霁也看得很爽。

此时骚乱被小太监喊停了,赵霁只能恋恋不舍地把自己吃瓜的目光从那边收回来,危襟正坐,道:“诸位爱卿也能有些也听说了昨日在宫中发生之事,朕的武官考核,考核武官只是其中一个目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针对的是些江湖匪徒。”

昨日?

消息灵通的其实在傍晚就都受到了相关的消息。

但昨日都只是隐隐约约的消息。因为那传言太过骇人,有些人并不是十分相信。

如今众人竟算是侧面从陛下的嘴中得到了证实,一下子,朝堂就安静了。

韩忠彦听到这个话题,立刻上前:“陛下,臣有本要奏。”

赵霁:“呈上来。”

随着赵霁这话,身边的小太监已经小步跑了下去,拿了对方递过来的那奏折,又折返回来。

赵霁打开,其中内容和韩忠彦之前说的相类似。

最靠后位子的编纂蔡京也缓步出列:“陛下,臣也有本奏。”

两人的出现就好像是个信号,紧接着,几个早就联络好的人一同发力。开封府尹,几个郡王,平日和韩忠彦交好的几个旧法派代表,都纷纷递上了奏折。

奏折纷纷扬扬递了上来。

各个朝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大家的目的说白了都只有一个——剿灭钱叶帮,彻查开封府事件,封禁全部江湖门派。

饶是赵霁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些文官巨大的梦想给吓到了。

果真是舞台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这些文官,也是真敢说呀。

除了彻查开封府事件这个靠谱,剩下两个哪个能干?

剿灭钱叶帮?你们真的知道整个开封的钱叶帮有多少成员吗?昨晚拿到名单的赵霁表示,那几乎是整个开封五分制二的总人口!你们要给开封来个小屠城?也不怕全开封的贩夫走卒半夜里偷偷往你们家院子里扔大粪!

封禁江湖门派?你们以为我们在一个什么地方?这个综合了不知道多少武侠的小破世界,我都不知道它能有多少个武林门派,封禁全部?你敢说我都不敢听。

怪不得今天吵起来之后,有几个武将下手特别黑。

看来是平时气狠了。

文官的官场习惯就是一刀到底,他们会自己有个预期的心理价位,然后开口提出一个超过他预期很多的心理价位,再等你跟他砍价。

就好比武官说战事将起,文官心理预期是想要燕云十六州,但是开口就说:“你去把大辽给我打下来吧。顺便把大辽的皇帝抓过来我们玩,玩,他。”

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人,听到这些文官说的狗屁话,都容易被当场气死。

赵霁偷偷抬手,想捂一下自己的血管,抑制一下刚刚因为听他们汇报而飙升的血压。

武官们生气,但还能和这些人讨价还价。

可这群文官这次提的意见甚至都不是有还价余地的,他们是认真的!

李寻欢没资格来小朝会,这相当于满朝文武只有他赵霁一个人知道,他们是身在一个武侠为主的乱七八糟世界,然后眼睁睁看着这些文官无知者无畏地要去封禁江湖门派,还讨论得兴致勃勃。

赵霁:……

不不不,我就想苟着先偷偷积攒实力,你们不要这么狂野。你们狂野了,我容易死。

江湖和朝廷不一个系统。

赵霁自己知道自己话语权实际上少的可怜,可江湖人眼里,皇帝就是头头,是拍板决定一切的人。

一旦真公布了一个什么剿灭江湖门派,那些门派第一反应肯定是——狗皇帝看我们不爽要灭我们!走!我们去,干,他!

赵霁晓得韩忠彦想搞钱叶帮,为了赶时间连夜出去搞定了钱叶帮帮主,又通过丐帮联系钱叶帮帮众隐藏下去保护自身。自以为已经万无一失了。

结果谁想到,这帮老头子会这么狂野连江湖也一起搞!?

赵霁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在桌子底下拼命扇着小手给自己鼓气。

答应是肯定不能答应的,只能冷处理一下。于是使出转移话题大法:“昨夜皇宫有江湖贼人闯入。幸得羽林军左将军诸葛正我及时擒住那贼人。朕亦听闻诸葛正我素来勤勉自持,屡次救先帝于危难之际,却从未贪功。今又立此大功,擢升禁军总教头。”

诸葛正我是当年被章惇亲手发配出去的。

章惇肯定要反对一下。

于是站出来想说说‘臣觉得不妥。’

但赵霁接着道:“关于开封之事,朕已经差诸葛正我调查了。他已于昨日查出,江湖门派钱叶帮其背后亦有门派操控,那操控门派正是西域白驼山,而白驼山于西夏有所勾连。”赵霁既然已经是皇帝了,已经升到顶顶了,断然没有再往上升职的可能。这些他的功劳随便按到需要它的人头上也无所谓。

这消息,是谁都不知道的。

此消息一出,群臣哗然,一开始雄心勃勃的‘封禁全部江湖门派’也就随之被抛诸脑后了。

第42章

群臣哗然的原因很简单, 宋和西夏以经将近三年没有再起大战,边境有些摩擦也终归是小打小闹。

但这西夏派遣密探埋伏在大宋心脏开封,又是杀大宋官员,又是勾结江湖门派篡改开封府案卷。这是要搞大新闻啊?

小朝会在众大臣的心事重重之中落下了帷幕。

结束之后, 赵霁接到了李寻欢的通传。

赵霁挪了挪屁股, 继续去了后面的紫宸殿接见李寻欢。想等李寻欢说完了事情后, 他顺便把追命或者铁手叫过来,催催诸葛正我那边的查案进度。

李寻欢被宦官引着,进入了紫宸殿。

行礼叩见陛下,一系列动作做完之后,从怀里掏出一本书,珍而重之地交到了赵霁身边的小同子手里。

等小同子捧着书小跑过来, 赵霁往托盘上一扫,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怜花宝鉴》??

哦!对!赵霁一惊之下,浑身精神振奋。是有这茬!

《怜花宝鉴》的作者王怜花,是武林外史里和沈浪相爱相杀的好基友。有名的啥都会啥都懂。在李寻欢的故事里,天机老人也跟李寻欢说过,王怜花和沈浪夫妇携手出海之前,王怜花想把这个倾尽他毕生心血的书交给李寻欢。但李寻欢不在, 王怜花自觉自己看人极准, 就把它交给了深爱李寻欢的林诗音。

后面的事情就一波三折了。

李寻欢外出受伤,被龙啸云救了, 就把龙啸云一起带回去了。龙啸云就搞携恩要挟那套, 李寻欢对自己发起自杀式自残,自己泡万花楼,把林诗音逼走嫁给龙啸云。

反正总之最后李寻欢出走关外,龙啸云继承李园和林诗音结婚。这书就也没后文了。

嘶——

赵霁抬头看了看李寻欢, 又低头看了看那本书,又抬头看看李寻欢。朕只是追个爱豆而已,怎么下个催婚的圣旨之后竟然还能刷出来这么个绝世秘籍?

李寻欢怎么就把这书给他了?他到底知不知道这本书得有多值钱啊?原著小说里,天机老人只侧面提到过几句,就晓得这本书里有易容,蛊术,操控人心神,下毒,占卜,还有王怜花的内功心法武功秘籍。

就这玩意,若是丢到江湖上,绝对能掀起一大阵血雨腥风。受万人争抢。

李寻欢最终没拧巴,和林诗音结婚,婚后林诗音把《怜花宝鉴》给李寻欢这点,赵霁并不意外。

但李寻欢把书给赵霁,赵霁就有些意外了。

他隐约可记得,王怜花的交代是让李寻欢给他找个传人。找传人都不是应该往江湖找吗?找他做什么?

李寻欢以为赵霁不懂这本书的内容,竟然自顾自开始解说了:“此书乃王怜花所著,几乎涵盖了他行走江湖的所有精华。臣觉得,此书中提到的很多技术过于危险,不应存在于江湖之中,故将它呈现给陛下。”

赵霁有点懂了。

李寻欢不想让它在江湖呆着。要把这个上交给国家。

而他赵霁,就是那个被上交的国家。

那他就毫无负担地收下了。

赵霁美滋滋伸手拿过书来:“朕明白了,朕一定会差人好好保管。你有心了。”

李寻欢送完书就走了。

等李寻欢一走,赵霁就派小同子跑腿去叫追命,自己则坐在原地开始看怜花宝鉴。